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消息,被电台传遍了中国。
这一刻,秦牧的名声也响彻全国。
近几百年以来——从《中俄尼布楚条约》算起,这是中国第一次打败了洋人。谁都明白,外蒙的背后是沙俄。
现在外蒙回归,是中国对沙俄的胜利。
这是中国近百年来第一次开疆裂土,这下秦牧宛如现代的冠军侯霍去病。
“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这是一首匈奴悲歌,唱的这么惨,就是因为被霍去病打的。
现在,库伦镇守使,也做到了。而且听说,他年纪比冠军侯霍去病还年轻。
看来中国有希望了——连冠军侯都面世了。
而且听说,他就是单枪匹马,一个人不带,就拿下了库伦。
这比冠军侯还厉害——毕竟冠军侯还是带着兵去打仗的。
实际上秦牧拿下外蒙,还真是单枪匹马——娜塔莉亚不算人,女人没人权啊。
因为这个时期国际大环境的强烈变化,导致外蒙内部本身就处在分裂状态。沙俄的崩溃,以及米脂榆林地区的疯狂崛起,让形势此消彼长,外蒙有了向中国的心。
再加上妖僧拉斯普京那硕大无比的生殖器,吓坏了外蒙的贵族王爷——老毛子不是人啊。如果任由老毛子在外蒙活动,我们的女人怎么保得住。
秦牧就是在这种有利条件下,快刀斩乱麻的处理了亲俄派。该杀的杀,该抓的抓,然后近乎兵不血刃的拿下了外蒙。
(我写小说,尽量追求逻辑上的合理。现在书中时间是1917年。实际上,历史上在1919年,徐树铮带领很少人马来到库伦,逼迫外蒙人做了同样的事,前后不过一个月。而且他在外蒙人发表声明前一天,就独自回了北京。这说明他有着百分百的信心,拿下外蒙。局势使然而已。
要考虑到当时通讯不如现在便捷,人的反应也不如现代人快。1917年沙俄内乱,两年后,再赶上一战结束,北洋政府再做反应,也是合情合理。秦牧作为来自二十一世纪的人,掌握着历史的脉络,而且有着迅速的执行能力,所以在1917,沙俄内乱一起,就果断拿下外蒙,是合乎逻辑的。)
对于民间来说,中国出了个少年将军,现代冠军侯,他们无不为之自豪。
可是对庙堂来说,也就是对北洋政府来说,这事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秦牧名义上,是黎元洪一派——这个官是黎元洪给的,实际上他哪一派都不是,这一点黎元洪很清楚。
黎元洪也万万想不到,秦牧要了一个库伦镇守使的帽子,结果他真把外蒙给拿下了。
这太出乎他意料了。如果他知道秦牧能拿下外蒙,这个库伦镇守使,绝不能给秦牧。黎元洪手底下求官的人多了去了,这位置,哪能给个外人。
不过秦牧拿下外蒙,也不是对黎元洪没有半点好处。
毕竟他是现在的大总统,在他治下,中国重新把外蒙纳入版图,这也是他的功劳。
因此,黎元洪也是名声大振。
借着秦牧的光,黎元洪把段祺瑞的总理帽子,给拿走了。
这件事的起因,是因为段祺瑞主张中国加入“协约国”,就是英法一方,对德国动武。
其实这件事,本质只是权力之争。如果我们不细想,觉得加入协约国,好像也不错啊,毕竟战胜国,有利益可占。
可是当时战争还在胶着,德国一方败象还未显露。协约国未必一定胜利。
更关键的是,就算中国加入协约国,你怎么派军队去到欧洲呢?德国在中国可是没有军队了——被日本人从山东打跑了。
因为秦牧拿回了外蒙,导致黎元洪名望跟着大涨,所以他直接罢免了段祺瑞。
段祺瑞自然不甘心退出政治舞台。他退到天津,扬言自组政府。
这也为日后军阀大战不断埋下伏笔。同时,段祺瑞自然也恨上了秦牧。
只不过秦牧根本不在乎这些。他现在一方面抓紧时间整理外蒙局势,一方面要继续开通新的铁路线。
