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富人.-28.富人怎样致富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如果你有周密的计划并且坚持不懈,你将财源滚滚

    我的好友汤姆是一名优秀的证券经纪人,他常说:“令人遗憾的是十分之九的客户都赚不到钱。”汤姆接着解释说:“虽然这十分之九的投资者没有赔钱,但他们却也没能赚到钱。”

    富爸爸向我讲述了一件类似的事情:“大多数自认为是投资者的人,会在一天之内挣到钱,并且在一周之后又赔了进去。因此他们没有金钱上的损失,但也没有赚到钱。但是他们仍然认为自己是投资者。”

    多年前,富爸爸就告诉我,人们想得较多的投资实际上是好莱坞影片中的投资方式。普通人常常看到:场内经纪人在交易日的开盘时大喊买订单或者卖订单,或者看到某位大亨在一场交易中赚到数百万美元,或看到股票价格暴跌后,投资者跳楼自杀。对富爸爸而言,这些都不是投资。

    记得我曾看过一个采访沃伦・巴菲特的专题节目。采访中,沃伦・巴菲特这样说:“我去市场的惟一目的,是看看有没有人做蠢事。”巴菲特解释说,他从不关注电视上股市专家的点评,也不通过了解股价的上涨下跌来指导他的投资。实际上,他的投资与股市的喧嚣声以及所谓的投资参考消息毫无关系。

    投资并非象大多数人所想象的

    几年前,富爸爸解释说,投资并不是多数人想像的那个样子。他说:“许多人以为,投资是一个充满戏剧性、激动人心的过程。还有人认为,投资包含风险、运气、时机和热点投资消息等诸多因素。有些人自知对投资这个神秘课题知之甚少,因此,他们找到内行一些的投资者,把资金连同信赖一并交给他们。另外一些所谓的投资者要显示他们比其他人懂得多……

    因此他们进行投资,以此证明他们智胜一筹。这就是许多人眼中的投资,但我的投资却不是这样的。我认为,投资是一个枯燥无味的计划,是一个通过机械操作而达到富裕的过程。”

    当我听富爸爸的这一席话时,我在一旁低声地重复着:

    “投资是一个枯燥无味的计划,是一个通过机械操作而达到富裕的过程。”接着我又问:

    “为什么你会这样认为呢?”

    “这正是我想说的问题。”富爸爸说,“投资仅仅是一个由固定程序、策略和一系列能使人变富的措施组合而成的计划……这一切几乎能保证你成为富翁。”

    “一个能保证你成为富翁的计划?”我问。

    “是几乎能保证,”富爸爸重复道,“这其间仍有一些风险。”

    “你是说投资不是一个冒险而激动人心的过程?”我迟疑地问。

    “对。”富爸爸说:“当然,除非你认定了投资就是你想像中的那个样子。不过对我而言,

    投资就像按照食谱烤面包一样简单无味。我个人并不喜欢冒险,我只想成为富翁。因此我只要照计划、食谱或公式去做就行了。这就是我对投资的看法。”

    “既然投资就像照食谱烤面包那样简单,那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不愿意遵循投资程序呢?”我问他。

    “我不知道。”富爸爸说,“我也时常问自己相同的问题。

    我很奇怪,每100个美国人中只有三个人是富翁,这是什么原因呢?在这样一个致富机会人人平等的国度里,只有少数人成为富翁,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我想富,可我没钱。因此对我而言,制订一个富有的计划和找出与之相应的方法,然后照着它们去做,这是很自然的想法。你有没有想过,当他人为你指引一条光明大道时,你为什么还要试图走老路呢?”

    “我不知道。”我说,“大概我还没意识到那是一条成功之路吧。”

    富爸爸接口说:“现在我知道了,为什么对大多数人而言,遵循一个简单的计划却难如登天。”

    “为什呢?”我问。

    “因为遵循一个简单的计划是一件单调而乏味的事情。”富爸爸说,“人性是很容易对老做一件事变得厌倦无聊的,因此他们总要寻求刺激和有趣的事情来做。就是这个原因,导致100个人中只有三个人是富翁。他们起先照计划去做,没过多久,就感到这种日子索然无味。于是他们抛开计划,寻找一种能快速致富的魔法。他们的一生都在单调和趣味往返交错的过程中度过。所以他们没有成为富翁。他们不能忍受日复一日地遵循一个简单而枯燥的致富计划。许多人认为,投资致富的过程很神奇,同时他们还会认为,如果计划不够复杂,那就不算是个好方案。相信我,涉及投资时,简单要比复杂好得多。”

    “你是在哪儿找到你的公式的?”我问他。

    “在《大富翁》游戏里找到的。”富爸爸说,“很多人还是孩子时就玩过《大富翁》游戏。

    但不同的是,从小到大,我从没间断过玩这种游戏。还记不记得几年前,我花了很多时间教你和迈克玩这个游戏?”

