清明天地-第一百六十七章 行路难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西门卫,在胶东也是小有名气。他家里有地,是个大地主,而且他还做着药材生意,在中国,甚至在日本,都有市场。

    不过这一次他什么身份都没用,日本兵也不认识他。

    他正在家里缩着头等战争结束的时候,日本兵直接冲进来把他抓走了。

    西门卫多少会说点日本话,他再三和日本兵说,自己是良民大大的,但是屁用没有。这些日本兵根本就没有国际视野,再说,就算是有国际视野,可是西门卫算什么国际人士。

    胶东都被日本占了,难道日本人还会承认你是地主?什么人在刺刀面前都没有区别。而且越是接近底层,这些日本兵越是要巴结长谷川。

    真正的高层离他们太远了,底层的这些尉官,见到长谷川新一,那就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

    总长侄子托付的事,而且是私事,这比公事还得上心。管你西门卫还是西门庆,就是西门精卫都不行。一概拉走,塞进车厢。

    西门卫不愧是精明人,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在靴筒里面还藏了一把刀,现在就用上了。

    穷文富武,西门卫正当壮年,习得一手好武艺。

    眼见着日本人都没有了,西门卫来劲了。

    这里是一处废弃的军营,之前是北洋军的驻地。

    随着日德战争开打,为了避免双方误会,所以袁世凯把驻扎在济南的北洋军给调走了——离远点,省的给日本人造成口实。

    既然是兵营,就建筑的比较有规矩。

    如果是一处乱七八糟的居民区,西门卫早就跑了,可是军营不行。这里四处都有高墙,而且还有人守着。他要想离开,只能带着大家一起冲击大门。

    这是唯一的出路,可是却被王大雷带着一帮人给堵住了。

    王大雷这样的,西门庆拿眼一瞅就知道几斤几两。

    你算什么东西,也敢挡在老子面前。就你这样的,不用我出手,我媳妇金莲一碗药就能放倒你。

    可惜啊,媳妇不在这里,也不知道便宜了哪个日本鬼子。

    王大雷只是个庄稼人,平日里笨嘴拙舌的,也说不上来个什么。而且这件事也实在不好说。

    他是明白一切的,知道这些人如果不被秦少爷救出来,全得死在日本人手里。可是他这一路也听说了,有些村子日本人还没下杀手,这些人就被抓来了。

    他们不知道日本人的凶残,还一心以为这都是误会。只要自己回到家老老实实待着,就能“苟”过这场灾祸。

    想得美!

    王大雷绝不能让这些人回去。他们出了这个军营,就是去找死。

    可是他心里明白,嘴上却说不出来。因此王大雷只能握紧棍棒,看好大门。谁出去我就打谁。

    若是放在往日,碰到西门卫这样身份的“士绅地主”,王大雷早就躲的远远的了。可是这几天的经历让他彻底换了个人。

    连秦少爷这样的神人都和我和颜悦色,你算什么东西。

    杀过人,见识过大爆炸,再有秦牧做后盾,王大雷胆气也就起来了。

    什么人都别想从我这过去。

    西门卫都不和王大雷废话,一个泥腿子,真是翻了天了。虽然现在日本人来了,但是日本人来了,不还得靠我这样的地主管理地方吗?