如今,米脂、榆林、鄂尔多斯、包头一线,已经开通了。
(在这里,我必须再说一句。这条铁路线,全程不过300公里,地图上直线距离,只有250多公里。横贯欧亚大陆的西伯利亚铁路,有将近一万公里,是俄国人用十年出头时间大体修成的。所以300公里的铁路,在这个时间段内修成并没有什么不可思议。再举个例子,京张铁路,就是詹天佑修的那一条,4年建成,全长200公里。可是京张铁路,全是在山里修建,这难度比苞米铁路大的多。苞米铁路,是在草原上修筑,沿路不用翻山越岭,就是在平地上修铁路,时间当然要短,而且技术难度低,再加上秦牧是以来自后世的技术,和德国专业人员为骨干,因此时间短是说得过去的。)
这条铁路的建成,以及金津古渡上黄河铁路桥的建成,让秦牧的基地连成了一片。同时,铁路的开通,将伊克昭盟彻底的绑在了秦牧的战车上。
铁路到达的地方,就是军队到达的地方。
铁路沿线,完全被近卫军控制住了。这点让那些王爷毫无办法,只能被秦牧按在地上摩擦。
而铁路的运力,远超马车牛车。这让沿途草原人民的生活,获得了巨大的改善,所以也争取了草原的民心。
这条铁路的意义,怎么说都不过分。
包头的钢铁厂,因为有了这条铁路大动脉,所以飞快的开始建设。
与此同时,铁路不能停。秦牧继续开始修建包头到呼和浩特——也就是目前的归绥,再到库伦,这一条线路。
这条线路,将把外蒙牢牢连接到秦牧的战车上。
现在秦牧已经成为外蒙事实上的太上皇,他要修铁路,没人能反对。再说,铁路的好处,外蒙人看得到。火车,才能带来大量的物资。
库伦和包头,同时开始修铁路,只是这里有个越不过去的关节,就是归绥。
归绥不在秦牧手里,这还在北洋政府的治下。
秦牧要修铁路,修到归绥,如果北洋政府不同意,那等于前功尽弃。
归绥如今的形势,也是因为秦牧拿下外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归绥,属于绥远省。绥远省的首府是归绥,这里的最高行政长官,是“都统”。
这个位置,自民国以来,一直是袁世凯直接任命的。
后来袁世凯去世,这个位置上他的人就不行了,于是段祺瑞任命蒋雁行当绥远都统。
结果段祺瑞被免职了。可是他总理的职务虽然没了,但是政治能量还在。他在天津,召集各路督军,成立了“督军团”,意图逼迫黎元洪。
蒋雁行因此就离开了归绥,去督军团了。这时候,他任命了自己的老乡绥远道尹申葆亨代理绥远都统。
结果,这个人压不住局面,绥远陆军混成旅旅长王丕焕自任绥远都统,通电宣布与黎元洪任职大总统的北京政府脱离关系。
如此乱七八糟的局面,给了秦牧一个绝佳的机会。
王丕焕名头不响,他比起各大势力来说,什么都算不上。他的“独立”,各方面都不认同。等于你是“叛逆”。
秦牧决定抓住这个时机,直接打下归绥。
而且归绥的驻军号称混成旅,实际上缺编很严重。
在经过两三个月的准备之后,近卫军以五个团的兵力,直扑归绥城。
在1917年的6月,解放归绥的战争彻底打响。
秦牧特意挑了这个时间,是因为在这个月,张逊带着5000辫子兵,打进北京城,复辟帝制。
丁巳复辟,又称张勋复辟、溥仪复辟,是民国六年(1917年,丁巳年)6月,张勋利用黎元洪与段祺瑞的矛盾,率5000“辫子兵”,借“调停”为名于6月14日进北京。急电各地清朝遗老进京,“襄赞复辟大业”,拥戴已退位的清末代皇帝溥仪复辟。
6月30日,张勋在清宫召开“御前会议”,于7月1日撵走黎元洪,把12岁的溥仪抬出来宣布复辟,改称此年为宣统九年,通电全国改挂龙旗,自任首席内阁议政大臣,兼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康有为被封为“弼德院”副院长。