    我点了点头。

    “还记不记得,这个简单游戏教给我们一种能带来巨大财富的方法?”

    我又点了点头。

    “这个简单的方法是什么?”富爸爸问我。

    “买四幢绿房子,然后用它们换一家红色的酒店。”我轻声说着,童年的记忆涌上心头,

    “你告诉过我们很多次,那时你很穷,在现实生活中,你的《大富翁》游戏才刚刚开始。”

    “是的,”富爸爸说,“你还记得我带你去看现实中的绿房子和红酒店吗?”

    “记得,”我回答,“我还记得看到你在现实生活中玩这个游戏,我是那么地惊奇。那时我才12岁,但我知道对你而言,《大富翁》不仅仅是一个游戏,只是我仍没认识到这是一条通往财富之途的简易途径。我没有看清这一点。”

    “我一旦学会了这个程序,用四幢绿房子交换一家红酒店,就能自如地运用了。甚至在睡梦中,我都会想到这个方法,很多时候,这个方法就像是我天生会做的事情一样。用不着细加思索,我自然而然地就会用到它了。10年来,我一直遵循这个计划去做,直到有一大梦醒时,我才意识到自己成了百万富翁。”

    “它是你计划中的惟一部分吗?”我问。

    “哦,不是的,这种策略只是我所遵循的简单程序里的一种。我认为如果程序复杂的话,是不值得采用的。如果学完该程序后你仍不能运用自如的话,就放弃它吧。如果你的策略很简明,就大胆地运用它,投资和致富就是这样简单。”

    一本给那些认为投资困难的人们的好书

    在我的投资课上,很多人对“投资是执行计划的单调乏味的过程”这一观点心存疑虑。他们总想从投资高手那里获取更多的事实、数据和证明。但由于我不是投资技术专家,我无法提供他们学术性的证据,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一本关于投资的好书。

    詹姆斯・P・奥肖内西的这本书是送给那些认为投资是有风险、很复杂和危险的人的。同时,它也是那些自认为智胜一筹的投资者的最佳读物。这本书有学术性、数字性的证据阐明:在大多数情况下,被动、机械化的投资系统会打败由人组成的投资系统……即使是基金经理也不例外。

    这本书还阐释了十分之九的投资者赚不到钱的原因。

    奥肖内西的这本畅销书题为《华尔街股市投资经典》(What Works On WallStreet:AGulde to the Best Per for mingIn-vestment Strategies of AllTime),作者在书中描述了两种

    不同类型的决策方法:

    1.经验型的分析方法或称真觉式分析方法。该方法以知识、经验和常识为基础。

    2.定量分析法或称精确统计法。这种方法以大量数据为基础,推论出各种关系。

    奥肖内西发现,多数投资者在作出投资决策的过程中,偏爱直觉分析方法。在多数情况下,直觉分析法的投资者常常作出错误的决定,或败给几乎是纯机械的方法。奥肖内西引用《科学推理的局限性》(The Limits of Scientific Reasoning)一书的作者大卫・福斯特的一句话:“人类的判断力远远小于我们所想像的。”

    奥肖内西还写道:“他们(包括基金经理人)之中的所有人认为自己有过人的洞察力、超凡的财商和选择有利可图股票的非凡能力,不过一般说来,百分之八十的有利可图的股票是参考标准普尔500指数而选择出来的。”换言之,纯机械化的股票选择方式,胜过百分之八十的股票投资行家。这还意味着,即使你对选股一无所知,但只要你采用纯机械化的、非直觉型的投资分析方式,就可以让那些受过所谓良好训练和教育的投资行家们败下阵去。这就是富爸爸所说的:“投资是机械化的呆板而简单的过程。”或者这样说,你想得越简单,冒的风险就越小,就越是高枕无忧,赚的钱却越多。

    奥肖内西书中提到的另一些颇有趣味的观点是:

