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盛之路-第492章 那方海峡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黄峰本来觉得,面对新的局面,这书,还是减少写一些。

    可是,真的走到那个历史关头,人物有自己的轨迹。

    是呀,或走或留,都不是容易的事情。

    所以,黄峰决定,让人物继续奋斗。

    很多读者也看得很过瘾。

    张浩回到香港,他继续做他该做的事情。

    一些特殊的物资,他开始采购,然后运回国内。

    他在欧洲等地开了一些公司,都是他的手下去完成的。

    这些人这些年,都忠心耿耿。

    枪林弹雨都过来的了,按照黄峰的指导做生意,很多都会。

    实在不会的,当然,一些特殊的事情,也许要他们办。

    他们自己也觉得过瘾。

    韩战一直在打。

    红方的军队前期按照计划,打了一个大围歼战。

    米军吃了大亏。

    然后他们收缩。

    在继续扩大战果不,张浩也举棋不定,所以他也没多说。

    这像是下棋。

    也许进的时候会吃亏,但是,那是势,没有这个势,地方也不会对你畏惧。

    然后,红方的进攻吃了大亏。

    虽然攻入了南边的首都。

    但是,很快被米军包围。

    多数军队撤回了,但是少数军队还是被包围。

    损失还是惨重。

    这些战役的日子,黄峰都在看着。

    他相信红方军队的能力。

    经历了前期的缺少空军支援,武器也不够火力强大,后来,问题大都解决了。

    空军开始强有力的支持。

    火力也增加了。

    这和老大哥的援助分不开,当然,那是花了钱的。

    很多都是花钱的。

    最终我们还这些钱,国家付出沉重代价,但是,当时,是非常有效的。

    双方进入相持的对战。

    不时交错。

    但是谁都无法说,很快能打垮,打败对方。

    米军在最开始,没想到红方会出国作战,大兵们大摇大摆想去鸭绿江边过圣诞节。

    可是,红方的军队让他们全线溃败。

    然后红方乘势打得他们南撤。

    可是红方攻入南方的首都后,米军开始包围。

    红方的供应线太长,无法跟上,红方拼死战斗,才能冲出包围,但是,伤亡和被俘的无数。

    双方可以说都吃了亏。

    可是,红方不是半岛北方,他们不会被一战击溃。

    红方守住了南北基本的分界,然后,彼此拉锯战。

    很多时候,战争都是绞肉机。

    比拼的是,双方的耐性和意志。

    当双方都无法打败对方的时候,大家开始谈判。

    一切如张浩所料。

    他们谈谈打打,大大谈谈。

    最后,终于停战。

    张浩当然知道背后的角力。

    红苏希望把米国拖住,损失巨大,在欧洲红苏的扩张就更无压力。

    米方本来是想遏制红苏在亚洲的版图扩大,没想到陷入苦战。

    半岛北方的主人希望继续统一全半岛,可是他自己没那个能力了。

    半岛南方的主人一切听米国的,只要能保住他们的半壁江山,就不错了。

    所以,谈判,主要是红方和米国在谈。

    因为交火的,也主要是两边。

    最后达成协议。

    双方罢兵休战。

    战争极大的提高红方的威信。

    因为在近代史,华国还没有出国打仗,打得第一强国无奈的结果。

    当年的远征军是打得不错,可是,当时是东瀛遭受米国的进攻中,可以说,没这次赢得让人更信服。

    华国地位提高,巩固了自己的安全。

    张浩也欣慰。

    他的努力也没白费,很多的秘密物资,他都在筹集。

    他甚至想,自己可以做更多。

    经过这一战,米国一定会对华国更加封锁,那自己一定要帮助红方。

    无论是技术上的,物资上的,都得做。

    张浩用自己的手下名义开的公司都是独立的,张浩几乎不会让这些公司发生关联。

    他如今想的是,和米方斗法。

    有些公司,是给国家提供物资的,还有些,是秘密联系西方一些科技精英,给国家提供技术帮助的,本来正常的世界里,这些技术都是可以交流的,但是韩战后,这些都是要被封锁的。