复辟消息传出后,孙中山在上海发表《讨逆宣言》,段祺瑞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支持下,组成讨逆军,防守的“辫军”一触即溃,张勋在德国人保护下逃入荷兰使馆,复辟仅仅上演了12天。
秦牧是卡着时间点开始的战斗。
这次战斗,务必要在十二天内结束。
结果比他预期的还好。这五个团的团长,全是去欧洲开过眼界的那些人。
他们见识过了真正的战争,再经过秦牧的一再教育,所以他们对军队的训练,是远远超越了从前。
如今的近卫军,已经有了后世军队的精神。作战勇敢,作风顽强,战术高明。
三天之内,归绥城就易主了。
这一次,秦牧依然采取了围三缺一的战术,放跑了那些领头的。
秦牧要的只是这个地方,也不是要他们的性命。
而且秦牧打着的旗号非常聪明。王丕焕自称独立,不尊中央政府号令,而且中央政府现在是黎元洪任大总统,秦牧被许多人看作是黎元洪的人,这样他就师出有名了。
当打下归绥之后,张逊复辟的闹剧还没完。
等张逊复辟的闹剧结束之后,大总统换成了冯国璋,黎元洪辞职了。
这场复辟,对于国家来说,就是一场闹剧,可是对于秦牧来说,却是个绝佳的机会。
这样他占了归绥,就没人能说什么了。
他是打着黎元洪的名号占据的归绥,现在冯国璋上台,他连归绥都不用还了。
至此,秦牧事实上掌握了绥远省,伊克昭盟,陕北,以及外蒙的关键节点。
掌握了节点,实际上也就掌握了这片地区。
如今正是天下军阀纷纷抢占地盘的时候,真是有枪就是草头王。如今秦牧兵多将广,而且军备强大。
从德国运来的设备,秦牧优先建设兵工厂。
如今秦牧的军队,不再缺乏弹药了。而且,炮兵部队,终于成立了。
虽然炮兵是技术兵种,没有点知识的大头兵,是玩不了炮的。可是秦牧的这支近卫军,他们一直跟着秦牧搞建设,在修建铁路,平整梯田的过程中,他们大部分人都成长起来,多少有点科技水平。
秦牧就是从近卫军中,挑选了佼佼者,组建了炮兵团。
沈波,就是这支炮兵团的团长。
攻打归绥一战,炮兵立下了大功。
虽然宋老年等人深表遗憾——我们的大炮数量,比起索姆河战役中的火炮数量,还是小弟弟,可是面对归绥的北洋军,已经绰绰有余了。
在归绥战役中,近卫军全体部门都经受了一番锻炼。
归绥是有城墙的。这个和包头不同,归绥,有很长的历史,有完善的城墙。这是一场真正的攻坚战。
但是结果证明,再高再厚的城墙,也不是大炮的对手。
自此,炮兵的地位获得了近卫军战士的一致认同——炮兵就是老大哥。
拿下归绥之后,秦牧没有如拿下包头一样,发个通电声明。
这一次,咱们就闷头发大财吧。
除了北洋的高层,以及相关人员,谁也不知道归绥换了主人。
什么地方,入了秦牧的口袋,那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拿下归绥之后,秦牧没再要求自己再加个绥远都统的名号,就这么黑不提白不提的混下去。反正这段时间,冯国璋段祺瑞黎元洪等人闹得不亦乐乎,归绥这个地方,他们都没时间去想。
想了也没用。谁肯把自己的兵力,派到塞外来打秦牧的近卫军呢?这时候,每个人都要保存武力,以应对中原局势。
借助来自历史下游的优势,秦牧再次准确把握住形势,为自己的根据地,扩大了地盘,同时更关键的,是把内外蒙连为一体。
“同志们,接下来的,我们要大搞建设。修铁路,建工厂。这是我们难得的一个战略机遇期。这个时间很短,不会超过一年。我们要在这一年之内,不但把我们的工业底子搭起来,还要建设一支强大的近卫军。”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