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贾首先问尉他:请问,你从哪里来?
尉他一笑:我从中原来。
陆贾:如果没有说错的话,你不过是南越的第一代移民,你的很多亲戚朋友,甚至祖宗的坟墓都还在中原真定吧。
尉他又一笑:阁下所言没错,有话请讲。
陆贾:中国,礼仪之邦。足下中国人,不识礼仪,今天反本性,弃冠带,想以区区一南越之地就想与天子之国抗衡,你难道是想自寻灭亡吗?
尉他心里冷笑,暗语道:狗屁的礼仪,别以为打着一个幌子老子就怕你了。天子在北方,老子在南方,正所谓山高皇帝远,老子欺负的就是你汉朝的使者,这又怎么着?
陆贾看着尉他一副不屑的样子,心里亦冷笑。小样的,换了个马甲,还真以为自己天下第一了。今天不好好给你上一课,你还真不知道自己是井底之蛙了。
于是,陆贾继续陈述利害,他摆出的道理,意思大约如下:首先,你尉他牛,总不能牛过项羽吧。项羽曾经是天下第一霸王,可结果呢,跟刘邦苦争五年,还不是照常被干掉;其次,韩信、英布、彭越,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也比你牛吧。可结果呢,还不是一人被刘邦翦除;再三,别以为你山高水长的,你就想跟汉朝作对。汉朝之所以有今天,不仅仅是人力就能达到的,那是天在帮他。
老实跟你说,你窝居一方,只顾自享自乐,不助天子诛暴逆,汉朝中央本来要干掉你的。可是天子顾虑到战争会伤害百姓,只得派我带着金符印,封你为诸侯王。你不郊迎于野,反而如此摆酷,待我犹如村野之夫,实在不可思议。如果汉朝看到你现在这个样子,我相信,他们肯定会把你中原的先祖坟墓全部掘烧,夷灭宗族,兴兵远来,搞掉你易如反手矣!
真正的外交永远都是,握紧利剑,示之橄榄枝。橄榄枝不行,行利剑之道。这也就是我们常所说的俗话,打狗还得看主人。你尉他欺负汉朝使者,也要看看他背后的老板。别把眼睛长到屁股后,睁着大眼犯着低级错误。
事实上,尉他也就是想在陆贾面前耍耍威风,蹭过面子,过一把瘾罢了。然而陆贾这番话立即又让他醒悟,原来有些酷还真是耍不得的。
当即,尉他一反傲慢之态,立即跳了起来对陆贾行大礼道:实在不好意思啊,我没有摆酷,只是久居蛮夷之地,把中原礼仪忘光了。
嗯,要的就是你这种认错的态度,陆贾满意地点点头。然而,有些沽名钓誉的虚荣,就像那天上的月亮,明明摘不下,偏偏还是有人仰月兴叹,或俯首于水中捞月。尉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耍酷显威,要的不仅仅是汉朝原本就属于他的那顶南越王的帽子。他现在最想要的只有一个答案,我与汉朝那帮大佬比起来,谁更厉害。
尉他接着问陆贾:我与萧何、曹参、韩信比,谁更贤?
陆贾心里一笑,这个问题很简单嘛,你南越王不是想说自己比汉朝三杰优秀嘛。于是,陆贾微微一笑,答道:你比起他们来,似乎要强一点点儿。
汉朝三杰,心比天高,气比山壮。就算是比他们强一点点儿,也算是不白问一场了。于是,尉他乘兴追问陆贾:那么,我和刘邦比起来,谁又更贤呢?
所谓外交,就是在原则不变的框架下灵活多变。保持皇帝天下第一,不仅仅是皇帝的问题,更是国家的问题,那是自然而然的事,根本就不能拿来讨论。尉他呀尉他,真不知你是想考验汉朝的实力,还是想考验陆贾的实力。如果真是两样都算是的话,那么陆贾可以明白地告诉你:想戴高帽可以,但是想让我说你比皇帝强,没门!
于是,陆贾滔滔不绝又给尉他讲了诸多道理,但是概括起来就是:刘邦草莽起家,直到一统天下,把汉朝做大做强,乃古今第一人也,是真正的天生龙子。你和他比起来,就像江河见大海,就像山丘望高岳,根本就不是一路货!
陆贾义正辞严,一副铁打不动的样子。尉他看得拍着大腿哈哈大笑,说道:“玩笑而已,千万别当真。”接着,尉他连忙举杯劝酒,自打圆场。
有些人,注定就像水乳一般,不遇则罢,一遇就难分难舍,水乳相交。对尉他来说,陆贾就是他相识恨晚的人。他,识大体,懂灵活,会拍,拍得响亮;会说,说得漂亮。缘分啊。
于是,陆贾出使南越,最后则变成是来南越度假的。爱情有蜜月,政治亦有蜜月。陆贾和尉他这段政治蜜月被载入史册。数月之后,尉他方恋恋不舍地放陆贾归去。临走前,尉他赐陆贾千金,足足装了一麻袋;同时,又赐值千金之物产货品。如果非用一句话来形容陆贾此行,那只有四个字:满载而归!