    1.大部分投资者注重个人经验,而不太在意基础事实或基本利率。也就是说,他们重直觉而轻事实。

    2.多数投资者偏爱复杂程序,而轻视简单程序。他们总有这样一种观念:不复杂不困难的程序算不上是好程序。

    3.简单化是投资的最佳原则。谈到这方面时,他提及我们中的多数人不是将投资简单化而是:“我们使投资变得逾加复杂,我们追风,热衷于股市小道消息,让冲动主宰了我们的决定。我们凭直觉和股市热点判断买进还是卖出,在缺乏内在的一致性和基本投资策略的情况下,我们进行着一笔笔失败的投资。”

    4.他还指出,投资高手和一般投资者都会犯相同的错误。

    奥肖内西写道:“直觉投资者说他们每作一个决定,都要经过客观冷静地思考,但实际上,他们并没有做到。”《财运和愚蠢》(Fortune and Folly)一书中有一句话是这样的:“虽然直觉投资者的办公桌上堆满了分析透彻的调查报告,但最终能被选为退休基金经理的,还是那些投资高手主观上认为不错的人,即使这些人的表现并不出色,但只要他们之间的关系好,那么谋到这样一个职位是不在话下的。”

    5.“投资成功的必由之路是:用心关注和研究投资的远期结果,努力找到一个或一系列有实际意义的投资方法及策略,然后在二者的指引下进行投资。”他还指出:“我们必须明确在投资中策略的优越性和重要性,而不能只关注投资本身。”

    6.历史总是在重演。人们总相信此刻与以往不同。他写道:“人们相信现在不同于过去。时下,网络进入了市场,第三市场经纪人占据着市场,个体投资者被他们的基金经理取而代之,这些基金经理控制了大量的共同基金。有人认为,这些基金经理对投资有着不同的独到见解,同时人们相信,五六十年代的投资策略用于未来的投资中,已没有多少新意和价值了。”然而,自从牛顿这位伟大人物的“南洋贸易公司发财之梦”在1720年底化为泡影后,投资策略就没有太多的改变了。牛顿面对失败,只能仰天长叹:“我能计算出天体的运动速度,却无法测量人们的愚昧程度。”

    7.奥肖内西并不是说投资一定要以标准普尔500指数作为参考标准。他仅是以此来说明直觉思维投资法和机械投资程序之间的相同之处。他接下去说以标准普尔500指数作为参考来投资,并不是最好的程序,但不否认它的确对投资者有所帮助。他解释说,在过去的五至十年中,大盘股是最好的。然而再往前的46年的数据显示,当时买小盘股是明智之举,那些资本总数还不足2500万的公司发行的小盘股,着实让投资者们大赚了一把。

    由此我们总结出一个经验,你拥有的数据的年代越久远,你对投资的判断就越精确。从中,你可以发现在过去久远年代中应用得最好的投资方法。

    富爸爸的看法与此相似,基于这个原因,富爸爸找到他自己的程序:他创建自己的公司,并通过商业公司购买不动产和股票。这个程序至少在200年内都是赚钱的好方法。富爸爸说:“我教你的和我所用的这个程序,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已造就出了不少的超级富翁。”许多人认为,印第安人做过一次亏本买卖,仅仅得到价值24美元的珠子和饰物,就把曼哈顿岛和纽约卖给了荷兰西印度公司的彼得・米纽伊特。但如果印第安人按百分之八的年利率把钱投资出去,那么今天,24美元就值27兆美元了。这笔钱用来买回曼哈顿岛都绰绰有余这笔交易不是亏在钱上,而是败在没有投资计划上。

    8.“我们想的和实际做的,总是有着天壤之别。”

    找一个可行的程序并照着去做富爸爸几年前对我说:“找一个可以让你致富的方法,然后照着去做。”每次人们告诉我,

    他们用5美元买进的股票,现在是30美元时,我常常疑虑不解,因为这种做法打乱了他们的计划、违背了他们的成功程序。

    这些追求热点投资项目和迅速致富的故事,常常让我想起富爸爸的话。富爸爸说:“许多投资者,就像是在野外开车兜风的一家人。忽然,几头长着巨大鹿角的野鹿出现在前方。司机,通常是这家的男主人就会叫道‘好大的雄鹿呀’。由于受到惊吓,鹿群本能地朝路旁的农田逃窜。司机扭转方向盘,离开原先的路去追鹿群。小车驶过农田、进人丛林。路面高低起伏、崎岖不平。家人们恐慌地叫司机停下来。可是太迟了,小车冲到河边,刹车不及,坠人水中。这个寓言告诉我,当你背离了你的简单计划,改变方向去追寻眼前的诱惑时,灾难就要发生了。”

