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了,吐谷浑人退了!” 城头上的人欢呼起来。 看着大家欢呼雀跃的模样,段暄的眉头一皱,一屁股坐在地上,今天吐谷浑人已经杀到城头呢,明天呢? 这会儿消息应该已经传到大兴城了吧。 是的,消息已经传到了大兴城。 不仅已经传到大兴城,甚至已经在传开了。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秋香正在喝茶,她刚刚才忙活完了,听到吐谷浑人攻打凉州的时候,“啪”的一声,手里的茶杯就摔落在地,瓦砾四溅,茶水横流。 天啦,吐谷浑人攻打凉州啊,阿郎不正在凉州当县令嘛! 这下完了,可不能告诉七娘呀。 但是,这么大的事情大兴城都已经传得沸沸扬扬了,七娘不可能不知道的! 甚至还需要七娘的阿爷催促朝廷尽快发兵去救援! 一念及此,秋香就交代了贴身婢女小丫几句,就匆匆地回到弘化里的家。 “秋香,今日怎的回来这么早,出什么事情了?” 秦小莲正好抱着孩子在院子里散步,看到秋香回来很是意外。 “阿姑,凉州出事了。” 略一思索,秋香还是决定实话实说,阿姑这一辈子的经历太丰富了,而且,阿郎是姑臧县令呢,再说了阿郎那么有本事的男人,还有什么难题是不他解决不了的? “凉州出事了,这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秦小莲闻言一愣,随后就反应过来大郎在凉州当县令呢! “秋香,出什么事了,大郎怎么样了?” “阿姑,我刚刚在钱庄听人说,吐谷浑人打进凉州了,具体我也不知道。” 秋香摇摇头,“说是凉州派了快马进京报讯,这会儿探子应该已经进宫了。阿姑,朝廷是不是会马上拍出援兵?” “应该会吧?” 秦小莲也紧张起来,“不过,现在汉王在并州造反呢,朝廷还没有平定汉王叛乱,现在吐谷浑进攻凉州……” 她的话还没有说完,苏七娘的声音响了起来,“阿姑,你说什么,吐谷浑进攻凉州了?” “七娘,你别担心,没事儿的。” 秦小莲连忙安慰起苏七娘,“大郎是县令,他不会有多大危险的……” “阿姑,我知道。” 苏七娘面色凝重地点点头,“吐谷浑人这个时候进攻凉州,显然是知道汉王反叛的事情,想趁着这个机会狠狠地从大隋身上咬下一块肉来!” “而且,皇帝刚刚登基,吐谷浑就这么着急跳出来闹事,可以想象得到皇帝的心情怎么样了。不用说,肯定会马上调兵遣将去救援凉州。” “并州的叛乱还没评定呢。” 秦小莲叹了口气,看着苏七娘,“皇帝的想法跟我们普通人不一样的,他要考虑的东西太多了。” “阿姑说得有道理。” 苏七娘点点头,“我马上回娘家一趟,去探听一下消息。” “算了吧,七娘,你大着肚子呢。” 秦小莲一愣,摇摇头。 “没关系,九斗说过的有三个月之后就没有什么大碍了。” 苏七娘嫣然一笑,“这么重要的事情,如果不亲自去问一下我阿爷,我会连觉都睡不着的。” “罢了,你去吧。” 秦小莲叹了口气,“听到任何消息都不要过于激动,大郎是个聪明人,他会照顾好自己的。何况苏邕也带着人去凉州帮他了,他一定会没事儿的。” 话是说得轻松,然而,秦小莲的表情却很凝重。 与其说这话是说给苏七娘和秋香听的,不如说是秦小莲在安慰自己! “嗯,我现在就过去,今晚上就不回来了。” 苏七娘嫣然一笑,“不出意外的话,今晚上我阿爷要很晚才会回来,这会儿他应该是知道了凉州的事情了。” 是的,苏威已经知道了吐谷浑进攻凉州的事情完了,跟他一起听信使禀报情况的还有宇文述。 杨素去并州平叛了。 杨广的面色不善,伏允在这个时候选择进攻凉州,分明就是趁火打劫呀,伏允这措大以为某会这么忍受这屈辱? 不,不,某会让你十倍,百倍赔偿回来! “好了,事情就是这么个经过,大家说一说各自的看法吧。” 杨广抬手捏了捏眉头。 “陛下,老臣以为必须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对伏允的侵犯之举给以沉重的打击!” 苏威说话了,“不是因为臣的郎子秦寒在凉州,而是因为突厥人就在一边盯着,如果朝廷不迅速做出反应的话,会给突厥人发出错误的讯号,以为我大隋被并州的叛乱拖住了,实力不济,只能眼睁睁地坐看吐谷浑骑在头上。” “突厥人一定能接收到错误信号的话,他们绝对不会无动于衷。说不定他们就会兵出雁门!” “苏威,你这是在威胁陛下吗?” 宇文述冷笑一声,“还说不是因为秦寒的缘故?” “请陛下明鉴,老臣一心为国。” 苏威立即起身向着杨广跪了下去,“而且,秦寒是姑臧县令,他却冒着危险离开凉州去搬请救兵。” 这话表面上说的是秦寒的举动,事实上却是在暗示杨广,他苏威不需要为秦寒担心,因为秦寒离开了凉州城。 只要秦寒不傻乎乎地带人杀回凉州城,完全可以等到伏允退兵自豪和,再带着人马回到凉州,那时候不仅安全还能挟功而回。 “苏爱卿请起,你的忠诚朕知道。” 杨广点点头,目光扫了一眼满屋子的重臣,“好了,大家都说一说意见吧。” 宇文述不说话了,他知道苏威说的老成之言,突厥虽然被打疼了,但是实力犹存,如果让突厥人觉得隋朝虚弱,朝政混乱无暇北顾,他们肯定要闹幺蛾子的。 “某觉得是应该发兵救援凉州。而且,应该尽快发兵去救援凉州,前线将士在血战,我们不能浪费时间!” 说到这里,宇文述皱了皱眉头,“不过,并州叛乱未平,雍州附近的兵马都已经征调一空,从南方调兵费时费力,不若就从朝中派出天使一路北上沿途征调兵马,这样也不会浪费太多的时间。” 随后,其他的重臣纷纷发表了意见。 最终形成了统一的意见,马上发兵,随后就遣哪位官员北上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陇州刺史李渊成了最佳人选。 原因很简单,因为并州平乱的时候,没有调动陇州的兵马,还有就是陇州刺史李渊这会儿就在大兴城。 \f\t\n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