陆贾功德圆满归来,刘邦大悦,拜他为太中大夫。
有些人,一旦走上官场,就好像被魔鬼引向了黑暗,只能是一路走到黑,更黑。有些人则不同,在他看来,官场就像是动物园,他之所以走进来,不是当动物发兽威,而是持着一种有趣的态度来观赏动物的。
是兽物,还是看客,不仅仅是一念之差的问题。他涉及到性格修养问题,生存悖论问题。说到底,两种人,两条路,都是一种境界,只是各自的境界各自爱。
两种人生之中,陆贾独爱后一种。他不像别人,首先是一只凶猛的动物,然后才是政治家;他则先是一个斯文的读书人,然后才是一个外交家。天生读书人,必治《诗》《书》。于是,搞外交,谈诗书,成了陆贾两不误生活。
但是,陆贾这种作风,刘邦马上发表了不满意见。他对陆贾说,你学什么不行,偏偏学诗书,烦不烦呀你。
要看一个人是不是真流氓,就看他对读书人的态度。刘邦这话不但深刻地伤害陆贾,更是伤害到了广大读书人脆弱的心灵。于是,陆贾当即反驳刘邦:你别小看了我们读书人,请问你一个基本问题,你马上打得了天下,下马能治得了天下吗?如果不是我们这些读书人替你打理朝政,统筹天下,恐怕汉朝还停留在尔虞我诈的混乱时代呢。
陆贾所说没错,汉朝礼仪是谁弄出来的?叔孙通是也;南越王是谁搞定的,陆贾是也;又是谁把你从匈奴马蹄下解救而出的,陈平是也。总之,汉朝的昨天,可以没有竖儒;汉朝的明天,不能没有读书人。
刘邦一时哑语,无话可说,只得低头向陆贾认错,并且要求他将秦之所以失天下,汉之所以得天下之成败经验和教训通通写出来,供后世学习。于是,陆贾转交政治理论研究,著书十二篇,汇编成《新语》一书。
然而,好景不长,刘邦驾崩,吕氏专权,陆贾再也无心研攻学术,面目全改,一副玩世不恭之模样,到处浪荡游玩。陶渊明当初辞官归隐时,写下一首著名的《归去来兮辞》,以表入世之迷茫,出世之逍遥。其文放歌曰: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陶渊明辞官归隐,视官场如牢笼,身在其中如鸟入其笼,倍觉不爽。然而,陆贾之所以无所事事,一半是对吕雉充满畏惧,避灾避祸;一半则是逍遥出世,自乐自在。为了把逍遥进行到底,他对未来进行了一番规划。
首先,把当初出使南越时尉他送他的那麻袋礼物全卖了,得了千金,然后分给五个儿子,每人二百金。他本人以称病为借口,在好畤买了一块好地安身立命。正所谓,食肉者鄙。这年头,靠权贵不如靠田地。于是,他命令五子亦学他从事生产,自力更生,知足而乐。
其次,陆贾给自己留下的财产有一辆安车驷马,十来个善长歌舞鼓琴瑟的侍者,一把价值百金的宝剑。陶渊明持锄南山脚下,真正的一无所有,连想喝的酒都要别人送他。他要逍遥,逍遥离他竟然还有十万八千里。因为,没有面包和美酒的逍遥,不能算是真正的逍遥。如果算是,也只能叫他苦逍遥。
但是,陆贾却是实实在在的乐逍遥。他公开对他的五个儿子放话道:“我和你们定个规矩,我无论是经过谁家门口,你们都得尽量满足我和侍者,甚至马匹的伙食。每隔十天换一家。如果我不幸死在你们其中一家门口,那我的全部家产就归他所有。当然,你们不要烦我蹭吃蹭喝,我还要去别人家,一年之内去你们各自家,最多二三次罢了。所以,你们见我的光阴也是比较少的,不必担心给你们带来生活的负担!”
