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盛之路-第263章 冲出国门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那年,刘华59,岁月荏苒,但是他大声说话的样子,仿佛才20.所有热受他感召,都激动万分。

    刘华大声讲了自己的想法,公司的愿景。

    所有人都明白了,自己的使命。

    刘华早就把这些技术员叫来一起开会了,他知道了各自的特长。

    其实他很满意。

    他再次知道了国企的人才过剩。

    都是在体制里无端消耗了人才。

    现在机会来了。

    会开完了,就是任务了。

    一部分人做管理的,开始紧张的各处招聘人才,筹备厂房设备等事情。

    能研发的一部分人,被安排了各自的任务,大家一起攻坚。

    很多的参考资料在那里,很多高参的资料也在那里。

    “这些都是国内出名的专家,你们如果需要请教的,可以随时问他们,我都和他们打过电话,他们愿意支持我们。”这些年,刘华也没白过。

    认识的人还是很多。

    这个时候,就是要凝固很多力量,好在,大家都是有一颗爱国心,都希望看到华国制造强大。

    所以那些教授专家,也都愿意帮助他们。

    这些技术员都激动了,他们觉得,有了可靠的保障。

    是呀,技术专家我们华国多的是,很多焊接专家,制造专家,我们也不少啊。

    只要有这样的企业,愿意匠心制造,他们会一起帮助的。

    所以刘华也开始就建立了特聘专家制度,最开始的时候,大家帮忙后来就确定了特聘制度。

    专家也是人,也要生活的。

    那些专家也有不要报酬的,但是刘华都会给他们帮助,比如资助他们的研究等等。

    匠心制造。

    这是刘华特别强调的。

    "我们是后发,我们不但要制造出那些东西,我们还要造得更好,工艺更好,这些,必须要标准化定义,才能服人,才能让我们走的好。”刘华对技术员们说道。

    大家都鼓掌赞同。

    这支队伍,会逐步扩大,到后来,老中青结合,一支优秀的队伍始终在这里。

    他们设计团队不断努力,设计出各种全球先进港机的图纸,然后制造团队一起完成。

    他们做出了一些试制品。

    看着这些样品,刘华心里很激动。

    他知道,起航了。

    这些技术员,很多时候都在废寝忘食的在努力。

    制造团队和设计团队都很刻苦,攻克很多难题。

    刘华在每个细节都在把控,力求精益求精。

    他们先是在国内找到了一个港口,对方设备极其老化,急需更新。

    进口厂商找到了他们,国内的大厂也找到他们。

    可是,刘华的销售团队也豁出去了,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不但价格低,还在各种方面提供优惠,力争拿到单子。

    最后,还让对方的人来厂里考察。

    看着那些试制出的设备,对方动心了。

    “给我们的设备,你们说的那个价格,能做成这样的?”他们的技术负责人激动了。

    “没问题,只是我们庄严的承诺。”刘华笑了。

    看着这位很让人信任的人,对方的技术负责人点头,“那好,我基本可以做主了,就用你们的,条件已经很优惠,不用再谈了,就是希望你们能实现承诺,让我们得到和你们的样品一样品质的东西。”

    “没问题,我们可以合同约定细一点。”刘华说道。

    对方点头。

    最后,对方找了专业的摄影师,把样品里里外外都摄像,并且在合同里约定很细,最后才签字。

    当对方总工离开时,和刘华高兴握手。

    ”希望你们能实现承诺。“对方说道。

    “放心。”刘华微笑。

    对方走了,刘华他们开始工作。

    这是第一个单子。

    “我们必须做的比样品还要好,这样我们的道路,才能更广阔。”刘华在大会上,大声对大家说道。

    所有人都大声答应着。

    他们的销售团队继续努力,很多客户都答应,看这次的单子的情况,安装的时候,都会去看。

    他们都在等待。

    是呀,进口设备太贵,如果有代替的,还更好,当然会选择。

    厂里在奋战。

    当时间到了,交货了。

    他们安装的时候,一丝不苟,按照规定的质量装好,验收。

    对方看着他们的安装,也看着他们到货,都是验收了的,都是在关注了的。

    当他们安好,对方的验收也好了。

    调试也合格了。

    对方很激动。

    “没想到,看到我们的港口会如此变化,以为我们的资金无法做到了,没想到,你们让我们实现飞跃。”对方老总激动说道。

    刘华也到了现场。

    他只是微笑。

    是呀,原先破破烂烂的设备的样子,他看过照片。

    现在,已经是旧貌新颜了。

    是值得高兴。

    “以后你生意会更好,等你们扩充的时候,我会再给你们提供设备的。”刘华微笑。

    对方一个劲点头。

    在竣工仪式上,对方的所在地要人来了,他赞不绝口。

    “这不比我以前在另外一个地方执政时候,当地港口用过的进口设备差,加油,刘总。”对方说道。

    刘华感到很高兴。

    “谢谢!”他笑道。

    刘华没想到,这位负责人居然真的记得他,当他后来又去新的地方履职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是请他过去,帮助改造当地的港口。

    这是后话。

    几年的努力,他们在国内积累的经验,工艺也出来了。

    口碑在扩大。

    只是,一个机会出来了,海外机会。

    刘华早就知道,只有做全球的生意,这个生意才能做得更好,毕竟,全球的港口更多。

    北美某国,一个港口,竞标。

    那是国际化的竞争,很多大公司都竞争进去了。

    当决定出击,刘华就决定全力以赴。

    依然是老方法。

    不光是价格,还有各种条件。

    反正这样的甲方,不会赖账的。

    他们用了最标准的国际投标格式和流程,然后进行了对甲方最有利的报价和一些条件。

    他们这一单,价格大幅低于竞争对手。

    低于对手30%,其他方面也给了甲方极大的优惠。

    对方动心了。

    因为,对方也考察过他们的产品,不相信他们是低价低质量竞争。

    合同敲定!

    "这次不光是要做成工业品,要做成艺术品,一定要在国际上,树立我们华国人的牌子!”刘华大声喊道。

    “好!”他们大声喊道。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