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企业家,与企业融为一体不仅是自我价值的实现,更是企业的制胜之道;作为普通人,这种品格的培养带来的机会和潜力,是难以想像的。虽然他们为之付出了一切,但生活给予他们的回报,同样十分丰厚。 他们的高贵,来自于纯洁的灵魂、无私的品格和正直的行为。他们心系苍生,无私无畏,为了企业和集体的生存奉献出自己的一切。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我们的内心是否安定,要看我们与社会的关系如何。我们需要别人,我们喜欢与别人结合在一起的感觉,我们渴望有伙伴和目标,还希望能致力于某件有价值的事。这种渴望与社会融为一体的感觉,大多数人都有。 那么,什么东西可以取代在我们内心逐渐失去分量的权力和金钱?绝不可能是家庭。家庭愈来愈小,现代人只生一两个小孩,而且小孩长大后会离开家庭,至多是我们情感渴求的一小部分。 当然,也不是朋友、长期休假、视察或旅行。这些都很令人愉快,却不是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还有一种社会现象较少被人注意。在基督教的传统里,劳动被视为“拼命工作”。站在“贩卖劳力”的马克思主义观点,获得利润的不是劳工而是资本家。站在自由主义的观点,劳动关系被视为契约,每个人只对契约所规定的条款负有义务。 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的劳动场所、劳动内容都是多样的。我们投注了大量的时间、精力与创造力在其中。我们真正的需要是必须确实感觉到自己成为这项劳动的一部分。 一开始从日本人那儿听到“企业市民权”这个名词时,我们的感觉是不理解甚至惊讶不已。很多人认为那是一种巧妙的压榨手法。是一种用来消除阶级斗争的手段,是利用感情来促使员工创造更多利润的方法。 但是,当阶级、政党逐渐势微,其他共同体的舞台也摇摇欲坠、变得不再有多大意义时,人们能够彼此认识、产生归属感、表明竞争心的地方,正是把大家结合在一起。共同创造的企业。 我们一直以为企业是一个虽然经营者不值得信赖、但为了赚钱不得不去工作的地方,是完全以利润为目的的私有物。资本家正是这种想法的代表。对资本家而言,企业是随时都可以买卖的。但是,真正伟大的企业家不会这么想。他与自己的企业合而为一,把企业当做自己的化身,犹如战场的将军,与干部和员工在一起生活。经营获得成功的是那些全体员工拥有强烈的团结精神。并共同企盼胜利的企业。在社会主义国家里。成功的企业家同样需要这种一体化的精神。 在激烈竞争中能够存活并获得成功的企业。是那些能够创造新的社会规则、行动典范、价值观的企业。那是一种很像都市、政党或宗教团体的企业。换句话说,这种企业一方面在市场上执著而灵巧地战斗,另一方面让员工在精神上也能实现自我,并让每一名员工产生强烈归属感。 企业如此,一个团体、一个部门,哪怕是临时走到一起的几个人的小圈子都是如此。 不论是领导者还是普通人,不管身处于怎样的生活圈子,最应当考虑的,是共同的利益和得失。能够同一个集体融合到一起的人,必定是最成功的人。 现代社会的竞争日趋激烈,生存意识和危机意识充斥着每个人的头脑。金钱、权势、名声成了无数人追逐的目标。在这些人的脑海里,永远考虑的是自己的问题,而极少顾及到他人和团体的利益。他们成天想着如何赚钱,如何拉拢关系,如何一夜成名。有时候他们也想过家庭的问题,想过怎样让自己的一家人过得风风光光,富足幸福。不过,这仍然没有逃脱自私的范畴。 在他们的心目中,很少装着别人、对公众的事漠不关心,避而远之,仿佛只要为大家多做一件事,就有相应的损失。私心杂念太重,是这些人共同的标志。 相反,能够与大家融为一体,以共同的利益为自身目标的人,才是最高贵、最值得我们尊重与信赖的人。 这种人虽然不多,却很受拥戴。他们的高贵,来自于纯洁的灵魂、无私的品格和正直的行为。他们心系苍生,无私无畏,为了企业和集体的生存奉献出自己的一切。 他们懂得“人心齐。泰山移”的道理。知道一个人的力量难成大事。所以,他们很会利用共同的力量;知道只有自己首先去做,别人才可能信任他、支持他,大家才可能全力以赴地奔向一个目的。