我们有理由相信,对陆贾的五个儿子来说,父亲后半句话才是关键。好啊,在家靠儿子,出门靠朋友,老爹啊,希望你多靠朋友,少靠儿子,儿子肯定会对你感激不尽的。
于是,外交家的陆贾,变成了靠外交蹭吃的玩世之徒。陆贾还是一个厚道之人,要蹭也要找些油水足的人下手,比如太尉周勃,比如丞相陈平,这些人,千放万放,就是不能放过他们。
这就不得不回到前面的那一幕,当陈平正为吕氏专权苦无心计时,陆贾直接闯到他的丞相府上来了。当陆贾坐在大厅等待陈平见他时,这时侍者却告诉他一个扫兴的消息:丞相身体有恙,不便见客,请回吧。
陆贾抬头看着传话的人,脸上先是愕然,后又是微微一笑。请佛容易,送佛难啊。况且我这尊佛不是你请来的,你不出来请我喝顿酒,两手空空想赶我出门,只有两个字:没门!
于是,陆贾告诉陈府侍者:传话丞相,我不是来蹭喝的,是专门来给他看病的。
陆贾这话传到陈平耳里时,让他着实大惊。好你个陆贾,还真看出我有心病来了,请他进来吧。陆贾进入陈平卧室,眯着佛眼,像绽开的两眼莲花。他第一句话就对陈平说:你有什么心事,就直接告诉我吧,让我替你摆平,免得我也白来一趟。
陈平一笑:先生既然知我有心病,不妨猜猜?
陆贾笑:根本就不用猜。你贵为丞相,食三万户侯,已是人臣之极。正所谓,富贵极,无欲求。然你心中有病,无非患诸吕专权,危害刘氏万里江山罢了。
陈平摇头长叹:知我者也,替我心忧。先生既然了如指掌,可有计策替我划之?
都说是来治病的了。如果没有几分谋略,也不敢硬闯你陈丞相府。于是,陆贾当即说了一句:天下安,注意将;天下危,注意将。
陈平伸长着脖子等待着陆贾把话说完,然而见他半路打住,不由奇怪地问道:还有呢?
陆贾继续说道:将相和调,则士务附;士务附,天下虽有变,即权不分。
陈平又问:还有吗?
陆贾:为社稷计,在两君掌握耳。
陈平已经听出陆贾的弦外之音,故意又问道:您的意思是?
陆贾笑道:这还用说吗?你为文相,主朝政;周勃为太尉,掌军事。你们俩联合起来,试问天下,谁主沉浮?然而周勃这个人经常与我嘻嘻哈哈习惯了,总是不太相信我的话。陈丞相何不主动结交周勃,以待时变呢?
陆贾这席话,如若穿世良言,直抵深处,照亮了陈平那潮湿阴暗的灵魂。
是啊,千谋万虑,怎么就没有考虑到周勃那把利剑呢?毛泽东说,枪杆子里出政权。我陈平为什么就不能说,刀剑权里能保政权?
陈平当即大悦,然其计。陆贾此计,举足轻重,犹如狂风扫黑云,不但使陈平心爽气阔,更为汉朝天空的明天,撒下了彩色的染料。也正因为如此,陈平和周勃实现了第一次文相武将的合作。同时,陆贾从陈平那里狠狠地捞到了一笔丰厚的财富:奴婢百人,车马五十乘,钱五百万。够了,不要说蹭吃蹭喝,就算是躲着吃,这辈子也绰绰有余了。
而此时,汉朝风云也完成了关键的一次聚集,大戏马上开场了。
四、吕雉之痒
在我们这个唯物主义至上的时代,倘若六月飞雪,冰山融化,都会有许多所谓的专家跳起来说,这是人口过分膨胀和生产过剩联合作崇的结果。然而,在古中国,倘若天打旱雷,陨石天降,或许都是大灾大难的征兆。这是古中国人优点之一,因为他们还保持着对天地的一种敬畏之心;这同时亦是古中国人的缺点之一,因为他们过分夸大和迷信了天的力量。
公元前180年,春天三月,太后吕雉带着一帮人去灞上祈福驱灾。
然而,就在她从灞上经过轵道回长安城的路上,忽然看见一个犹如苍狗的东西,流星般地钻到自己腋下。当即,吕雉顿惊,低头一看,那东西忽然又不见了。
糟糕,莫非是冤鬼上身,或是老眼昏花了?
关于鬼神及天之征兆,吕雉向来都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于是,她立即召来巫师占卜,巫师告诉她:“跑到你腋下的那个东西,果然不是东西,他正是赵王刘如意的冤魂是也!”
巫师这话,犹如一条套脖的绳子,勒得吕雉差点喘不过气来。祈福祈福,祈来的怎么是个阴魂啊。刘三啊刘三,你到底还是做鬼都恨我杀了你的儿子啊。好啦,现在你们父子俩的阴魂准备缠我不放了是吗?
