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就是一所磨炼的大学,苦难磨炼的成果惟有通过感受、体验丰富的社会生活才能获得。 人生就是如此,惟有亲身实践,才能体会得深刻;惟有经历了苦难,才会品尝到甘甜! 谁最能忍受苦难,谁的能力就最强。 一个人若想事业有成,他必须得经受日常工作、形形**的诱惑以及各种艰难困苦的考验。 苦难会改善人的性情和强化人的意志。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对于这段话很多人都不陌生,无论你是刚走出校门还是已经在社会上打拼,这段话对于一个人在走入社会、闯荡社会的奋斗中都有着积极的作用。这段话告诉我们:上天要把重任交付一个人时,一定会先困苦他的心志,劳累他的筋骨,饥饿他的躯体,穷乏他的身家,扰乱他,使他的所作所为都不顺遂,这样做都是为了要激发他的心志,坚忍他的性情,增加他所欠缺的能力。 众所周知,很多贤能并有所作为的人都出身于贫寒低微的底层社会,而且并不只是古代如此,现代社会也是如此。从我们已经走过的人生之路来看,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感受。 现在,让我们想一想我们素来景仰的伟人,他们大多是苦难的学徒,他们是历尽千辛万苦才成就辉煌的。苦难往往最能锤炼和磨砺人的品性。苦难也往往激起人们行动的勇气和冲劲。如果没有困难,有的人也许就会怠于行动。在某些情形下,天才,如同生铁需要燧石敲击一样,也需要突然而激烈的苦难才能使他们臻于成熟与完美。而在安逸的环境中,他们却易于枯萎和凋谢。 在马德里的监狱里,塞万提斯写就了著名的《唐吉诃德》,那时他穷困潦倒,甚至连稿纸也无力购买,把小块的皮革当作纸来写。有人劝一位富裕的西班牙人来资助他,可是那位富翁说道:“上帝禁止我去接济他的生活,惟因他的贫穷才使世界富有。” 囚监生涯往往能唤起许多高贵人士心中沉睡着的火焰,《鲁滨逊飘流记》一书也是写在牢狱中的,一部《圣游记》也诞生在贝德福德的监狱中。瓦尔德・罗利爵士那著名的《世界历史》,也是在他被囚监狱的13年当中写成的。 马丁・路德被监禁在华脱堡堡垒的时候,把《圣经》译成了德文。但丁被宣判死刑,在他被放逐的20年中,他仍然孜孜不倦地工作。约瑟尝尽了地坑和暗牢的痛苦,终于做到了埃及的宰相。 音乐家贝多芬在他两耳失聪、穷困潦倒之时,创作了他最伟大的乐章。席勒病魔缠身15年,却在那期间写就了他最好的著作。密尔顿也是在他双目失明、贫困交加之时,写下他最不朽的著作的。 司马迁忍辱受宫刑,他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承受着精神和生理上的巨大痛苦,在苦难的磨砺下创作出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宏篇巨著《史记》。 当代世界的华商领袖李嘉诚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家庭,童年时期正逢战乱,他随父母逃难到**,在中学就辍学到一家钟表店打工。创业初期,他也是历尽了千辛万苦,正如他自己说的那样:“我在创业初期,几乎百分之百不靠运气,而是靠工作、靠辛苦、靠工作能力赚钱。” 历史和现实告诉人们。许多成功人士都历经过苦难的考验和非人的困境。谁最能忍受苦难,谁的能力就最强。使人经受考验并从中受益的不是舒适和安逸,而是磨难和困境,因为逆境是品格的试金石。正如一些香草需要被捣碎才能散发出醉人的芳香,有些人也需要通过苦难的磨炼来唤醒他们的优秀品质。一个人一旦置身于困境和需要担负起一定的责任时,他就会生发出以前意想不到的力量。如果他以前只是柔顺和自我放纵,那么现在他就会拥有力量、生机和自我克制。 激励人们奋发图强、艰苦奋斗的苦难对人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这远比漠然、散漫、慵懒地打发时间强得多。因此我们可以说,惟有艰苦奋斗才是胜利的条件。没有困难,也就没有努力奋斗的需要:没有诱惑,也就没有自我控制的训练;没有痛苦和不幸,也就不会受到忍耐和顺从的熏陶。从这个角度来看,艰难、困苦和不幸一点也不邪恶,相反,它们往往是力量、纪律和美德的最佳源泉。 对于一个刚刚走入社会的人,对于一个要想在社会上出人头地的人,所有的困苦都是有益的,所有的困苦都将会磨炼他的心志、提升他的能力。凡是在困苦的环境中没被击倒,并且更加奋发的,都能有百折不挠的韧性和坚持到底的毅力;而恶劣环境屡次磨炼,也提升、强化了他的能力和识见;这正是负重责大任的必要条件!所以走过困苦的人,必能承担大任。这就是成功的资本! 安乐的环境会使人退步、堕落、被淘汰。当然,日子过得舒服并不是坏事,但如果缺乏危机意识,便很容易退步,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经不起环境的变迁;很多公司的破产、国家的灭亡、个人的退步、家道的中落,都是因为如此! 惟有经受了苦难这所学校的教育,才能获得实际有用的人生经验。格言警句和学校的教导极其有益,但如果没有实际生活的锤炼,教育就只能停留在理论层次上。在生活中往往会遭遇一些严酷的事实,这些严酷事实往往使会我们获得一些书本上或学校教育中所不能获得的真知灼见。 一个人若想事业有成,他必须得经受住日常工作、形形**的诱惑以及各种艰难困苦的考验。在这些考验中,他应该能行得正、走得稳。而且,他也应该能够承受住实际生活的折磨或考验。每一个真正的人都应该勇敢地分担义务,都应该奉献辛劳、热血和汗水。 其实,要想战胜困难并走向成功,我们就应该积极地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参与日常事务。在日常生活和日常事务中。才会了解我们的职责范围,才会懂得遵守工作纪律,懂得教育自己要容忍、勤勉,懂得教育自己要学会忍耐。在日常生活和日常事务之中。我们才会遭遇困难、痛苦,才会面临形形**的诱惑。根据我们对这些诱惑的处理,这些诱惑往往使我们的整个后半生变得更加坚实有力。也正是在日常生活和日常事务中,我们才会受到苦难的训练。有的时候,苦难就是一种手段,通过苦难就可以磨炼和产生出品德高尚的完美之人。 任何一种幸运都有可能转化为不幸,任何一个苦难也都有可能转化为幸福。完美的幸福在这个世界上是不可能找到的。如果能够轻易得到,它就会毫无意义。所有的幸福中最虚伪的是舒适和安逸的幸福,困境和失败,都比舒适和安逸要好得多。因为过于幸福会损坏人的道德品质,使人行为堕落。 苦难会改善人的性情和强化人的意志。即使是悲伤,也以一种奇妙的方式和快乐与温和联结在一起。和快乐一样,苦难也毫无疑问是对一个人的恩赐,但是,它对一个人品格的磨炼的影响却比快乐要大得多。它磨炼和美化人的个性,教给人以耐心和服从,从而使人升华出最深邃和最高尚的思想。 有的人只注意别人成功时的情景,而经常忘却了他们成功路上的辛劳、痛苦与危难。因此在人生的征途上,我们必须要对苦难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而且还要在社会生活中去验证苦难给我们究竟会带来什么。 人的一生就是一所磨炼的大学,苦难磨炼的成果惟有通过感受、体验丰富的社会生活始能获得。人生就是如此,惟有亲身实践,才能体会得深刻;惟有经历了苦难,才会品尝到甘甜!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