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格言大全.-第十章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指用绳子能锯断木头,水能把石头滴穿。比喻只要坚持不懈,即使是微小的力量也能成就大事。比喻只要锲而不舍,不停地干下去,最难的事情也能办到。    圣人府里没文盲,老师手下没白丁    白丁:封建时代指没有功名的人,今指没有文化的人。指在良好的环境熏陶下,在教师的指导下,人们的文化水平高。    圣人门前卖字画    比喻在内行面前卖弄本领。    圣人门前卖字画,佛爷手心打能能    比喻浅薄的人总爱在高人面前卖弄自己,表现出无知。    师访徒,徒访师,各三年    指师傅要花时间挑选好的徒弟,徒弟要花时间寻访好的师傅。也指师访徒、徒访师是严肃而认真的大事,不可草率。    师父是镜子,徒弟是影子    指师傅的品德和技艺集中在徒弟身上反映出来。    师傅不明弟子浊    浊:糊涂。师傅平庸,徒弟就糊涂无能。    师傅教不了自家儿    指为师再严,教导再有方,也不一定能教好自己的儿子。比喻官位再高,在自己家里也难施威力。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修行:佛门用语,此处泛指自我进修学业。指师傅把人领进门里来了,能不能学好,全靠自己。也指师傅只是起着启发、引导作用,深入探讨钻研还得凭自己努力。    师高弟子强    指师傅高明教出来的徒弟也一定是强手。    师徒如父子    指师傅和徒弟的关系,如同父子,十分亲密。    十步之内,必有芳草    芳草:香草,指贤人或才士。比喻人才济济。也就是说,到处都有贤能的人或出色的人才。    十个读书九个呆    旧时指读书人多死读书,不谙世事。    十磨九难出好人    指经历过许多磨难,才能锻炼出有作为的人才。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旧时指读书人长期埋头攻读,默默无闻,无人过问,一旦取得功名便扬名天下。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培育树木需要十年的时间,培养人才却需要百年的时间。指培养人才是漫长而艰巨的任务。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指即使是仅有十户人家的小城邑中也一定有忠信之人。比喻到处都有品行优秀的人。    石头是刀剑的朋友,障碍是意志的朋友    指石头能磨砺刀剑,使刀剑锋利;困难能锻炼人的意志,使意志坚强。也指逆境往往能磨炼人的意志。    屎棋贪食卒    屎棋:臭棋,棋艺低劣的人。指低劣的棋手只图吃掉对方的卒子。比喻见识短浅的人只图小利,不顾大局。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指读书人三天不见面,就要另眼看待。也指读书人时时在进步,不可等闲视之。    士各有志,不可相强    指读书人各有自己的志愿和抱负,不必勉强。    士可杀而不可辱    指有气节的人宁可被杀也不愿受侮辱。也指读书人重节操,宁可被杀死,也不可以蒙受耻辱。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有心人:意志坚决,又肯动脑筋的人。指只要有决心和恒心,任何困难的事都能办成。    事非经过不知难    指没有亲身经历过这件事情,就不知道事情的难处。    手大遮不过天来    比喻能力有限。    手下一着子,心想三步棋    下棋时要从全局着眼,走一步,就要想到后三步。也比喻做事要看得长远,想得周密。    受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指能经受得住常人难以忍受的艰难困苦的磨炼,才能出人头地。    书到用时方恨少    指只有在实际运用时,才会感到自己读的书还不够多,知识有限。劝人多读书,多积累知识。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知识到了用的时候,才知道学得太少;事情没有亲身体验,不知道困难。指书要勤读,事要实践。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见:显现。反复多次地看一本书,自然就会明白书中蕴含的深意。    书囊无底    指书是渎不完的,学习就无止境。    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    三:多次。文字经过多次传抄就会出错,“鱼”可能写成“鲁”,“虚”可能写成“虎”。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径:门径,道路。指勤奋是读书的路径,刻苦是学术的航船。也指要掌握丰富的知识,惟有勤奋、刻苦学习。    书生不离学房    旧时指读书人死守书房。    书生不知兵    书生:指只有书本知识的士人。兵:行军用兵。指只有书本理论知识而没有实际领兵经验的人,不会指挥战斗。    书生治兵,十城九空    治兵:领兵作战。十城九空:十座城就有九座守不住。指书生指挥战斗,非遭惨败不可。    书无百日工    指练习写字在短时间内不可能见效。也指学习书法,必须长期坚持不懈,方能取得成绩。    书真戏假    指书上记载的都是真实的,戏剧编演的都是虚构的。    书中车马多如簇    簇:聚集。比喻诗书中的车马非常多。旧时认为,读书可以做官,做了官就会有许多车马簇拥着自己。    