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许多人为小事而疯狂,为一点小事而和别人闹翻脸,甚至大打出手,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经常能看到: 娇气的女人因为男朋友多看了漂亮妹妹一眼,而对男朋友大打出手; 因男朋友约会迟到几分钟,女人一整天都苦大仇深的板着脸,好像整个世界都欠她似的; 公车上,因为她的高跟鞋不小心踩了他一脚,他一个大男人就横眉冷对,喋喋不休的没完没了; 学校里同学之间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如不小心碰落了同学的铅笔盒之类而出言不逊,大动肝火,怒气冲冲; 邻里之间为了一些小纠纷而各不相让,争吵辱骂,没完没了; 今天早上在电梯和上司打了招呼,可上司高昂着头没有回应,为此,猜测……上司是没看到我吗?疑惑……难道上司看不起我还是我的工作没做好?这点小事就能为之一连苦恼好几天; 这个月公司宣布业绩,自己的业绩比平时最要好的同事少了很多,这也太气愤了,第二天再见到那个同事,眼皮抬都不抬…… 遇到一点小事就随便生气的人太多了,因为一点点小事就为之动怒、为之生气,中国有句话说:“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有的时候,事情虽小,但杀伤力却很强,小则破坏人的好心情,大则可以让人前功尽弃,甚至送命。历史上有多少大风大浪都过来了,却在阴沟里翻船的例子啊!今天不也正在上演一幕幕这样的悲剧吗? 因此别为小事抓狂,对待一些委屈和难堪的遭遇,在内心转变成另一种心情,以健康积极的态度去化解这一切。如果能从中得到更大的益处,不也是另一种收获吗?这不是比到处记恨别人、处处结下冤家强吗?有一则小故事说,有一个人经过一棵椰子树,一只猴子从上面丢了一个椰子下来,正好砸住了他的头,这人摸了摸肿起来的头,然后把椰子捡起来,喝了椰子汁,吃了椰子肉,最后还用椰壳做了碗。 我们之所以对小事缺乏足够的承受能力,说明我们没有把精力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因此,面对生活中的烦恼,我们首先要问自己:“这是我生活目标中至关重要的事情吗?为此花费时间与精力值得吗?” 小利气冲冲地向心理师抱怨道:“在我考研的头天晚上,姐姐带着小孩来了,我对他们说我第二天要考试,你们还是回去吧。但是妈妈说姐姐他们好久都不来了,那天偏不让他们走。姐姐的孩子太顽皮了,我本想静下心来学习,但是怎么也看不进去,气得我跑回屋子就哭,想起以前的种种不快,哭的更伤心了。第二天头痛欲裂,考得当然不理想。” 心理师和蔼地说道:“看来你经常会为一些小事生气,那为什么不去找找有什么可行的方法来解决这些小事呢?比如你可以告诉孩子别闹,这样会影响小姨学习的,这主要归因于你处理事情的方式不对……” 动辄生气,想一想,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小麻烦,如果这些小麻烦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就会产生很坏的影响,长时间就形成一种思维定势:一遇上问题不是想想如何宽慰自己,如何采取合理的方式去解决,而是发怒、生闷气,甚至只注意消极的一面并将其加以夸大,这样就使得生气成为较为固定的条件反应,乃至最终固化到人格当中去了。 生活中不要因一些鸡毛蒜皮、微不足道的小事而耿耿于怀,为这些小事而浪费你的时间、耗费你的精力是不值得的。以下几点妙招或许对你有所帮助。 集中精力追求自己的梦想。如果一个人只关注的梦想和目标,他就不会为眼前的小事所左右,更不会为一些小事生气,这样生活中的烦恼便会大大减少。因为梦想能让一人个的价值得到体现,这样对于身边芝麻点小事就不会上心了。 按捺住自己,让自己平静下来。