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的思考思维.-9.避开面子投资的误区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人的虚荣心总是给人带来很大的灾害,为了维护或争取某种面子,大多数人事实上时刻在承受着由之而带来的巨大的精神紧张和物质消耗。一方面,把自己的社会成功寄托于面子的大小与多寡上;另一方面,面子上的事所带来的经济负担又使他们不堪忍受。为什么许多人总是处于这种两头为难又有口难言的尴尬境地呢?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人们对面子问题缺乏正确的经济学认识,不懂得进行成本核算。可以说,盲目的、低效的、过度的投资是多数人进行“面子”消费的基本状况。因此,我们要澄清在此方面的一些认识误区,从而使多数人真正守住自己的财富并保住自己的面子。

    追求面子应该是有目的性的,每一个追求面子的人应该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所准备达到的目标和所希望获得的利益并为此需要付出什么代价。一个人越是目标明确,就越能够减少自己行动的盲目性,增强“面子”投资的效益和效果。

    现实生活中,有两种心理是缺乏“面子”投资的目的性表现。这第一种心理乃是“攀比”心理,即要通过各种手段,想方设法地在面子上比过他人或至少要与之持平。在他们的这种“面子竞赛”中,赢得更大的面子这种盲目的欲望是惟一的驱动力量,至于这个面子下面所包含的实际内容以及具体价值,则很少有人能说得清。这第二种心理就是“随大流”的心理,即不去努力做最有面子的人,但要防止成为最没面子的人。这种人的典型特征是跟着别人走,永远同大多数人站在一起,而混迹于人群之间便无所谓“丢面子”的问题。可能多数的中国老百姓都持有这种心态。这种类型的人同样没有自己的目的,因为别人的行动已经支配了他们自己的行动,就好像一朵浮萍飘在水上,水流到哪里便飘向哪里。这两种“面子哲学”,一个积极一个消极,一个追求最上限;一个防止最下限,但都有一个特征,那就是盲目,没有具体的、实际的目标指向,从而成为面子的奴隶。

    没有明确的目的,“面子”投资就像是在用钱打水漂,不会有大的收益,同时也很难进行成本核算。所以,要想提高自己“面子”投资的经济效益和实际效益,首先就必须明确自己的投资方向和目标。

    明确了“面子”投资的目的,就应该进行“成本核算”。

    这里的“投入”,应该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及时间等各种要素。过去,我们只注意人、财、物这些因素,而对时间重视不够,那是因为传统社会生活节奏慢,时间不具有经济价值。而在现代商业社会则不然,时间即等于财富,所以,我们一定要考虑到在迎来送往中所耗费的时间以及相关成本。

    在中国的家庭经济生活中有一句世代相传的名言,叫做“量入为出”,即根据自己的收入来确定支出。而在“面子经济学”中,则要反其道而行之,要“量出为入”,即根据自己所追求的目标和所可能得到的收益来确定相应的投资规模。一般来说,投资额应小于收益额,但是,有时持平甚至稍有超出也属于正常现象。我们所努力追求的目标是:力求以最小的投入,赢得最大的面子。

    任何一项投资都应该预算其效益,同样,追求面子也应该进行“结果预期”,也就是要估算“产出”。

    何谓“产出”?“产出”就是一种结果,它既可以是空虚的面子,也可以是实在的利益。对“产出”的估算既可以在进行面子投资以前,也可以在进行面子投资以后。但事前预测、事后总结应该成为我们进行“面子投资”的一种习惯性行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进步,不断提高自己投资的收益率。

    据报载,有一个个体经营者,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与辛勤劳动发了财;但是几年后就破产了,并且最后导致走上自杀的绝路。为什么会弄成这种结局呢?就是因面子所累。自己富了,有了些钱,使他不顾自身的经济条件的限制,无端耗费了大量的钱财。亲戚朋友来了,隆重接待,好烟好酒好菜款待,以示热情大度。为了“富了不忘穷乡亲”的好名声,到处送礼四方支援,别人稍作恭维,就飘飘然起来。即使在自己已经到了破产的地步,出门仍要以小车代步,以示有钱。

    为虚名所累的人,终究有一天会自吃其苦果。因此,这位个体户的不幸结局虽在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这个例子启示我们:要使你的面子越做越大,且维持的长久,就一定要把你的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结合起来,只有那些时刻注意巩固和发展自己长期利益的人,才能够真正成为自己财富的守卫者。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