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有父母,出外有朋友”,这是很多人养成依赖心理、导致懒惰的根源。如果把你放在一个遥远的地方,在陌生的环境中生活,你就会自食其力,改掉懒惰的坏习惯。 许多人的拖拉,是因为形成了习惯。对于这样的人,无论用什么理由,都不能使他自觉放弃拖拉的习惯。因此,需要重新训练,培养良好的积极工作的习惯。 一个人再拖拉,到了非干不可的时候就不得不干了,正如房子着火了,他就不得不迅速逃生一样。明白了工作的重要性,他就不会再拖拉下去,以免造成危害和其他人的不满。 人都有惰性。睡在阳光下,暖洋洋的不想起来;坐在树阴下聊天;不愿工作或沉迷于娱乐厅中流连忘返,致使好多应该做的事情没有做,也使好多本应成功的人平平淡淡,其罪恶之首,就是懒惰。 一天的时间如果排得满满的,让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来,你就会在忘我的工作中改掉懒惰的毛病。 办事拖拉令你带来的不良后果是积重难返的。正如所有坏的习惯一样,它也同样可以被克服掉。 找出使你习惯拖延的一个具体方面,然后去征服它。如果你能像这样突破拖拉作风对你生活某一方面的束缚,一种得到解脱和成功的感觉将会帮助你在其他方面去战胜它。 学会安排事项的先后次序,然后在一个时期内集中解决一个问题。杂乱无章和拖延总是连在一起的,因为二者可以说是相得益彰的。如果一个人的桌面上摊着十件待处理的公事,那么单单是决定从何下手就要颇费一番功夫。一个家庭主妇面对十来样积留的杂活,往往会感到无精打采,很可能泄气认输,宁肯去看电视连续剧,而一件事也不去做。然而,没有哪两项任务或义务会是同等重要的。在我疲疲沓沓的时候,我发现自己总是随意挑一件事干。或者干些次要的事,而常常忽略了那些重要的事项。现在我再也不会那样做了,因为我已经学会了安排事务的轻重缓急。 一旦你的理智接受了这条戒律,你就会得到所需的能量。总而言之,集中优势是必要的。有一天,我在火车站观察到一位坐在问询台后的服务员。他被拥挤的人群团团围住,喧闹、查问声不绝于耳。而他却不慌不忙地认定一个人,然后目不斜视地盯着他看,慢条斯理、仔仔细细地回答那个人所提出的问题。他从来不转移自己的视线。从来不对其他的人分散一丝一毫的注意力。直到回答完一个人的问题之后,他才又选定下一位提问的人。当轮到我的时候,我不禁夸赞他的泰然自若和精力集中。他笑了。“我已经学会了,”他说,“一次只能集中应付一个人,盯住他的问题不放,直到处理完毕为止。否则,我会发疯的。” 这些做法终将彻底改变我们的处世态度。我终于认识到,成就的报酬远比迁就自己的报酬要令人愉快得多。 看看你周围的人,你会赞同:真正快活的人是那些挣脱了拖延的枷锁,在完成手头的工作中感到满足的人。他们是充满渴望、热情和创造性的人。你也可以成为同样的人。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