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有女颜如玉    千钟粟:非常优厚的官俸。黄金屋:非常富丽的房屋。颜如玉:容颜美如玉的女子。旧指男子只要专志攻读诗书,就可从书中获得荣华富贵。    输棋不输品,赢棋不赢人    指输棋不要输掉人品,赢棋不要傲气凌人。也就是说,下棋要讲究棋德。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指熟读《唐诗三百首》一书,自会领悟到写诗的要领。    熟读王叔和,不如临症多    王叔和:名熙,魏晋时名医,著有《脉经》、《伤寒杂病论》等书,这里借指王叔和的医书。指把王叔和的医书读熟了,还不如多看病症。也指多读医书还不如多多积累临床经验。强调治疗疾病中临床经验的重要性。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    廖化:三国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开始在关羽手下当主簿,关羽失败后投靠吴国,后来又逃回蜀汉。三国后期,蜀汉名将相继死亡,廖化就成为突出人物。比喻没有合适的人才,只好将就使用差一点的人。    树不打杈要歪,人不教育要栽    指人不教育就会栽跟头犯错误,就像树不修剪就会歪斜一样。    树不修不成材,儿不育不成人    指子女只养不教就成不了人,就像树木只长不修就成不了材一样。    树大分杈,人大分家    指兄弟成年后就要分家自立,就像树木长大了树枝要分杈一样。    树苗好栽成材难    指栽棵树苗容易,要使它长大成材很难。也指树要成材,必须精心修剪护理。也比喻要培养一个人才,必须长期下工夫。    树苗好栽成材难    树要成材,必须精心照料修剪。比喻培养人才必须长期下功夫。    霜打过的柿子才好吃    比喻经过艰苦磨炼才能成为有用之才。    谁走的路长远,谁能到西天佛地    比喻谁有毅力有恒心,谁就能达到目的。也比喻谁能永远存善心行善事,谁就能得到善果。    水大漫不过鸭子去    比喻力量超不过一定的限度。也比喻困难再大,也难不倒有本领、有办法的人。    水浅养不住大鱼    指水太浅了,养活不了大鱼。比喻小地方容不下大人物。也比喻环境或条件不好的地方留不住人才。    水深不响,水响不深    比喻有真才实学的人不在人前张扬。    水深见长人    指高个子站在深水里不被淹没,才能显得个子高。比喻在实践中才能显示人的才能。也比喻在关键时刻才能显示出一个人的才干来。    睡着的人好喊,装睡的人难叫    比喻真正不懂的人好施教,有意不接受的人难施教。    说书的嘴,唱戏的腿    说书凭的是嘴上的功夫,唱戏靠的是腿上的功夫。指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死狗扶不上墙    比喻无用的人,想扶植他也扶植不起来。    死棋腹中有仙着    死棋:无步可走的棋。着:下棋时的走步。指看来是死棋,却有一步高着使棋局转活。比喻陷入绝境时,往往还会有起死回生的上策妙计。    四两拨千斤    比喻使巧劲能获得大的效果。也就是说,只要掌握好要领,用很小的力气,借用对方的力量,可以克敌制胜,以轻敌重,以弱胜强。    四书熟,秀才足    意谓只有熟读四书,才有考中秀才的把握。    苏李居前,沈宋比肩    汉苏武、李陵开拓诗风在前,唐沈俭期、宋之问革新诗律在后。指沈、宋对诗歌发展贡献很大。    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    苏:苏东坡,唐宋八大家之一。苏文:指苏东坡的文章,一说指“三苏”(苏东坡和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的文章。指熟读苏东坡的文章,就能考取功名,就会有好吃的东西;如果没有读熟苏东坡的文章,就考不了功名,自然就没有吃的。比喻苏东坡的文章写得非常好,风行一世,影响极大。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舞台上的成功表演是台下多年勤学苦练的结果。也泛指一切成就都是经过长期艰苦奋斗得来的。    泰山高还有天,沧海深还有底    比喻强手后面还有更强的。    泰山压顶不弯腰    形容勇于承担繁重任务的气魄。比喻人不怕困难,迎着困难上,表现出一种坚忍不拔的英雄气概。    塘里无鱼虾也贵    比喻没有高档次的人或物,低档次的也显得很珍贵。    讨饭怕狗咬,秀才怕岁考    岁考:也叫岁试,是清代的一种科举考核制度。指秀才怕岁考就像讨饭的怕狗咬一样。比喻人各有为难之处。    天不生无禄之人    禄:古代官吏的俸给。指世上的人只要肯努力,都能有吃有穿。也指不管境遇多差,只要人活在世上,总会有办法,会有出头之日。    天地君亲师    指天、地、国君、双亲、师长是人们所必须尊重的。    天地为大,亲师为尊    指应把天和地看作是最伟大的,应把双亲和老师看作是最尊贵的。    天上下雨地下滑,各自跌倒各自爬    比喻每个人都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解决困难。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指天地广阔,能人之外还有能人。告诉人们,还有比能人本事更高强的人。    天下名山僧占多    天下著名的风景山区,大多建有佛家寺庙。    调皮的骡子能拉套    比喻淘气的孩子灵活机警,只要正确引导,能担当重任。    铁不炼不成钢    比喻人不经过实践锻练就不能成才。    铁打房梁磨绣针    比喻只要努力下功夫,再难的目的也能达到。也比喻功夫到家了,事情自然就会成功。    