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自己活下去的意志够坚强,能尽量利用时间,我需要彻底专注、保持清晰的思维和正精进,同时不执著于结果。痛苦不是惩罚,死亡不是失败,活着也不是一项奖赏。 ――崔雅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人对自己坎坷的命运实在不堪忍受,于是天天在家里祈求上帝改变自己的命运。上帝被他的诚心打动,于是对他承诺:“如果你在世间找到一位对自己命运心满意足的人,你的厄运即可结束。”此人如获至宝,开始他寻找的历程。 这一天,他走到皇宫,询问万人之上的天子:“万岁,您有至高无上的皇权,有享受不完的荣华富贵,您对自己的命运满意吗?”天子叹道:“我虽贵为国君,却日日寝食不安,时刻担心有人想夺走我的王位,忧虑国家能否长治久安,我能否长命百岁,还不如一个快乐的流浪汉!”这人又去找了一个在太阳下晒太阳的流浪汉,问道:“流浪汉,你不必为国家大事操心,可以无忧无虑地晒太阳,连皇上都羡慕你,你对自己的命运满意吗?”流浪人听后哈哈大笑:“你在开玩笑吧?我一天到晚食不果腹,怎么可能对自己的命运满意呢?”就这样,他走遍了世界的每个地方,访问了各行各业的人,被访问的人说到自己的命运竟无一不摇头叹息,口出怨言。这人终有所悟,不再抱怨有残缺的生活。 说也奇怪,从此他的命运竟一帆风顺起来。 人们对事物一味理想化的要求导致了内心的苛刻与紧张,所以,完美主义者常常不能心态平和,追求完美的同时也失去了很多美好的东西。事物总是循着自身的规律发展,即便不够理想,它也不会单纯因为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如果有谁试图使既定事物按照自己的主观意志改变而不顾客观条件,那他一开始就注定已经失败了。 童话中渔夫那贪婪的妻子,终于未能逃脱依旧贫穷的命运便是证明。现实中,我们许多人都过得不够开心、不够惬意,因为他们对环境总存有这样或那样的不满,他们没有看到自己幸福的一面。也许你会说:“我并非不满,我只是指出还存在的问题而已。”其实,当你认定别人的过错时,你的潜意识已经让你感到不满了,你的内心已经不再平静了。 一桌凌乱的稿纸,车身上一道明显的划痕,一次你不太理想的成绩,比你理想中的身高、体重矮一些、轻一些,种种事情都令人烦恼,不管与你有多大联系。你甚至不能容忍他人的某些生活习惯。如此,你的心思完全专注于外物了,你失去了自我存在的精神生活,你不知不觉地迷失了生活应该坚持的方向,苛刻掩住了你宽厚仁爱的本性。 没有人会满足于本可能改善的不理想现状,所以,努力寻找一个更好的方法:用行动去改善事物,而不是空悲叹,一味表示不满;应该用包容的心去看待事物,而不是到处挑毛病,让不必要的烦恼来搅乱自己的心。同时应该认识到,我们可能采取另一种方式把每一件事都做得更好,但这并不是说已经做了的事情就毫无可取之处,我们一样可以享受既定事物成功的一面。有句广告词不是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吗?所以,不要苛求完美,它根本不存在。 爱默生曾说:如果你不能当一条大道,那就当一条小路,如果你不能成为太阳,那就当一颗星星。决定成败的不是你尺寸的大小,而是做最好的你。 许多人都感叹命运不好,其实是他自己的活法不对。上一座山,刚上一小段,发现另一座美丽壮观,于是匆匆跑下来又开始登那座“美丽壮观”的山;刚登上一小段,又发现另一座更美丽壮观的山……如此下去,这些人跑来跑去,跑了几十年却仍在“山”脚下徘徊,当然又是命苦又是心累地叫个不停,可这怪谁呢? 最好的活法是顺其自然。这里的自然不是随波逐流,不是随遇而安,更不是醉生梦死地跟着别人走,而是指一个人弄明白自己的人生方向后踏踏实实地顺着这条路走下去,心安理得地不羡慕别人的成功更不会跑去盲目地跟着别人走。