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说,我们在逆境中要善于保全自己。怎样才能有效的保全自己呢?下面是一些参考:
(1)善用“拟态”和“保护色”。
在动物世界里,“拟态”和“保护色”是很重要的生存法宝。“拟态”是说动物或昆虫的形状和周围的环境很相似,让人分辨不出来,例如有一种枯叶蝶,当它停在树枝上时,褐色的身体就像一片枯叶那般;“保护色”是指身体的颜色和周围环境的颜色接近,当它在这个环境里时,它的天敌便不易找出它来,蚱蜢好吃农作物,它的身体是绿色的,看上去就像庄稼的叶子,这颜色便是它的保护色。
由于有“拟态”和“保护色”,大自然的各种生物才能代代繁衍,维持起码的生存空间。而一般来说,会拟态的生物往往兼具有保护色,因此又会拟态又有保护色的,生存条件较只有保护色的要好。
在人的世界里,也有“拟态”和“保护色”的行为,最具体的例子便是间谍,从事这种工作的人要隐藏自己的身份,并且要避免被人识破,他们所使用的“拟态”和“保护色”就是在角色扮演上尽量和周围人接近,让人分不出他是“外来者”。所以间谍要执行任务时,都要先模拟当地的生活,穿当地的衣服,说当地人的话,吃当地的食物,研究当地的历史、民俗,为的是把自己“变成”那里的人,以免被人辨识出来。这是人类对“拟态”和“保护色”的运用。
你不是间谍,也不太可能有机会当间谍,可是在人性丛林里,你有必要对“拟态”和“保护色”有所了解,并且学会运用。尤其当你和周围环境比较,呈现明显的“弱势”时,更应该好好运用这两种大自然赋予生物的本能。例如:初到一个新单位,应尽量入乡随俗,认同这个单位的文化,随着这个单位的脉膊呼吸,也就是说,遵守这个单位的“规矩”和价值观念。这是寻找“保护色”,避免自己成为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鲜明目标,否则会造成别人对你的排挤。如果你特立独行,自以为是,那么苦日子必定跟着你。当你的颜色和周围环境取得协调后,你也已成为这个环境中的一分子,而达到“拟态”的效果。到了这个地步,起码的生存环境就已经营造完成.不致发生问题了。
“拟态”的特色之一是静止不动。有保护色,又静止不动,那么谁也奈何不了你。因此在人性丛林里,你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灾祸,必须严守“静止不动”的原则,也就是说,不乱发议论,不显露你和企图,不结党结派,好让人对你“视而不见”,那么就可以把危险降到最低程度。
有些人在家被抢,是因为房子装璜得太漂亮了.让人一看就以为是有钱人家;有人半夜遇劫,是因为戴着名贵首饰。这是他们不知“拟态”和“保护色”的作用。有些大富翁出门一袭粗衣,以计程车代步,这种人就深懂“拟态”和“保护色”的奥妙。
“拟态”和“保护色”的本能是生物演进的结果,“弱者”有,“强者”也有。“弱者”是为了自身安全,“强者”是为了不让“弱者”发觉。大自然的奇妙,其实也一样存在于人性丛林之中,好好体会。
(2)有时不妨搞一点体面的“小骗局”。
人不能没有真诚,即使是最无耻的骗子,也有知心朋友,也有说真话的时候。同样,生活从不真正禁绝谎言,谎言虽不可提倡,可你也不必对它深恶痛绝。因为谎言是人类共同的朋友,哪个人敢说自己“从不撒谎”呢。这句话本身就是一句漂亮的谎言。恶意的谎言是造谣、诽谤,不属此列。
英国人文主义者阿谢姆说:“在适当的地方说适当的谎言。比伤害人的真话要好得多”。可见,说谎也是人类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现象,是一种自我保护的生存计策。
适当的谎言可以体现为以下三种表现方式:
其一,以虚掩实。
在适当的时候,可以用善意的谎言去掩盖真实。当然,这里所说的“虚”和“实”都是相对而言的。为了谋得一份理想的职业,在推销自己的过程中,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去求职。在表现你的优势时,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善意的谎言就是表现方式之一。
一位中文系硕士为了能在外贸部门谋得一份职业,说自己是外语系毕业的硕士生。当然,他的外语水平的确不错,通过五关,斩了六将,他得到了这份工作。他是外语系毕业是虚,中文系毕业才是实,可他的外语水平很高,又是实。如果他告诉主考人说自己是中文系毕业的实话,那么在众多的求职者中,尽管他的水平出类拔萃,恐怕连第一关也过不了。但不管怎么说竞争还是凭实力的,为了让你的实力被人承认和欣赏,是可以用一些适当的谎言的。