听君一夕话,胜读十年书    一夕:一晚。指听了对方一次谈话,比自己长年读书的收获都大。多用作对人讲话的赞语。比喻同知识渊博的人交谈,能获得很大的教益,胜过死读书。    听蝼蛄叫还不耩芝麻喽    蝼蛄:昆虫,生活在泥土中,专食农作物的嫩茎,通称“蜊蜊蛄”、“拉拉蛄”。比喻不能让闲言碎语影响了正经事儿,认准了目标,就要排除干扰干下去。    偷来拳打不倒师傅    指不是通过正道从师学艺练出来的,往往本领有限。    偷去的拳头打不死本人    指没有经过苦练,轻易得来的技巧,不算是真本领。    投师不如访友,访友不如交手    习武之人与其拜师学艺,不如拜访友人相互切磋;与友人切磋,不如找对手实练。指相互交流实践,本领提高得快。    兔子多咱也驾不了辕    多咱:什么时候。辕:驾车子用的直木或曲木。指兔子任何时候也驾不了辕。比喻力不胜任,做不了这件事。也就是说,能力差的人怎么也担不了重任。    弯木要过墨,横人要过理    墨:木工用来打直线的墨绳。指蛮横的人要经过说理才能转变,就像弯曲的木头要用墨绳才能取直一样。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下品:下等。旧时认为各行各业里,只有读书最高尚。    万般事仗少年为    指人一生事业的成就,都应当在青少年时期打下基础。    万宝全书缺只角    万宝全书:指无所不知的人。指自以为什么都懂得,可还是欠缺一部分知识。常用于讽刺自以为什么都懂的人,也有不懂的事情。    为老不正,带坏子孙    做长辈的行为不端正,后辈也会随着变坏。    惟大英雄能本色    惟:只有。只有杰出的英雄人物才能保持英雄本色。    文不能像秀才,武不能当兵    指在文武两方面都没有本领。比喻什么也没学会。    文场之上无父子    文场:科举考场。指在考场上没有尊卑之分。也泛指文人会友,彼此平等切磋。    文如其人    文章的思想内容或艺术风格,体现作者的思想作风。    文章不妨千次磨    文章可以而且应该经过千百次的修改。    文章自古无凭据    意谓评定文章的好坏自古以来就没有一定的标准。    文字看三遍,疵累便百出    疵累:指语病或文字不简洁。文字多看几遍,其中的瑕疵就会暴露。    屋里驯不出千里马,炕上养不成万年松    指要驯千里马就得在广阔的原野上,要植万年松就得在高山深涧中。比喻对青年的培养,必须放在火热的斗争中,放在无垠的天地里,让他们锻炼成长。    无君子不养艺人    艺人:旧时江湖上靠卖艺为生的人。指江湖艺人全靠观众慷慨解囊相助。旧时艺人献艺时请观众赏赐的常用语。    无巧不成话    话:话本,宋代兴起的白话小说,是民间艺人说唱的底本。指没有巧合,就构不成说唱的故事情节。旧时说书人的口头语。    无志之人常立志    指只有没有志气的人才经常树立志向。也就是说,没有志气的人常常立志,但没有持之以恒的决心,做事很难达到目的。    五谷不熟,不如荑稗    五谷如果成熟不了,还不如稗子一类杂草。比喻富家子弟若不能成才,还不如贫穷人家子弟。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游览过衡山、泰山、恒山、华山、嵩山之后,就会觉得其他山都不值得一看;而游览过黄山之后,连这五岳也不值得看了。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说笑、谩骂,随口说出的话,都是好文章。意谓不拘题材形式,任意发挥,皆成妙文。    习善则善,习恶则恶    指学习好样就成好人,学习坏样就变为恶人。    习武不在老少,拜师不怕年高    指练武拜师不受年龄限制。    戏包人,人包戏    戏剧团体依靠好演员才能兴盛,好演员又必须依靠优秀的团体才能发挥才能。    戏不够,神仙凑    指戏剧的故事情节编不下去,往往请出神仙鬼怪来打圆场。    戏场小天地,天地大戏场    戏场里的戏是社会的缩影,社会是人生表演的大舞台。    戏唱得好不好,不在开锣早    开锣:开场锣鼓。戏演得好坏,不在于开场锣鼓打得早。比喻事业上的成功,不在于时间的早晚。    戏台三尺有神灵    指演戏不单纯为了娱乐,而是一件庄重的事情,要起到教化世人的作用。    戏有戏德,台有台规    指演员有艺德,戏台有台规。    下棋看三步    指下棋要有全局观念,每下一子,都要考虑到后几步怎么走。比喻凡做事不能只顾眼前,要看得长远些。    下棋千着,全看最后一着    指下棋时开盘布子、中间行棋固然重要,但能否取胜却在最后几步。比喻做事情要有始有终,最后的步骤一定要做好。    夏虫不可语冰    指跟夏天的虫子不可能谈论有关冰的事。比喻人见识浅陋。提醒人们,不可同见识浅薄的人谈论深奥的问题。    先进山门是师傅    山门:佛寺大门。指先当和尚的是师傅,后当和尚的是徒弟。    闲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    比喻平时不努力,面临困难时才匆忙应付。    响鼓不用重锤敲    比喻聪慧的机灵人一点就透,一说就明白,不必费多大的力气进行教导。    小错护短,大错不远    指孩子有了小错而一味护着,小错就会发展成大错。    小鬼不曾见过大馒头    比喻人见识少,没见过大世面。    小孩要管,小树要砍    指小孩不经管教就不会成才,小树不修剪枝条就不会长成参天大树。    小河沟里练不出好艄公,驴背上练不出好骑手    艄公:船上掌舵的,比喻久经锻炼有指挥能力的人。指不经风险,练不出好的本领。    小脚不中看,小孩不中惯    就像小脚越看越丑一样,小孩是越宠惯越任性。    小马乍行嫌路窄,雏鹰初舞恨天低    乍:刚刚开始。雏:幼小的,刚生下不久。指小马刚开始行走时,总是嫌路太窄;雏鹰刚学飞时,总是恨天太低。