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联络员的级别太低了。他原本的身份,就是一个小商贩,被日本特高科招募之后,经过训练,被派到了西安。
然后按照命令,在规定日期来米脂,在江南饭庄和当地的日本间谍联系,取走情报。
他可以说根本没有上线。给他发命令的,就是日本特高科,他取到情报,直接放到西安城里面的一个位置,然后就没他事了。
至于谁取走情报,这个联络员根本不知道。
彭祖除了掌握江南饭庄的老板两口子都是日本间谍这个情报之外,并没有得到太多信息。
他把这件事汇报给秦牧。
“老头,这件事,我的意见是暂时别动江南饭庄。”
“留着他们干嘛?”彭祖有点不理解。有间谍当然要抓起来好好折磨了。不对,是审问。
彭祖最近有点被娜塔莉亚带歪了。
娜塔莉亚有暴力倾向,对犯人的审问无所不用其极。甚至有时候会直接变身成狼人,从精神到肉体,双重折磨囚犯。当然,见识过她真身的囚犯,最终全变成了死人。
彭祖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多少也有点倾向于暴力解决问题了。
“是这样。”秦牧给彭祖解释道:“我们米脂,以及整个榆林地区的发展,其实并没有什么商业或者科技上的秘密。这些东西,不怕人知道。其实我反倒希望日本人参考我做的一切。”
“这是为什么?”
“因为我要把日本人的战略方向引到东南亚。当前世界,对石油的认识并不深刻。石油,是工业最重要的能源。没有石油,就没有现代化的工业。目前日本人认识不到这一点。我们这里,已经大幅度的开发了石油的利用。”
“中国没有石油吗?我看米脂就有。”
“中国有油田,但是这点不能让日本人知道。米脂的石油,相对于东南亚的石油来说,就是萤火和皓月的对比。这个消息,我们不但不能隐瞒,还要大肆宣扬出去。彭局长,这也是间谍战的一种。战略欺骗,并不是只有说谎话才是欺骗。有时候,真话更有力量。”
“我明白了。秦小子,你真够鬼的。”
“哪里哪里,我没你鬼。你更鬼,想变谁就变谁。不过我警告你,不可以变我,也不可以变我身边人,否则我一定想办法弄死你。让你立刻成仙。”
“哈哈,那我到要试试。”
彭祖哈哈大笑着离开了秦牧的办公室。这件事,又是个有乐趣的工作。
按照秦牧的指示,安全局进行了第一次正式的行动。代号:栈道。
这也是秦牧给取的名字。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根据秦牧的命令,彭祖化身那个联络员,把情报送到了指定地点。这样日本特高科就无从发现事情败露。
这个真正的联络员,被杀死在西安的一处妓院,表面原因是因为和别的嫖客争风吃醋。
这样的烂事,在本时空屡见不鲜。日本特高科组织并没有怀疑。
因为像这样的底层联络员,特高科培训了很多。
特高科驻中国的总部在天津,这些人都是在天津接受培训的。
天津到米脂,路途遥远,要保证七天取一次情报,肯定不能从天津出发。所以这些联络员都是早早被派到了西北,住在西安。
从西安到米脂,时间就能保证了。
死了一个联络员,完全无关痛痒,只要是他完成任务之后就无所谓。这些联络员只会执行一次取情报的任务。这也是日本特高科的谨慎。
因此在这一点上,安全局没有漏出破绽。
接下来,秦牧亲自上阵,给石油有关行业的人员,真正的科普了一番石油的应用前景。
很多东西,是要到十年二十年之后才出现的。
这些科技知识,就被他们从各个渠道泄漏了出去。
秦牧和彭祖都相信,像江南饭庄这样的间谍据点,在米脂不只有一处。只是现在还暂时不用动他们,反倒可以借助他们的渠道,把消息传递给日本人。
如果能真正误导日本人,把主要的力量从中国转向东南亚,那就是绝对成功的一次战略欺骗。
