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既生瑜,何生亮 “儒学以什么为核心?”王通闻言一呆,秦寒这是什么意思,他难道不知道自己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是在研究儒学典籍,在图谋振兴儒学么?这样的问题也太简单了嘛。不过,这会不会是秦寒的圈套呢,故意提出这么一个很基础很简单的问题,然后把自己往里面套呢?然而,不管这是不是圈套,儒学的核心总不能胡说八道吧,这可是传承几百年了的王道之学啊,秦寒若是敢在这方面乱来,胡说八道一番,那等待他的就是天下儒生的群起而攻之。不管了,无论秦寒有什么圈套在等着,自己终归不能胡乱篡改儒学核心说在吧。“九斗客气了。”王通也站起身来,“某自幼就熟读儒家典籍,至今一日亦不敢懈怠,游历访学也不曾释卷,某虽不猜,却愿毕生以振兴儒学为己任。”说到这里,他的声音一顿,抬起头扫了一眼大殿,目光落在秦寒的身上,“七百多年前,董夫子看到了黄老之学的无为而治存在的巨大问题,吸收其他学派的理论,创立了以儒学我核心的体系,提出大一统之说,并向武帝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来了,来了,这家伙果然要抓住机会大肆宣扬自己的理论。秦寒笑了,董仲舒在西汉那么折腾,最终就是因为他的学说以儒家宗法思想为核心,把神权,君权融合在一起,这恰好是汉武帝所需要的自然就应允了他的建议,然而,也正是由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被采纳,对后世形成了巨大的形象力,长达几千年!来了,来了,果然来了。儒家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等等,也正因为这样,汉民族数千年缺乏开疆拓土之雄心壮志,自己强大的时候,对外过分人次,可自己一旦衰弱下来,就容易被外敌所如。“儒家思想只核心不外乎,礼与仁也。”叽叽歪歪了半天,拿出十二成功力来表演的王通,微笑着转身看着秦寒,“然否?”“礼,就是尊卑,因为人的层次等级不同,也就有了尊卑之分,贵贱之别。”秦寒点点头,“通过学术让百姓知礼名义,可以很好地维护天下稳定。然而,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这样意味着一味地尊崇古法,不思创新。”杨坚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教化百姓让他们读书名义自然也是为了维护天下安定,让杨家的江山世代相传。但是,这一味尊崇古法,不思创新的弊病却也不能忽视了,只是没想到秦寒这小子居然还思考过这样的问题!“仁者,克己复礼也。”秦寒接着笑道,“孔圣人说约束自己的心念,言行,那么我们的言行就会符合礼仪,推而广之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王秀才,不知道我这样的解释对不对呢?”“对,的确是这样解释的。”王通点点头,秦寒既然能够编撰儒家典籍,自然对儒家经义也是非常了解的,否则的也没有那个胆子来编撰儒家典籍。“既然是这样的话,那我用觉得用一个词语来描述。”秦寒笑了笑,抬起头看着王通,然后一个字接一个字地说,“外圣内王,不知道王秀才可赞同。”“外圣内王?”杨广嘴里喃喃地念叨起来,随后脸色就是一变,看着王通的目光顿时就变得凌厉起来。“差不多这样吧,这是孔圣人的治国之道。”王通点点头,“这是传承黔南的治国理政的概念。”杨坚居高临下俯视着大殿,面无表情。秦寒也顾不上去观察杨坚的表情。“儒家思想传承千年,的确发挥了极大的作用。”秦寒面色严肃地点点头,“不过,我却觉得现在的时势却不能搞外圣内王那一套,至少在对外方面绝对不行!”说到这里,他的声音一顿,抬起头看向皇帝杨坚。皇冠下的杨坚,看不清楚他的表情。杨广下意识地点点头。“在突厥人袭扰我大隋边塞,打草谷的时候,我们对突厥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圣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那一套来劝退他们?”秦寒摇头叹息一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用在我大隋之内是可以的,因为我们民风淳朴,民风开花,朝廷教化万民做得很好。”“至于突厥那种未曾开化的民族,茹毛饮血,不通礼仪之辈,跟他们谈礼仪,讲仁义,那是把自己脑袋上去给人家割!”说到后来,秦寒几乎是吼出来的。王通傻眼了,他第一时间就抬头看向主位上的皇帝,不过,看不到皇帝的表情,但是,太子杨广的表情他能看得清楚。很显然,杨广更喜欢秦寒的这一套说辞!完了,这一趟的京都之行自己的收获恐怕是很有限了。“当然,就目前来说我们大隋西有吐谷浑,党项虎视眈眈,北有突厥随时寇边,还不是倾尽国力剿灭他们的好时机。”秦寒叹息一声,“不过,这独尊儒术的思想是再也不能够推行了,外王而内圣,才是当前应该采取的策略!”“对了,我听说王秀才给皇帝献上《太平十二策》,不知道王秀才可知道怎么让一县之地的百姓安居乐业,可知道如何劝课桑农,可知道如何让一州之地变得富庶起来……”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地看着情绪激动的秦寒,在场的都是读书人,大家正在思考着秦寒之前说的那一番话呢,哪想都他突然间就向王通发难了。然而,这些问题换了自己来该怎么回答?自己能做到吗?是的,大家都不过坐而论道,泛泛而谈之辈,真正能够做到这些的又有几人?这一连串的诘问把王通砸得晕头转向,脑海里突然闪过一副画面,周瑜仰头喷出一口鲜血,仰天长啸一声,“既生瑜,何生亮?”是的,这副画面不只是出现在王通一个人的脑海里,几乎所人的脑海里,都有这一句话闪过,既生瑜,何生亮?“好,好一个劝课农桑。九斗,你说的这些你自己可知道怎么做?”杨坚大笑起来,秦寒就差指着王通的鼻子大骂蠢货,只知道纸上谈判的赵括。“回陛下,臣能做到!”秦寒抬头挺胸大声回答,“无农不稳,无商不活,无工不富,只要各个州县重视起来,天下大同,国强民富就指日可待!”“好,好,好!”杨坚抚掌大笑,“我大隋有秦九斗,国之大幸也。”\f\t\n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