比喻青少年思想解放,敢想敢干,无所顾忌。也比喻刚见世面的年轻人自命不凡,不知天高地厚。    小曲好唱口难开    在旧社会,卖艺人在开口唱歌时总会感到很难堪。    小人要管,小树要砍    小人:小孩。砍:指修剪。意谓小孩要严格管教,就像小树要经常修剪一样。    小时不防,大了跳墙    跳墙:指偷窃作案。指孩子小时不加防范,不严格管教,孩子长大后就有可能做坏事触犯法律。    小时不禁压,到老没结煞    结煞:结果。指如果小时候没有管教好,到老年时就没有什么好结果。    小时偷针,大了偷金    小时敢偷一根针,长大就敢偷金银财宝。指从幼年就应该注重对孩子的教育,以防小的恶习酿成以后的大祸。    小小卒子吃大将    指象棋到了残局阶段,小卒往往能将死对方。    小卒过河赛如车    指象棋对局时,卒子一旦攻过河界,威力就像车一样,尤其在残局时,胜败往往取决于一卒之差。也比喻小人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做出大事来。    孝顺还生孝顺人,忤逆还生忤逆人    忤逆:不孝。孝顺父母的人所生的孩子也孝顺,不孝顺父母的人所生的孩子也不会孝顺。意谓父母的一举一动孩子都会效仿。    写字像画狗,越描就越丑    指中国书法讲究意在笔先,一气到底,如有败笔,描画只能越描越坏。也比喻对某事愈辩解愈不能自圆其说。    心坚石也穿    指意志坚定可以把石头穿透。比喻只要意志坚定,任何难事都    心宽不在屋宽    指只要心情舒畅,就不在乎房子是否宽敞。比喻心胸宽广是最重要的,即精神生活比物质生活更重要。也就是说,人如果心胸旷达,就无需居大厦,就是住在陋室里也会自得其乐。    心欲专,凿石穿    指只要专心致志,石头也能凿穿。比喻只要心志专一,没有办不成的事情。    新瓶装旧酒    意谓用新的形式表现旧的内容。    新书不厌百回看    好的新书百看不厌。比喻漂亮的人看的次数再多也看不够。    星随明月,草伴灵芝    灵芝:仙草。比喻才能平凡的人追随才能出众的人才能共成其事。    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    秀才:明清两代生员的通称,泛指读书人。指读书人知识渊博,无所不知,就是不用出门,也能了解天下事。多用于诙谐方面。    秀才不怕书多,种田不怕粪多    指种田靠的是粪,粪越多越好;读书人靠的是书,书越多越好。    秀才靠笔杆,当兵靠枪杆    指文人靠笔杆子施展才华,军人靠枪杆子作战。    秀才说话三道弯    指读书人文质彬彬,不会直来直往,总是绕着弯说话。    秀才谈书,屠夫说猪    指念书人谈话总不离书,杀猪的谈话总不离猪。也指人们谈话总不离本行业。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指念书人做事优柔寡断,很难成功。    秀才作医;如菜作齑    齑:姜、蒜或韭菜的碎末儿。秀才学做医生就像用韭菜做齑一样。指秀才有学问,能很快读懂医书,掌握医术。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文武艺:文才武艺。指封建时代认为掌握了文才武艺就可以报效帝王。    学到老,不会到老    指人一生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到老也学不完。    学到老,学不了    意谓学无止境。    学好,千日不足;学歹,一日有余    指一个人学好不容易,要经过长期的努力;学坏则很容易,不需要多少时间。    学坏容易学好难    意谓人学坏非常容易,学好却是很难的。    学书者纸费,学医者人费    学习书法费纸,学习医术费人。    学徒三年,三年吃苦    旧时指学徒生活很苦,只干活儿不拿报酬,还要给师傅做家务活。    学问勤乃有,不勤腹空虚    指勤奋学习才能获得学问,不勤奋学习就会觉得内心空虚,无所作为。    学问学问,勤学好问    指人求学一定要勤学好问,才能有成果。    学艺不亏人    指学有专长总会有用处的。    学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    牛毛:指数量很多。麟:麒麟,传说中的瑞兽,极少出现。麟角:比喻人才稀有可贵。指学习的人多如牛毛,但成功的人却如麟角般稀少。也指学习的人很多,但能够有所成就的人却十分少。    压大的力,吓大的胆    指力气是从沉重的压力中练出来的,胆量是从生死的搏斗中练出来的。也指艰难困苦最能锻炼人。    鸦窝里出凤凰,粪堆上产灵芝    意谓寻常人家出了优秀人物。    严将出强兵,严婆出巧媳    意谓严格要求,才能培养出有用的人才。    严师出高徒    指师傅教导严格,徒弟的技艺才能高超。    严师出高徒,厉将出雄兵    厉将:严厉的将领。意谓要求严格的师傅和严厉的将领才能培养出技艺高超的徒弟和勇敢顽强的士兵。    严是爱,松是害    严格管教是爱的体现,放松管教是害的表现。    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意谓说的话没有文采,就传播不远。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六路:指上、下、四方,八方:指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意谓人聪明机警。    眼经不如手经,手经不如常舞弄    常舞弄:反复做某一动作,达到熟练程度。指学习技艺,重在实践。    眼亮不怕夜黑    视力好不怕夜里黑。比喻有真才实学就不怕任何困难。    