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回家后,续写了故事后,又去请导师指点。
读完新的故事后,导师又似乎难以割舍地问:“结束了吗?”
学生心里更加兴奋,他想,一定是我的小说精彩绝伦,叫人欲罢不能!他又回家续写了一段故事。
当他第三次去导师家,将续写的故事读给导师听时,导师说:“其实你的小说早该收笔,在我第一次询问你是否结束的时候,就应该结束。何必画蛇添足,狗尾续貂?该停则止,看来,你还没把握情节脉络,尤其是缺少决断。决断是当作家的重要素质,否则,拖泥带水,如何打动读者?”
生活总是充满了风险,所以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做出选择:向前还是退后,是继续还是放弃,是离开还是留下……而面临的最多也最艰难的选择,大概就是关于金钱和利益的投资,在操作股票时,是选择投资还是放弃?投下去可能大赚一笔,也可能血本无归;放弃了自己肯定不会损失什么,但是该赚的没有赚到不算是一种损失吗?当我们投资的那支股票正在看涨时,是急流勇退还是继续坚持?是知止还是希望得到更多?看了下面的一个故事,也许你会懂得要怎样选择。
春秋时期,越国人公孙策想出了一个捕捉野鸡的好办法,他把一只箱子制作成一个陷阱,并且抓了一把玉米,边走边撒,一直撒到箱子的外边,然后他在箱子的盖子上系了一根绳子,自己攥着绳子的另一端,远远地躲在一边等着。
没过多久,有一群野鸡发现了洒在地上的玉米粒,于是欢快的吃了起来。公孙策数了数,被引来的野鸡有十只,如果全部抓住够他吃好几天的。公孙策耐心的等待着野鸡自己进入箱子,功夫不负有心人,不一会儿,有三只进入了箱子,外面的野鸡它们进去了没有什么危险,还有玉米粒可以吃,于是也争先恐后的进去了,只有两只好像还在犹豫要不要进去。公孙策一边暗暗祈祷,让剩下的两只也进到箱子里,一面想着如果十只都被他抓到,那剩下的一个星期就什么都不用干了。
他正想着,一只野鸡仿佛感觉到了危险的气息,从箱子里溜了出来,他有些后悔没有及时拉下箱子的盖子,于是安慰自己说,如果还进去一只就拉盖子。可是,在他这样想的时候,又有两只野鸡跳出来了。公孙策更加后悔,但他还是抱着侥幸的心理想:它们肯定还会进去的。然而,结果却是他眼睁睁的看着所有的野鸡从箱子里跳了出来,留给他一个连玉米粒都没有的空箱子。
公孙策捕捉野鸡失败就在于他不懂得知止。如果他在有八只野鸡进入箱子的时候就拉下盖子,或者在第一只野鸡跳出来的时候当机立断,那么他最少能够收获七只野鸡。他却期待会有更好的结果出现——有八只的时候希望是十只,有了七只又希望是八只……没有见好就收,结果不仅没有捕捉到野鸡,自己还损失了一把玉米粒。
捕捉野鸡要懂得知止,投资更要懂得知止,不懂得知止的人,一定有一颗贪婪之心,总是希望能够得到更多。而贪婪会导致投机,投机又十有八九会亏钱。所以,在股市上越是不懂得知止,就越容易遭受损失。因为投机心态容易使人丧失理性的思考和判断力,抵不住诱惑,而犯理财错误。那些在股票市场因为投机而损失的人,背后总是可以看到贪婪的影子,其因果链条是:财务不安全感一贪婪一投机一投资损失。
不懂得知止的人还很容易上当受骗。从各种媒体报道的投资诈骗事件中可以看到,不少金融投资诈骗的手法并不高明,但上当的人有不少还是高智商人士,其中还不乏“精明”之人,不过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太急于赚取更多的钱,骗子只需要掌握这一点,激起人们的贪婪之心,贪婪心一旦占据了上风,人就失去了正常的判断能力,轻而易举的走进了魔鬼的陷阱。
所以,在投资上,应该见好就收,适可而止,这样可能还能够小赚一笔。如果一味等待更多的利润而错失抽身的好机会,结果可能不仅没有利润可言,甚至自己投入的钱都无法收回。
见好就收,不仅是为了保住自己的投入,更是一种以退为进的战术,掌握了这种战术,就能够无往而不胜。