日本的力量是有限的,他没有能力全面扩张。如果日本要经略东南亚的石油,一定会在中国保持收缩状态。这样对中国是巨大的利好——起码百姓少遭屠戮。
同时,也对秦牧的计划有巨大的帮助。当秦牧真正进入东北的时候,日本不能迅速加强他们在东北的力量。
当然,借着这个机会,安全局也会开始全面排查,寻找米脂的各个间谍据点。当间谍活动频繁的时候,自然暴露的机会也大增。
安全局借着这个机会,再次扩大了机构。
娜塔莉亚新成立了一个“行动处”。她亲自任行动处处长,专门干需要动武的活。
那个联络员的死亡,就是她带着行动处的人干的活。
行动处的人员,全都是娜塔莉亚亲自挑选的。选材对象,就是那些山东难民。
娜塔莉亚和这些难民一路从山东走到陕北,对这些人有了深入的了解。
她选的人,都是精明能干,武艺高强的。
王大雷,就从难民,变成了行动处的一员特工。
人的命运,就是如此变化无常。
他从日本人的屠刀下被秦牧解救了出来,然后历经几千里的跋涉,来到了陕北。
在路上的时候,王大雷和全体难民一样,都不知道以后的日子会如何。
陕北,那是什么地方。这年头绝大部分人一辈子都没走出过三十里地,这都快三千里了。
异乡异地,自己一家能活得下去吗。
结果到了米脂,一切都大大出乎他的意料。在这里,简直就不是他理解的中国。
米脂的一切,已经是后世八十年代左右的状态。这个地方,所有的外来人——尤其是农民,都可以当作穿越到了后世看待。
幸亏来的不是王大雷一个人,而是接近两万山东难民,否则王大雷一个人还真难适应这样划时代的超越。
如今的王大雷,对秦牧,对米脂,实际上是对现在的生活,有着百分之一万的热爱。
他的女人杜红梅,进了纺织厂,做了一名纺织女工,他们的孩子铁蛋,进了米脂第一小学。
而他自己,则成为了强力机关的秘密特工。
一家三口住在背着二十年贷款的三居室中,窗明几亮,家里还有卫生间,甚至还有一部电话——这是因为他的特殊职位特批的。
王大雷每每都以为自己一步登天了。
正是因为生活的宛如在天堂里,所以他发自内心的热爱这一切。所有敢和秦县长做对的,都是他王大雷不共戴天的仇人。
那个联络员,正是王大雷亲手杀死的。那一刀,饱含着王大雷压抑不住的怒火。
间谍,还是日本间谍,必须死。
如果不是娜塔莉亚让他把现场伪装成嫖客争风吃醋,王大雷都想把那个联络员碎尸万段。
他执行完任务,亲手杀死了日本间谍,算是为乡亲们多少报了点仇。这份喜悦他很想和人分享,但是安全局严格的保密条例让他紧紧的闭上嘴巴。
他没话说,他老婆话多。
“孩儿他爹,我听说县里要招人去学习,以后进银行。这事,是不是真的?”
“是。有这事。”王大雷供职在政府机构,消息比杜红梅灵通的多。
县里的确要招一批人进行学习。
“这事和你没关系,你就别瞎操心了。县里要有文化的。你一个老娘们,大字不识两个,操那心干嘛。”
“我是没文化,可你有文化啊。”
“我有个屁文化。不是认俩字就叫有文化的。如果认俩字就算有文化,你看看陕北本地人,哪个不认字?”
王大雷说的也是事实。秦牧的扫盲行动持续的发挥着效用。如今米脂的本地人,还真是都认字了。因为认字就有钱领,谁不学俩字呢?
不只是米脂的本地人,那些外来人口,比如这一波山东难民,再比如就是杜红梅,如今也多少认识俩字了。
不认字,赚钱少啊!
二十年房贷和日常生活,也是压力巨大。秦牧的政策是不养懒汉。任何人想要在米脂生活的好,都要拼命工作,为米脂贡献出一切。
可以说,在米脂,真的是一日不作,一日无食。
米脂也正是在全体人民拼命劳动的情况下,才有这么飞快的发展速度——连环卫工人都得拼命,否则这工作难保。
显然杜红梅并不觉得应该结束谈话。男人骂老婆两句,这时期算是家常便饭。这也是他们正常的交流方式。
“孩儿他爹,你看我弟弟行吗?”
杜红梅有个弟弟,杜红日,也在这一次难民大迁徙中,来到了陕北。
杜红日读过几年私塾,论起文化水平,甩他们夫妻几百条街。
“他在油井上干的不是很好吗?”