    意向测试

    无论何时,当有人说“赚钱要先投钱”时,我不敢苟同。

    因为富爸爸说过:“你不必靠造火箭致富。赚钱不是一定需要高等教育、好工作或是本钱。你只要知道你的目标是什么,然后制订一个计划并坚持到底就足够了。”换言之,赚钱贵在有条不紊、坚持不懈。如果以金钱来衡量,有条不紊、坚持不懈的精神通常都是价值连城的。

    奥肖内西引用了一句我最喜欢的话,这句话出自著名卡通人物波戈之口:“我们的敌人就是我们自己。”这是我的至理名育。如果当初我听富爸爸的话,一直遵循我的投资程序,那么我现在会更加富有。

    意向测试问题:

    1.你愿意把一个简单程序纳人你的计划,并且不懈地坚持直至你获得成功吗?

    是________否_______

    当我被问到:“你在哪儿学会致富方法”时,我回答说:“小时候玩‘大富翁’时学到的。”

    一些人以为我在开玩笑,另一些人则等待下一句话,期望这只是个引子。然而,这不是一个玩笑,我不是在开玩笑。“大富翁”中的变富规则是简单的,但在生活中它也同样有效。

    4个绿房子,1个红酒店

    你或许还能回忆起“大富翁”中的致富秘密:就是先买4个绿房子,然后再把它们卖掉,再去买一所红色的大酒店……这就是全部规则,也是我妻子和我用来致富的规则。

    当不动产市场变得很不好时,我们用我们手头有限的钱购买尽可能多的小住宅。当市场改善时,我们卖掉4个绿房子,然后买1个红色的大酒店。我们不必工作,因为我们的红色的大酒店、公寓和迷你住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现金流。

    这对汉堡包也育效

    或者你不喜欢不动产,那么你还可以做汉堡包,建立汉堡包企业并授予特许经营权。几年后,不断增加的现金流会为你提供多于你支出的钱。

    实际上,这就是通往巨大财富的最简单的途径。换句话说,在这个高科技的世界里,巨大财富的原理一直是简单的和低技术含量的,甚至可以说,这只是一个常识。但不幸的是,涉及到钱的问题时,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常识也就不再成其为常识了。

    例如,有些事情对我而言没有任何意义,包括为钱财损失提供的税收减免,以及终生负债的做法。再有就是诸如当你的房子是一项负债并且每天还要耗费你的现金时,你也称它为一项资产。或者认为**花费的开支多于它所获得的税收。或者把孩子送到学校,希望他找到好工作,而不教给他任何的财务知识。

    做富人做的事很容易

    做富人做的事很容易,有非常多的富人在学校里的表现不是很好,这是因为变富的“做法”很简单,你不必上学就可以变富。致富的“做法”总不会比火箭科学还复杂。

    我向你推荐一本经典图书:内波里恩・希尔的《思考与致富》。我年轻时读过这本书,这本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的生活方向。事实上,是富爸爸先建议我读这本书的,并且很多人都很喜欢它。

    很容易解释为什么这本书叫作《思考与致富》,而不是《努力工作与致富》,或是《得到工作与致富》。实际上,最努力工作的人最终绝不会富有。如果你想变富,你需要“思考”,独立思考而不是盲从他人。我认为,富人最大的一项资产就是他们的思考方式与别人不同。如果你做别人做的事,你最终只会拥有别人拥有的东西。而对大部分人来说,他们拥有的是多年的辛苦工作,高额的税收和终生的债务。

    当有人问我“要从象限左侧转到右侧,我必须做什么”时,我的回答通常是:“关键不是你要做什么,而是你‘思考’做什么以实现你希望的改变,也就是说,为了去‘做’需要被做的事情,你首先需要‘成为’谁。”

    你想成为那种买4个绿房子然后很容易地把它们变成一个红色酒店的人吗?或是你想成为那种买4个绿房子然后很困难地把它们变成一个红色酒店的人吗?

