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子很会照顾人,大人和孩子都会照顾。
这东瀛女人的贤惠,显示出来。
我看着明子,咳咳几声。
她无语,“我出去保护你啊!”
我一愣,她保护我。
郑雨噗嗤笑了,“我也觉得你需要保护。”
其实她的意思我明白,是盯着我吧。
有人盯着我,我就不会去很久不回来了。
所以郑雨赞成有人跟着我。
我无语了。
看着那方天,又在想成仙的事情了。
孔明修行到了啥地步了?
他应该没死。
我痴痴发呆!
“他遇到啥了?”郑雨问明子。
明子咳咳一声,“遇到孔明大人了!”
郑雨惊讶了。
“那是千古第一神人,你别发呆了,你也许修行能做到那步,但是,你不许丢下我们。”郑雨说道。
我无语。
我抱起了孩子。
沈文,这是他的名字。
我喜欢。
湘西是我的家乡,我是在那里遇到师父,走出湘西的。
......
平淡的日子过了些,我又有收获了。
成都的古玩市场,我还是常去,不知道为何,也许是那些神秘的东西让我着迷。
这天,一个杨老板 喊住了我。
“沈先生,有个信息给你!”他神秘的说道。
我看着他,“讲!”
这家伙是我的好朋友,很多事情找我帮忙。
他带我穿过他的店,那里很多假的古玩,但是气氛还是很好,布置很有味道。
往里,是接待室,是接待大客户的,茶具茶桌俱全。
但是他不带我坐这里,继续带我进去。
我感觉到不同寻常,有秘密?
里面,有间老板的私人的办公室。
这里也是也是茶室,他的办公桌在那边,这边是沙发啥的。
我坐下,他给我倒了一杯茶。
“真有啥事情?”我问道。
“是啊,你听说过九鼎吗?”他问道。
我一愣,九鼎?
“是传国九鼎吗?”我问道。
“就是那个东西啊!”他说道。
我有些震撼。
“那东西,有消息了?”
“是呀!”杨老板点头。
杨老板继续说了。
仿佛说一个悠久的故事。
“西周九鼎,中国历史上最神奇的宝物之一。
据说当年夏启收集珍禽异兽、奇异之物,绘画成图,让工匠将仿刻于九鼎之身。
以一鼎象征一州,西周九鼎象征九州,反映全国统一和王权集中。
作为夏、商、周镇国之宝,相传了二千多年。
据称,拥有九鼎者就为天子。
可惜的是后来九鼎失踪,西周九鼎下落之谜由此成为一个千古谜团。”
“不是有好几种说法吗?”我说道。
“对,好几种说法!”他继续说。
“西周九鼎,有人说是沉于泗水中。
西周九鼎下落之谜让历史上学者把手都翻烂了,终于在一些书籍中找到了相关记载。
据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认为得九鼎得天下对自己不利,所以派人把它沉于泗水中。
有一个猜测是宝物依然在秦始皇手里,只是跟着他跑到了秦始皇陵中。”
我看着他,“这说法有道理!”
“是呀,最被认可的猜测是埋于秦始皇陵中。”他说道。
“秦昭王五十一年,攻伐赵国邯郸的秦军,继续向韩、赵发动攻势。
值此之际,东方各国又发动联合抗秦。
在韩、赵等国的影响与胁迫下,不识时务的西周公也卷入这次活动。
联军打着周王的旗号,合纵抗秦,昭王大怒。
秦国早就想在地图上抹去西周,尽快扫除统一天下的一个障碍。
西周参与反秦,正好给秦国出兵以口实。
赧王59年,也就是秦昭王51年,秦兵攻打西周,赧王听西周公之言,以西周三十六城、三万户降秦,秦王将周赧王贬爵为君,西周公为家臣,封于梁城。
赧王至梁城一月而死,国除,置九鼎于咸阳,据说途中一鼎落于泗水,所以秦国只得到8鼎,但习惯上仍称九鼎。
自次年起,史家以秦王纪年。
后九鼎迁秦,意味着秦王将为天下共主,可以名正言顺地讨伐各诸侯国。
如果司马迁所说属实,西周九鼎应该落入秦始皇手中,何况杜牧有“始皇东游出周鼎”之说!
