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之前陕西的裴大人发动好友,在全国各地的报纸上大骂秦牧,但是当时谁知道秦牧是谁?那只是一个名字。
就是写文章骂秦牧的,都不知道秦牧长啥样。
现在则不同了。秦牧一刀逼的小日本跳了湖,这是大涨中国人威风的一件事。
如今这个时期,在洋人肆无忌惮横行霸道于中国,不拿中国人当人看的时候,突然有一个中国人站出来,光明正大的击败了日本鬼子。
这让秦牧顿时获得了绝大部分国民的支持。
秦牧,也从实力派,一跃成为了偶像派。
就好像霍元甲,以一个武术家而名闻天下,不是他武功多厉害,而是他打败了洋人。
霍元甲打败的洋人,还是民间人士,可秦牧打败的冈村宁次,却是日本军人。这让秦牧的形象更上一层楼。
似乎秦牧,就代表了中国军队。秦牧打败冈村,就是中国军队打赢了日本军队。一时中国人的心里,似乎多少得到了一种虚幻的胜利感。
这场胜利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
不说民间对秦牧有多推崇,直接称他为陕西大侠,或者叫西门大侠——这就是古尤的功劳了,就是政坛上的人物,也对秦牧高看了不止一眼。
秦牧面前的请柬,飞速的增长。各方势力纷纷要宴请秦牧,结交新出炉的陕西大侠。
当然,他们看上的可不是秦牧大侠的身份,而是他头上陕北镇守使这个帽子。
秦牧如此年轻,却坐上陕北第一人的宝座,就算在民国也是很稀罕的一件事。在所有人看来,这小子前途不可限量,自然越早能搭上关系越好。
“好,就是他了。”秦牧拿起一份请柬,递给了周陵。
袁世凯的葬礼,周陵也从上海赶来出席了。
他还观看了秦牧对冈村一战,只不过一样是什么都没看到。
周陵看了看请柬,是河南督军赵倜的。
“功业,你这一刀真是立威了。”周陵指着请柬上赵倜的名字说道:“这个人,占据河南,我之前屡次三番和他商谈商路的事,这家伙油盐不进。没想到今天也送来请柬。”
“那时候袁世凯还在世,他当然难搞了。”
周陵知道秦牧说的意思。
赵倜,是河南督军。军民一手抓。是河南的老大。
他就是河南本地人,他的老家,和袁世凯老家离的很近。他是袁世凯的铁杆。
阎锡山断了山西商路,作为袁世凯的铁杆,赵倜自然也不会允许周陵从河南走。
不走山西和河南,上海的物资就运不到米脂。如今米脂和上海之间的交流,全靠德国人。
是舒曼在其中上下其手,才让一些商品能从上海运到米脂——打着德国人的旗号。
但是这毕竟不能运送太多。真正的大件设备,就不能这样做了。
周陵一直苦苦攻关赵倜,却全无结果。没想到今天赵倜主动发来了请柬。
“我们的机会来了。”周陵一脸兴奋。
“是啊,其实不关我立威不立威,袁世凯离世,赵倜肯定态度要有变化。”秦牧到是没把功劳全揽在自己身上。
“话虽如此,但是没有功业你那一战,他也不会如此上赶着咱们。”
周陵说的也是事实。
赵倜,占据河南。河南是真正的中原之地,自古以来,任何一个中国的政权,如果不得到河南,都不算得到天下。
这里可以说是事实上的中心。
大宋首都开封,就在河南。
河南是重要的产粮区,粮食的重要性,任何时代怎么强调都不过分。所以赵倜占据河南,本身就有了足够的地位。
不只是周陵是要巴结他的,甚至民国政府,也要和赵倜好好说话。
以前袁世凯在世时候,赵倜自然无需多想,只要紧跟袁世凯就可以了。但是现在袁世凯突然说没就没了,这让赵倜有点一时没了主张。
眼下坐在台上的,不论是黎元洪还是段祺瑞,他们比起袁世凯的名望,差的都太远。
这俩人,都不足以让天下各方势力心服口服。
这时候,赵倜的态度自然就和之前不同了。
赵倜如今也在北京,他正好借着秦牧大胜日本人的机会,送出请柬。这是一个姿态。赵倜并不是特别看重秦牧头上的帽子。
陕北镇守使虽然位置很高了,但是天下镇守使那么多,你方唱罢我登场,一个一个的,有今没明,还不值得河南督军去巴结他们。
现在赵倜看重的是周陵。
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小丈夫不可一日无钱。
袁世凯的离世,让赵倜感觉自己好像从大丈夫退化成了小丈夫。
有袁世凯在,他的河南督军位子雷打不动。
袁世凯不在,他的位置就不好说了。毕竟现在是民国了,一切似乎有那么点规矩。如果政府罢免了他的督军职务,那么赵倜如果不答应,还想坐这个位置,就只能扯旗独立了。
可是河南这个位置,地处中原,无险可守。他要独立,面对着四面八方的打击,赵倜觉得自己未必守得住。
正是因为这种心态,他觉得自己从大丈夫变成了小丈夫。这时候,他必须要搂钱。
即使是为了以后独立做准备,也得搂钱,没钱,军队哪听他的话?