应该明白,鱼儿不会因为羡慕鸟儿就能飞上天空,小草不会因为羡慕大树就能发疯地长高,一个人更不能因为羡慕别人的成就就忘了去把自己该做的事做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势,也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座“山”。关键是找到那座“山”,然后坚定地攀登上去。坚持登一座山的人一定能达到顶峰,坚持做一项事业的人一定能成功,坚持一种生活信念的人一定会幸福。 建立好心态的意义就是帮助你找到最好的活法,然后顺其自然努力去奋斗。既不感叹命运也不抱怨时代,当不了大树就当小草,当不了太阳就当星星,当不了江河就当小溪……明白自己是什么也就明白了自己该走的路,明白了自己的能力有限也就明白了不可能事事完美,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坚定地走在自己选定的人生路上,就会在生活中创造出无穷的乐趣,就会在前进中开发出无尽的幸福与欢乐。 心灵感悟 如果你有过于要求完美的心理趋向,又认为情况应该比现在更好时,一定要把握住自己,放弃苛刻的眼光,心平气和地承认生活的残缺,这才是成熟者的心态。 让你焦头烂额的烦恼都是自找的 思维、灵魂、观念和喜、怒、哀乐等,也是内因决定,而不是外因决定。 一个烦恼少年四处寻找解脱烦恼之法。 这一天,他来到一个山脚下。只见一片绿草丛中,一位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着悠扬横笛,逍遥自在。 烦恼少年看到了很奇怪他为什么那样的高兴,走上前去询问: “你能教给我解脱烦恼之法么?” “解脱烦恼?嘻嘻!你学我吧,骑在牛背上,笛子一吹,什么烦恼也没有。”牧童说。 烦恼少年试了一下,没什么改变,他还是不快乐。 于是他又继续寻找。走啊走啊,不觉来到一条河边。岸上垂柳成荫,一位老翁坐在柳荫下,手持一根钓竿,正在垂钓。他神情怡然,自得其乐。 烦恼少年又走上前问老翁: “请问老翁,您能赐我解脱烦恼的方法么?” 老翁看了一眼面前忧郁的少年,慢声慢气地说: “来吧,孩子,跟我一起钓鱼,保管你没有烦恼。” 烦恼少年试了试,不灵。 于是,他又继续寻找。不久,他路遇两位在路边石板上下棋的老人,他们怡然自得,烦恼少年又走上去寻求解脱之法。 “喔,可怜的孩子,你继续向前走吧,前面有一座方寸山,山上有一个‘灵台’洞,洞内有一位老人,他会教给你解脱之法的。”老人一边说,一边自个儿下着棋。 烦恼少年谢过下棋老者,继续向前走。 到了方寸山灵台洞,果然见一长髯老者独坐其中。 烦恼少年长揖一礼,向老人说明来意。 老人微笑着摸摸长髯,问道: “这么说你是来寻求解脱的?” “对对对!恳请前辈不吝赐教,指点迷津。”烦恼少年说。 老人答道;“请回答我的提问。” “有谁捆住你了么?”老人问。 “……没有。”烦恼少年先是愕然,而后回答。 “既然没有人捆住你,又谈何解脱呢?”老人说完,摸着长髯,大笑而去。 烦恼少年愣了一下,想了想,有些明白了:是啊!又没有任何人捆住了我,我又何须寻找解脱之法呢?我这不是自寻烦恼,自己捆住自己了吗? 少年正欲转身离去,忽然面前成了一片汪洋,一叶小舟在他面前荡漾。 少年急忙上了小船,可是船上只有双浆,没有渡工。 “谁来渡我?”少年茫然四顾,大声呼喊着。 “请君自渡!”老人在水面上一闪,飘然而去。 少年拿起双桨,轻轻一划,面前顿时变成了一片平原,一条大道近在眼前。少年踏上大路,欢笑而去。 心灵感悟 所谓“想开些”。就是放开度量,不被凡事所困扰。许多烦恼都地自寻的烦恼。当知道烦恼不仅毫无意义,还会负面影响自己时,当能做到虚怀若谷时,烦恼就会荡然无存。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