    否则他们靠谁?靠日本人,管的了这么大地盘吗?西门卫是有着一点国际地里概念的,他知道日本地方小,人不多。

    现在整个军营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派。

    跟着王大雷的,都是家里遭过日本人屠戮的,他们切实体会到家破人亡的痛苦,对日本人有着刻骨的仇恨。

    可是这样的人占少数,只有三成。另外七成是日本人还没来得及下手,就被秦牧改变了命令,直接给抓到这里的。他们不知道日本兵的凶残,他们只想回家老老实实过日子。

    他们的敌人,不是日本人,而是眼前的这群中国人,是他们的同胞。

    这些人认为,王大雷等人,是狗腿子,是汉奸,是挡着自己回家不让自己过老实日子的。他们宁肯去给日本人挖矿,也不想回家,还不让自己回家。

    这是个根本性的矛盾,完全无法调和,两个群体的大战马上就要开打。

    正在这时候,众人眼前一花,两队人中间突然多了一个人。

    “你是谁?”秦牧及时赶到了军营。

    他一接到这里的消息,马上就赶了回来。

    西门卫看到秦牧一身日本军服,立刻老实了。

    不只他老实了,所有人都老实了。不管是想留的还是想走的,他们都怕日本人。

    除了王大雷等有数几个人,没人知道秦牧的真实身份。这一身日本军服,有着极大的震慑作用。

    “太君,小的西门卫。”西门卫特意说起了日语。

    “你想干嘛?”

    “太君,您不是要挖坑吗?我知道一处矿脉,就在胶东。咱们不用去德州。”

    “嗯?”

    “太君,去了德州,这些人都是外乡人,不好管理。您就在胶东挖煤,我给您做工头,保管把他们管的服服帖帖的,一心为大日本帝国效力。”

    众人看着西门卫和日本兵用日语说话,一个个脸上都露出了畏惧的表情。

    这个人,别是日本人埋下的奸细吧。怎么他会说日本话。这一路上自己咒骂日本人的事,别被这小子都报告给日本人。

    “你说你要当工头,看管这些人。”这时候秦牧换了中国话,让眼前的百姓都能听懂。

    西门卫一愣。怎么这事你还说出来呢。不过日本大官说了,他不能不给回应。

    “太君,我一定管好他们。”西门卫也只能换了中国话。

    这下乡亲们都明白了。原来这小子没安好心。

    日本人厉害,他们还不敢明着对抗,可是中国人,即使西门卫是个士绅地主,但是在这里你牛什么牛。还不是都被日本人给抓来了。

    这下百姓有了出气的目标,所有人全瞪着西门卫,恨不得把他活吞了。

    “西门卫,你有两件事弄错了。第一,我不是要乡亲们去挖煤,我是要给大家好日子过。第二,我很厌恶汉奸。日本人该死,汉奸更该死。”

    秦牧的一番话把百姓都听糊涂了。这个日本人,说的是真的假的?

    怎么他身为日本人,却要给我们好日子过,而且还痛恨汉奸呢。汉奸,不是你应该喜欢的吗。

    秦牧没时间浪费,他抽出枪来,直接顶在西门卫的脑门上,二话不说一扣扳机,西门卫脑浆崩裂,死在当场。

    这一切发生的太快了,西门卫都没有反应,他最后一点意识就是,自己真是倒了八辈子霉了,遇到个日本棒槌。

    这一枪,震慑了当场。

    西门卫死了,日本人疯了,自己还是老实点吧。

    秦牧快刀斩乱麻的镇压了军营的乱象。这件事他不能不快,因为眼前还有更大的事。

    黑田半兵卫和陈懋鼎的会面,是一次非常关键的会面。

    这是改变世界格局——起码改变中国局势的会面。

    黑田对陈懋鼎提出了臭名卓著的《二十一条》。

    二十一条是什么,不知道的读者自己查资料吧。这可以说是中国近现代运动的导火索。后来一系列运动,直接原因就是二十一条。

    陈懋鼎看到这个条约,脑袋都不知道去哪了。

    这简直就是要灭亡中国呀!

    他不敢怠慢,送走黑田之后,陈懋鼎连忙找井岳秀商议。这首先是外交上的事。

    井岳秀一听,也吓傻了。怎么小日本比八国联军还黑啊。

    他也半点主意没有。这件事唯一能拿主意的,是袁世凯。

    陈懋鼎坐镇济南,不能离开,而这件事如此重要,必须马上汇报给大总统。

    井岳秀要立刻回北京。不过回北京之前,井岳秀先找到了秦牧,把这件事偷偷说了。他要找秦牧问问办法。

    该来的,总会来的。

    秦牧知道《二十一条》,可是他不知道《二十一条》就是在济南,在他眼前发生的。

    怎么办?