而搂钱的话,必须有财神爷帮忙。现在的财神爷,他能够得着的,就是周陵。
周陵如今的地位,一天比一天上涨,他不但是自己有钱,更主要的是,各国列强已经拿他当个人物看待了。
因为周陵代理着秦牧的业务。上海,就是米脂的一个窗口。
洋人要买广播电台,他们不用去米脂,只要在上海和周陵谈就可以。
而广播电台的重要性,现在全世界都清楚。
这是中国唯一能拿得出手的高科技,而且领先世界。
因为这一点,周陵和上海滩其余的大富豪身份就完全不同了。
比如有的富豪,身家不比周陵差,但是他的有钱,是因为他有地。有个富豪,一夜之间赌博输掉一百间房子,这种豪阔的富豪,是得不到洋人尊重的。
能做到督军位置的,哪有傻子。赵倜自然很清楚这一点。
之前他拒绝周陵,是因为袁世凯。现在袁世凯没了,自然他不会拒绝周陵了。
只是要他拉下脸面去结交周陵,赵倜暂时还做不到。所以借着秦牧,接近周陵,这是一着妙棋。
双方各有所需。周陵和秦牧,需要借道河南,而赵倜,需要周陵给他弄钱。
有了这个基调,这一场宴席就融洽了。
赵倜和周陵都是场面人,两人似乎根本记不得之前的不愉快,双方谈笑风生。
不经意间,上海到米脂最关键的一处阻碍,被打通了。
这下双方皆大欢喜。秦牧打通了经济大动脉,而赵倜也找到了一条明晃晃的赚钱大道。
周陵不但给他大笔过路费,还答应帮他在上海成立公司,为赵倜赚钱,也为赵倜留一条后路。
赵倜对后路其实更在意。这年头你方唱罢我登场,就好像戏台上的戏子,谁能一辈子都在台上呢?他不得不为自己以及全家有个最不好的打算。
最差最差,自己还能带着全家去上海做个寓公,维持奢华的生活。
而这点,就必须借助周陵了。
所以说,形势比人强。袁世凯的去世,竟然导致上海到米脂的商路重新开通,这也让周陵多少有点感慨。
“秦公子,不知你一身武艺出自哪里?”大事谈完,就是扯闲篇了。
赵倜也很好奇秦牧的本事。能打败日本人,肯定是有本事的。他是没去看现场,但是市井传言已经把秦牧说的快成为天下第一武道高手了。
秦牧会武功,自然有个传承。你是出自嵩山少林寺啊,还是湖北武当山呢?
“我就是天生力气大点。”秦牧随口糊弄着。
这个答案让赵倜有点失望。他看秦牧完全就是个白面书生的样子,哪里像是个有大力气的人。
若论力气大,他的手下到是不缺这样的人。毕竟河南产粮食,他坐镇河南,手下兵丁不缺吃的,的确是有几个大力士。
“秦公子,听说你还没子嗣,我家里还有……”赵倜换了个话题,准备推销他家的闺女。
他知道秦牧娶了周陵的妹妹。虽然俩人没办婚礼,但是周陵对外早就宣传秦牧是他的妹夫了。
只是就赵倜的了解,周素馨还没有诞下一儿半女。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既然如此,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秦牧是个潜力股,赵倜也看的出来。把在家闺女送出去,即使做妾,做姨太太,那也是一招妙棋。
周陵当然不能让他说下去了。怎么着,看上我妹夫了?这不是给我妹妹添堵吗。
到现在我妹妹还没和妹夫圆房呢,当然生不出孩子。这事不怪素馨。
他立刻说道:“督军,秦公子出身世家,他家规矩森严,这种事,外人吗,哈哈哈……”
周陵打个哈哈,不说了。
秦牧一看势头不好,赶紧找个借口溜了。
再待下去,周陵都该有意见了。周素馨和秦牧一起已经很久了,可是别说孩子,就是蛋都没下一个。
周陵心里也是很不满意的。
秦牧回到六国饭店,准备好好休息休息,却发现有个意外的客人正等着自己。
舒曼女士,从上海来到了北京。
她是特意来见秦牧的。
“秦公子,我们协议中的设备,已经全部制造完成。只是现在运输是个大问题。”
舒曼不得不来见秦牧。
这个时间,英德之间刚打完著名的日德兰大海战。
日德兰海战(英文:Battle of Jutland ;德国称为斯卡格拉克海峡海战,Seeschlacht am Skagerrak ),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是英德双方在丹麦日德兰半岛附近北海海域爆发的一场大海战。
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英德两国海军舰队主力在丹麦日德兰半岛附近的北海海域展开了一场巅峰对决。这是世界战争史上惟一一次双方都宣称自己是胜利者的海战。
此役是有史以来参战兵力最多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大规模的海战,也是这场战争中交战双方惟一一次全面出动的舰队主力决战,从而结束了以战列舰为主力舰的海战史。
最终,莱茵哈特-舍尔海军上将率领的德国公海舰队以相对较少吨位的舰只损失击沉了更多的英国舰只,从而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约翰-杰利科海军上将指挥的皇家海军本土舰队成功地将德国海军封锁在了德国港口,使得后者在战争后期几乎毫无作为,从而取得了战略上的最终胜利。
对德国人来说,这就是典型的赢了战役,输了战争。
他们要打通海上航道的目标,彻底的失败了。
这样一来,秦牧订购的大批设备根本无法进入大西洋,更别说来到远东了。
听完舒曼的讲述,秦牧想了一会,说道:“舒曼女士,我和你去欧洲,这件事,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
看来,只有自己亲自走一趟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