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谁都会有不顺心的时候,这也是人类生存过程中无法避免的情形。人生在世不可能事事皆顺,即使你不想招惹他人。但大家毕竟是生存在同一价值链上的角色,难免有擦枪走火的时候。又如何能够避免火冒三丈的情绪不爆发呢?所以我们必须要对人生的不如意有深刻的体认。那就是不如意的事情天天都有,没有一天例外,只是大小不同而已!
我极为不赞成过度压抑不满的情绪,因为这种作法会使不良情绪郁积在体内成为毒气,侵蚀我们的组织器官,对健康只有百害而无一利。更糟糕的是一旦积怨爆发出来,所产生的杀伤力往往会令人吃惊。
有的人平常看起来木讷寡言,非常老实,但是喝了酒后整个人却变得疯狂不已,甚至因为酒后乱性而闯下了大祸,这就是潜在情绪爆发的后果。所以情绪一定要有宣泄的管道。绝对不能隐藏在内心深处,即使要隐藏,也必须要经过转换的过程,千万不能硬撑。
不要像“9・21”大地震一样,地壳累积了太多的能量,到已经不能再忍的时候才大量释放出来,结果造成两千多人命丧黄泉的惨剧。如果偶尔出现一些小震,让地下的能量逐渐散发出来,就不会爆发可怕的大地震。人的情绪也是一样,如果表面上平静无事,但却在内心不断地累积不满,日后一旦爆发,其威力将不可收拾。
这仅仅是一个比喻而已,但人类的情绪的确如此,偶尔将它发泄出来是比较理想的做法。为了不想给周遭人带来不当的困扰。无端地给别人不好的脸色及难听的言词,以下的做法可提供读者作为参考:
适度地运动: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培养自己爱好一两种运动,打球也好、游泳也好、跑步也好、打太极拳也好,都可以借由适度的运动将身体上的不快排出体外。更何况运动可以健体强身。增强组织器官的生命力,避免老化,对身心健康有绝对的益处。
培养兴趣:每个人多少都有自己的兴趣,有人喜欢读书,有人喜欢养宠物,有人喜欢唱歌,当你的情绪有所寄托时,许多不舒坦的感觉都会随之烟消云散。
台湾最大的半导体公司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最大的兴趣就是读书,当他感到情绪不佳,或是被公司业务烦心时,他就会进行阅读,用书中的智慧来排解郁闷的心绪。而且,他也养成了“不可一日无书”的好习惯,每天都一定要读上几本书,以满足心灵上的需求。
找知心朋友诉苦:所谓知心朋友就是气味相投的朋友,愿意听你说出心中的不舒坦,甚至会给你中肯的建议。人是最怕孤独的动物,一旦觉得孤独,就难以维持正常的精神状态,如果有一位无话不谈的好朋友能够适时伸出援手,会让我们的情绪舒缓许多。
但千万不要随便见到一位朋友便诉苦,因为有一些人只喜欢倒垃圾,却不喜欢成为垃圾桶,只愿意对你倾诉,却不愿接收你不快的信息。所以平常我们就应该对朋友多加观察,以免届时引起更大的情绪反弹。
培养反省力及自制力:人往往都是在情绪爆发之后才察觉自己过于冲动,其实在乎时就应该多加了解自己的个性。如果发现自己的个性很急躁,又很容易冲动,就应该经常自我提醒,不要随意发脾气,更要学会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脾气,以其他的良性方式排解自己的情绪。
不过掌控情绪最重要的还是在个人的修养,不要遇事就惊慌。或是不知所措,甚至怒目相向、破口大骂,而是要懂得给自己及他人一个回转的余地。有时候我们不能掌控情绪,正是因为找不到一个出口,只好任其乱发,如果我们能够预留一个空间,就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能正视自己感情的人,懂得尊重和理解他人的思想。他们之所以能控制自己的感情,是因为心系众生,总不忘他人和自己共同进行着的事业。他们的私心和情感,永远从属于集体的大感情。