我相信,吕雉现在最想做的事是,带一帮活人,来到刘邦牌位前对着它大骂一场。然而,活人骂死人,不知道死人是否能听见;可是死人来缠活人,活人可是真受罪了。巫师的话果然应验,吕雉的腋下果然像长肿瘤似的,一天比一天疼。就像蛇吞象一般,一天天地把吕雉拖向了死亡的地狱。
当时没有理由不相信,讨命的人来了,吕雉气数尽矣。
其实,事隔两千多年以后的今天,我则不相信吕雉恍惚间看到跑到她腋下的那个东西是个冤魂。但我相信,那不过是吕雉心理的某种暗示,只不过这种心理暗示化成了虚无飘缈的感觉,刹那间飞出脑海,又钻进了心里。
这当然不是我胡说的。关于心理暗示,当然是现代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研究的伟大成果之一。弗洛伊德认为,梦是愿望的满足;梦的来源,相当一部分则来自于身体。当然,吕雉看到的不是梦,而是内心升起的一种感觉。那么我们可以这么说,感觉是愿望的满足,感觉的来源,相当一部分来自于身体。
曾经有这么一个经典案例:一个看起来很正常的人,连续一段时间,经常重复地做着一个梦,梦见有人夜里总是掐他的脖子不放,以至于让他连气都喘不过来。于是,这种所谓正常人便去找心理医生解梦,结果医生告诉他:你的脖子可能出毛病了,去检查一下吧。那人马上去检查脖子,竟然发现他得了咽喉癌。
用弗洛伊德的观点说,这病人之梦,正是身体向大脑变异传递的结果。那么我们也可以这么说,吕雉恍惚之间看到的苍狗钻腋之物,亦是身体变异发射信号产生的感觉。原来,有时鬼魂不过是内心深处的恐惧,一种对无知世界无能的感觉。
没想到,一波未平,又来一波。四月,老天亦来和刘如意凑热闹。于是,南方大雨不停,长江以及长江最大支流嘉陵江泛滥成灾,大水淹死及冲走的户数有一万余家。
此情此景,对于崇尚天命的吕雉来说,人世间最悲哀的事,莫过于提前而来的恶兆。更悲哀的是,天意不可扭转,常人能做的是,好好安排后事。
七月的秋天,吕雉大病加重。凭着多年对苍天研究的经验和成果,她知道,她将活不久了。
此前,吕雉最担心的是她的外孙张偃。张偃,即张敖的儿子。张偃年幼孤弱,无人可罩。于是,吕雉马上想到封张偃的两个同父异母的兄弟为侯,以便辅佐张偃。
照顾张偃还是小事,可是照顾吕氏江山不倒,那不仅是大事,更是一个大难题了。然而,陈平当初许诺让吕氏子弟居南北军的事突然提到了吕雉的病床前。吕雉命令赵王吕禄为上将军,居北军;吕产居南军;只要南北军在手,京城无人可撼也。
吕雉趁还有一口气在,把吕氏重要成员全唤到跟前一一叮嘱。吕禄和吕产当然是她重点关照的对象之一,只见吕雉对两人说道:“我有一句话不得不向你们说,吕氏当王,大臣当中,无人服气;我就要走了,小皇帝还不懂事,小心防大臣们谋反叛变!”
吕禄和吕产两人表情凝重,他们都沉重地点头表示切记在心。
吕雉接着又说道:“我还有一句话,那就是,我崩后,你们不要给我送葬。因为一旦你们离开京城,那帮乱臣就会趁虚而入,受人所制!切记,切记!!
吕禄和吕产的脸色更加凝重了,他们再次沉重地点头,又记在心。
吕雉跟老天的心灵还是息息相通的,她终究没有熬到八月。七月三十日,她灵魂出窍,永不复归身体。最终,她是光溜溜地来,却不是灰溜溜地走。
我们在武侠小说里经常看到,当绝世武功大师仙逝,他们总是给自己的弟子留下一本绝世武功秘籍。在汉朝的政坛上,吕雉尽管是带着女人自私的情感去管理脚下的这片土地的。然而,终其一生,并非全是肮脏龌龊的一生。司马迁是这样评价她的: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稀。民务稼穑,衣食滋殖。
仅这区区的二三十个字,就足以说明,吕雉本身还算是一个不错的政治家,亦属于大师级人物。吕雉死后,当然没有政治秘笈可留,但她却为吕氏留下了一封相当重要的遗诏。
遗诏是这样写的:以吕产为相国,以吕禄女为皇后。
此诏一出,汉朝那帮老臣都傻眼了,数皇宫之内,尽是吕氏。吕雉果然大师啊,这简直是一个完美的善后!
请注意,完美的设计都像是鸡蛋,总会有小鸡破壳而出的小孔。前有夺权,当然就有反夺权。果然,一切权力之战,在吕雉入葬后的不久,首先就被对手狠狠地发起了致命的攻击。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