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是打坐中醒来。
我起身开门。
一个警察在外面,“沈先生,我们王警官请您去一趟!”
他对我很恭敬,也许是知道了我曾经的经历。
我说走就走。
外面有辆警车,我上了警车,车往警局而去。
西安警察局,蓝色的墙,白底黑字的牌子,倒是很威严。
只是我见的地方多了,最高级别的人我都见过,这点不算啥。
来到了刑侦队的房间,警察立定报告。
“请进!”王警官的声音传来。
我跟着警察走了进去。
王警官起身了,他笑容可掬,伸出手,“哎呀,原来是沈将军来了,失敬失敬!”
我咳咳几声,“没事,我已经退役,一介百姓而已。”
“哪里话,当年沈将军威震沙场,我辈楷模啊,我当年有从军,哈哈,但是哪里比得上您啊,我当年只是营长退役后就到了警察局,做点正事。”他说道。
我微微一笑。
这人应该不坏,可是,总觉得另外一个人的眼神在盯我,我转头,他低头。
我知道这是宋警官。
“宋警官,我的副手,你们昨天也见过!”王警官说道。
王警官是刑侦队长,宋警官是他的副手。
“宋警官好!”我点头。
“哎呀,沈将军,将军风采依然啊,虽然我一直在警队,没上过战场,但是听王队长说起你的事迹,非常神往啊!”宋警官起身,很夸张的和我握手。
我一笑,伸出手,“努力,国难当头之际,我华国儿女,必须要上战场的!”
“好,好,果然年少有为啊!”宋警官夸张的说道。
我咳咳几声,我看到了王警官的桌子上,有张照片,上面是那个我杀了的那个人。
宋警官懂事的回到自己的桌子上。
王警官再次请我坐,我坐下。
王警官想了下,“我知道沈将军是来西安散心的,听说您也喜欢古玩,对这些东西感兴趣,才会住在那里,那里出了这样的案子,沈将军也遇到了死者,那沈将军一定帮助我们啊,沈将军武功很好,一定能帮到我们的。”
他看了眼那张照片。
我咳咳几声,“那人是自杀的!”
他脸色沉重,点点头,“沈将军能说得详细些吗?”
“昨晚,我听到一声惨叫,我就冲出我的房间,我看到一个黑影往外跑,我追了上去,追到了,可是他在要被我抓住的时候突然自杀了。我觉得我上当了,中了调虎离山之计,所以我快速赶回客栈,希望能找到凶手。”我说道。
“后来你就回来了,然后看到我们?”王警官说道。
“嗯!”我说道。
“可是!”王警官想要说啥。
“可是死者后背上有致命剑伤,所以你说不是你杀的,是自杀的,我们觉得还是不对!”宋警官说道。
我一愣。
当时我快速回去,没管那尸体,居然还有这回事。
“不是我杀的吧,我还要从他那里得到口供呢,不会杀他!”我摇头。
王警官看着我,在想啥。
“沈先生,我们信任您,可是,这说法,我们没法采信啊!”宋警官说道。
“那咋办?”我无语了,随他们了。
“人是你杀的,你拿不出你没杀的证据,如果是你杀的,你就有可能拿走了那块玉璧,而不是你说的,人家是调虎离山之计。你拿走东西后,快速离开了现场,你以为没人知道你是剑修,可是没想到我们王警官也当过兵,在前线知道过你的事迹,现在,你的说法呢?”宋警官稍带严肃的说道。
我无语了。
“对不起,沈将军,我对事不对人,我尊重你的战争经历,但是你现在退役了,也对古玩感兴趣,你刚才也承认了,你来这里也是为了淘古玩,你无意中发觉有人拿回一件价值连城的玉璧,你本来也许只是动心,但是突然发生的抢劫案让你有机会杀死盗贼,夺取宝物,所以,现在,那块和氏璧在你那里,是不是?”宋警官说道。
“和氏璧?”我又愣了。
只是我突然,想起那天的感觉。
那天,那玉璧在我的手里一过,有些古老的事情在我脑海里出现。
那是战国时候的宫殿,那些人,纷纷如演戏般过。
“原来是和氏璧,怪不得!”我说道。
“是呀,和氏璧,在你手里吧。”宋警官说道。
我无语,手一摊,“没有,真没有,我说的是真的!”