眼嫩的人怕见血,耳嫩的人怕听雷    指没有经受过斗争磨炼的人,胆小怕事。    演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傻子    演员在戏台上无所顾忌尽兴表演,活像个疯子;观众在台下被剧情感染,如痴如醉,活像个傻子。    雁头先受箭,佳材早挨刀    领队的头雁总是先遭箭的伤害,最好的木材往往最早遭到砍伐。比喻才能出众的人往往先遭到打击。    燕雀安知鸿鹄志    燕子和麻雀怎么能知道天鹅的志向。比喻平庸之辈不可能知道品德高尚的人的抱负。    羊群里跑出骆驼来    比喻平庸的群体里产生了杰出的人物。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指对孩子只养不教育,这是做父亲的过错;教育学生不严格,这是做教师的失职。    养儿不读书,只当喂个猪    生养下儿女不教他读书,和养口猪没什么差别。指生养儿女就得给予读书受教育的机会。    养女不教如养猪,养子不教如养驴    抚养子女而不对他们进行教育,子女就会像猪、驴一样愚蠢。    养身百计,不如随身一艺    意谓维持生活的办法再多,都不如有一技之长管用。    养子不教父之过,训道不严师之惰    抚养孩子却没有教育好孩子,这是父亲的过错;教授学业却不严格要求学生,这是教师的懒惰。指教育好孩子是父亲的责任,严格要求学生是教师的职责。    养子不易,教子更难    生养子女不容易,教育子女成人更难。    要得惊人艺,须下苦功夫    意谓只有下苦功钻研,才能把技艺练到惊人的程度。    要饭三年懒支锅    比喻懒散成了习惯,什么都不想干了。    要练武,莫怕苦,怕苦难成虎    要想练武功,就不要怕吃苦,怕吃苦终究成不了大气候。    要人知重勤学,怕人知事莫做    意谓想被人尊重就得勤奋学习,害怕别人知道就不要去做坏事。    要想武功好,从小练到老    要想练就一身好功夫,就要从小到老坚持不懈地苦练。    要想学得会,就得跟师傅睡    指想要把师傅的技艺全学到手,就得和师傅生活在一起,尽心领教。    要想正人,得先正己    意谓要想帮助、教育别人,自己先得做个品行端正的人。    要学流水自己走,莫学朽物水上漂    朽物:腐烂的东西。要学习流水独自行进,不要学习腐烂的东西随水而漂。    要学真本领,须下苦功夫    要想学到真正的本领,就必须勤学苦练。    要知山下路,须问过来人    要想了解山下路径必须询问走过的人。意谓要了解一件事,必须请教经历过这类事的人。    要知山下事,请问过来人    指要了解事情真相,就得向经历过的人请教。    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    意谓只有多读书,博古通今,才能知晓天下事理。    要知心上事,但听口中言    要想知道一个人心里所想的事情,只要细心地听人讲的话就行了。指言为心声。    夜不号,捕鼠猫    号:叫。指真正能抓老鼠的猫,夜里是不叫的。比喻不喜欢吹嘘自己的人,往往真有本事。    一辈子不出马,总是个小驹    指马不出阵打仗,总算不得战马。比喻年轻人不在斗争中磨炼,很难有出息。    一笔画不成两道眉    指一笔下去不能同时画成两道眉毛。比喻同时进行的两件事不能同时叙述。    一步棋错,满盘皆输    指下棋一步走错,往往会导致全盘失败。比喻关键时刻失误,会造成永远无法挽回的局面。    一锄挖个金娃娃    比喻期望轻而易举地获得极大的收获。    一法通,百法通    精通了某一法术,其他有关法术便也会精通。    一个师傅一个传授    指每个师父都有自己不同的传授方法。    一号藤子结一号瓜    意谓什么样的家庭就培养出什么样的子女。    一口气吃成个胖子    比喻急于求成。    一力降十会    降:降伏。会:指会武艺的人。指一个力气大的人,可以同时打败十个会武艺的人。比喻武林角力中,力气大的占上风。    一路荣华到白头    意谓仕途上一帆风顺,至老不衰。    一面墙能挡八面风    比喻一个人能抵挡众多的人。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功五读书    风水:旧指家宅、墓地的地理位置的好坏。旧时认为,人的一生,能否发迹,决定于命运、风水,也靠祖先积德和自身读书。    一年二年,与佛齐肩;三年四年,佛在一边    指信佛的人一年二年内能和佛亲近,三四年就把佛搁置在一旁了。比喻人的志气或志向和感情,随着时间的推移难以持久。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    指一年中最关键的时候是在春天;一生中最关键的问题是勤奋。也指一年的计划在开春时就要安排好;一生的计划要实现,最关键的是勤劳。    一抛屎一抛尿    意谓养育孩子长大成人不容易。    一人立志,万夫莫夺    指一个人立下志向,再多的人也不能改变。形容决心很大。    一人作事一人当    当:承担。指自己做的事情,后果由自己来承担,不连累别人。    一日不书,百事荒芜    指一天不看书写字,很多事情就会生疏或湮没。比喻一天不读书写字,学业就要荒废。告诫人们,要坚持不懈地读书学习。    一日读书一日功,十日不读一场空    指读书贵在坚持,日积月累,才见功效,如若间断,前功尽弃。    一日功好做,百日功难磨    指做事短时间下功夫容易,长期坚持不懈很难。    一日师徒百日恩    指师父对徒弟的恩情深重。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指徒弟对于师傅应如对待父亲一般,尊敬和侍奉一辈子。也指一旦认作老师,就要一辈子像尊敬父亲一样尊敬他。    