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是美国第35任总统(1961年~1963年),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在20世纪出生的总统。肯尼迪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布鲁克林市,于1936年秋季登记入大学念书。在期间,他两次去欧洲旅行,第二次去的是英国,当时他的父亲正任美国驻英国大使。1940年6月毕业。
有这样一件关于肯尼迪的轶事:
肯尼迪小的时候,父亲就很注意对他独立性格和精神状态的培养。一次,父子二人驾着马车外出游玩,在一个拐弯处,由于马车速度太快,小肯尼迪从马车上摔了下来。
他以为父亲会下车帮他,就趴在地上没有起来,然而父亲却坐在马车上悠闲地抽起烟来。
肯尼迪喊道:“爸爸,快来扶我!”
父亲问道:“你摔疼了吗?”
肯尼带着哭腔说:“是的,我感觉自己爬不起来了。”
父亲严厉地说道:“那也要自己站起来,重新爬上马车。”
肯尼迪挣扎着从地上站了起来,摇摇晃晃地爬上马车,满脸抱怨地问父亲:“你为什么要这样做?”
父亲语重心长地说:“儿子,人生就是这样,跌倒了,爬起来,奔跑,再跌倒,再爬起来,再奔跑。在任何时候都要靠自己,你要明白,没有人会去扶你的。”
很多心理学专家都认可这样一个观点:一个糟糕的想法最终会收获一个糟糕的结果,一个美好的想法最终可以收获一个美好的结果,简而言之,就是“心想事成”。
心理学家也认为,最终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事成”,取决于“心想”的程度,即你的决心有多大。
从毕业的名人数不胜数,大多是科学家、企业家和政界人士。殊不知,第一个现代奥运冠军与大学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就是詹姆斯·康纳利。
1896年4月6日,现代奥运史上的第一个世界冠军诞生了,他就是来自美国大学的大学生詹姆斯·康纳利。
康纳利1895年被大学录取,学习古典文学。在学校时,他已经是当时全美三级跳远冠军了。听说奥运会即将在雅典举行,他便向学校请8周假前去参赛,但学校拒绝了他的要求。康纳利执意要到奥运会上一试身手,于是他离开了,自己争取到参加奥运会的资格,成为由11人组成的美国代表团的成员之一。
与他一同前去的其他美国同伴都是波士顿体育协会麾下的运动员,参赛是免费的。而康纳利太穷了,他享受不到这种待遇。他这次参赛是在一家很小的体育协会的赞助下才成行的。由于资金紧张,他花掉了自己仅有的700美元的积蓄,才登上了德国德福达号货船。
就在启航的前两天,他伤了后背,几乎毁了他的全部计划。幸运的是在从纽约到那不勒斯的17天航行中,他的伤痊愈了。但是刚下船,他的钱包又被人偷走了。这还不算,更为糟糕的事接踵而来:因为希腊历制和西方历制不同,比赛在他们到达的第二天就开始了,而不是他们原以为的12天之后;而对他更为不利的是,他的三级跳远项目的起跳要求是单足跳一单足跳一起跳,而不是他从小练习的传统跳法单足跳一跨步一起跳。
4月6日下午,三级跳远比赛开始了。在其他运动员跳完之后,康纳利最后一个出场。他走到沙坑前,把帽子扔到了一个别的运动员跳不到的位置上,大声呼喊自己要跳到帽子那里去。他在跑道上加速,按照新的规则,先两个单足跳,然后起跳,最后落在比他的帽子更远的地方,跳出了13.71米的好成绩,成为当之无愧的现代奥运史上的第一个冠军。
1949年,大学试图与他和解,并授予他博士学位。
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在逆境中坚持自己的决定。面临着参加奥运会就要离开学校,且自己自费参赛的严峻考验,詹姆斯·康纳利坚持自己的想法,最终博得了胜利。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成功,希望自己奋力追逐的目标能够实现,但是,相对于世界人口的总数量而言,成功的人远远少于碌碌无为者。为什么成功者永远是少数人呢?是因为其他的大部分人没有努力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其实很多人都很努力,但是,他们为什么没有成功呢?中国有这样一句老话:行百里者半九十,可以这样理解这句话:如果你的目标是走完一百里,那么,走完九十里才算走完一半。这句话既说明了后面路程的重要,也说明了后面路程的艰难,而那些不成功的人往往就是没有坚持走完后面的“十里路”,正所谓九十九度还差一度才是开水,如果放弃了在上升一度的机会,那么,这种水就是不能喝的。同理,如果在最后关头放弃了努力,那么前面的所有努力也前功尽弃了。这就像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在《赢在中国》节目上有一句话:“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绝大部分是死在明天晚上,所以每个人不要轻言放弃。”它们同时说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努力只是成功的必备条件之一,那么,成功还需要什么条件呢?我们先来看这样一个故事,它也许能给我们想要的答案。
