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诗一画一菩提-白云深处老僧多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白云深处老僧多

    画家形迹

    李方膺(1695—1755),字虬仲,号晴江,又号秋池,江苏南通人,为「扬州八怪」之一。善画梅、兰、竹、菊,尤以画梅著称。其画老笔纷披,不拘绳墨。用笔着墨,倔犟纵横,不守寻常法度,但乱中有理,有莽苍浑成之概。

    双鹿齐鸣图 清·李方膺

    禅诗偈语

    虎溪闲月引相过,带雪松枝挂薜萝。

    无限青山行欲尽,白云深处老僧多。

    ——灵一禅师

    读画片语

    佛教艺术中,常有佛陀转法轮的图像和壁画——佛陀结跏趺坐于莲座上,手结转轮印,座上饰法轮及双鹿,喻示鹿野苑初转法轮的意思。“双鹿对鸣”,更是藏地佛教中常常取用的吉祥图案。

    一缕禅思

    “虎溪”,是诗僧和向佛的诗人们常常在笔下写到的两个字。这里面关系到一些重要的历史典故。相传晋代名僧慧远大师,居庐山,作有《沙门不敬王者论》,认为出家人是方外之宾,不必遵守在家俗士所守之礼,无须礼敬王者。所以当时的国主经过庐山要他出虎溪界迎接时,他坚决婉拒,称病不出。国主无奈,只好亲自去拜见他。但一次慧远送陶渊明和一位道长时,相谈投机,却不知不觉地送过了虎溪。一时及历代,远公的高节便成了僧界文坛的佳话。于是,“虎溪”二字,便含了这蔑视权威重道亲友的诸多指向行遍天下。

    “无限青山行欲尽,白云深处老僧多。”这当然是一幅生动悠远的景象了:层层深山、峰顶茅屋、白云缭绕,诸多老僧兀然而坐在寂寥虚旷中。这种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这种潇洒和飘逸,也只有僧家才可以享得到。

    白云深处的寂静,对应了佛门清修者那寂寥淡泊的心境,这是在红尘路上,名利场中挣扎的人无法抵达也无法消受的啊。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