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尔文的进化论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而不是强者生存。有经济学家说:千规律,万规律,经济规律仅一条:就是适者生存。决定一个人的生活境况,富贵贫贱的因素,始终脱离不了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原则。
既然是适者生存,那适应社会、适应环境,就成了一个人行为的导向。因为适者才能发展,不适者就将被淘汰。竞争生活的人都按适者生存的原则行事,于是一个社会衡量人成败的准则,就决定了人们的发展方向。
**时期,货物紧缺,买菜要排队,能走后门就更好,于是能去菜场工作,就成了一种好的选择。那时的适者就是能走后门,能少去单位上班而多抽出时间去排队买菜就是能者。而如果我们能用这排队的时间去创造价值,或者去做更能体现自身价值的工作,那对社会的贡献不是更大吗?那时的准则就造成了一种对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
而现在能当官,就有权力,就能用权力寻租,取得好处。而我们的择“官”制度却没有一个客观公正的标准和方法,于是巴结上级,善于吹牛拍马,阿谀奉承,就成了适者的准则。现在每次招考国家公务员,大学毕业生都很踊跃。但在**却不是这样,他们的高级公务员不是有很多都叫“某某太”吗?**年轻人崇拜的偶像绝不是什么官员,而是一些大企业家。
那我们应该树立一种怎样的准则呢?
看日韩世界杯,常为中国队的窝囊而气愤,代表10多亿人的国家队还不及代表几百万人的丹麦队,丹麦队还进了16强。如果说丹麦是欧洲国家,人种有不同,那我们与同样人种的韩国队比呢?他们可只有4000多万人口。再进一步想想,除了足球外,还有电影、流行歌坛,内地的舞台上不也都被加起来还不到3000万人口的港台所主导吗?他们可是与我们同宗同源,有着同样的文化传统,说着同种的语言。这只是体育和娱乐,如果企业和公司也能像体育比赛一样面对面地较量一番,我们又有多少企业能与同等的港台企业竞争呢?
这说明什么问题呢?这说明不是我们的人种不行,而是我们的机制有问题。我们没能形成一种很好的竞争机制,没能激励人们将潜力都尽量发挥出来。
我们的准则应该是优胜劣汰,鼓励竞争,鼓励公平的竞争。这样才能激发人的斗志,激发人的潜力。也只有这样才能看到我们的国力上去,我们在各方面都上去。
适者生存是自然的法则,所以适应社会、适应环境,就成了一个人行为的导向。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