    还有很多技术资料,也是国家需要的。

    到后来,帮助被米方扣留的留学米国的科学家,也是张浩的使命了。

    张浩觉得自己更忙了,不打仗的日子,更加的忙碌。

    因为国家崛起,是必须完成大大事。

    张浩没接到回到现代的指示,他觉得,可能自己要在这里终老了。

    既来之则安之。

    他也觉得很有意义。

    他在世界各国穿梭,给国家做贡献。

    他的行动很诡秘,米国人一直没发现他做的事情。

    就是偶尔有物资被发觉,那也是一个商人为了利益做的事情,张浩也能轻松的混过关。

    在涉及技术方面,他也很有分寸。

    那些很敏感的技术,他能通过全球的一些科学家得到,就去得。

    如米国盯得恨死,他会迂回得到。

    荷花跟他一起,在世界忙碌着。

    他们不大回国,就是为了避免引起米国人的调查时候的怀疑。

    因为,米国人的确也调查过他。

    但是,张浩曾经和米国人关系密切,所以,他很多时候都能得到消息并且过关。

    他反倒是经常去台。

    他不时也去看蒋。

    蒋问他在做啥,张浩说做生意。

    的确,张浩自己经常公开形成就是欧洲的公司,他做的是民用电子产品。

    蒋看着他,点头。

    “你觉得我还能反攻不?”蒋又问他。

    那一年,是华国自然灾害期间。

    张浩咳咳,他回答,“我得看情报,我也很久没回去了,我不好判断,不过按照我在报纸看到的,似乎,虽然发生了经济滑坡,等等的问题,但是,好像军队很稳,城市乡村的人们也没骚动发生,如果对方进入战时状态,我们估计赢不了。”

    蒋看着他,叹息一声。

    原本蒋蠢蠢欲动,可是,和张浩的见面之后,他打消了此念。

    “你陪我一起看大陆吧。”蒋说道。

    张浩点头。

    他们见面的地方,是海边,蒋在那里视察。

    张浩和蒋一起,看着对面的大陆。

    蒋的表情很复杂。

    张浩也心情复杂。

    许久,蒋还是那句话,“我一定要打回去。”

    张浩知道,那是他梦了,每个人都会有梦存在的。

    “不管如何,您领导的抗战,会让后世记得您的。”张浩说道。

    是啊,历史不会忘记做过贡献的人,但是,历史的车轮也会无情的让强者出现。

    输者,一定有输的原因。

    蒋看着他,“他们给我信,要我谈判,说是我可以自治,军队也留着,只要外交国防他们一起管,你觉得如何?”

    张浩看着他,他也知道这事,只是他不合适当这个中间人,所以蒋不提,他也不提,但是他来,就是想得到蒋的想法的的。

    “现在有风险,在以后,这台岛,在您和您带来的人老去后,又和大陆分开几十年了,还会不会认祖归宗,东瀛人统治了几十年,加上您来这里后,和大陆分开如果近百年后,这里的人们,会不会忘记故国了!”张浩说道。

    蒋看着他,也看着海,在沉默。

    张浩知道他在想。

    想吧。

    大家都要接受现实。

    这样的谈话,他们还进行了几次。

    一般隔几年,张浩就会来一次,他基本上了解蒋的想法。

    可是,一直都蒋的最后时刻,他都没下决心接受红方的条件。

    想到这里,张浩也叹息,不过那是几十年之后了,那时候的张浩,已经是一个老人。

    张浩记得最后一次见蒋。

    蒋似乎状态很好,但是张浩知道,在一次重要的场合,蒋坐在轮椅上,其实手都是用透明胶粘贴在扶手上的。

    他没多久了。

    张浩很想努力告诉他,赶紧答应红方的条件吧,但是他知道,这样做适得其反。

    他只能等蒋自己下决定。

    “他们又给我条件了,可是!”蒋看着自己的腿,似乎有心无力。

    “似乎,他身体也有很大问题,希望和我一起谈,可是,哎!”蒋说道。

    蒋当时非常的无力。

    那时,已经是七十年代的中期了。

    一切的闹腾在历史的长河,只是一瞬间。

    历史的光影投射在这时候,是一段历史的返照。

    张浩似乎有些感伤。

    张浩也老了,只是他是一个穿越者,很奇怪的他并没显出多老的样子。

    “你为何不老?”蒋也问过。

    “我曾经遇到高人,教我仙术,所以,能这样!”张浩当时说道。

    “我也想啊,可是估计无法练到!”蒋叹息。

    张浩知道,的确如此。

    “我觉得,您必须想到以后的事情了,万一,多年后,这里的本地人,他们和国家隔绝太久,没亲近感,会出问题的。”张浩还是说道。

    “你的意思是,我必须马上给对方说,答应他们?”蒋说道。

    张浩看着他,“拖下去很麻烦,需要大勇气来完成这件事,当初您领导抗战取得胜利,不能把这里丢到不爱国的人的手里。”

    蒋在沉思。

    “我想想看,想想看!我也试过,可是,如何交代啊,这民国是先生创立的,我不能在我手里撤了啊。”蒋说道。

    张浩叹息。

    是呀,逼蒋做这个,估计实在做不到。

    蒋也知道,反攻做不到。

    在红方爆炸原子弹之后,蒋就知道,做不到了。

    最后,蒋走了。

    蒋走的时候,张浩在欧洲,他叹息不已。

    蒋没做那件事,小蒋更不会做了。

    那方海峡,注定不会平静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