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都看过《水浒传》,其中李逵就是十足的有勇无谋之人,他骁勇善战,可就是缺少计谋策划,所以在人们心目中他只是一介武夫,非雄才大略者。什么才是雄才大略呢?不妨浅述清朝皇氏史。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由少数民族统一的王朝,满人的当政,给中国政坛注入了新的血液,带来了许多新的气象。历史已经说明,游牧民族身上的外向进取因素相比于农业民族保守封闭的特性,更能推动历史的进步。而且,清朝前期的皇帝个个好学勤政,聪明能干。他们综合满汉文化受到完整的汉学教育,游牧民族的身份使他们又有马上皇帝的骁勇善战,可谓个个都文武双全。在清朝所有的皇帝之中,康熙是最年轻有为的一位,也是最能干的一位。他八岁即位,十四岁亲政,开始大展宏图。可以说,清朝政治基础的建立,是在康熙二十年以后的事。由于多尔衮和顺治帝在位的时候,只是忙于确定对汉人的统治政策,戎马仓皇,兵事不断,难以做出有积极建设性的成就,直到康熙之后,才形成盛世局面。智除鳌拜和平定三藩之乱,最能看出少年康熙的政治智慧和眼光。康熙即位之初,辅政四大臣之一的鳌拜结党专横,权倾朝野,康熙早不满意却也奈何不得。在鳌拜擅自杀了四大臣中的苏克萨哈以后,康熙才决心铲除鳌拜。当时,康熙手中能够凭借的力量不多,仅仅是经常和他一起玩耍的小伙伴,康熙就让他们在宫中学习武功,等到鳌拜上朝时,趁其不备,叫藏在后面的伙伴一起上去把鳌拜抓住,以大罪三十款处罪。朝中政治才气象一新。如果说铲除鳌拜多少还有运气的成分,那勇于削藩则让人感受到康熙的雄才大略。清朝建立以后,八旗兵主要驻守在北方及江浙、福建。两广和西南云贵暂让给汉人藩王来镇守。藩王在自己的辖区之内,控制着地方的行政及财政,俨然是个独立王国。中央派驻的官员根本制衡不了。三个藩王中,又数平西王吴三桂势力最大,其尾大不掉之势,成了满清统治的心腹大患。康熙二十岁时,毅然决定“撤藩”,激起三藩的叛变。吴三桂成了叛变的首领。叛军势力一度占据南中国及川陕部分地区,形势险恶。康熙坐镇宫中指挥若定,双方激战长达八年,最后以康熙大获全胜而告终。作为在深宫里长大的年轻皇帝,居然能把身经百战的老将吴三桂击败,从中可以看出康熙的胆识及领导才华。士兵无谋有将帅率领,将帅无勇无谋又有谁来率领呢?少则几十,多则上万的士兵的身家性命都在你的手里,所以将帅不可无谋。今天的领导,也一理同然,无谋便会给企业和职工造成重大损失,要慎之慎之。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