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蛊术之民国异事-第281章 孔明墓的传说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你说!”我说道。

    孔明是我很佩服的人,他们难道打孔明的主意?

    可是孔明的坟墓没啥值钱的啊!

    “错,孔明号称天上人间,第一智慧者,一定有奇特的东西,再说了,据说他不是死了,是羽化了!”曹宏说道。

    我第一次听到如此新奇说法,但是我一下子脑子打开,我觉得然!

    “孔明从小学道,读遍三千道藏,哪容易死!他后来不光是学道,还学了兵家,儒家,阴阳家等等东西,可谓学究天人,他帮助刘备打下蜀国,支撑蜀国多年,六出祁山,可是,他也知道天命所归,因为司马懿也是一个修道高手!”

    “司马懿不如孔明,可是他能守,孔明和他僵持,也算到此人的天命,此人命大,命硬,孔明觉得自己不能胜天,于是就假死瞒过世人,其实是顺应天意。”

    “孔明留下了疑惑重重的孔明冢,就是欺哄世人的,但是如果能找到那里,也许会有他的传承!”

    “你也是修者,你感兴趣不?”曹宏问道。

    我看着他,不置可否。

    他身边有两个人,都看着我。

    就是一个武者,一个阴阳高手。

    “结束下,这是夏成,太极高手,这个是程登市,是阴阳高手!”他说道。

    “另外的手下,都是一些特种兵退役的,我就不一一介绍了!”曹宏说道。

    “你的阵容,干啥都可以了,不用找我就成!”我一笑。

    “那不一样,你的才能,无可替代!”曹宏说道。

    我知道他想利用我,可是,我也能利用他。

    我看着天边的云,不说话。

    “如果能找到孔明冢,里面的东西,我们对分,我曹宏一向说道做到!”曹宏说道。

    我缓缓点头。

    这是一个很有挑战的事情。

    当然,曹宏这几人最后一定不会守信用,到时候再说。

    我们走到了一起。

    当然,明子是懒得和他们多说的,他们试着搭话,明子也示意和我说就成了。

    估计他们也觉得明子神秘,我也不信曹宏认不出明子是东瀛人。

    我们一起行动。

    我们回到了城市,然后往汉中而去。

    汉中,古代就是蜀郡和秦郡的重要的缓冲区。

    蜀得汉中,可以威胁长安。

    秦得汉中,可以切入蜀,天险也变通途。

    我们在山道前行,前面就是汉中。

    当晚,快要靠近汉中了,我们在山中搭帐篷。

    大家烧烤,然后一起烤火说话。

    火光了,我开口了。

    “据说当年孔明墓有很多说法!”我试探问道。

    “是,好多故事,第一个,诸葛亮知道自己已经快寿终正寝,吩咐姜维两件事;一是从遥远的军营请来8个无名士卒。二是死后的墓地要埋在与曹军军事司马懿便利接近和开阔的地方。以上两点,姜维点头应允,顺便给了姜维一个锦囊,并交代他什么时候打开。

    诸葛亮将招来的8名士卒,先叫来4名交代说;“我死后,待天色黑定,就把我的尸体伪装好,悄悄地运往城外十多公里的山坳里,挖一个坑随便埋了。埋了以后,你们每一个人脸上抹上黑灰,帽子翻戴,鞋子倒拖,手拿灯笼,在快进城的时候,高喊‘诸葛亮来了’。”

    诸葛亮还强调说,“如果你们不这样做,会招人暗杀的,”。交代完毕,诸葛亮又将另外4名士卒叫来,给了他们一个手谕,交代一番。

    在诸葛亮临死的前几天,这8名士卒分两班,4人一组轮流看护,每一组都有自己的任务。

    不得透露。

    过了几天,诸葛亮死了。

    当天晚上,这8名士卒按他的吩咐,4名士卒将他的尸体伪装好,拖出城外,在指定地点埋了。

    这四人在回来的路上,如此的打扮,别说有人暗杀他们4人了,反倒把沿路上的行人吓得魂飞魄散。快到城门,这四人开始叫喊“诸葛亮来了.....”