人生最大的难题是什么?我们最难以割舍却又永远说不清道不明的是什么?我们最想拥有却又经常避而远之的是什么?是感情。
人类同其他动物最大的区别,也许就在于我们是一个具有丰富感情的群体。我们会哭、会笑、会撒娇、会愤怒、会忘乎所以、会痛不欲生,但却很难把握这些复杂的情绪。
我们经常碰到讨论感情的演讲会,听到听众对感情方面的询问和演讲者的答复。那时你也许会恍然大悟,原来有许多人惧怕自己的感情。那种惧怕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担心、令人不安的内心动摇、攸关生死的痛苦错乱。每个人都希望远离疑惧、悲哀,不再心惊肉跳、哭泣,也不再体验愤怒、后悔,渴望拥有开朗、平静的心情。谁都不愿意某天早晨一觉醒来,内心里有一股莫名的悲伤和令人不安的预感。谁都不愿意在某个夜晚,内心感受到莫名其妙的乡愁而备受煎熬。或因为某些不幸的消息,而陷入忧伤,如朋友去世的悲哀是难以忍受的,光想到死本身就令人不快。
当人们发觉自己为考试而烦恼,或为突如其来的蛮横对待而束手无策时,会深感厌烦。因无法实现某事而闷闷不乐。或为一二十年前的某件事后悔,是愚蠢而没有道理的。为了排遣这种感情的折磨。大多数的人们选择服用抗奋剂、精神安定剂,或刻意遗忘一切,假装并不放在心上。
但是,我们应该明了,情绪是人性的一部分,是认识事物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我们有时只看见、只感受到自己喜欢以及害怕的事物。所有的生物都是如此。海鸥因为肚子饿,所以只看见在海里游泳的鱼。母鸡因为有了小鸡,所以只注意天空中是否有可怕的老鹰。你把目光移向在水边嬉戏的儿子,是因为爱子心切。你时常感到担惊受怕,可能是因为某种不可预测的自然灾难。
人类为了各种目的制造出优良的观念性、物质性工具。但是为了使之发挥效用,赋予它理想、希望和梦想之类的驱使,是必要的,这就是感情生存的广阔土壤。
不可否认,所有人类的伟大事业都是因为有强烈的企图心和热情才得以产生。一群拥有同样体格、能力的年轻人,哪个会在运动方面成功?一般而言,企图心最强的人会成功。在拳击界可看到这样的例子。拳击冠军都来自社会的最底层、贫民区,或亟得救济的地区。他们的企图心,正是内心里最强烈的思想感情。
同样,在学术界和科学界,杰出的发明也是在研究者专心埋首于自己的目标,把其他事都抛诸脑后的情况下产生的。这些学者与科学家一心想探求未知的世界,而拼命摇晃现实的栅门。结果,在某个时刻,栅门奇迹般打开了。艺术家若没有经历刻骨铭心的感动。就不会产生美术、音乐和诗。但丁和莎士比亚若惧怕内心萌发的模糊、不确定的感情,就不会写出《神曲》和悲剧。文艺作品是情感最真切的流露。这话真是恰如其分。
推而广之,经济、社会、政治上的大计划,也需要领导者埋首于目标,才会成功。这时候,内心的火焰会像灵感一样,给他言语、举止如何进行的指示,使他成为模范,带领那些各怀心思、野心或怨恨的人,朝相同的目标迈进。这个时候,他们的感情就是源源不断的力量源泉。
直白地说,所有能取得成功的人,都是能控制自己感情的人。他们的感情强烈而丰富,然后转化成无穷的动力,促使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停地探索、前进,直至人生的巅峰。
能否正确面对自己的感情世界,恰是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的必须保证。
人的感情,都来自于内心,发源于听得见、看得到、摸得着的每一个外部物体。即使我们呼吸着的空气,感觉到的丝微变化,甚至回想起跟现实的我们毫无瓜葛的往事,感情也会起着相应的变化。
