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兼顾大局,不拘小节,对一些小事该忍则忍,没有必要出的风头少出为妙。
说话做事前先考虑清楚,有些话该不该说,有些事该不该做。
身为领导者除了要虚怀若谷之外,对自己的言行举止也必须十分慎重。古语讲“论言如汗”,所谓的论言指领导者所说的话.汗指说出的话绝无挽回的余地,就像身体流出的汗一样,一旦流出来了,就不可能再回到体内。正因如此,领导者实在不得不谨言慎行。
从前,当周公的儿子伯禽受封为鲁国国王时,周公曾告诫他:“我身为宰相,碰到有人来访时,即使是正在进餐也得赶紧中断,尽量不要对客人太失礼。尽管如此,仍然担心有不周到的地方,或是疏忽了优秀的人才。现在你到鲁国去,虽然身为一国之君,也绝不能有任何骄傲失礼的地方。”这种谦虚的态度对于一个领导者来说十分重要。
的确,身为领导者不能有戏言,因为他的每一句话都会对部下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会影响一件事情的结局。态度谦虚,言行谨慎,不但是身为领导者修养的重要方面,也是个人修养的一方面。
有成效的领导者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掌握自己的心境,约束自己的言行。他们无论受到什么刺激,都能保持沉着、冷静,而不产生冲动行为。必要时能节制自己的需要,忍受身心的苦痛和不幸,克制自己各种消极情绪,表现出高度的耐受性、纪律性、组织性。在待人接物上表现为忍让克己。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一个志在有成就的人,他必须如歌德所说,知道控制自己。”
但是,有些不成熟的领导者或易冲动的人,往往不能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遇到某种刺激,易于兴奋,易于激动;处理问题冒失、轻率,好意气用事,不顾后果。有的人贪得无厌,官位越高越好,权力越大越好,金钱越多越好,事情越少越好。这种人由于不能控制自己的私欲,而逐渐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论语》中指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也就是说,只要自己的行为端正,就算不下任何命令,部下也会遵从,如果自己的行为不端正,那么无论制定什么政策规章。部下也不会遵从的。
这个原则不管什么时候,都是领导者必须牢记在心的。因为领导者的一举一动都受到部下的注意,在这种情形之下,如果能以适宜的态度或行动出现在部下面前,就会立刻影响到部下的士气,如此一来,组织就会更加牢固。
如果想做一个平庸的领导者,也许这种自我节制并不十分重要。但是若想成为一个杰出的领导者,就必须要藉着坚强的意志力,来贯彻自我节制的决心。这个原则不仅是在公的方面,即使在个人生活中也是不可或缺的。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