    几年前我上了一个“如何制定目标”的培训班。那是70年代中期,我简直不能相信我花了150美元和一个美丽的周末去学习如何确定目标,我宁愿去海边冲浪。可我却在付钱给别人,让他教我如何确定目标。有几次我几乎退出了,但是我从中学到的帮助我获得了我一生想要的东西。

    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三个词:成为―→做―→拥有。

    然后说,“目标是这三个词中的‘拥有’。这些目标包括拥有优美的身材、拥有完美的人际关系、拥有几百万美元、拥有健康、拥有名誉等。大部分人一旦确定了他们想要拥有的东西,即他们的目标,他们便开始列出他们要‘做’的事情。因此很多人都有‘要做的事情’的单子。他们确定目标然后开始‘做’。”

    她先举了个减肥的例子。“大部分想拥有完美身材的人都节食,而后去健身房。坚持几个星期后,大部分人又开始吃薯条和比萨饼,并且不再去健身房,而是坐在家里看电视。这就是只追求‘做’而不重视‘成为’的例子。”

    “这不单纯是节食的问题,这是你按照有效的食谱必须成为谁的问题。每年都有很多的人为了保持身材到处寻找完美的食谱。然而遗憾的是他们都把注意力集中在他们必须做的事情上,而不是他们必须成为什么样的人上,这种思想若得不到改变,再好的食谱也不会起作用。”

    她又举了另外一个例子:“许多人寄希望于通过购买新的高尔夫球用具来改进他们的技能,而不是用一个职业高尔夫球手的态度、思维方式和信念进行训练。拥有一套新高尔夫球用具后的烦躁的高尔夫球手仍是一个烦躁的高尔夫球手。”

    接着,她讨论起投资:“许多人认为买股票或共同基金能使他们变富。然而,事实是仅仅购买股累、共同基金、不动产和债券并不能使你变富。单纯地做职业投资者做的事情并不能保证财务上的成功,一个拥有失败者心理状态的人将一直失败,无论他们购买什么样的股票、债券、不动产或共同基金。”

    接着,她又举了一个寻找完美的理想伴侣的例子。“很多人去酒吧或者去教堂寻找完美的人,他们梦想着完美的人,这是他们‘做’的事情。他们‘做’的事情是去找‘完美的人’,而不是努力‘成为完美的人’”。

    另外一个案例是关子人际关系的:“在婚姻中,很多人试图改变对方,以使婚姻变得更幸福。而当他们试图改变对方时,这种做法往往会引起争斗,最好的做法应是先改变你自己。”她说,“不要在对方身上下功夫,要在你对对方的看法上下功夫。”

    当她谈论人际关系时,我想起了这些年来我认识的很多人,他们试图“改变世界”,但总是一无所获,他们想改变别人,但惟独不想改变他们自己。

    她又举了一个关于钱的例子。她说:“对于金钱问题,很多人试图‘做’富人做的事情,‘拥有’富人拥有的东西,因此,他们购买看起来富丽堂皇的房屋,看起来昂贵的汽车,把孩子送到富人的孩子们才去的学校。这种做法的结果只是导致人们更努力‘做’工作,‘拥有’更多的债务,而这又使他们更努力地工作……这不是真正的富人做的事情。”

    我坐在教室后面点头同意,富爸爸不这样解释事情,但他的确经常对我说:“人们认为,为钱努力工作会变富,可以买到使他们看起来很富贵的东西。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并非如此,这只会使他们精疲力竭。他们把这称‘跟上乔纳斯’,但是如果你注意观察,就会发现乔纳斯已经精疲力竭了。”

    在这个周末班上,许多富爸爸曾经告诉我的事情都开始变得更加清晰起来,多年来,他为人谦逊。他不是努力工作去付清账单,而是努力获取资产。如果你在街上看到他,会觉得他看起来与别人一样,他开着一辆二手卡车,而不是昂贵的轿车。在他最后的30年里,有一天,他摇身一变,成了一位金融巨人。人们注意到,他突然买下了夏威夷的一项主要不动产。当他的名字出现在报纸上时,人们才知道这个安静的不铺张招摇的人拥有许多企业和很多一流的不动产。并且,每当他说话时,他的银行家们都在倾听。很少人见过他居住的简朴的房屋,在他从他的资产中挣到很多的钱后,他为家人买了一所大的房子。他不用贷款,而是支付现金。

    在那个周末班结束之后,我意识到,许多人在“做”富人应该做的事情,尽力“拥有”富人拥有的东西。他们通常会购买大房子,投资于股市,因为这是他们认为富人才做的事情。然而,富爸爸尽力想告诉我的是,如果他们仍旧持有穷人或中产阶级持有的信念和思想,难做着富人做的事情,那么他们最终将仍旧拥有穷人和中产阶级拥有的东西――财务困境,并且肯定会变得更加困窘。“成为―→做―→拥有”开始变得有意义。