情绪的变化,带来的是思想的改变,行为的对应。因此,千变万化、捉摸不透的感情体验,必然导致我们行为上的千差万别。
而这些丰富多彩的情绪中,或悲或喜,或苦或甜,或强烈或平静,或振奋或低沉,不是好就是坏,不是让我们情绪激昂就是让我们心灰意冷。总之,正负面的影响各占一半。不管是正面还是负面的感情,都直接牵制着我们的思维,决定着我们的行止。可见,一个人做些什么,成功与否,实质上由我们的感情来左右着这一切。
所以,适当的控制自己的情绪,正确面对感情的变化。减少其负面作用,是我们每个人都应引起重视的。只有尽可能把负面的影响降至最低,或能将这种不利因素转化为动力,人生才可能充满希望和喜悦。
正确面对自我丰富情感世界的人,是随时随地思路清晰,能保持冷静的人。
当一个人遇到挫折或伤痛,抑制不住的酸楚会立刻将你包围。一不小心,低沉与失落的陷阱就可能把你埋没,但能正确处理感情的人绝不会惊慌失措。他会伤心落泪,也懂得真情难得,他同别人的不同,就在于能时刻保持冷静,正确分析目前的处境。在失望与痛苦交织的同时,他仍没有忘记自己的长远使命。适时控制和转化感情的伤害。
这种人其实有着深刻的思想境界和敏锐的感知能力,他之所以能时刻保持冷静,是因为他没有对未来彻底绝望,清楚地知道自己应该走的路。为了重振雄风,他不断寻找新的机会,纵然在巨大的伤痛、愤怒压迫之下,他依然不放过每一个重新崛起的机会。
在腥风血雨的战争年代,因为共同的理想,许多来自四面八方,抱着为民族振兴而奉献毕生精力的坚定信念的人们,大家团结一致,以消灭敌对派,建立新社会为己任。
但是,在用枪杆子打天下的时代里,敌人的力量还很强大。反对派的势力遍布各地。因而,革命受阻、意见分歧、流血牺牲的事常有发生。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敌人的势力尤其强大,革命取得成功的日子看起来遥遥无期。可是,这一群义无反顾走到一起的人们,面对一次又一次的挫折,面对时时刻刻都在出现的伤痛、失败和情感上的折磨,却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和冷静。
正是这种超常的冷静,才使他们能化悲痛为力量,看到国家的前途,把正义的事业坚定不移地延续下去,最终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功。
这种人,有一个特点是敢于面对自己的感情。这样的面对,不仅仅是两个人瞪眼相向或简单地把感情撇开。这是一种**裸的直面、毫不回避的审视和恰如其分的转化。
他们深刻了解自己感情的起因和走向,明白自己为什么愁肠百转,忧愤慎胸。他们不会粗暴地压制这种感情,也不会简单地躲开感情的波动。他们所做的一切,先是腾出一段缓冲时间,让自己的情感得以发泄、融会,从强烈的、难以抑制到逐渐冷静。然后,他们静下来审视这种内心的隐秘,分析前因后果,利弊得失。最后,才是使用一定的方法,释放这种感情带来的压力,并将之转化为新的动力。
能正视自己感情的人,懂得尊重和理解他人的思想。他们之所以能控制自己的感情,是因为心系众生,总不忘他人和自己共同进行着的事业。他们的私心和情感,永远从属于集体的大感情。
会控制和利用自己感情的人,是真正能成就伟业的人。曹雪芹少年得意,到后来却穷困潦倒,清苦一生。但他把情感上丰富的体验和人生的无数酸甜苦辣化作对艺术不懈追求的动力,写出了《红楼梦》这样一部冠绝古今的巨著。艾芜年轻时四处流浪,受过无数磨难,但他把自己对生命的感悟变成优美、深刻的文字,写成了著名的《南行记》。
其他领域也是如此,许多名闻中外的大学者、大政治家,无不是能正确面对自己感情变迁的人。无不是历经过大磨难的成功者。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