有一位年轻人,想做苏格拉底的学生,并且承诺,如果苏格拉底愿意接受他,那么他将会很勤奋的学习。听了这些,苏格拉底只是笑了笑。有一天,苏格拉带着这个年轻人到一条小河边,“扑通”一声,苏格拉底径自跳进了河里,他在河里边游泳边向年轻人招手,于是年轻人来不及思索的也跳了下去。没想到,当年轻人一跳下来,苏格拉底立即用力将他的脑袋按进水里,年轻人好不容易挣扎出水面,苏格拉底立即再次用更大的力气将他的脑袋按进水里。年轻人吓得拼命挣扎,刚一出水面,还来不及喘气,苏格拉底第三次死死地将他的脑袋按进水里。性命攸关,这次年轻人本能的使尽浑身力气挣开了苏格拉底,朝河岸逃去。他本能地就拼命往岸上跑。
爬上岸,年轻人惊魂未定,喘了好一会儿气才指着河里的苏格拉底问:“大师,你这是什么意思?”然而,苏格拉底没有理他,爬上岸像没事一样就走了。年轻人似有所悟,追上苏格拉底,很诚恳地问道:“大师,你刚才的做法一定是有意义的,可以指点一下吗?”苏格拉底见他态度诚恳,于是,站定下来,告诉他说:“你想做我的学生,就必须有非常强烈的决心,就如同你刚才求生的决心一样,如果只有勤奋而没有决心,即使是我也教不好你。”
决心是实现目标必不可少的条件,当决心与目标相结合,就会产生百折不挠的巨大力量。因此,一个能够凡事坚持到底的有决心的人,往往更容易得到成功者的赏识,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才能。
很多心理学专家都认可这样的一种观点:成功与不成功的区别在于前者的态度是一定要成功,而后者仅仅是想要成功,前者比后者更有决心。如果仅仅是想要,可能也就是想想而已,最终还是什么也得不到;如果是一定要,那就会为了目标想尽各种办法,因为成功一定有方法。
有一家私营业主,老板很喜欢登山;常常利用节假日组织员工登山。宋年虽然已经进入中年人的行列了,但还是和年轻的同事们一起积极报名参加。因为年龄与体能的关系,宋年总是落在年轻同事的后面。体力好一些的年轻同事似乎轻而易举地就登上了山顶,而有的因为怕累中途往回返,宋年每次都累得汗流浃背,气喘吁吁,但是因为他下定决心一定要登上山顶,所以还是会一步一步坚持向上爬,直到登上山顶。
那位私营业主自己是一个很有决心的人,他就是靠着一步步的打拼和坚持才小有成就的,所以,他很欣赏宋年表现出来的意志力。经过登山过程中的几次观察后,他觉得宋年所表现出来的决心难能可贵,他总能够为了自己的目标坚持到底,于是主动给宋年升职。
西华·莱德是一位著名的战地记者,在他的一篇文章中,曾记录过一个关于决心的很感人的故事。在西华·莱德的一生中,他始终记得那句对自己的忠告:“继续走完下一里路”。而他这样记载了与这句话相关的经历。“那是二战时候的事。我们被迫跳伞逃生,结果迫降在缅印交界的森林里。我们当时又累又饿,而且相当害怕,我们必须翻越山岭,进入印度,大约要步行140英里。没有人能够体会到140英里对于一些极度紧张和劳累的人来说意味着什么。我的双脚都起了血泡,但我们不能停下来,我只能一遍遍地对自己说:继续走完下一里路。结果我们成功了。”
100%的意愿,100%的决心,100%的成功的欲望,才可能有100%的成功。所以,有决心,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心理训练06:如何培养自己的决心
⑴勇敢面对各种意外情况。
遇到问题时,对自己说:这不能难倒我,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坚持一下就过去了。
遇到不幸时,对自己说,对于一个有决心的人来说,不幸是锻炼自己的最好方式。
遇到困难时,对自己说,生活给我们设置了障碍,但同时也给了我们越过障碍的能力,这只是命运对我们的一次“考试”罢了。
⑵明确自己的目标,并且坚决执行目标。
给自己定一个目标,这样就有了前进的动力,并且,坚定不移地去执行它。比如,你的目标是走完100公里的路程,那么,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放弃,直到完成为止。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