    这时,守候在城门口的哨兵,听见喊声。一看,有四个黑影,很难辨认是人还是鬼,帽子,衣裳,鞋子穿戴不整。

    四个哨兵不用分说,一起上前,挥刀将其砍死。待他们上前收尸时,这才发现,就是看护诸葛亮的另外四名士卒。他们害怕问罪,带着诸葛亮给的全部银两,也都逃之夭夭。

    这4名哨兵,是诸葛亮生前安排的四名士卒,在诸葛亮死后,四名士卒拿着手谕,到城门口换下哨兵。还交代说;“一个时辰后,有四个‘妖人’闯进城内,你们要把它杀掉。否则,自死无疑。”

    结果,掩埋诸葛亮的四个士卒回城,不知不觉的死在哨兵士卒的刀下。这就是说,诸葛亮的墓地究竟埋在那里就成了迷。

    再说姜维到诸葛亮的帐下探望诸葛亮的病情,一看整个屋子里空荡无人,姜维是个很有心计的人,知道了是怎么回事,也不去追究。

    诸葛亮生前也多次说过,他的一生,一次赤壁之战,一次七擒孟获两次战役,死伤数十万,而且都惨不忍睹,使他折了许多阳寿。

    司马懿也发过誓;既是诸葛亮死了,我也要你碎尸万段。因此,诸葛亮知道,他死后,不便将尸体暴露。

    姜维不见了诸葛亮的尸体,但怎么安葬呢,正在左右为难,忽然想起诸葛亮生前给他的锦囊,打开一看,这才按诸葛亮生前的安排去做。

    司马懿知道诸葛亮病死的消息,又喜又惜,喜的是,少了一个强硬的对手,惜的是,他一定要打败诸葛亮所夸下的海口无法兑现。

    一天,司马懿全身盔甲,手提大刀,气势汹汹的来到诸葛亮墓地,两腿跪在诸葛亮的墓前,当他要站起来时,怎么也拿不动腿,两个护卫拉也没有拉起来。

    司马懿气了,吼道;“你一个死了的诸葛亮能奈我何”。他一掌将墓碑击倒,墓碑里露出一本书来,司马懿拿来一看,厚厚的一本书,每一页上写着“司马懿之死”和“司马懿之墓”。他一边用手指翻书,一边用舌头舔着手指,不一会,司马懿中毒而死。

    诸葛亮在生前没有除掉司马懿很不甘心,授意姜维一个锦囊,设置假墓地,墓地地势开阔,不利埋伏兵,而且很方便司马懿接近。司马懿奸心大,不这样做,他不会轻易上当。

    在假墓前,埋了很大一块吸铁石,想到司马懿会全身盔甲地来到墓前。把他吸住后,他定会发怒将墓碑推倒,再看到书中言辞,更是气急败坏,这样不断的翻阅,书中每页涂上的剧毒不断被司马懿吸入,最后中毒死亡。

    结果,心细狡诈的司马懿,还是死在诸葛亮手里。

    时光流逝了一千多年,其真正孔明陵寝还没有找到踪迹,也许人们是永远找不着了。”

    这是夏成说的。

    “这个故事很假,司马懿没死在孔明墓前!”我说道。

    曹宏也点头。

    “还有第二个!”他说道。

    阴阳道士程登市继续说:

    “相传诸葛亮因为魏延夜闯营帐,一不小心踹灭了灯盏,延寿之法被破坏,自此一病不起。弥留之际,他遗书后主刘禅,嘱其在他死后,将尸体入棺,由四名士兵抬着向南走,杠断绳烂之处便是他的葬身之所。

    对于这位为蜀汉立下汗马功劳的丞相的最后遗言,刘禅岂能不遵?

    于是他命四个关西壮汉,抬着他的棺一直往南走。这四个汉子抬了一天一夜后,终于体力不支,但是此时杠未断,绳也未烂。

    四个人密谋议道:“宰相死了,朝廷就派咱哥几个抬着在这深山老林里转,连个护送的官差都没有,咱这是为谁辛苦为谁忙呵,算个球的,就在这里挖坑埋了拉倒!”于是将诸葛亮的棺就地挖坑掩埋。

    回去后,他们报告刘禅,说将丞相棺掩埋于杠断绳烂之处。

    刘禅听了报告后觉得不对劲,怎么这么快就会杠断绳烂呢?于是将四个人抓起来严加审问。

    四壮汉经不起皮肉之苦,只好招认。刘禅大怒之下,以欺君之罪将四人杀死。

    但是,四壮汉被杀后,世人就再也不知道诸葛亮的葬地了。

    后人认为这一切都在诸葛亮预料之中,因为孔明早已料到,自己死后蜀国必为司马氏所灭,而蜀国灭亡后司马氏必来挖他的坟墓,所以他在死后“导演”了这出戏剧,以保自己死后的安宁。”

    我一笑,“这故事也假,刘禅不会这样好骗的!”