    “一切交给大总统决定吧。”秦牧也没有办法,他能对井岳秀说的只有这么一句话。

    这件事让秦牧感受到了更大的危机。

    局势向着不可控制的深渊滑动,他必须马上开始带着这群人迁徙了。

    井岳秀够意思,给秦牧留下了一个骑兵连。

    这个骑兵连,正是秦牧熟悉的那个骑兵连,带队的还是李襄。

    井岳秀来山东,他也害怕,所以从老家把自己最信任的手下给调了过来。现在全便宜了秦牧。

    有了这一个连的北洋兵,还是比较精锐的部队,秦牧才多少有了点底气。否则就靠他和娜塔莉亚俩人,带着这么多人的百姓一路向陕北赶,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没准走一半人就跑光了。关键是这些人只会向老家跑,而跑回去,唯一的结局就是被日本人杀死。

    秦牧这时候泛起了深深的无力感。

    在眼前的中国,就目前百姓的状态,他真是没法改变。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社会整体的素质提升,不是两三句话一两场演讲能改变的。

    这需要时间,需要大量在教育上的投入。可是秦牧没有时间了。

    三天以后,秦牧已经聚拢了两万人的一支队伍,他决定不再等了。

    济南的事,他拜托了陈懋鼎。这时候陈懋鼎哪有心思管秦牧的事,再说,这是日本人的事,和我有什么关系。

    只不过他不敢当面得罪这个假的日本贵公子,也就勉强点头答应下来。

    秦牧终于带着两万人的队伍踏上了西行的旅程。

    这三天里,他从济南采购了大量的粮食。若不是秦牧随时能拿出后世的精美手表,他根本买不到粮食。

    现在总算能凑够了半个月的粮食,虽然还远远不够,可是也必须出发了。

    秦牧回首自己的队伍,发现自己身份再次变化了。他现在不是县长,也不是官二代,而是一个丐帮帮主。

    这一支队伍,怎么看都是逃难的。尤其现在还是冬天,更显得萧瑟无比。

    幸亏这一支队伍里面绝大部分都是青壮男女,极少有老人孩子,而且秦牧还有来自后世的各种药物,这才没把这次迁徙变成送命之旅。

    从济南到米脂,直线距离有七百公里,这是地图上的距离,实际走起来,要穿山过岭,现在又没有后世的高速公路,整个路程翻一倍都不止。

    这些人都是老百姓,还不是军队。这就是一支讨饭大军,他们每天的行程超不过三十公里。这还是因为大家都是青壮,若是老弱病残再多点,秦牧都准备不走了。干脆在山东找个地方开辟根据地算了。

    就微山湖吧,那个地方自己上辈子曾经干过,这辈子再来一次。

    冬日的斜阳里,秦牧站在高岗上,望着眼前衣衫褴褛的一支队伍,尽力把身上所有负面情绪全部清除掉。

    讨饭大军怎么了。现在的局面,比起两万五千里长征的局面,要容易了无数倍。

    我们不用过雪山草地,而且前无堵截后无追兵,这样一点事如果自己都办不成,何谈去打天下。

    “李团长,让兄弟们唱起来。”秦牧对身边的李襄命令道。

    “是!”李襄在上一次跟着秦牧进草原的路上已经被秦牧折服了。现在,他更加被秦牧所感动。

    秦牧的经历,井岳秀都告诉了李襄。李襄每每想起秦牧一个人敢在日本大军的老窝里面救出这么多百姓,心里就万分佩服。

    这也是他愿意听从秦牧命令的重要原因。

    虽然这次行军千难万苦,可是秦县长都把人从死人堆里面救出来了,自己若是不能把这些人安稳的护送到陕北,那自己真是愧称中国人。

    “弟兄们,跟我唱。精忠报国!”

    “狼烟起,江山北望,龙旗卷,马长嘶,剑气如霜。

    心似黄河水茫茫,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

    恨欲狂,长刀所向,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

    何惜百死报家国,忍叹惜,更无语,血泪满眶。

    马蹄南去,人北望,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

    我愿守土复开疆,堂堂中国要让四方,来贺!”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