秦始皇对九鼎十分珍爱,这是人所共知之事,九鼎极有可能陪葬入秦始皇陵。”
我闭目不语。
我在努力用神通看。
我努力寻找那九鼎的踪迹。
我感觉还是有些模糊。
最近天眼有进步,但是也不能看到那样远的时代。
“你这里有啥线索了?”我直接问道。
“我一个朋友来信,要我一起去找这鼎,他说,这鼎可能不在秦始皇陵里,那是个假话,秦始皇没有九鼎,就编造他有,其实真的九鼎在泗水!”他神秘的说道。
“泗水!”我一愣。
真的假的!
这故事不是也是一个老套的故事了吗?
“泗水捞鼎以前的人们有很多说法。”老杨说道。
我点头。
“泗水取鼎”是汉画像石中最广泛的历史故事题材,这汉朝的画像石,也是古物了,我们这市场有过出现,我有见到过的。
这上面画的像啊,就是当年的秦始皇在泗水捞这九鼎的场景。
画的内容,最早见于《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还,过彭城,斋戒祷祠,欲出周鼎泗水,使千人没水求之,弗得。
这古文有点拗口啊,意思就是秦始皇路过彭城,想在泗水里找到这九口鼎,千多人下水,可是没成功!
在我国另外一本书,《水经注·泗水》中记述更是详细了:“周显王四十二年,九鼎沦没泗渊,秦始皇时而鼎见于斯水,始皇自以德合三代,大喜,使数千人没水求之,不得。”
这白话意思就是,传说秦始皇东巡后,路过徐州彭城的泗水,见到水中露出一周鼎,大喜,随命其随从下水捞鼎。
即将要把鼎打捞上来时,鼎内一龙头伸出,咬断了系鼎的绳索,鼎复沉入水下,再也无法找到。”
我看到杨老板的桌子上一大堆的书籍,我随手拿了基本来看。
很多地方都折了的,上面有勾线。
那些都是关于九鼎的。
我看到关于秦始皇捞鼎都是很多。
古文 很多,看起来都是一个意思,就是说始皇帝在那里捞过鼎,泗水。
可是,那九鼎如何从周都城到的泗水?
这是个问题。
千古之谜啊!
“是呀,你看,后世有说法,说始皇帝去泗水捞鼎不实,还说这可能是刘邦编出来的,黑秦始皇的!”老杨笑道。
我也一笑。
“是呀,如果是刘邦编的,有道理,因为这就证明了,秦无道,得不到九鼎,不是上天真传大位者,至于刘邦没有这九鼎,这九鼎早就丢了,关刘邦何事,这是一箭双雕啊,黑了始皇帝,也自清了刘邦的责任!”我说道。
“但是,据秘密史书,那鼎的确是在泗水!”老杨神秘的说道。
“哦?”我好奇。
“你看,这本秦汉密书里写道,白话是这意思啊,就是说,当初周王担心被秦夺了天下,当然,他早就失去了控制天下的权力,但是,他害怕秦害他,他就悄悄把这九鼎运走。
这一切出自一个方士的意思,这个方士叫做杨维,是鬼谷子门下,他见了周王,告诉他,天下还有救,周还能延续。
周王大喜,就问他如何办。
他就说了,自己夜观天象,在彭城泗水附近发现龙气,如果周天子以九鼎为祭奠,天下依然会属于周。
周天子大喜,就下令让杨维全权办理此事,当然,周天子还是会有大臣监督全程,在搬运的过程有周朝最优秀的武士负责押运,最后鼎到了泗水畔,然后方士做法,最后将九鼎沉水!