70年代的**,4大资本最雄厚的英资洋行怡和、太古、汇丰及和记,俗话说店大欺客,在许多大企业的生意中,这四家只手遮天。李嘉诚决定运用长江实业的雄厚资金,收购**某些具有实力的上市公司,第一个目标便直指怡和集团的主要旗舰“九龙仓”。然而,以他当时的实力要收购“九龙仓”还需要动一番脑筋。
经过仔细研究后,李嘉诚决定采取不动声色、出其不意的战术。他先派人大量暗中收购九龙仓股票,买下了约2000万散户持有的九龙仓股,使九龙仓的股价在短短几个月内暴涨,从原来的13.4元狂升至56元。这时候,李嘉诚已经拥有了九龙仓20%的股份,按照**《公司法》的规定,他还不能拥有对九龙仓的绝对控制权,而以他的财力已经无法继续购买股价逐渐飚高的九龙仓股。
当时,资金雄厚的华资财团主席包玉刚,也正在争夺九龙仓。李嘉诚见好就收,见自己控制九龙仓无望,就不再买进九龙仓的股票,却主动将持有的1000万九龙仓股票转让给他,除了从中获利5900万港元,又使包玉刚领导的华资财团可顺利取得九龙仓控制权。
李嘉诚认为,当“好”到一定的程度后,就应该抽身撤退,因为此时你已经占有了大部分的利益,如果能够取得80%的利益,就已经算是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并且,如果总是希望能够有100%的收获,那不是雄心壮志,而是贪婪,贪婪会让我们忘掉赚钱是为了让生活更加自由、快乐、幸福,并且还有可能会让我们所有的努力付之东流。现实告诉我们,当每次股灾来临时,除了那些懂得知止的少数人能够快捷抽身外,绝大部分投资者都是铩羽而归,甚至倾家荡产。
市场风云多变,谁也不能完全保证自己“百战百胜”,当你已经获得了大部分的利益时,就应该适可而止。
心理训练52:基金理性投资的六大要点
⑴投资心态
基金投资需要一种平静,一种和谐的心态。不要让基金投资影响到自己的生活。努力塑造一种阳光心态,用一种和谐的、平衡的心态对待基金投资,投资基金本来就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是一件快乐的事,不要因为太看重利润而破坏了自己的快乐心情。
⑵投资组合
对于不同类型基金进行组合投资,而不要盲目的只追求某一个高风险高受益的基金,一定要做到科学的配置。永远记住分散、保本为先,最后才是增值。
⑶投资期限
投资期限和谐,面对不确定的市场调整期净值的波动会更加乐观一些,因为期限决定了收益的长期稳健定性。在购买基金时,如果不是对基金已经有了足够的了解,就不要去短期投资,频繁操作。一定要先量化资金闲置的最大期限。然后再按照这个期限来选择不同类型的基金进行组合。
⑷投资收益
对于基金的收益,不应该把某一阶段的上涨作为投资收益的标杆,而是纵观整个基金的历史,纵观基金的整个一个市场周期的表现,再设定符合趋于合理的、稳健的投资报酬率为目标,并且遵循科学的原则来配置组合。
⑸投资风险
基金组合应该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前提进行配置各类基金,同时运用一定的策略,才能达到长期稳健的收益,避免基金组合整体收益的大起大落。投资者在了解认识和评价基金投资风险时,不应该一味的借鉴别人的经验,还应该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正确地认识基金的风险特征,切记不要过高的看待股票型基金的风险,也不要轻视债券型基金的风险。
⑹投资目标
我们的投资是为了理财目标的实现,如果是为子女教育的“五年教育规划”,或者为自己养老的“十年养老规划”等远期的目标,就应该把这个投资期限放到长期,眼光放远一些。如果只是为了短期的理财目标,如买房买车计划等,则应当选择配置混合型或者债券型基金以及短货币型基金多一些,以保证资金的流动性、低风险性的投资。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