    现金流象限是关于成为……而不是做的……

    从象限左侧转到象限右侧不是“做”的问题,而是“成为”的问题。

    这不是“B”或者“I”所做的事情使之产生的差别,而是他们如何“思考”产生了这种差别。他们是他们本质上的“那种人”。

    可喜的是,改变你的思想不需要花钱,事实上,你可以免费做到。可悲的是,有时很难改变某些内心深处的核心思想,这些有关金钱的思想是通过代代相传获得的,或者是从你的朋友、你的工作和你的学校学来的。然而,只要你从思想深处意识到自己观念的陈旧,并真诚地想要改变自己的生活,你就一定能做到,这就是本书所主要讲述的内容。这不是一本关于“做什么”以实现财务自由的指南书,这里不讨论买什么股票或者买什么共同基金最安全,这本书主要讨论如何改变你的核心观念或财经思想(成为),以便你能采取行动(做),最终使你实现财务自由(拥有)。

    安全性是“E”关心的事情

    总而言之,“E”象限中的人谈论到金钱问题时,通常高度评价安全性。对于他们,通常是钱不如安全性重要。他们能在生活中的其他方面冒险,如跳伞和高山滑雪等,但是在金钱方面他们却害怕哪怕是极其微小的一点点风险。

    完美主义是“S”关心的事情

    这又是一个总结……我观察到那些现在处于“S”象限,但正尽力从象限左侧移到象限左侧的人几乎都有一种“亲力亲为”的精神状态。他们喜欢“自己做”,因为他们通常非常需要确信事情能否被做“好”,而且当他们看到别人没做“好”时,他们会非常难受,因此他们要亲自做。

    对于很多“s”来说,真正重要的是“控制”,他们需要控制一切。他们憎恨犯错误,尤其憎恨的是别人犯错误却弄得他们看起来很糟糕,这使得他们成为优秀的“S”,并且,你可以因此雇用他们为你完成特定的任务。毕竟,你希望你的牙医是一位完美主义者,你希望你的律师是一位完美主义者,你希望你的建筑师是一位完美主义者,这是你付给他们钱的原因。这是他们的优点,但从另一个角度上看也是他们的弱点。

    情商

    作为一个人,很重要的一个特点是具有人性,而人性就意味着有情感。我们都有相同的情感,我们都能感受到恐惧、悲伤、气愤、爱、恨、失望、欢乐、幸福和其他情感,使我们各不相同的原因是我们每个人对待这些情感有着不同的方式和对策。

    对于投资风险,我们都体验到恐惧……即使是富人,区别在于我们对待恐惧的方式。对很多人来说,恐惧感会使其产生这样一种思想:安全地做事,别冒风险。

    对于另一些人,尤其是象限右侧的人,对赔钱的恐惧使他们这样想:“聪明地做事,学会驾驭风险。”

    相同的情感,不同的思想……不同的类型……不同的做法……不同的结果。

    对赔钱的恐惧

    我认为,人类为钱而努力挣扎的最主要原因是对财务损失的恐惧。并且由于这种恐惧,他们通常做事过于谨慎,或者有较多的个人控制,或者干脆把钱交给他们认为的专家,希望并祈祷钱在他们需要时会随时出现。

    如果恐惧使你成为现金流象限中一个区域的囚徒,我建议你读一读丹尼尔・格鲁曼的《情商》。在他的书中,格鲁曼解释了这样一个古老的问题:为什么在学校里成绩优秀的人在现实世界中并不总能获得财务上和事业上的成功。他的答案是情商比智商更有影响力,因此那些敢于冒险、犯错误然后改正错误的人会比那些因害怕风险而不犯错误的人做得更好,太多的人以优秀的分数毕业,而情感上却井没有准备好去冒险,尤其是财务风险,如此多的老师井不富有,原因就是他们在“惩罚犯错误的人的环境”中工作,而且他们自己通常是情感上害怕犯错误的人。相反,要想获得财务自由,我们需要学习如何犯错误和驾驭风险。

    如果人们耗其一生担心赔钱,害怕做与众不同的事情,那么对他来说致富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即使其过程就像买四个绿房子然后再转换成一个红色酒店那样简单。