其二,以实掩虚。
有时需要用部分真实来掩盖谎言,使说出去的谎言能够掩盖虚假之处,给人一种十分真实的感觉。
比如,身材矮小的人易给人一种真实感,因为身材矮小是对方当场就能看到的事实,这是一种真实,通常容易使别人产生错觉,觉得他所说的话也是真实的。有一个小个子年轻人就喜欢说:“我们矮人不说大话”。实际上他是用身体矮小的真实掩盖说话中的虚假之处。
其三,虚实相间。
我们常听有人抱怨别人或自己的朋友说,不知他说的话哪句是真,哪句是假。其实,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人们说话时总是虚虚实实,真真假假,虚实相间,真假各半的。有些真话不必太在意,有些假话也不必追究,弄清楚主要的和次要的,把握住影响大局,事业才能稳步发展。
要想把“适当谎言”运用得恰到好处,还有两个要诀需要掌握。
要诀之一为“斩钉截铁”。
即讲话时要语气坚决,斩钉截铁地加以肯定或否定,这比语气不明确更具有强烈的传达力和说服力。说话时要有一副千真万确、信心十足的样子。比如在参加竞选时,经常用“我所说的话一定会付诸实现”、“我绝不会辜负各位的信赖”这样的语句。人们在听到这充满信心和斩钉截铁的语句以后。就逐渐为你所说服。相反,语气较弱的话语,说服力就减低了许多,昕上去真实感也不那么强烈。
有时要借用别人的话,把无根据的话说成有根据的话来取得对方的信任。如果不是你直接得来的消息或情报.你故意先说出“我也是从某方面听来的”这句话,然后再透露消息般地把要说的话说出来,人们就容易相信,从而达到你的目的。
要诀之二为“醉翁之意不在酒”。
你要学会以仿佛要忠告对方的态度,让对方接受不利的内容。以这种方式获得对方的信任,达到你的目的,这是劝告的技巧,也是谎言技巧的具体运用。
人总是比较容易接受了解自己烦恼和感觉的人的劝告,而且易产生一种“知我者你也”的相见恨晚的感觉。因此,你要先将自己的想法隐藏在心中不说,假装出一副若无其事而又倾听对方讲话的样子,聆听对方的不满和烦恼。在对方将自己心中的话都宣泄出来后,再以谅解的语气去说对方,使对方感到你是为他着想的,使他产生开放的心理。当这种心理出现以后,纵使你提出不利于他的内容,对方也会轻易接受,这才是你的真正的目的,而劝告只不过是你取得对方信任,达到目的的技巧而已,这就叫“醉翁之意不在酒”。
不要忘了,“谎言”的运用永远是有限度的,就是要能在适当的时候,适当的地方运用,又要有适当的手段。
(3)遇强示弱,遇弱示强。
丛林里的生态圈似乎是天定的,强与弱,谁都不可能去改变。但人类社会却不同,人类固然也有先天的强与弱以及后天的强与弱,但因为人类有智慧,可以通过学习及经验的积累,在人性丛林里巧妙地获得生存的机会,并进而为自己争取利益。
有一个法则是值得在人性丛林里进出行走时参考的.那就是遇强则示弱,遇弱则示强。人不太容易去改变自己条件的强或弱,但却可以用示强或示弱的方式,为自己争取有利的位置。
“遇强则示弱”的意思是:如果你碰到的是个有实力的强者,而且他的实力明显高于你,那么你不必为了面子或意气而与他争强,因为一旦硬碰硬,固然也有可能摧折对方,但毁了自己的可能性却很高。因此不妨示弱,好化解对方的戒心。以强欺弱,胜之不武,大部分的强者是不做的。但也有一些具有侵略性格的“强者”欺负“弱者”的习惯,因此示弱也有让对方摸不清你的虚实,降低对方攻击有效性的作用,一旦他攻击失效,他便有可能收手,而你便获得了生存的空间,并反转两者态势,他再也不敢随便动你。至于要不要反击,你要慎重考虑,因为反击时你也会有损伤,这个利害是要加以评估的。何况还不一定能击败对方。“存在”才是主要目的。
“遇弱则示强”的意思是:如果你碰到的是实力较你弱的对手,那么就要显露你比他“强”的一面,这并不是为了让他来顺从你,或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或优越感,而是弱者普遍有一种心态,不甘愿一直做弱者,因此他会在周围寻找对手,好证明他也是一个“强者”,你若在弱者面前也示弱,正好引来对方的杀机,徒增不必要的麻烦与损失。示强则可使弱者望而生畏,知难而退。所以,这里的示强是防卫性的,而不是侵略性的,因为侵略也必为你带来损失,若判断错误,碰上一个“遇强示强”的对手,那你不是很惨吗?
人性丛里没有绝对的强与弱,只有相对的强与弱,也没有永远的平衡。国与国之间不易做到此点,但人与人之间却不难做到,只要你愿意,也不论你是弱者或强者。“遇强示弱,遇弱示强”,只是其中一种方法罢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