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操之过急。孔子说:“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可见,一个人做事如果操之过急,就会得到相反的效果。所以说,遇事不可操之过急,等头脑冷静下来再处理,往往效果更好。公元前613年,楚庄王即位。即位三年,从不过问朝政,日夜沉浸在田猎游乐与酒色歌舞之中。即位三年,也没有发布过一个号令。他只规定:“有人敢向我进谏者,斩首无赦。”因此三年来也很少有人进谏。大夫伍举见朝政日益腐败,就冒死进宫见楚王。只见楚王左抱郑姬,右搂越女,周围排列乐队,正在调笑听音乐。庄王笑问:“你是来喝酒的,还是来听音乐的?”伍举说:“都不是。有件事我不明白,特来请教。臣听闻,附近大山有只美丽的大鸟,三年不飞,也不叫,不知是什么鸟?”庄王说:“这不是一只平凡的鸟。三年不飞,飞必冲天;三年不叫,叫必惊人。你去吧,我知道你的意思了。”过了几个月,庄王荒淫无度的生活更加严重。大夫苏从入宫进谏。庄王问:“你没有听到我的戒令吗?”苏从说:“我身居高位,怕死而不敢指出君主的过失,那是不忠。杀身以明君,是我的愿望。”楚王听了,幡然起立,即令撤去歌舞,临朝听政。于是,楚王把在这三年中贪赃枉法、营私舞弊的几百人清除、处死,把忠于职守、清正廉明的几百人提拔重用,任命伍举和苏从主持国政。楚庄王亲政后,政治清明,百姓高兴。就在这一年,兴兵灭庸(今湖北竹山);庄王六年起兵攻宋,获胜,缴获战车五百乘。从此,楚国的势力迅速向外扩张。楚庄王“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故事,说明了凡事不能操之过急。如果在别人根本不愿服从的情况下,倒不如暂时放纵他。楚庄王的大臣伍举和苏从就是在成竹在胸、腹有宏图的情况下,劝谏楚庄王,而使楚庄王幡然悔悟,以致后来成为诸侯的一代盟主,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今天,不论在何种领域,还是在商场中,也是最忌操之过急的。操之过急,它只会加速毁灭你的前途,以致你身败名裂。古代如此,今天也如此。所以,我们要引以为戒。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