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出色的领导者.-第一节收买人心,万事俱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宋代初立,政局末稳,面临很多矛盾,一代开国君主宋太祖,在处理错综复杂的矛盾中,不但表现出一个有作为的封建政治家顺应时代潮流而动的胆识,而且显示了他在实现统一、力扫五代弊政中所施展策略的极大成功。

    宋太祖首先防止的是“肘腑之患”,即防止京师内后周势力结成联盟来反抗。这时,他采取的不是镇压、扫清的手段,而是优待郭氏、柴氏宗室,以及全部录用后周旧臣的策略。他封后周末代皇帝柴宗训为郑王,尊符太后为周太后,迁居西宫。还特别交待臣下,要给他们安排好养尊处优的豪华生活。对郭氏、柴氏的后代,分别予以封宫给爵,后周的文武百官照旧录用,范质、王溥仍任宰相之职。这样就使后周旧臣释除了“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恐惧。可是拥立赵匡胤兵变的功臣勋贵,原都为贪图富,对优待后周旧臣不可能不产生抵触。对此,宋太祖一边封以高官,授以实权,一边又严加防范,决不姑息。京城巡检官王彦升,自恃拥立有功,意气骄横。一次,半夜三更去敲宰相王薄的门,要宰相接风慰劳,并企图乘机敲诈出一笔厚赏来。不料想王薄并不因为自己是后周旧臣而甘心低头三分,烫酒敬了几杯之后,随即撤饮,分文不给。第二天,还上殿告准了御状。太祖听罢大怒,居然毫不留情地罢免了王彦升的禁军职务,以示惩戒,这样一来,后周旧臣感到政治地位有了保障,而对新政权由狐疑观看转为拥护,从而大大减少了对赵宋王朝的不满和冲击。

    建隆初年,后周开国功臣李筠和郭威外甥李守进一在山西,一在山东,先后起兵反抗。然而他们未能得到京师或其他藩镇势力的响应,都被迅速平定了。当初李筠曾自信地说过:“我是周朝宿将,与世宗又如兄弟,京师禁卫都是我的同僚或部下,必将倒戈来归。”忌料太祖棋高一着,他已经通过作用旧臣的策略,达到了笼络人心的目的。这正是宋太祖能够在短时期镇住统治阶级全部反抗势力,稳定政局的一个重要原因。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