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日本这个时期,有个很奇妙的现象,就是“下克上”。
很多重大历史事件,都是下层低级军官自作主张行动的。著名的“九一八”事变就是关东军的一些军官在未征得内阁和关东军首脑批准的情况下擅自策动的。
松井要独立推动这件事。
他的级别是够不到徐树铮的,不过这一点难不倒他。
181号,他是幕后大老板,前台站着张啸林。
张啸林在还叫张小林的时候,正是因为和威震天发生冲突,牵扯到秦牧,结果被松井石根给抓了。
张小林借着这件事,攀上了日本人的大腿,改名张啸林,终于成了上海滩著名的黑道大亨。
这个181,就是他的得意之作。当然,后面全是日本人的主意。
张啸林搭建的这个平台,把全中国的有头有脸人物都给聚拢在一起。
吃喝嫖赌抽,181提供的全是顶级的。
张啸林也因此结交了大量的实权人物,和纨绔公子。
纨绔公子有时候比实权人物还好用。毕竟实权人物都有点心眼,不像纨绔那么缺心眼。
卢小嘉,正是张啸林结交的对象之一。
卢小嘉,是民国四公子之一。他曾经干过一件轰动上海滩的大事。
上海流氓头子黄金荣,为了捧坤伶露兰春,特意建了一个舞台,取名共舞台。每天都是流氓打手,分踞四座,只要黄金荣鼓掌,他们就拼命叫好。
有一天,忽然有一个翩翩青年在包厢里大声喝了一个倒彩。这无异于太岁头上动土,此人当即被打手们拖出去打了一顿。挨打的,就是卢小嘉。
第二天卢小嘉依仗其父卢永祥的权势,指使当时卢永祥的老部下何丰林,把黄金荣绑架到龙华的何公馆。关在一个地牢里,在杜月笙的斡旋下才得以脱身。
卢小嘉为什么如此霸道,敢在上海滩横行,正因为他爹是卢永祥。
卢永祥是淞沪护军使兼江苏省军务会办,就是江苏上海这一块的武装,全归卢永祥管。
黄金荣一个地痞流氓,遇上军头,那自然是无处说理,打了白打。
卢永祥,是皖系大将,松井准备通过卢小嘉,走卢永祥的关系,搭上皖系头面人物徐树铮,好给秦牧一个东北王的帽子。
这样才能把秦牧骗到上海来。
这件事自然松井不可能出面,出面的是张啸林。
正巧,卢永嘉也在181号。其实这也不算巧,基本上每天他都在181号厮混。这里就是本时空的“天上人间”。
张啸林接受了松井的任务,来到了卢公子的包房。
包房内,除了卢永嘉之外,还有一位宋公子——正是宋文。
宋文也要探探各路人马的口风。卢永嘉的爹是皖系大将,宋文想从卢永嘉这里,知道皖系对秦牧的看法。
陪坐两人身边的,是一位年轻的姑娘。这可不是欢场女子。这个人,张啸林很清楚。
她来头很大,她是皇族人士。唐怡莹。她的姑姑,就是珍妃和瑾妃——这俩人是姐妹,一起嫁给了光绪。
现在皇权都没了,唐怡莹就自由多了。上海这样的十里洋场,她自然要来见识见识。
带她来见识的人,就是卢永嘉。
181号,她当然要来看看。
这时候唐怡莹的年龄不大,可是她已经被许配给溥仪的弟弟:溥杰。
不过俩人这时候还没完婚,只是定亲。
作为民国的新新人类,唐怡莹自然对上海非常沉迷。这里的一切和北京都不同,在这里,她才找到人生的真谛。
因此,她要彻底的融入这个生活。
这种生活,不只是声色犬马,后面还有大量的交易。唐怡莹努力的学习着,要在这里掺和一脚。
所以对于秦牧的事,没等卢小嘉说什么呢,唐怡莹抢先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卢公子,宋公子,秦牧这个人,断不可为东北王。”
宋文大是奇怪。你一个小姑娘,也懂得这些吗?虽然你是王族出身,可是你年龄也太小了。
说白了,你懂个屁。如果不是因为她身份特殊,又是卢永嘉带来的,宋文都不想给她半点好脸色。
只是现在吗,宋文不得不敷衍一下:“唐小姐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周素馨。”唐怡莹一脸骄傲的说道:“秦牧的夫人是周素馨,这个女人,就是当代武则天!如果秦牧当了东北王,周素馨一定会惑乱天下。”
唐怡莹的话让卢小嘉和宋文都瞠目结舌。
女人的思路,果然不可理喻。
这里有周素馨什么事?再说,难道你不知道,周素馨是周陵的亲妹妹,而周陵,正是宋文的妹夫。他们是有着关系的。
你这么说周素馨合适吗?