一身之戏在脸,一脸之戏在眼    指文艺表演主要体现在面部表情上,面部表情又主要是由眼神来体现。    一身做不得两件事,一时丢不得两条心    指做事要专心,不能分散注意力。    一生不出门,终究是小人    指一辈子没有出去见过世面,终究是眼界窄小的人。也就是说,一个人一辈子不出去闯荡闯荡,见见世面,终究不会是个有出息的人。    一事不知,君子之耻    意谓君子博学,只有一件事偶尔不懂,也感到羞耻。    一手穿针,一手捻线    指一人承担了全部的事情。    一岁学步,两岁会走,三岁离手    指婴儿直到三岁,才能离开娘怀。    一心不能二用    指人不能在同一时间想或做不同的事情。指想事或做事要专心致志,不能分心。    一着不到处,满盘都是空    一着:一步棋。指下棋时关键的一步走错,就会导致全盘棋落空。比喻做事关键的一环处理不当,就会导致完全失败。    一字值千金    一个字的价值达到千金。意谓文辞相当精彩。    遗子黄金满�,不如教子一经    意谓留给儿子黄金满筐,不如教他们熟读经书。    蚁可测水,马能识途    比喻有经验的普通人能解决疑难复杂的问题。    艺不压身    指技艺可用以谋生,对自身是有利的。比喻掌握一些本领或技艺,对自己总会有好处。    艺高人胆大    指技艺或本领高强的人做起事来胆子大。    英雄不怕出身低    之所以成为英雄人物,与出身贵贱并没有什么关系。    英雄出少年    指自古以来,英雄好汉大都是从青少年开始展露出来的。也指杰出的人物往往从年轻的人中间产生。    英雄生于四野,好汉长在八方    四野:广阔的原野,泛指四方。八方:指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泛指周围各地。指无论什么地方都有英雄好汉。    英雄无用武之地    指有才干的人得不到施展的机会。    鹰立如睡,虎行似病    指鹰站立时闭着眼睛,好像在睡觉一样;老虎走路摇摇摆摆,好像生了病似的。比喻真有本领的人不会很起眼,也不会轻易表露自己。    有其母必有其女    意谓有什么样的母亲,必定有什么样的女儿。    有其师必有其徒    指什么样的师傅,就会带出什么样的徒弟。    有钱无钱,买画过年    我国民间习俗。我国过春节最重家庭团聚。春节前夕,身在异乡的人,不管穷富,都要设法回家同家人过一个团圆年。而北方民俗,过大年家家贴年画。不论多穷,总得买张年画过年。    有享不起的福,可没有吃不起的苦    指经过生活磨炼的人,任何艰难困苦也承受得了。    有意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阴    指―心栽花,花却不活;随便插根柳枝,倒长得很茂盛。也指事与愿违。比喻有心去做的事没有做成;但无意去做的却显出了效果。也比喻希望太大,常常落空;听其自然,反倒成功。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    指人有志气不在于年龄大小。也就是说,只要有志气,不论他年龄大小都能有所作为;没有志气,活到百岁也是白活。    有志者事竟成    指有志气的人,做事总能成功。    有状元徒弟,没有状元师傅    状元:科举时代的一种称号。元代以后称殿试一甲(第一等)第一名,比喻行业中技艺最高的人。指学识、本领的提高乃至有所成就主要靠自身的努力,师傅的作用是有限的。    幼而学,壮而行    指年幼时勤于学习,壮年时就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也指年幼时努力学习,长大后就可以施展才干。    与其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指领导或家长以实际行动做出表率要比单纯的说教强得多。    玉不琢,不成器    指玉石要经过雕琢才能成为器物。比喻人需接受教育、经受磨炼才能成才。    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在读书    高:抬高,提高。门第:旧时指家庭的社会地位。要想提高家庭的社会地位必须行善做好事,要想有好的后代关键是让他们读书学习。    远来的和尚好看经    比喻外地来的人受到器重,更容易取得本地人的信任。    越经过风雨的草越兴旺,越经过苦难的人越坚强    指人的坚强品格是从苦难中磨炼出来的。    云从龙,风从虎    云跟着龙行,风随着虎起。比喻杰出人物总是应运而生。    云里千条路,云外路千条    指天上地下,到处是路,就看人走不走,会不会走。比喻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会很多。    运动不出汗,成绩不见面    指体育训练时没做到出大力流大汗就不会取得好成绩。    宰相肚里好撑船    比喻有作为有理想的人,心胸开阔气量大。也就是说,气量大的人能容忍各种人和事,而气量小的人一点小事也不能容忍。    早起三朝当一工    朝:早晨。指连续早起三天,三个早上的工作时间就能抵得上一整天的活。    赠人千金,莫若教人一技    莫若:不如。赠送给人钱财不如教会别人掌握一种技能更有益。    站的高,看的远    比喻目光长远广阔,不局限于眼前。    丈夫非无泪,不洒别离间    大丈夫并非无泪,只是不要在离别时挥洒。意谓男子汉要有志气,不因儿女情长而志短。    照着葫芦会画出瓢来    比喻照样模仿,也能成事。    真金不能终陷    意谓有真才实学的人不会一直被埋没。    真金不怕火炼    意谓正确的事物经得住考验。    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    真人:道教所说修行得道的人。