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阿穆尔河主力舰队尽出,气势汹汹的沿江而上。
近卫军的机群顺着阿穆尔河,一路搜索,终于在半途截住了这支舰队。如果任由他们开到伯力岸边,整个伯力城都会被舰炮轰没了。
俄国的瞭望哨最先发现了近卫军的飞机。
打头阵的,还是战斗机。战斗机必须为轰炸机护航,哪怕现在全世界的天空都没有近卫军空军的对手,可是这是战术,是最标准的应对。
如今全世界的列强,都从陕北-包头一线的工业发展中获得了最新的工业技术。
秦牧的工程师,主要是德国人,但是也有英国人——这是伊丽莎白和丘吉尔派来的。
秦牧完全不拒绝,来了就用。不用这些人,他也没有人用。
完全的保密毫无必要,保密的结果是,秦牧自己的工业也发展不起来。用着同样的武器,去打世界大战,近卫军完全没有半点优势。
秦牧现在只是保证自己的先发优势,他永远在领跑。
可是跟跑的,很快就会追上来。一战二战之间间隔时间很短,1939年二战正式开打,1918年底算一战正式结束,算起来有20年的和平时间。
但是不可能是二战开打时候,各国才造出二战时候的飞机坦克吧?
这个技术在二战之前就准备好了。所以,即使没有秦牧的提前泄漏考题,欧洲各国从一战发展到二战的水平,也用不了十年。
所以说,这个时期工业的基础已经存在,秦牧正因为世界上有了坚实的工业基础,才在这个基础上做出了拔高。
如果再倒回100年,他肯定弄不出来这一切。
近卫军的空军,严格遵循作战准则,他们一路飞在轰炸机群的前方,当先发现了敌舰。
特战旅的事迹已经在近卫军中广为流传,这些空军飞行员,都非常的后悔。
他们觉得是因为自己的失误,才让特战旅的战友承受如此重大的伤亡。如果他们轰炸时候再仔细点,如果他们飞行高度再低点,就可以更多的杀伤俄军。
可是当时大家都是第一次真正的空战,能把主要目标——敌人的火炮群,消灭掉,就已经是非常不容易了。
不过,战争能让士兵最快的成长。
经历了上一次的空战,这一次的航空兵心态冷静多了。
战斗机低飞,从俄国人的军舰上空掠过,机枪火力清除着甲板上的俄国水手。
战斗机飞过之后,轰炸机跟着到来。他们也飞的尽可能的低,低到爆炸的余波都震得飞机上下颠簸了。
秦牧的轰炸机,现在还没造出来B-17,那个太难了,如今近卫军的轰炸机,是SBD无畏式俯冲轰炸机。
这是美国二战舰载轰炸机。在珊瑚海海战与中途岛海战当中,SBD创下空前的战绩,尤其是击沉了日本引以为傲的海上主力:赤城、加贺、苍龙、飞龙四艘航空母舰。
俯冲轰炸机在作战的时候,就好像是老鹰抓小鸡,飞机以最大的角度从天上直扑目标。
这极为考验飞行员的胆量。眼见着大地在自己面前好像张开双臂,要拥抱自己。这可不是甜蜜的拥抱,这是死亡拥抱。
很多飞行员,过不了这一关,所以飞不了俯冲轰炸机。
近卫军的空军,是全军中选出来的精锐,每个人都有着无畏的品质,就好像他们驾驶的飞机一样——无畏式。
为了最大限度的保护陆军兄弟,飞行员把角度提到极限,近乎垂直的向着舰艇扑过去。
轰炸机在二战时候,损失率极高,因为那时候舰队已经有了完善的防空网。他们是对着弹幕发起攻击,往往一个大队十几架飞机,能活着回去的没几个。
但是现在远远不是二战时候。这时候陆军都没有防空概念,别说海军了。
他们都没有任何一挺机枪,能向天开火。军舰上的重机枪,都是对岸扫射的。
这样的情况下,阿穆尔舰队空有无数大口径火炮和各种机枪,却根本没法防备从天空来的打击。
而且第一波战斗机的扫射,已经报销了甲板上的暴露人员。
剩下的人都钻进了舱室,试图躲过这次打击。
这就让战斗更像实战演习了。轰炸机飞行员充分吸取了上一次战斗的经验教训,这一次,他们不把这些军舰炸到水里去,绝不算完。
一波攻击过后,整个舰队已经溃不成军。大部分军舰已经开始沉没,没有沉没的,也失去了动力,只能在水面上漂浮。
这一次的战役,秦牧经过了精心的准备,每一步都卡着点来。
拿下伯力之后,工兵团立刻修建简易机场,后续的弹药车厢优先运送航空炸弹和航空燃料。
这些轰炸机离机场,只有一百公里。他们丢完炸弹扭头回去继续装上炸弹,回来再接着炸第二波。
