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夜一个启示录.-21.不要相信“命运的安排”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在面临巨大打击和失落的心理落差时,很多人会说“这是命运的安排”,于是自怨自艾,自暴自弃。说句不好听的,这是典型的懦夫。真正的强者从不相信自己的命运是被注定的,他们会把眼前的不幸当作一个新的起点,在厄运面前仍然可以昂首向前,他们精神不倒,命运最终在他们面前俯首称臣。    所谓生存的境界,往往在你最困难的时候才会体现得淋漓尽致。春风得意时谁都可以昂首阔步,但厄运来临时可以昂首阔步的人才是真正的勇士。    偶然的一次命运中的挫折不应该成为我们停滞的理由。在逆境时抬起头来傲视一切比在顺境中做到这一点更加艰难,也更弥足珍贵。只需你将厄运看轻,就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你的视线。    其实,做人就应该这样,当无事时,应像有事时那样谨慎;当有事时,应像无事时那样镇静。因为在漫长的旅途中,实在是难以完全避免崎岖和坎坷。    只要出现了一个结局,不管这结局是胜还是败,是幸运还是厄运,客观上都是一个崭新的重头再来的机会。    贝多芬早在27岁时就开始初发听力障碍了。开始是左耳,后来右耳也患疾。随后他的听力逐步衰退,52岁时已无法从事演奏和指挥,那时他全聋了。    耳聋对这位天才的音乐家是个致命的打击,因此,他曾经产生过自杀的念头。然而,他那钢铁般的意志终于改变了他的人生观,他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决不许它毁灭我!”所以,在听力衰退的22年里,他曾使用了各式各样的工具来帮助听力,包括一些喇叭型的助听器。然而这类助听器对于辨别声音的能力并没有太大的帮助,因此,他就自己设计了一些有一条额带可以固定在头部的喇叭型助听器。有时他还使用一支木质的鼓槌,一端咬在上下牙缝之间,另一端则附在钢琴上,这样声音的振动可以沿着鼓槌而到牙齿,再传经头骨入耳内。    贝多芬耳聋以后,他对学习和创作更加勤奋,对时间也备觉珍惜了。为了让艺术的火花永不熄灭,他每天都要长时间地练习弹琴,弹得多了,手指发热,他就在琴旁的凉水盆里泡一泡接着再弹,不知不觉中,多少个时辰过去了,水撩在地板上积少成多,最后竟从地板缝漏到了楼下的屋子里……    正是在与命运的顽强搏斗中,贝多芬成功地创作了一曲曲不朽的名作。当耳聋逐渐变化时,却正是重要作品产生的时期:1801年的《月光奏鸣曲》;1804年的《第三(英雄)交响曲》;1806年的《第四交响曲》、《热情奏鸣曲》;1808年的《第五(命运)交响曲》、《第六(田园)交响曲》。而这些重要的作品几乎都是完成在他那与世俗噪音隔绝的世界里。贝多芬的伟大正在于此!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绝不能随意摆布我。”贝多芬的声音在耳边回绕,正是对命运的不屈,成就了音乐史上这个伟大的人物。我们的心中,是否也有这样的呐喊?    当你听到贝多芬创作的经典名曲时,令你震撼的也许更应该是贝多芬对厄运、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在厄运面前,保持精神的沉静和坚定,不因一时的挫折而斗志尽失,是你再次抬头的契机。以勇气、决心和乐观的精神境界面对突如其来的灾祸,你的命运谁都无法注定,一切都可以重新开始。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