其实卢小嘉也是多虑了。周素馨和宋家,并不亲热。甚至他们还是敌对关系。
因为周陵的惠民银行被秦牧分走了四成股份,而周素馨手里也有一成多股份,这样一来,周素馨等于掌握了惠民银行过半的股份,她成了惠民银行的实际拥有者。
这点,对于周陵来说无所谓,可是对于宋家有所谓。因为周陵的财产,是要给周陵的子女的。这些子女可都是宋家女儿生的。
所以宋文和周素馨之间,并没有和睦的关系。
唐怡莹这句话虽然莽撞的近乎无厘头,却也给了宋文一定启发。对呀,周素馨如此强势,如果秦牧再戴上东北王的帽子,这周家,还有自己妹妹说话的地方吗?
女人的直觉,果然准确的可怕。
唐怡莹并没有见过周素馨,可是周素馨天天在广播里面嘚啵嘚啵的,都成为全国男人的梦中情人了,这让同为女人的唐怡莹心里不忿。
她觉得自己才是根正苗红的上流女人,周素馨不过是个小银行家出来的小人物,只是阴错阳差,让她成就了如此地位。
坚决不能让她再上一层楼了。
其实这件事和她半点关系都没有,军阀打来打去,谁在乎前朝的遗老遗少呢。
张啸林进来时候,正听到了这句话。这让张啸林不免头疼。
他是带着任务来的。松井让他走卢家的关系,做徐树铮的工作,把东北王的帽子给秦牧,好把秦牧骗到上海。
现在一个小姑娘随便一句话,如果让卢小嘉上了心,那就不好办了。
其实张啸林觉得这件事还是不难办的。
宋文在这里,无疑也是要走卢家的路,给秦牧戴上东北王的帽子——这是张啸林的想法。
唉,男人的事,女人瞎掺乎什么。
如今的前清皇族,属于落魄凤凰不如鸡,真拿他们当回事的人也没几个。
张啸林和大家都打过招呼,然后轻松的说道:“唐小姐,周素馨小姐,可是和宋公子关系不浅,你这样说她,呵呵……”
唐怡莹毕竟年轻,她嘴比脑袋快,这时候才意识到宋文和周素馨,俩人还搭着关系呢。
她脸上顿时一红,有点手足无措了。
“不妨。她是她,我是我。”宋文摆手说道:“周素馨这个女人,的确是有点跋扈,唐小姐说的没错。”
宋文这一句话,让张啸林有了底。
他通过这句话,意识到宋文和秦牧,并不是铁板一块。
这就好办了。
张啸林也想杀秦牧。之前他在秦牧手下吃了很大的亏。对于一个把面子看的比天大的黑道大流氓来说,秦牧折了他的面子,比杀了他还难以接受。
如果能在自己的地盘,自己亲手杀了秦牧,那真是什么仇都报了。
当着唐怡莹的面,张啸林自然不会说什么。他和卢小嘉这样的豪客自然是好朋友——肯输大钱的都是他张啸林的好朋友,平日里他也时常和卢小嘉坐坐。
三人推杯换盏,气氛很是融洽。
就在不经意间,张啸林表达出了想要结交徐树铮的意思。
“这好办,徐将军正在上海,我给你联系。”
徐树铮这时候跑到上海来避风头。他前不久才枪杀了陆建章,这件事引起了军阀的公愤。段祺瑞一时也保不住他,所以他先跑路躲一段再说。
张啸林的份量,在徐树铮面前,那就是没有。
别看后世这大亨那大亨的称呼他,实际上他就是个黑道的大流氓。什么时候,在中国,黑道也没成为过主流。即使民国也一样。
他们能出名,是因为他们为背后的人在服务,而背后的人,绝不想出这个名。
张啸林根本没资格和徐树铮谈,能和徐树铮谈的,是松井。
松井和徐树铮在秦牧这个问题上,有着相同的目标。
这时候,徐树铮不只是杀了陆建章,之前,他还做了一件匪夷所思的大事。
当时冯国璋花钱,从日本买了一批军火。这批军火,运到中国之后,被徐树铮勾结张作霖,直接在交接时候,给劫持了。
军火多一半被张作霖拿走,一少部分落入了皖系手里。
结果是直系白白花钱,什么都没落到。
(这也是历史事实,我就不展开写了,感兴趣的可以搜一下。时间和事情,都在1918年。)
徐树铮为什这么做呢?因为冯国璋和段祺瑞对于天下的统一,有着不同的操作思路。
段祺瑞主张战争,以北打南,统一全国。
冯国璋主张大家坐下来谈,打打杀杀干什么,和平解决一切。
这还是个路线之争,所以徐树铮不能让直系增加实力,就勾结张作霖,把直系的军火给抢了。
这把冯国璋气的暴跳如雷。而张作霖,就白捡了一个天大便宜,他用这批军火,极大的扩充了东北军。
所以我看这段历史时候,也是觉得这个徐树铮,简直是疯子一样的人物,没他不敢做的事,而且操作思路,连小说都写不出来。
也正是因为他有如此独特的性格,他才和松井一拍即合。
杀了秦牧,也是徐树铮的目标。
秦牧不属于任何一个派系,他自成一派。而且他的军队如此强大,把沙俄都打崩了,这岂不是自己最大的敌人。
能用一顶官帽子,把秦牧骗来杀死,而且出手的不是自己——松井准备让上海的黑道出手,这对徐树铮来说是一笔极为划算的买卖。
俩人一拍即合,于是徐树铮电报秦牧,请他来上海商量这件事。
秦牧接到这通电报,他还没表态呢,近卫军的高级将领不干了。
这摆明是鸿门宴啊。甚至不是鸿门宴,这就是风波亭——岳飞就是被赵构杀死在风波亭。