指有能耐的人不轻易表现或显露自己的才能。    争气不争财    比喻有些人为了争一口气,就是花费钱财也在所不惜。也比喻应该争气求上进,不要去争钱财。    整瓶不摇半瓶摇    满瓶的液体摇起来不动,半瓶子的却能摇来摇去。比喻有真才实学的人不炫耀自己,而才学浅薄的人却爱在人前表现。    郑板桥的竹子能碰死家雀    郑板桥:字克柔,号板桥,清代乾隆年间进士,工画兰竹,扬州八怪之一。指郑板桥画的竹子,笔力遒劲。    郑玄家牛,触墙成八字    郑玄:东汉末年著名学者。指推崇郑玄学识渊博,影响广泛,连家中的牛都识字。    知恩不报非君子    意谓不知道报恩的人算不上是品格高尚的人。    知恩不报非君子,万古千秋作骂名    知道别人对自己有恩不想报答,就不是品德高尚的人,会永远被世人唾骂。    知过必改,便是圣贤    意谓品行高尚的人知错即改。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意谓有见地的人话不多,滔滔不绝的往往是浅薄无知的人。    只愁不养,不愁不长    发愁的是没有生下孩子来,只要生下来,就不愁养不大。指只要精心养育,孩子一定会长大成人。    只怕不做,不怕不会    意谓凡事只要肯做,没有学不会的。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杵:舂米或捶衣用的一头粗一头略细的棒铁杵。指只要下功夫,铁棒也可磨成细针。比喻只要有恒心和毅力,肯下苦功夫,再难的事情也能成功。    只有不快的斧,没有劈不开的柴    比喻只有没有本领的人,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也就是说,只要肯动脑筋,努力去干,什么样的困难都能克服。    只有穷秀才,没有穷举人    秀才,只取得了进学的资格;举人,已经取得了做官的资格。指只有读书的穷秀才,没有做官的穷举人。    只有状元学生,没有状元师父    状元:科举殿试头名为状元。一说状元才学最高,在状元面前,只有当学生的份,没有当师父的份。另一说,状元只有学生出身的,没有师傅出身的。    只知我外面行状,哪知我肚内文章    行状:指人品或事迹。意谓只知表面情况,不知道内心的盘算。    指儿不养老,指地不打粮    指:指望。指指望他人帮助是达不到目的的。    指头当不了拳,兔子驾不了辕    辕:车前驾牲畜用的两根直木。比喻小材不能大用。    致富先治愚,治愚办教育    要想富裕必须先根治愚昧,根治愚昧的办法是办好教育。    智慧的头脑胜似闪光的金子    意谓有多谋善断的头脑,比黄金更可贵。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聪明有才智的人,考虑问题多了,也难免会有失误的时候。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意谓聪明人即使对问题反复考虑,也难免出一些差错;愚笨的人经过多次考虑而出的主意,总会有可取之处。    种花一年,看花十日    比喻短期的享受是长期艰苦劳动的结果。    种火又长,拄门又短    指一段木料,用来引火嫌它太长,用来撑门又嫌它太短。比喻一个人高不成,低不就,没有用处。    种了高梁不长谷子    指种下什么样的种子,就生长什么样的苗。比喻什么样的父母就会教养出什么样的孩子。    种田不离田头,种园不离园头    比喻干一行就要爱一行。    种田弗离田头,读书不离案头    弗:不。案:书桌。意谓做事必须持之以恒,才有成效。    众人是圣人    意谓人多出智慧。    庄稼靠种树靠苗    指庄稼要好,靠的是种子好;树要好,靠的是树苗好。也比喻家庭或事业都指望着下一代人的成长。    子大父难为,徒大师难当    指儿子长大了,父亲难管教;徒弟学成艺,师傅受冷落。    子弟宁可不读书,不可一日近匪人    指年轻一代宁可不去念书,也不能让他们接近坏人。    字是黑狗,越描越丑    写下的毛笔字不能回笔重描,否则会越描越难看。    字是门牌书是屋    指书好比屋子,字好比门牌,好屋子也要好门牌来装点。也指读好书还必须写好字。    字是一匹马,孔夫子学了半个胯    孔夫子:中国古代大圣人。指连孔圣人也有许多字不识得。也指汉字多,不可能都认得。    字无百日工    意谓练写毛笔字,没有一百天的工夫,就难见成效。    字要习,马要骑    字要经常练,马要经常骑。意谓勤学苦练才能出成绩。    自古书生多薄命    意谓自古以来读书人大多命运不好。    自古英雄出少年    意谓自古以来,英雄业绩多是在年轻时创造的。    自古英雄多磨难    指英雄人物的成长,往往要经历许多磨难。    走棋不悔大丈夫    指下棋不悔步,这才是棋场上的英雄好汉。也指刚毅正直的人做事不翻悔。    尊师学手艺,爱徒授技能    徒弟学习手艺的时候要尊敬师傅,师傅传授技能的时候要爱护徒弟。    坐经拜道,各有一好    坐经拜道:学佛和学道。意谓各人爱好不同。    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    本指撞钟是和尚的职责。现多比喻不求进取,得过且过地混日子。    哲学格言精选    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意谓抬高他人,贬低自己。    唱戏还要有个过场    过场:戏剧中用来贯串前后情节的简短表演。比喻做事不能操之过急,要一步一步来。    朝山的不是全为了敬神    比喻同做一件事的人,目的不一定都一样。    车到没恶路    比喻事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总有办法解决。    