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盛之路-第250章 冰箱生涯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冰箱生意开始了。

    其实他们一开始是做配件,比如冷凝器之类啥的。

    很多技术不懂,他们就自己研发。

    没日没夜的研发。

    郭刚的手都是坏的。

    几百个日夜,他们不断琢磨。

    最后,终于把产品试制成功,当然,还有改进,但是,那是逐步改进,起码东西做出来了。

    做出来,质量把关好,市场销量一下子来了。

    他们的配件销往很多的大厂。

    赚到钱了,他们开始做整机,开拓自己的渠道,也做代工,那年头,很多打开渠道的小厂家对代工需求很大,都在纷纷找可靠的伙伴。

    郭刚不断扩大生产。

    可是,问题来了,他们的那个校办工厂地址靠近了学校住宅楼,周围也有住宅。

    他们晚上都要加工,机器太响了。

    然后就是接到投诉,有关部门让他们停止生产。

    这几乎是灭顶之灾。

    换地方吧。

    他们只有换地方。

    好不容易又找到一个小的造纸厂的厂房。

    厂已经破产了,厂房还在。

    郭刚把自己的东西用车子搬了过去。

    然后,开始生产,可是,发觉,这厂子破产了,电力不是很稳定,常常没有。

    “去想个办法,让村里的电管员专门接线来用。”一个手下建议。

    郭刚觉得是。

    他就去找了电管员,也找了村长。

    可是找到了电管员,他说不行啊,这事得问村长。

    好吧,找村长。

    他找到他的时候,花了好多精力去说服他。

    讲自己创业不容易,讲自己会在村子招聘工人,大家会有钱的,是大好事啊。

    最后,说服了村长。

    最后,村长答应给电管员说。

    然后,他的电来了。

    专门的线。

    他们的厂又开动了。

    可是,有人嫉妒,也会行动。

    一个举报,他们的电来自电管员私自搭的。

    有人给县里写信,要求对村里私自搭电线此事进行调查,而且,要求对郭刚的手下,冰箱厂的厂长监视居住。

    郭刚他们受到惊吓。

    他们的生产停下来了,郭刚出去躲起来了。

    一年多他不敢去那个地方。

    遇到这样的事情,真是倒霉啊。

    郭刚在外地一个县城小旅馆里住着,郁闷不已。

    这些日子,很是难熬,但是他还是看书为主。

    每天去图书馆,看冰箱的资料。

    他觉得以后还得做这个。

    他研究外形,研究内部结构等等。

    也研究了企业的管理。

    他文化虽然不高,但是读书时候也不差,只是想做生意,当初没继续往下读而已。

    他经常在图书馆一坐就是一天,中午带个馒头去吃,吃了又看。

    似乎在补自己的读书少的损失。

    “我还会奋斗!”他告诉自己。

    只是,得多学习,技术,包括法律,都得好好学。

    这次的教训很深刻,他深深知道。

    所以很多年后,他随时都会咨询法律专家。

    因为他不想事业大了的时候遇到这样的事情。

    周末,他有时还带书去县城一旁的山上去看。

    山峰不高,但是很秀丽,看着小县城,看着手里的书。

    仿佛看着世界。

    继续看书。

    他微笑对自己说。

    书里的世界,就是天下。

    虽然他不会那些长篇文章,那些康该讲,可是他心里的澎湃一直在他心里,永远在他心里。

    这种澎湃让他很多年后,可以傲视世间,当然,他不傲,依然那样谦逊平和。

    大半年过去了,那事几乎平息了。

    郭刚得到风声,可能安全了。

    他准备回去了。

    这县城熙熙攘攘,是他的避难的地方,他还是充满了感情的。

    他没想到改变这里的样子,可是很多年后,他和所有努力的人们一起改变了世界,这个县城当然也会被改变。

    整个华夏都会白改变。

    他到处找新的厂房。

    一个老乡给他找到了。

    一个村里在做开发,搞了些厂房,希望请他去。

    毕竟当初他的产品还是出名的。

    他急忙过去。

    对方很客气,带他看了那些厂房,他觉得不错。

    可以拿一些来用。

    “我们可以给你弄一块红牌子。”对方神秘的一笑。

    郭刚一愣,以前那个校办企业名字不能用了,可以用红牌子,当然好了。

    某某县电冰箱配件厂,就是这个名字,他们对外的路更宽了。

    厂子重新弄起来了,没庆祝,就是开工来庆祝。

    市场依然能做起来,他的质量就是敲门砖。

    他有好几百个工人了,各种生产线都在忙着。

    他努力学工厂管理,学销售等等。

    他更加重视读书。

    当然,专业人士他也知道寻找,但是他始终觉得,自己要懂才行。

    他们自己也开拓了自己的渠道。

    渠道不断开拓,他们自己的牌子冰箱也迅速畅销。

    当然,他们不是当时的国家资本大厂,无法做到全国的品牌影响力,但是他走的地方,足矣让他们赚到钱。

    郭刚把抓质量当做自己的一个挑战来做。

    很多年后,无意中,在一个外地的餐馆,他居然看到自己的冰柜,自己当初的牌子的冰柜,他诧异。

    问了老板,才知道是老板从旧货市场淘来的,说是质量很好。

    郭刚点头,质量很好,还能用。

    他觉得是给自己最大的奖赏。

    所以,当很多年后,他开始做汽车,有人挖苦他,公开说,坐他设计生产的车,得一不怕死,又不怕苦,三不怕笑,他知道这是某些人刻意放出的话。

    他只是一笑。

    他的车几乎没有重大因为车质量的质量事故,反倒是某些出名的牌子,不断在召回,甚至,一个出名东瀛牌子因此差点倒下。

    质量,很重要,他虽然从做像馆转行来做消费家电,但是他知道这点,因为他也是消费者,他知道挑剔的消费者的心态。

    当然,他所在的渠道销量最大的,就是餐厨行业。

    那里除了冰箱,对于冰柜的需求更大,一个餐馆放东西,都是冰柜好用,当然,大酒楼啥的,是一些立式的特大的冰箱。

    这些需求都很大,他们都能做。

    相比较进大商场的那些外形不断变化的民用冰箱冰柜,做这样的产品,更好销售,只要销售抓好了。

    他们设计了很多的有针对的产品,销量很好。

    对郭刚来说,设计的重要性,也是那时候才知道的。

    他知道一个新产品,只要设计好,外形变化下,里面的大同小异,尽量选用业界新的一些内部的东西,这样的新产品,一般都好销售出去。

    他们在冰柜这个世界做的很好,量很大。

    他的冰柜,甚至可以给一个比较大的厂家代工。

    很多年后,郭刚都说那个大厂找他代工的事情。

    他还在笑,那是一种承认,也是一种荣耀。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