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3名垂青史三 “喝醉了而已?” 陈彬哈哈大笑起来,摇摇头,“九斗太谦虚了,昨夜一首《水调歌头》震惊四座,就连国子学祭酒何妥何栖凤也忍不住抚掌大赞,看来九斗的才华已经征服了很多很多人啊!” “博士何以知道得如此详尽?” 沈寒实在忍不住心里的好奇,陈彬这人颇有才学谈吐不俗,以他的能耐可以在诸多官位上大展身手,却甘于守在大兴县学这么个小地方,而且,消息又是如此灵通。 这绝对不是区区一个县学博士能做到的! “虽然我只是一个小小县学博士,但是,我也有很多朋友的。” 陈彬咧嘴一笑,“不说了,赶紧去洗漱一下,谢助教马上就去授课了。” “朋友?” 看着老狐狸的背影,沈寒嘴唇一撇,老子两世为人,前世经历了官场上那么多的阴谋诡计,听说了无数的各式各样的陷阱,岂会轻易相信老狐狸的话。 再说了,什么样的朋友能够这么及时地将皇宫里发生的事情传出来? 不过,这些都跟老子无关,也不要想引起老子的兴趣,然后钓鱼一样地钓老子上钩,有那个时间和精力,还不如多赚点钱,多想点赚钱的营生为不久后发生的隋末乱世做好准备。 “对了,九斗,你那篇文章我又撰录了几份送出去了,国子学,大兴县衙,京兆尹等等,都送了一份过去。” 老狐狸陈彬的声音响起。 沈寒闻言一愣,愕然地抬起头,就只能远远地看见老狐狸的背影,没想到这老家伙跑得挺快的,当然了,他要不是跑得太快,自己恐怕会忍不住要动手揍他了! 这老狐狸想要干什么? 他这是恨不得让整个大隋的文管系统来对付自己呀! 昨晚上宇文士及向自己发难,何妥马上就跳出来推波助澜了,现在老狐狸故意把事情搞这么大,恐怕就不止是何妥对自己不满了! 狗日的陈彬! 回到宿舍,沈寒刚洗漱完,杜如晦就冲了进来。 “九斗,皇宫的晚宴如何?” “还不就是那样。” 沈寒笑了,“美酒,美人,美食等等,无论多么高档次的晚宴最终都是要回归本源,食色二字。” “精辟,果然一语中的!” 杜如晦哈哈大笑起来,“不愧是独占九斗才的沈三郎啊,对了,你肯定在晚宴上又做出惊人之举了吧,这一次又是七步成诗?” “我也不想呀,问题是我们的皇帝陛下提要求了,必须七步以内成诗,你说我能怎么办?” 沈寒叹了口气,两手一摊,“老杜你这么聪明,结果怎么样不用我说你也猜到了吧?” “是的,我猜到了。” 杜如晦笑了,“结果你肯定醉倒当场,然后你的才华又一次震惊了现场的所有人,从昨夜开始朝廷的那些大佬们再没人怀疑沈三郎的才华。” “天下才一石,沈三郎独占九斗,这句话必将在天下传颂。” “是么,有那么夸张?” 沈寒摸了摸鼻子,笑了,“不说了,我要去上课了。” “九斗,不夸张,一点都不夸张。” 杜如晦严肃地摇摇头,“昨晚上那么大的场面,皇帝让九斗出场显然是要抬举你的意思,而你也在那种场合上以你的才华震惊了所有人。” “才华你有,皇帝的赏识大家都看到了,你的大名很快就会传遍天下。” 说到这里,他的声音一顿,“对了,昨晚上宴会是怎么个情况,跟我说一说嘛,谢助教今天的讲课你不用去了,你对论语的熟悉理解比谢助教更透彻。” “而且,谢助教肯定也不希望你去抢他的风头,每次他讲《论语》,大家都更喜欢问你问题。” “宴会能有什么情况?” 沈寒笑了,“无非是吃酒,吃肉,听曲,看歌舞等等,中间宇文士及那个坏蛋趁着歌舞暂停,大声提议我现场作诗一首。然后,国子学祭酒何妥也站出来起哄,一个个都想看我的笑话呢。” “然后,皇帝赏了我两坛酒,我就写了首《嫦娥》,然后趁着酒兴,我又写了首词《水调歌头》……” 杜如晦傻眼了,目瞪口呆地看着沈寒,尽管语焉不详,但是,他听出了沈寒的意思,这家伙把那种长短句诗体取名叫词,也就是说,在历史上沈寒就成了词的创作人,将名垂青史啊。 尽管长短句的诗体不是沈寒创造出来的,但是,沈寒绝对是写得最好的,也是最有代表性的,所以,他将这种诗体取名为词,也不会有人有意见。 “九斗,你这是开创了一个文学体裁啊,将来必然要名垂青史!” 杜如晦感叹一声,沈三郎比自己还要小四五岁呢,这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名垂青史?” 沈寒闻言一愣,笑了笑,摇摇头,“没那么夸张,老杜,我只是根据这种民间小调的曲调来做的词。就好比我昨晚上所做的《水调歌头》,就是根据民间小曲《水调曲》所做。” 杜如晦闻言一愣,抬起头看着沈寒,“九斗,这话你除了对我说,还跟谁说过?” “没呢,昨天晚上就简单地说了一下词的命名。” 沈寒摇摇头,“怎么了?” “以前这种长短句诗体写得好的人不多,倘若你一公开创作之法,岂不是人人都能创作出来?” 杜如晦闻言一愣,叹息一声,摇摇头。 “老杜,这样才好呀,我大隋的人才越多越好啊。” 沈寒哈哈一笑,“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盛开春满园。” “好,好一个百花盛开春满园!” 杜如晦抚掌大笑,随后笑容一敛,起身恭恭敬敬地向沈寒深深鞠了一躬,“九斗,我杜如晦一生少有服人,我对九斗是心服口服!” “我代表天下寒门子弟感谢九斗的慷慨。” “客气了,客气了。” 沈寒连忙伸手扶起杜如晦,“老杜,我只是想让出身寒门,甚至于穷苦百姓,又有强烈上进心的人一个机会,一个跃升阶层的机会。” 说到这里,他的声音一顿,喟然感叹一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曹魏以来士族高门掌控了官吏的选拔,导致各个阶层固化下来,寒门子弟没有改变命运的机会,更不用说那些穷苦百姓了。” “好在皇帝陛下开创了科举考试选官制度,尽管还存在很多问题,但是,至少让寒门子弟看到了一丝希望不是吗?” “九斗,可有解决的办法?” 杜如晦两眼一亮。\f\t\n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