沉水的位置等等都是有讲究的,最后完成了这项作业。
但是,周天子不知道的是,这方士其实和秦有仇,他这个九鼎为祭并不能救周,而是坑秦,其一,杨维算到,秦必然会灭周,灭周后得不到鼎,就失去了传承天下的正当性,对秦是个打击,
其二,杨维设计了一个圈套,透露了些许消息给秦始皇,原本是想要在泗水杀秦始皇,可是因为秦始皇护卫严密,杨维没机会,只能让鼎沉下,始皇帝无法捞出。
就是始皇帝没法捞出九鼎,杨维也借题发挥,让天下人都知道,这对秦始皇的打击是巨大的,世人都不会觉得秦始皇是天命天子了。
杨维死前把这秘密写下来,被人得到,写进这本书里!”老杨说道。
我好像在听一个离奇的故事,的确,这是一个千古之谜。
我的天眼打开,努力看是不是真实的。
我感觉到一些蛛丝马迹,我觉得是真实的。
当然,有些细节有水分。
我看到另外 一本书,有这样的句子:相传成汤迁九鼎于商邑,周武王迁之于洛邑。春秋时期,周王室的统治日渐衰落,诸侯强国欲将九鼎归为已有。公元前606年,楚庄王在东周边境陈兵炫耀武力,劈头问鼎。
战国时期,秦国兴兵临周,企图夺鼎,周向齐国求救,齐楚等强国常为九鼎而刀戍相见。公元前254年,秦灭东周,但珍贵的国宝竟下落不明,不翼而飞了。
史记也记载了,绕口的古文里,《史记·封禅书》中记载:“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没,伏而不见。”
这些都说九鼎在东周时就已遗失了。
我继续翻书。
有很多例子证明,泗水有鼎。
古文又来了,《史记·封禅书》言汉文帝十五年,方士新垣平言“周鼎亡在泗水中,今河溢通泗,臣望东北汾阴直有金宝气,意周鼎其出乎?兆见而不迎则不至”
于是,文帝使治庙汾阴南,临河,欲祠出周鼎,但没有成功。
这意思是汉朝有方士说泗水真的有鼎的宝气,要迎接才出来,汉文帝就派人修庙,希望鼎出来,但是没出来。
可见汉人对鼎没泗水及始皇取鼎泗水的故事是深信不疑的。”
我在想这整个故事,那些书里,还有些补充的史料注释。
我和杨先生一起翻。
清朝王先谦的《汉书补注》中提出,周王室为防诸侯强国夺鼎,在东周时已将鼎销毁铸钱了。对外则诡称下落不明,但九鼎被视为天命之所在,只能与社稷共存亡,因畏惧强国夺鼎而毁之似不在情理之中。
这说明,周王销毁了鼎不大可能。
但是为了一个目的把鼎献出祭祀了,有可能的,反正鼎的快不保了,送出去献祭,也许还能维持周的国运。
在那堆书里,我还看到很多,但是那故事的后续了。
据说,秦始皇在泗水中捞鼎未得;汉文帝、汉武帝继续找鼎,据说汉武帝在汾阳寻得沉入泗水的一鼎,但又无法证实是九鼎之一。
还有人质疑,依《史记》所述,假如秦始皇真在泗水捞鼎以及“龙啮断其系”而“弗得”,说明周之九鼎依然沉没于泗水之中。
既然九鼎是王权和江山社稷的象征,秦二世和汉室帝王,尤其是刘邦为什么不去泗水打捞九鼎呢?
甚至文帝后元元年,建议打捞九鼎者还被以欺诈帝王之罪而杀头,这又是为什么呢?
老杨看着我,“这很好解释,鼎被周王献祭于泗水,但是秦寻不到,刘邦知道寻不到,就干脆不寻,到后来,汉武帝也寻不到,就做了个假,弄一个鼎让自己寻到,冒充有了天运。
当然后人不承认那是真的,毕竟汉武帝没有证据证明就是夏朝的那个鼎。
至于为何建议捞鼎者被杀头,也好解释啊,这鼎证明是捞不出的,也许汉朝统治者知道那鼎是有人故意坑秦王的,如果谁建议他们去捞,也捞不出,徒然证明大汉也没有统治正当性。
所以谁建议捞鼎,汉朝统治者要杀谁。”
我沉默了。
“你和杨维是啥关系?”我突然想到,老杨姓杨,杨维那个方士也姓杨,这中间有联系?
“沈老板是聪明人啊,被你看出了,实话说了吧,我就是杨维的传人,先祖传下这本书,叮嘱我们这是真的,还再三告诉我们,我们家族之人,千万不要再碰这鼎,不要去传里面的故事,不要试图找出鼎,我们家没帝王气运,不需要这鼎,再纠缠这鼎,徒然增加杀运。”他说道。
“可是你又为何找我呢?”我明知故问。
“嘿嘿,那是因为认识了沈老板,觉得你文武双全,深不可测,我觉得,你要是能找到这鼎,在当世可以卖很多钱,我也可以有一份。再说了,这鼎已经失去了天下的象征,那毁灭的气运不见得会出现,只是有人争夺是真的,只是你沈老板是啥人那,你当年杀鬼子的事情,我听说过,佩服!”他说道。
“你意思死,我去找鼎,我们分钱?”我说道。
“对,当然,我会出钱派让你,你来负责总安全就是了。”他说道。
他再补充,“我信任你的人品,也不相信你会独吞了!”
我郁闷。
“这事我想想,当然,如果我去,那也是好奇,不是为了赚钱,我对钱不是非常感兴趣了。”我说道。
“那是,那是,即使公开拍卖,最后文物国家保存,我们从中也会获利不少的!”他说道。
我知道他的心思,他人不坏,只是想发财而已。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