宋警官还想说啥,可是王警官示意不说了,还示意他回避下。
宋警官只好走出门去。
我依然不改色,坐在那里,我在想事情。
王警官关上门。
“沈将军,刚才得罪了,宋警官这人说话直,他是干了很多年的刑警了,别介意。”王警官说道。
宋警官大概五十多了,样子就是那种无法琢磨透的人。
我缓缓点头。
“是这样,这个和氏璧啊,最近发生很多事情了,我们一定希望查清楚的。”王警官说道。
“哦,发生多少事情了?”我好奇。
“起码都死了几十个人了!”王警官说道。
我一愣。
我还真不知道,不过我想起我来西安的原因。
那是一个朋友告诉我,西安可能有价值连城的东西出来。
我当时问,是啥,他说他也不知道。
只是行内朋友透露一点,有东西会出来,但是他们觉得,争夺会很激烈,所以他们不想动,问我想看看不。
我点头,就愿意来看看。
我看着王警官,“能给我仔细说说所有的事情吗?”
“好,一切关于那块玉璧!”王警官说道。
我点头。
是呀,一切都来自那玉璧。
“中国古代里,玉有特殊的意义。
自西周以来,玉入典章,玉器成为君权神授的形象代表,于世间万物之中荣登至尊地位。
自秦以后,以玉为玺,做成天子神器,成为赋有上天之命的国家政权法制信物。
从和氏璧到传国玺的故事,就很能说明些问题。
和氏璧的故事在我国可谓是家喻户晓,这个脍炙人口的故事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前部分为和氏献璧,后部分为蔺相如完璧归赵。和氏献璧载于《韩非子》、《吕氏春秋》、《国语》诸典籍。”
我点头。
“古文我都不背了,反正是楚人献出玉石,楚王不信,被砍了脚,后来下代楚王出来,那楚人再献出,终于美玉出现,后来为了这和氏璧,赵国蔺相如和秦王又演出一出争斗,最后赵国保住了玉璧和城池。
和氏璧与完璧归赵这两宗史录合成了一个完整的历史故事。
从卞和三献、刖而不悔、真士悲诳,发展到理璞得宝,最终演义为一玉而价值连城、为一玉而不惜发动战争的历史典故,虽历尽曲折,但还是获得了一个世人皆称心欢喜的结局。
我们可以相信,太史公笔下的记录应是不虚的。
但是后来,和氏璧去了哪里?
据说,和氏璧后来为秦始皇所有,又归于汉高祖刘邦,一直在历代君王手中转手。五代时,天下大乱,和氏璧不知所终,下落成谜团。”
“经历千古的谜团,为何现在出现了?”我问道。
“你看这个!”王警官说道。
他的手里,出现一张照片。
我看愣了。
这是一块玉璧,圆环的样子,古老沧桑。
“这照片哪里来的?”我问道。
“这是曾经的一个获得者拍的,他希望卖个大价钱!”王警官说道。
“他的结局呢?”我问道。
“死了!”
我不意外,怀璧之罪,自古都有。
“现在死了好多人,我把线索理了下,得出这个结论,就是有人在一个古代墓葬里,找到这里玉璧,他们想出手,就找了一个人。
你遇到的那个公子以前家世很好,他一直做的事情是帮助这些盗墓者鉴定文物价值和真实度等等。
可是这玉璧被好几伙人争夺,最后,估计是落到了这个公子的一个朋友手里,朋友突然死了,不知是他把玉璧给了这个公子,还是这公子捡到了玉璧,他带回来了,本来打算去北京琉璃厂卖个高价,结果他死了。”
王警官说道。
我有些叹息,继续在想。
“不知谁夺了这玉璧,线索在这里断了!你知道,乱世之秋,虽然很多事停滞,但是出现了国宝,我们还是希望保护住国宝的,这几年我都努力在做这事!”王警官说道。
我突然觉得他是个可敬的人。
“你很不容易!”我说道。
“嗯,可能有些事要委屈你,我要把对你的审问交给宋警官来管理!”王警官说道。
我一愣。
只是我好像明白了些啥。
我缓缓点头。
“好,我相信你能处理好的,找回国宝,是我们的共同心愿,有一点的线索,我们都得努力去做!”王警官说道。
他看着窗外的远处。
那里是西安的城外,那里有秦始皇的陵墓,有唐朝李世明的陵墓,有武则天的陵墓,还有无数的陵墓。
那里也有很多的古老的痕迹。
都是我们的国宝。
我突然觉得,他是个有理想的人。
就如我当年在湘西出发,遇到川军,一起打鬼子,川军觉得打鬼子自己责无旁贷,这片三秦大地上的好儿女,对于保护好国宝,也会有一种责任感。
当然,财富面前也会有些败类。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