这样的领导人,带领的员工必然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可以征服一切困难;这样的员工,是最受老板和上司赏识的人,才可能真正成就大事业。 具体点说,这样的企业家是那种平易近人而又极具感召力的人。他让员工们感受到工作的乐趣和希望。他对员工们很了解,知悉他们生活上、情感上的阻碍和困惑,并想尽办法为他们解决困难,使他们摒除杂念。他对企业的方方面面了如指掌,又善于抓住关键性的问题,不仅为大家排忧解难,还为企业找出一条不断发展的道路。 能够做到这点的,是那些把人生奉献给产品,并且与企业以及消费者合为一体的企业家。从他看自己产品时的眼光、抚摸自己产品的动作,以及研究产品的方式,我们便可看出他的用心。从上述的举动,可看出他熟知这个产品的一切来历,也看得出他为此备尝艰辛,并为之付出了全部心血。 他对产品的点点滴滴十分了解,仿佛这个产品是他亲手制造的。无论是饼干、鞋子或机车,他都怀着热情审视。同时也以审慎、批判性的眼光检视。不论多么微小的缺陷也要立刻除去。他会仔细研究竞争对手的产品,一发现优点,立刻给予肯定,并加以模仿和创新。 以往大家认为,这样的态度只有在手工业层次的企业才见得到,大企业的经营者应该将心思放在整体的战略上,不必把时间花在技术人员才应插手的细节。了解市场的方法是调查,而不是四处听取意见。但是,企业家即使充分信任有能力的干部和研究员,也必须和自己企业合为一体,孜孜不倦地追求完美。为什么呢?因为企业是企业家人格的具体化。他所有的长处、优点、对一切事物的关注和要求,都会注入企业之中。同样地,他的缺点、漠不关心,以及不在乎,也会传达出来,无法隐藏。否则,有了好的设想和方案,却没有全力支持他的员工,他的计划就要大打折扣了。 热爱自己产品的企业家,通常都很会为消费者着想。他会设法知道消费者的习性与反应,倾听他们的批评,努力获得他们的好感,并期待他们的肯定。因此,这样的企业家都很注重良好信赖关系的建立――从产品供给到广告的一切相关事物。可以说,他是完全把自己投入到企业中去了。 此外,这些企业家通常能够和管理阶层以及所有员工建立良好关系,因为他让全体员工感觉自己在参与共同的事业。他以最重要的一个手段――以身作则,来带动大家。 尤其是困难时期,人们在任何领域、部门,都希望看到公正与真诚的态度。在企业里也是一样,人们只有藉着能力、分担责任和认真投入,才会创造出使自己感到安适的工作气氛。如果大家都来关心企业,那这个企业的壮大和发展就指日可待。 但是,正因为人们总是希望有这种大公无私的人存在,反过来说明了如今社会上这种人实在是少之又少。要做一个如此大气、高贵的人,不仅要有奉献社会的思想,还要有超人一等的勇气。 现在社会的民风民气,总的来说是冷漠的多,热情的少;关心人的少,损害人的多。一个乐于助人、关心集体利益、真正脱俗的人,不管走到哪里,尤如鹤立鸡群,难免同其他人格格不入。 这种情况下,一些别有用心、嫉妒心强的人便会四处散布不利于他的言论。“这种人,太爱表现自己了!”“我不信;他真想这样做,他是故意出风头,引起大家的注视。”“他心里想什么谁都知道,为了升官发财,真是想尽了办法!”“看着吧,他坚持不了多久,做样子给领导看的。” 这种言论有各种各样,有些言词居心叵测,难听至极。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战胜邪恶的大勇,简直难以抵挡。 还有,嫉妒的人仍不会罢休。他们会故意设一些陷阱,找各种机会刁难你。正在你一心工作时,可能铺天盖地的指责与批评就冲着你来了。而这些批评你的人当中,大部分是受到蒙蔽和蛊惑的善良人,甚至是你的朋友、上司,令你百口莫辩。 不要以为这是杜撰,这种现象其实很普遍。有许多原本很好的人,就是在这些压力下变得心灰意冷,不再做一些大家不愿做的事,也不再主动关心集体的任何事。 当然,还是有一些坚持原则的大智大勇之人,他们尽管遭至非议和责难,依旧我行我素。人们的眼睛毕竟是雪亮的,当他们发觉这个人真正是正直无私、为大众造福的人时,就会改变当初的看法,转而支持他、贴近他,为了共同的目标而配合他的工作。而能够坚持到这个地步的人,他所能取得的成就,是无可限量的。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