“好是好,可是油井那地方,又苦又累。他不是没文化的人,在那个地方太委屈了。”
“你这婆娘。”王大雷一听这话就急了:“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秦县长教育我们的话你忘了?油井怎么了?石油工人,一样是为建设添砖加瓦。”
“那你又让铁蛋去上学。他不上学,一样能干工人,一样添砖加瓦。”
杜红梅当然是心疼弟弟,难免就和王大雷顶撞了两句。
接下来就是一顿狂风暴雨。王大雷对着媳妇一顿揍。当然,这也是本时空夫妻间的家常便饭。
打完之后,两人达成了统一的意见。还是让杜红日去试试那个招聘吧。
这一次招聘很重要。秦牧要挑选一些人才,为即将出现的“银联”系统服务。
周陵在上海也在招人。
这是一套全新的系统,所有的一切,都要从头搞起。为了尽快让“银联”上线,软硬件两方面都需要抓紧。
人才,算是软件的一部分。
杜红日很幸运的搭上了这波快车,进入了“银联”学习班。
他们这些人,学习的并不是专业的银行知识,而是电讯知识。
银联系统,如果抛开银行属性,其实可以看成一个即时通讯工具。
这里有个关键设备,电传机。
电传和电报,是不同的。
电报,年轻的读者可能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老一些的读者会明白。
九十年代之前,一个人如果要给远方的亲人通信,最快捷的方式是去邮局,发一封电报。
邮局的电报员,会把消息通过电报机发送出去。
一个字好多钱,所以在电报上,真是惜字如金。
电传也是通过无线电传送消息,不过电传机和电报机是不同的。电传机可以看成是电报机的升级。
它是远距离打印交换的编写形式。电传既具有电话的快速,又具有打字机的准确,尤其是当电文中有数据时,这种优点表现得特别明显。
目前这个时期,电传机还没有被发明出来。在秦牧-舒曼协议中,有这么一项。德国人会根据秦牧提供的设计,为他生产电传机。
如果没有德国的工业制造能力,只靠米脂是不可能实现的。或者说,实现起来会很困难,会消耗大量的时间。秦牧没有时间浪费在这样事务性的工作上。
杜红日接受的培训,就是学习如何使用电传机,以及如何为银联系统服务。
这是一套全新的体系,别说中国没有,就是世界上也没有。
幸亏秦牧招的人全是年轻人,正是学习能力最强的时候,所以他们就算千难万难,也在一步一步前进。
米脂,以及整个榆林地区,就在这样充实又繁忙的节奏中前进着。
每个人都很忙,周素馨就更忙了。
她不但要负责起米脂的全部民事,而且她还有不能放弃的播音事业。
把自己的声音传遍全国,是周素馨必须要保证的。不这样,怎么能母仪天下呢?
如今的周素馨,在全国听众中的形象越来越高大。袁世凯要称帝,有人支持,有人反对。
周素馨是旗帜鲜明的反对的。这年头,敢如此高调反对大总统称帝的,还是一个女人,胆量简直让人佩服的五体投地。
大总统可不是一个虚职,人家有的是兵。
周素馨当然不怕袁世凯,反正你也打不到米脂来。
不过她现在也面临一个不大不小的麻烦。这个事和易俗社有关。
周素馨挑头成立易俗社的时候,正是新旧交替,大家都不知道未来怎么走,所以陕西的戏曲界,就被大美人来自上海的光环所忽悠了。
有这么一个上海名媛带领,我们陕西的戏曲一定能更上一层楼。
可是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发展,易俗社的那些传统戏子,发现事情不对劲。
周素馨利用易俗社,拍了两出戏。一出《智取威虎山》。但是这不是秦腔,这是京剧。因为秦牧根本不知道怎么用秦腔唱《智取威虎山》,所以只能采取京剧的表演形式。
这个还勉强算是戏曲,秦腔演员改一改强调,还能唱。
但是第二出戏《家园》就完全不对路了。这根本就不是传统的戏曲。《家园》就是一部电影,里面的歌曲,完全不是戏曲的路子。
易俗社的老人们根本就改不过来。这等于从打鼓另开张,改换门庭了。
关键是他们不是不想改,而是唱法已经定型,改不了。
“啊,朋友,再……见!”这首传遍中国大地的歌曲,被他们唱出了念白的味道。听众也不认可啊。
这时候,他们才恍然大悟,自己完全是被周素馨利用了。等于被人家摆了一道。
这样他们自然不会答应,也没法答应。
因为周素馨实际上砸了他们的饭碗。现在他们唱传统戏曲,都没人愿意听。要唱,你们就唱《家园》。
针对这样的情况,又赶上袁世凯要复辟,易俗社的老人一合计,觉得还是复古好。
复古了,至少老的一套又回来了。袁世凯当皇帝,我们还是名角!
于是易俗社的分裂倾向,越来越明显,周素馨和易俗社的复古势力之间冲突越来越大。
周素馨脑袋上还顶着易俗社社长的帽子,她有时候是用这个名头来发言的。现在易俗社有了另一个声音,他们借助马飞的广播,表达出了支持袁世凯复辟的意愿。
这让周素馨火冒三丈。我还要母仪天下呢。母仪天下,那得天下人都听我的。现在小小的一个易俗社都有反对声音,我怎么才能母仪天下?
这事,必须解决。
可是现在秦牧很忙,忙的他有时候都不回家睡觉。而且周素馨觉得这件事是个小事,还是自己份内的事,如果自己连这么点事都要麻烦秦牧,岂不是显得自己很没本事?
于是她想来想去,就想起了娜塔莉亚。
对,就找她帮忙。她有个行动处,办这事最好不过了。
武器的批判,还是需要用刀枪的。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