扯了鸡毛鸡骨痛    比喻事情虽然不大,牵连着自己,就得跟着吃苦。    尘世上没有不吃腥的猫    比喻嗜欲成性的人,任何时候都改变不了贪婪的本性。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殃:灾祸。因城门失火,用护城河内的水去救火,使护城河水减少,会导致鱼死亡。比喻灾祸来临时,常常会牵连无辜。    乘记忆力清醒时,要把衣襟裹严实    比喻事先就要仔细考虑、周密安排,以防意外事故发生。    仇人转兄弟,冤家转夫妻    迷信说仇人往往转生为弟兄,冤家常常转生为夫妻。指矛盾是在不断地转化的。    丑不丑,一合手;亲不亲,当乡人    一合手:左右手相合。指不论丑不丑,是一家人就好;不论亲不亲,是老乡就亲。也指同乡人情亲。    出水才看两腿泥    比喻事情要发展到最后才能见分晓。    除夜犬不吠,新年无疫疠;除夜恶犬嗥,新年多火盗    除夜:除夕晚上。旧时认为,除夕晚上狗不叫,新年里就没有瘟疫流行;除夕晚上,恶犬狂吠不止,新年多发生火灾盗窃事故。    聪明却贫穷,昏迷做三公    三公:古代朝廷三种最高官衔的合称,周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明清沿用周制。旧时指聪明能干的人反倒贫困潦倒,愚蠢而糊涂的人却往往做了大官。    寸铁入木,九牛难拔    拔:拉。指一寸长的钉子刚打进去,九头牛的力量都拔不出来。比喻事态发展到一定的势头,便不可逆转。    打柴的不跟遛马的走    比喻志趣不同,不相为谋。    打虎要力,捉猴要智    指处理不同性质的问题要采取不同的策略。    打了骡子惊了马    比喻打击这个,使那一个也受到了惊吓。也比喻有时惩罚了这个人,会惊吓了另一个人。    打喷嚏是鼻子痒,做梦是心里想    比喻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是有缘由的。    打墙板儿翻上下    指打土墙时,两面夹板,填土夯实,上下板不断翻覆,土墙逐次增高。常用以比喻人贫富兴衰变化无常。    打墙也是动土    指为了小事而费了大力气,不如干脆趁势做起大事来。    打人莫打膝,道人莫道实    指和人发生纠纷时,切忌揭露对方的隐私,就像打人不要打要害处一样。    打伞戴帽,各取所好    指人性格不同,爱好各异。也指根据需要,各取所需。    打死人有罪,哄死人没罪    打死人要抵命,而骗人却没有罪名。意谓要警惕口蜜腹剑的人。    打嚏耳朵热,一定有人说    旧俗认为打喷嚏或耳朵发热一定是有人在牵挂或议论。    打铁看火候,做事看时机    火候:火色程度,包括火力大小,时间长短。指做事要抓住机遇。    打铁先得本身硬    打铁要花力气,所以打铁的人身体一定要硬朗。意谓处理棘手的问题时自己的本领或作风要过硬。    打铁要趁热,治病要趁早    打铁要掌握火候,有病要及早治疗。意谓办事情要抓住有利时机。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从大的方面观察和考虑问题,从细小的事情上做起。意谓办事情既要目光远大,胸有全局,又要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    大从小来,有从无来    指事物的发展总是从小到大,从无到有。    大官送上门,小官开后门,老百姓求别人    旧指大小官员办事门路很广,老百姓办事寸步难行。    大海哭孩脸,一天变三变    指海面变化无常,风浪说来就来。    大伙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指团结起来,就能战胜困难,创造奇迹。    大路不转小路转    比喻事物总会发生变化。    大路朝天,各走一边    朝天:指通向天边、远方。意谓各人走各自的路,互不干涉。    大人不同小人斗    指地位高的人不和地位低下的人争斗。也指修养高的人不和粗野的人计较。    大事瞒不了庄乡,小事昧不住邻居    指乡亲邻里最了解情况。    大寿到,难照料    大寿:生命的大限。指寿数已尽,无能为力。也指事情发展到绝望地步,很难挽回局面。    大限难逃    大限:劫难,寿数,死期。旧指命里注定的,无法改变。    大小一个礼,长短一根棍    指送礼不计轻重,只在于表达情义。    大小做个官儿,强似点水烟儿    指做官无论大小都比做普通老百姓强。    大有大的难处,小有小的方便    指大的并不都好,大有大的难处;小的并不都差,小有小的方便。    大有大难,小有小难    意谓不管大小,都有各自的困难。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蚂蚁,蚂蚁吃泥巴    比喻旧时人与人的关系是大欺小,强凌弱。    带着铃铛去做贼    带着铃铛去偷别人的东西。意谓做事情不加避忌,导致暴露自己的目标。    单刀好使,左手难藏    指练武的人耍刀时,总是用左手护着右手的手腕,因而左手最容易受伤。    单者易折,众则难摧    意谓个人的力量容易被挫败,众人的力量难以摧毁。    胆小的人心细    指胆量小的人对事情的前因后果想得比较细致。    当差的会搪塞    指旧时下层官吏会糊弄上级。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意谓应该采取果断行动,如果犹豫不决,将会失去时机,处当面锣,对面鼓面对面地打锣,面对面地敲鼓。意谓面对面地争论或商谈事情。于被动地位。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