他们一致不同意秦牧去上海。
在宋老年等人看来,这个东北王,要不要无所谓。我们有枪有炮,还有飞机坦克,这样的实力,全中国没有任何一家势力比得上。
和他们废那么多话干嘛,我们近卫军一路平推过去就完了。
这些人,还是局限于这个时期,有着这个时期的烙印。他们不知道名声的重要——很多军阀吃相很难看,实力就是一切。而近卫军拥有者冠绝天下的实力,他们不需要看任何人脸色。
(关于这点,作者要说一下。之前作者说过,军阀看重名声,现在又说他们不要名声。这不是作者前后矛盾。我之前说的名声,是指报纸上那种名声。军阀都肯花钱让人写自己的好事,也花钱不让人写自己的坏事。这就是他们要的名声。不要名声呢?是说他们做事无底线,为了实际利益肆无忌惮的行事。比如徐树铮就枪杀了陆建章。实际上这俩名声,还和秦牧要的名声不同。秦牧要的,是一个正义的牌子。名正言顺。)
“我还是要走一趟的。”秦牧最终决定去上海。
这不是为了那一顶帽子,而是因为一件更重要的事。
还是那句话,名不正言不顺。东北王这个帽子戴上,他就可以名正言顺统一东北。
可是这件事,和另一件事比起来,反倒是小事。
沙俄把中东铁路的所有权,转交给了日本人,这让秦牧始料未及。可是这件事也给秦牧开拓了思路。
既然沙俄可以把中东铁路给日本,那么他们为什么不能把远东这一块,从法理上还给中国呢。
这只要沙俄的大使签个字就可以。
这个时期非常特殊。沙俄皇权倒台,新的苏维埃上台。
这时期苏维埃的首脑列宁,的确是提出过要废除中俄之间一切条约。他提这个时候,是1919年,目前还没到。
而后的中国没有抓住这个机会,白白错过了好时机。
秦牧准备逼迫俄国签署一个协议,把远东这一块曾经是中国的领土,全还给中国。
这时候对秦牧有个有利状态,就是俄国新旧交替时候,各阶层利益变化非常大。
俄国驻各国大使,都是传统的贵族阶层。
现在布尔什维克上台了,这些人就是他们的敌对面。
现在忠于沙皇的旧势力,和布尔什维克这些新势力,正打的不亦乐乎。
已经有白卫军出现在西伯利亚铁路上。
白卫军,简称白军,是苏俄国内战争时期(1918—1920)的一只武装力量。白军以保皇党派为基础,主要将领有邓尼金、高尔察克等人。
白军的组成主要有两个地域:南方在黑海之滨及顿河流域,原有不少沙皇及克伦斯基治下的高级将领,在乌克兰独立时逃至此间。其部队以哥萨克骑兵为主。
另一个白军区域在远东西伯利亚地区。1918年初有捷克战俘约35000人拟由西伯利亚铁路通过远东及海道,参加欧洲西线的战事,这些战俘在途中发难,一路上又继续招兵买马。
这些人,如果按照历史,会走到远东。但是现在秦牧的意外出现,导致他们被截断在西伯利亚铁路上。
近卫军目前面临的局面,是全面战争。
西侧,有白卫军的威胁,东侧,是远东残部和太平洋舰队,南边,是日本和张作霖的东北军。
与此同时,沿着西伯利亚铁路的两侧,全是俄国人。秦牧只占据了这条铁路线和所有站点,这片地区并不安全,危机四伏。
近卫军的攻势停在伯力,并不是什么都不做。
对于地方上各种成建制的小股俄军的打击,从未停止过。
正因为局面如此,秦牧想通过一纸合约,来减轻近卫军面临的压力。
只要俄国大使和他签署了协定,把远东这块地方归还中国,近卫军面临的抵抗就会少的多。
这种类似治安战的战争,不是近卫军所擅长的。
正如二战日本侵略中国,在正面战场,大规模战争时候,一直占据上风,可是在他们的占领区,却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举步维艰。
秦牧要避免近卫军落入这样的局面,所以他迫切需要这么一纸合约,而且这件事是很可能实现的。
毕竟这些俄国大使公使什么的,连俄国人都不要他们了。
新的大使,马上就会派过来。而这些人的下场,没准是被砍头或者进监狱。
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而且他们还不是面临作废的问题,而是很可能掉脑袋的问题。他们现在最需要的是大量的金钱——好跑路。
秦牧觉得自己还是有很大的机会签下这么一纸协议的——反正自己别的不多,就是好东西多。拿钱买协议,秦牧觉得太划算了。
当然,此去上海,自然是面临龙潭虎穴。如果秦牧作为一个凡人,可能真就不去了。没必要知道湖上的冰不厚,还要跑上去蹦跳,那不是找死吗。
可是他是一个超凡者,有着超凡者的自信。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上海,老子走一遭。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