    曹宏哈哈一笑。

    “是啊,但是孔明墓的确很多说法,很神奇!”他继续说道。

    “我也知道!”一个随行的退役特种兵说道。

    “诸葛亮一生三次北伐中原,造木牛、制流马,六出祁山,七擒孟获一直被人们传为佳话。尤其是和魏国大将军司马懿的较量,斗智斗勇,让司马懿吃亏不少,空城计,更让司马懿大失脸面。

    传说,诸葛亮料想死后司马懿必定会来抄他的坟,便吩咐长史杨仪,在他死后埋七十二座假坟,使司马懿难辨真伪,并且在每座假坟中都安上机关,有的坟内放一箱土蜂,有的在墓门安放毒箭,有的墓中放一本书,书页涂上毒药,或放一件刺激司马懿的物品。他要“死治司马懿”。

    果不其然,诸葛亮死后,司马懿率军浩浩荡荡来到定军山下,命士兵掘坟,以此泄愤。可是挖开的全部是假坟,挖坟的士兵,不是被飞出的黄蜂蛰伤,就是被射出的毒箭射死。不知挖了多少个假坟,才在一土丘中挖到一口棺材。

    司马懿大喜,以为找到了诸葛亮的真坟,待他亲自开棺一瞧,里面却不见尸骨,仅有一石盒,打开石盒一看,是一本香气扑鼻的古书,上写“天书”二字。

    司马懿想:诸葛亮大智大勇、料事如神,难道都是仰仗这本天书吗?回到营帐,司马懿急不可耐的打开石盒取书观看,不想书页已经粘连在一起。

    司马懿从小就有看书以手指蘸唾液翻书的习惯,此看天书,他仍然蘸唾而翻。不想,每页上都写着“司马懿死”,一直翻书到中部,才看到“六韬”二字,他激动不已,继续向后翻,但一页又一页,还是只有“司马懿死”几个字。

    司马懿顿时反应过来,连呼 “此书乃毒液所浸!”仰天长叹“又中孔明计也”。

    但为时已晚,说话间已口吐白沫昏死过去,班师回朝不多日,就七窍流血死了。

    西晋灭掉蜀国之后,司马炎为了洗雪司马家族之耻,继续派人在定军山下四处寻找诸葛亮的真坟,可吃了不少亏,真坟仍没挖到。

    司马炎想,诸葛亮被蜀主册封为“武乡侯”,汉中武乡是诸葛亮的封地,会不会真坟就在武乡?

    于是,他派人到武乡到处挖坟,坟倒是有几座,但仍然是假坟,其中一座挖开一看,只有一只香炉,其它什么也没有,司马炎的部下大失所望。

    武乡的百姓却传开了,说那是一只金香炉,诸葛亮借东风,祈神求卦的宝物。主持掘墓的大将如获至宝,以为真的就是金香炉,紧紧抱到怀里,回去向司马炎报功。

    司马炎拿到手里一掂量,份量轻了许多,细细一看,却是一只铁香炉。

    看着眼前的铁香炉,诸葛孔明呼风唤雨、神机妙算的情景跃然眼前,司马炎大怒,立刻砍了这员大将的头。

    那只铁香炉被抛在了城外,眼不见,心不烦。而今汉中城北三十多里处武乡林场附近,确有一个地方叫“铁香炉”,据说就是当年司马炎挖诸葛亮假坟所在地。”

    “是呀!”我说道。

    ”诸葛亮一生凭靠汉中重振汉业,留“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英名,但他真正的墓葬在何处,后人至今没有找到,徒留给后人无限的遐想。陕西南部有个武侯墓,据传是诸葛亮的长眠之地。

    他在第五次伐魏失败后,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军中.蜀汉朝廷按其遗命,将他葬于定军山下。

    但这并非真正的墓葬之所。

    因诸葛亮辅佐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官至丞相武乡侯,千百年来人们称这个墓地为武侯祠。

    最早的武侯祠修建在武侯墓附近、定军山下,明朝时才将庙址改建在现在的位置。据说,陕南武侯祠是唯一由蜀汉后主刘禅作为皇帝下诏而修建的诸葛亮祀庙,比成都的武侯祠还早五十年。

    从墓的秘葬和保密的程度看,不得不说三国时期的曹操与诸葛亮这对冤家对头,实乃世间少有的高人也。”

    风在吹,大家听到这样多故事,都在想事情。

    只是,似乎风里传来了东西。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