    情商更重要

    读完格鲁曼的书,我开始认识到,财商就是90%的情商和仅10%的财务技术信息。格鲁曼引用了16世纪鹿特丹的人类学家阿拉斯姆斯的话,此人曾经写过一篇关于理智和情感之间的紧张关系的讽刺性小说。在他的文章中,他用24:1的比率说明情感大脑与理智大脑的力量对比。换句话说,情感处于主要地位,情感比理智强大24倍,现在我不知道这个比率是否正确,但是作为情感思维与理智思维的力量对比的一种参考,这的确很有帮助。

    我们所有人,如果我们是有人性的,都经历过情感战胜理智的情况。我肯定大部分人都曾有过:

    1.出于愤怒说出一些我们后来希望没有说过的话;

    2.被某个我们知道对我们不好的人所吸引,但我们仍然与我们一起出去,或更糟糕的是,与他们结婚;

    3.因为失去了爱人而哭泣,或者看到别人为此失声痛哭;

    4.故意做某事去伤害我们所爱的人,因为我们被伤害了;

    5.令我们的心破碎并好久不能恢复。

    这些只是情感战胜理智的几个例子。

    有时情感的力量超过24∶1,这时我们通常称之为:

    1.上瘾,如贪食症、吸烟、性、购物狂、毒品。

    2.恐惧症,如对蛇、高度、紧张、空间、黑暗、陌生者的恐惧。

    这些和其他一些行为通常是百分之百地由情感驱动,当某件事情像上瘾和恐惧症一样强烈时,理智几乎没有什么力量可以战胜情感。

    恐蛇症

    我在飞行学校时,有一位朋友得了恐蛇症。在一节关于如何在野外生存的课堂上,老师拿来一条去除了毒牙和毒腺的眼镜蛇,教我们如何吃它。我的朋友,一位成年人,跳起来叫着胞了出去。他不能控制他自己,不仅是因为他对蛇的强烈恐惧,而且还因为吃蛇的想法对于他的情感来说根本无法忍受。

    恐钱症

    面对金钱风险,我看到人们在做同样的事情。他们不是查明投资的情况,而是跳起来,尖叫着,跑出去。

    关于金钱问题,还存在许多严重的情感恐惧症……数量太多而无法一一列举出来。我有这些病症,你们也有这些病症,所有人都有这些病症。为什么?因为不论喜欢与否,金钱是一种情感事物,并且因为它是一种情感事物,大多数人不能理智地对待金钱。如果你认为金钱不是情感事物,就请观察一下股票市场……。在其他大多数市场中,也和股市一样没有逻辑可言……只有贪婪和恐惧这两种情感。或者观察一下当人们钻进一辆新轿车,闻着里面皮革的味道,而推销员所做的就是在他们耳边小声说一些有魔力的话,“低首付,每月轻松支付”,这时所有的理智都跑到了窗外。

    情感思想听起来很有道理

    带有浓厚情感的思想所带来的问题是,它们听起来有道理,对于“E”象限中的人来说,当恐惧感存在时,理智是这样的:

    “安全地做事,别冒风险”。但是对于“I”象限中的人来说,这种想法完全没有道理。

    对于“S”象限中的人来说,对于信任别人能完成好工作的问题,他们的理智思想可能是这样的:“不,我将自己去做。”

    这是非常多的“S”型企业通常是家庭企业的一个原因,对于他们,“血必定浓于水”。

    因此,不同的象限……不同的逻辑……不同的思想……不同的行动……不同的拥有……相同的情感。情感使我们成为人类、有情感是人性的一个重要部分。

    决定我们做什么的是我们每个人对这些情感的反应方式。

    我不喜欢它

    想知道你是情感思考型还是理智思考型的一个方法就是注意你在交谈中使用“感觉”这个词的时候,例如,许多由情感或感觉支配的人会这样谈论事情:“今天我觉得不想锻炼。”很明显,从逻辑上他们知道他们应该锻炼。

    许多犯财务方面挣扎的人不能够控制他们自己的感觉,甚至他们让他们的感觉支配他们的思想。我听到他们说:

    “我觉得我不喜欢学习投资,太麻烦了。”

    “我觉得投资不适合我。”

    “我不想把我的事情告诉我的朋友。”

    “我讨厌被拒绝的感觉。”

    父母――孩子――成人

    这些也是来自情感而不是理智的思想,用流行心理学讲,这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战斗。父母通常用“应该”说,例如,一个家长可能说:“你应该做你的作业。”而孩子则用“感觉”说话,例如,孩子会说:“但是我感觉我不喜欢做它。”

    对于财务问题,你身体里的父母会安静地说:“你应该多挣些钱。”但是你身体里的孩子会回答说:“但是我的确感觉到喜欢度假。我将用我的信用卡度假。”

    你何时成为成年人?