不让自己大动肝火的最好办法就是让自己平静下来,可以左转三圈,右转三圈,边转边念:我不生气,我不生气,我坚决不生气……实际上,这样做的过程就为自己提供了思考的时间,慢慢的心中的怒火也就平息下来了。 在待人处事中,女人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随意指责别人,这也许是由于年轻气盛,也许是由于对自己的绝对自信。但不管怎样还是要提醒你,指责是对别人自尊心的一种伤害,是很难让人原谅的错误,如果你不想让身边有太多的敌人,那就请口下留情,别总去指责别人。 人的本性就是这样,无论他做的有多么不对,他都宁愿自责而不希望别人去指责他们。别人是这样,我们也是这样。在你想要指责别人的时候,你得记住,指责就像放出的信鸽一样,它总要飞回来的。因此,指责不仅会使你得罪了对方,而且也使得他必须要在一定的时候来指责你。即使是对下属的失职,指责也是徒劳无益的。如果你只是想要发泄自己的不满,那么你得想想,这种不满不仅不会为对方所接受,而且就此树了一个敌;如果你是为了纠正对方的错误,那为什么不去诚恳地帮助他分析原因呢? 手段应当为目的服务,只有怀有不良的动机,才会采用不良的手段。许多成功者的秘密就只在于他们从不指责别人,从不说别人的坏话。面对可以指责的事情,你完全可以这样说:“发生这种情况真遗憾,不过我相信你肯定不是故意这么做的,为了防止今后再有此类事情发生,我们最好分析一下原因……”,这种真心诚意的帮助,远比指责的作用明显而有效。 另外,对于他人明显的谬误,你最好不要直接纠正,否则会好像故意要显得你高明,因而又伤了别人的自尊心。在生活中一定得牢记,如果是非原则之争,要多给对方以取胜的机会,这样不仅可以避免树敌,而且也许已使对方的某种“报复”得到了满足,于己也没有什么损失。口头上的牺牲有什么要紧,何必为此结怨伤人?对于原则性的错误,你也得尽量含蓄地进行示意。既然你原意是为了让对方接受你的意见,何必以伤人的举动来凸显自己。 微笑、眼色、语调、手势都能表达你的意见,唯独不要直接说“你说得不对”“你错了”等等,因为这等于在告诉并要求对方承认:“我比你高明,我一说你就能改变你自己的观点”,而这实际上是一种挑衅。商量的口吻、请教的诚意、轻松的幽默、会意的眼神,定会使对方心服地改变自己的失误,与此同时,你也不会树敌。要知道,只有很少一部分人的思想是符合逻辑的,大多数人生来就具有偏见、嫉妒、贪婪和高傲等,人们一般都不愿改变自己的意愿。他们若有错误,往往情愿自己改变。如果别人策略地加以指出,则其也会欣然接受并为自己的坦率和求实精神而自豪。 假如由于你的过失而伤害了别人,你得及时向人道歉,这样的举动可以化敌为友,彻底消除对方的敌意。说不定你们今后会相处得更好。既然得罪了别人,当时你自己一定得到了某种“发泄”,与其待别人的“回泄”自来,不知何时飞出一支暗箭,远不如主动上前致意,以便尽释前嫌,演绎流传千古的“将相和”。 为了避免树敌,还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这就是与人争吵时不要非争上风不可。请相信这一点,争吵中没有胜利者。即使你口头胜利,但与此同时,你又树了一个对你心怀怨恨的敌人。争吵总有一定原因,总为一定的目的。如果你真想使问题得到解决,就绝不要采用争吵的方式。争吵除会使人结怨树敌,在公众面前破坏自己温文尔雅的形象外,没有丝毫的作用。如果只是日常生活中观点不同而引致的争论,就更应避免争个高低。如果你一面公开提出自己的主张,一面又对所有不同的意见进行抨击,那可是太不明智了,致使自己孤立和就此停步不前。如果你经常如此,那么你的意见再也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你不在场时别人会比你在场时更高兴。你知道的这么多,谁也不能反驳你,人们也就不再反驳你,从此再没有人跟你辩论,而你所懂得的东西也就不过如此,再难从与人交往中得到丝毫的补充。因为辩论而伤害别人的自尊心、结怨于人,既不利己,还有碍于人而使自己树敌,这实在不是聪明的做法。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