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曾经说过:“世界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但真正的‘人’却凤毛麟角。”什么是真正完美的人性?怎样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成功者?对一个人的行为进行公正的评价,难道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第一课吗?
要想获得成功,我们必须学会正确地评价自身的行为。这正如浮尔泰所说的,如果一个人不讲道德原则,只是竭力追求自己合乎私利的目标,他最终逃不过命运的捉弄。拿破仑的一生不过是一次实验罢了。它清楚地表明,一个人不顾道德原则,只凭自己的聪明才智,即使在最有利的条件下,到底能到达什么样的高度。这就是人间事物的本质与规则。对英勇无敌的拿破仑来说,是人类社会和世界的永恒法则阻止了他的前进,并最终毁灭了他。如果不顾这条关于道德问题的铁律,即使最富有才智的人进行干百次的尝试,其结果仍然是一样的。
提升我们的精神境界,对他人抱以深刻的同情,增强我们的洞察力,在自己的职业生涯方面具有广博的知识,所有这些不是都有助于我们获得生命中的成功吗?要想获得成功,必须具备三个因素:精力、毅力和方法。那么,如果一个人具备了上述三个条件,是否必然会拥有成功呢?也未必如此。法国的拿破仑,在这三方面都是卓尔不群的。他积极进取,英勇盖世,战无不胜。从来没有哪个领导人能像他那样具备这样的天才,能建立这样煊赫的功勋,也从未有哪个领袖能得到这么多的支持,拥有这么多的追随者。
但是,一个人即使具备如此超凡的天才和武力,拥有如此强大的军队,摧毁无数城市,掠夺无数财宝,杀戮无数生灵,威震整个欧洲,结果又怎样呢?他身后的法国比他建立统治时的法国要更弱小、更贫穷。如此看来,他还是失败的。
因此,具备上述三者之中的任何一项,都有可能获得成功。但是,从总体上来说,只具备其中的单个因素,毕竟无法确保成功。一些人只具备了其中的一项,却缺少了另外两个条件,因此吃了不少苦头。如果一个人具备这些条件,还不能拥有成功,那将真是人类社会的最大不幸,如同拿破伦一样。拿破仑,这个曾经征服了整个欧洲、震撼了全世界的人,到头来却未能赢得国人的尊敬和爱戴。他留给世界的是一个奇迹,世界为此而惊讶,但他并没有给这个世界带来爱。
一位法国作家这样写道:“当伟大的拿破仑逝世的消息传到巴黎的时候,我正经过皇家宫殿,一个人高声大叫:‘这是波拿巴去世的报道。’如果在几年前,有人发出这样的呼喊,会让全世界都惊恐万分。但在此时,叫声的余波却只是在空气中缓缓地消散开去。我走进几家咖啡馆,大家都同样的冷淡,对此漠不关心。对于他的去世,没有人感兴趣,也没有人为他痛苦。”
除了以上所列的原则之外,在判断一个人是否真的获得了成功时,应考虑到他是否秉承诚实的原则,是否能很好地处理自己承诺的事情,是否能坚持自己真实的想法。如果一个人不守原则,那么即使他再有成就,又怎么能说他获得了真正的成功呢?
历史学家布利最近发表了一篇书信,书信中他提到了约瑟夫・库切・波特先生――这个人是18世纪晚期英国辉格党的领袖,曾经出任英国外交大臣。布利说,波特先生曾经在利物浦拜访过自己。布利对自己与约瑟夫的谈话过程进行了热情洋溢的描述,但也对约瑟夫颇有微词,他深感遗憾地问道:“难道约瑟夫不知道品格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吗?”从某种意义上说,在约瑟夫所处的那个时代,他本人无疑是英国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大概是有史以来最有口才,最擅长雄辩的人。
他是一位视野开阔的政治家,富有仁爱之心,这一点超越了那个时代。他主张土地自由买卖,在这一点上他与他的对手――另一位重要的政治人物――布莱德针锋相对。即使政治上的纷争达到白热化的程度,即使他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了政治活动中,在生活上他仍能宽厚待人,他从未有一个私敌。但在个人生活作风上,他却放荡不羁,经常赌博,酗酒成性,无视各种道德规范和义务。
最终,他未能赢得国人的信任,而更使他感到羞辱的是,一些普通的人物,甚至是一些在资质上远远不如他的人最后都打败了他,而这些人惟一值得一提的最大优点不过是具备了个人美德而已。
所有的这些例子,都不过是为了说明美德的重要性。一个人如果丧失的美好的品性,就会回到进化的最初阶段――兽类时代。所以,任何时候,都不可以忽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