直到这一支阿穆尔舰队彻底沉入了阿穆尔河,这一次轰炸才算彻底结束。
一天之内,阿穆尔河——也就是黑龙江俄罗斯段,加上伯力,完全落入了近卫军的手里。
在这一条线上,以及方圆百公里之内,已经没有成建制的俄罗斯军队了。
战争,当其中的一方装备和战术领先一代,后果就是如此可怕。
如今近卫军第一装甲师,占据伯力。
第二装甲师,占据了赤塔。
俄罗斯在远东修建了大量的铁路。赤塔-伯力一线,是西伯利亚铁路的干线。这条线,在地图上看,就是中国地图鸡冠子外面围着鸡冠子画一条线。
同时,俄国人还在赤塔修建了一条支线,从赤塔进入中国境内,就是赤塔-满洲里-哈尔滨-绥芬河一线。这条线,就是著名的中东铁路。
近卫军占据了伯力和赤塔,从地图上来说,就是把中国地图鸡冠子上左右两点给占据了。
第二装甲师可以从赤塔走中东铁路,顺着铁路线杀下来,直到绥芬河。绥芬河到海参崴,地图距离只有一百多公里。这里,距离西伯利亚铁路伯力-海参崴一线更近。
第一装甲师,第二装甲师,可以从两个方面发动进攻,同时打击海参崴的俄罗斯远东集团军残部,以及俄罗斯太平洋舰队。
科技武装了近卫军,也改变了世界。
如今世界上的大事件,可以借助电报,以极快的速度传遍全球各地。
俄罗斯远东集团军司令部被近卫军连窝端了,同时阿穆尔舰队全军覆没,这个消息极大的震动了世界。
最受震动的,是日本人。
俄国人现在都忙不过来国外的事,他们国内如今正乱成一锅粥。
可是日本人不然。五月份,他们才和段祺瑞签订了《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这个协定的核心,就是日本人可以打着干涉俄国的旗号,事实上独吞中国的东北。
日本人为了这个目的,已经在辽东半岛大肆增兵了。
1918年,沙皇已经退位,俄国帝制终结,布尔什维克打败了孟什维克,苏维埃建国。他们单方面和德国媾合,率先停止了在欧洲的战争。
俄国在一战表现非常不堪,军队伤亡惨重。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沙皇才最终被推翻。
这时候,新生的苏维埃,完全无力照顾远东沙俄的利益。甚至列宁曾提出,废除和中国的各种合约,直接把这一块还给中国算了。
日本正是抓住这个机会,要独吞中国东北,甚至包括现在俄国占据的地盘。
但是日本人中间可没有秦牧这样一个来自历史下游的穿越者。他们是根据战局变化,来制定计划的。
可是秦牧知道这段历史,他的一切战争准备,全是卡着时间点来的。当日本人刚开始增兵的时候,他们突然发现,“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秦牧,这个异军突起的中国军阀,闪电一般拿下了西伯利亚铁路两个关键节点,同时打的俄国内河舰队全军覆没。
事实上,俄罗斯在远东的军事存在,已经被近卫军压缩到海参崴这么一个狭小的地带。
日本参谋总部召开紧急会议,马上商讨对策。
这情况,和我们计划的不一样呀。怎么俄国人这么不抗揍,又或者说,秦牧为什么这么能打?
近卫军比起北洋军,完全好像不是中国军队了。
秦牧的兵工厂以及各种核心工业,全建立在包头。那个地方,就是现在来说都很偏僻,更别说民国时期了。
正因为如此,秦牧的保密措施才做的很好。
当然,各种技术,西方避免不了的会得到一些,比如星型发动机技术,全新的飞机制造技术等等,可是日本人却没有这个待遇。
秦牧的工厂里面,没有半个日本人存在,连间谍都没有——这点完全是彭祖的功劳。
再加上秦牧在战争开始前两个月,把陕北的间谍一扫而空,这让日本人更是失去了近卫军的情报。
当他们再次听到秦牧和近卫军的名字时候,俄罗斯的远东,已经被秦牧占据了大半部分。
“增兵,增兵,还要增兵。我们要和近卫军,决战决胜!”日本陆军大将秋山好古狂妄的叫嚣着。
“由谁带队?”长谷川问道不紧不慢的说道。
“为了天皇,为了大日本帝国,我要再次出征!”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