    在从左象限移向右象限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成为成年人,我们都需要在财务方面成熟起来。我们需要用成年人而不是父母或孩子的眼光看待金钱、工作和投资。作为一个成年人就意味着你知道你必须做什么并且去做,即使你可能感觉并不喜欢做这件事。

    内心的对白

    对于试图从一个象限跨向另一个象限的人来说,这个过程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要知道你内心的对白。要始终记住《思考与致富》这本书的重要性。这个过程的一个深远意义是时刻警惕你沉默的思想和你内心的对话,并且始终记住,在一个象限中有道理的事情在另一个象限中或许根本没有意义。从工作保障或财务安全性到财务自由的过程主更是改变你的思想的过程,这是一个尽你最大努力知道哪些思想是基于情感的、哪些思想是基于理智的过程。如果你能阻止你的情感影响并努力朝你的理智方向发展,那么你就有很大可能完成这次旅行。无论别人在外边对你说什么,最重要的交谈是在你体内自己与自己的交谈。

    在我太太和我暂时无家可归而且财务不稳定时,我们的情感失去了控制。很多次,听起来理智的事情实际上是纯情感的交谈。我们的情感说着朋友们说过的相同的话:“安全地做事。只须找一份平稳安全的工作,就可享受生活。”

    然而,在理智上,我们都承认,自由对于我们比安全更有意义。在追求财务自由的过程中,我们知道我们能够找到工作安全性所不能给予我们的安全感,这对于我们有很大的意义,在我们的路途中,惟一的问题就是我们受情感驱动的思想,听起来很有道理,但在长远来看没有任何意义。可喜的是,一旦我们征服了它,旧思想就停止了尖叫,我们渴望的新思想则成为了我们的现实,……“B”和“I”象限的思想。

    今天,我能理解一个人说这样的话时的情感:

    “我不能冒险,我要考虑家,我必须找份安全的工作。”

    或者“挣钱首先要花钱,因此我不能投资。”

    或者“我要自己做。”

    我能感受到他们的思想,因为我自己也曾经有过这些思想,但是因为观察了象限的另一边并获得了来自“B”和“I”象限的财务自由,我能充满信心地说,拥有财务自由是一种更为平和与安全的生活方式。

    “E”和“B”之间的差别

    基本的情感价值观的不同会导致不同的观点。存在于企业主与企业雇员之间的斗争通常是由情感价值观的不同引起的。“E”和“B”之间总是存在着斗争,因为前者想要更多的工资,而后者则想要更多的工作。因此我们经常听到:“我超时工作,却只得到低工资。”

    而从另一方面我们又经常听到,“我们要怎么做才能激励雇员更加努力地工作,使他们更忠诚,而且不用增加他们的工资呢?”

    “B”和“I”之间的差别

    另一种常见的紧张关系存在于同一企业中的企业经营者和企业投资者即“B”和“I”之间。这时企业投资者通常被称做股东。一者想要更多的钱用于经营,另一者想要更多的股利。

    股东会议上的谈话可能会是这样的:

    公司经理们:“我们需要一架私人飞机以便我们的经理们能够更迅速地出席全球各地的业务会议。”

    投资者:“我们需要更少的经理。并且,我们不需要私人飞机。”

    “S”和“B”之间的差别

    在商业交易中,我经常看到聪明的“S”,例如律师为“B”――企业主做了一笔价值几百万美元的交易。当交易结束时,律师的心情变得烦躁不安,因为“B”挣到了几百万,而“S”只得到了1小时的工资。

    他们的对话可能是这样的:

    律师:“我们做了所有的工作,而他挣了所有的钱。”

    “B”:“这些家伙要了我们多少小时的工资?我们几乎能用给他们的工资买下整个律师事务所了。”

    “E”和“I”之间的差别

    另一个例子是一位银行经理给一位投资者提供贷款,以便购买一项不动产。投资者挣到几十万美元,并且不用纳税,而银行家得到一**资单,并且要纳很高的税。这样的“E”和“I”之间的交易通常引起温和的情感反应。

    “E”会说:“我给那个家伙贷款,他甚至连句谢谢都没说。他根本不知道我工作得有多辛苦。”

    “I”可能会说:“天啊,这些家伙太挑剔了。看看这些我们不得不做的没用的文件,其实只是为了得到那么可怜的一点儿贷款。”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