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艺术家-第505章 脑死亡了?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要是病人醒不过来,一切就都是空谈。

    万一要是这种术式本身有问题,而导致的病人无法清醒,那这次的成功,就等于是镜花水月。

    众人一边等待病人醒来,一边查询各种资料。

    时间拖的越久,团队成员的紧张感也随之攀升。

    “不对啊,    即便是麻药剂量大,现在也应该醒过来了吧?”

    “该不会是……植物人了吧?”

    “脑死亡了?”

    众人心里,闪过一个不妙的预感。

    以前是发生过类似情况的,手术做完,病人却清醒不过来,最终终身成了植物人,只能依靠别人的照顾,    存续生命。

    连代渊、陈嫁庆这两个核心成员,都开始产生了自我怀疑。

    “是不是我们的术中什么操作,    影响到了病人的神经或者是大脑,导致病人脑死亡了,醒不过来了?”

    可一台腹部手术,一台消化科的手术,竟然导致这种神经外科才会导致的问题,实在是有些匪夷所思。

    可越是如此,越是没有一个合适合理的解释,众人越是陷入各种猜测和怀疑。

    杨海诚院士,带着众人,一遍遍的查看病人情况。

    心跳正常,血压正常,生命监护的各种数据都正常,连手术后的各种康复数据,    都显示不错,切除掉的结直肠癌部分,也逐渐缓过劲来了。

    可以说,除了病人清醒不过来之外,    整台手术,手术效果相当之好。

    “病人怎么醒不过来?”杨海诚院士,所有团队成员,心里就像是蒙着一片阴霾。

    最紧张的,还是病人家属。

    他们在术后第一时间,就得到了手术成功的消息,本来欢天喜地的,守候在病床旁边,等待着病人醒来,好亲自和亲人分享这一喜悦。

    甚至,连说辞都在心里组织了好几遍。

    以后还想着要带着他,去重做年轻时的那些事情,去一起去常去的那个小公园,坐着宽大的秋千椅,一起看夕阳落下。

    却没想到,病人竟然一直睡着,一直都醒不过来,甚至医生都开始怀疑病人是脑死亡了,成植物人了。

    ……

    京都医学会。

    “杨院士、赵院长的那个项目,病人一直醒不过来,    很奇怪啊。”

    “本来眼看,    成功就要到来了,可出了这么一个岔子,到底是怎么回事?”

    “要不要协调神经外科的专家过去看看?”

    医学会的领导们,也是议论纷纷,心里很是为杨院士等人捏了把汗。

    工程院,院士团。

    庭审的院士团成员们,同样也都在心里担忧着。

    “杨院士的这个项目,真是命运多舛啊。”

    “是啊,先是难题太多,项目冷藏放弃,然后好不容易冒出来个赵培儒院长,用超越常人思维的构思,拿出了新的解决办法,眼看就要迎来成功了,结果又发生这事。”

    “要是这个病人醒不过来,那这个术式,还真是有待商榷啊。”

    “是啊,谁敢说,就不是这个术式本身有问题?”

    病人清醒不过来,那一切问题都是有可能的,都是值得怀疑的。

    尤其是,在首例试验手术,就出事的情况下,哪个病人还敢签署协议,去做第二个志愿者?

    这个病人要是终身醒不过来,而医学上又查不明原因的话,这个项目难道要再次陷入停滞?

    等国外的媒体,打听到消息后,不知道又要怎样夸大、歪曲、讽刺的报道了。

    “真难啊。”

    ……

    项目组中。

    随着病人长时间的苏醒不过来,杨海诚院士等团队成员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赵院长,你觉得……有可能是怎么回事?”

    赵培儒也神色凝重。

    他脑海中,有对应术式的解决办法,可却没有遇到这种意外情况的解决办法。

    即便是在他脑海中,那上万台的“结肠癌合并门脉高压症”手术中,都从未出现过这种情况。

    赵培儒一时间,也没有直接发表观点。

    众人看连赵培儒院长,都没说话,心情不由的更是发沉。

    这段时间以来,赵培儒表现的极其出色,每次他们遇到问题时,只要去问一下赵培儒院长,总能得到很好的解答。这位就仿佛是一本百科全书一样,就没有他不知道的事情。

    在众人都不知所措之时,赵培儒突然开口道。

    “杨院士,病人的麻药中,有琥珀酰胆碱成分吧?”

    他一开口,杨海诚院士神色凝重道:“去把小李叫过来。”

    小李是麻醉师,很快跑过来,回答了两位大佬的问题,麻醉药剂中,确实含有琥珀酰胆碱成分。

    杨海诚院士疑惑道:”可是这种成分,也并不会导致病人长时间昏迷吧?“

    赵培儒这时,脸上才终于露出一抹笑容。

    “我猜到病人长时间昏睡的原因了。病人并不是脑死亡,也不是术中动到了神经,而是病人此刻,依然在麻醉状态中。”

    杨海诚一愣,其他所有团队成员,此刻也全都围拢过来,竖起耳朵听着。

    麻醉状态?

    这么长时间的昏睡,依然在麻醉状态中?

    可这怎么可能?

    赵培儒:“病人应该是有血浆胆碱酯酶缺乏症。”

    杨海诚院士凝思道:“我听说过这种症状,极其罕见,有这种症状的病人,无法分解琥珀酰胆碱这种药物。会导致麻药在其体内生效的时间很长。可是……“

    “除非,病人是完全缺乏,才会一点都分解不掉,才会这么长时间的昏睡的。”

    这种症状,本身就非常罕见,很多医生,一辈子都不会见到一例。

    而即便是有这种罕见症状的病人,也不会完全缺乏。

    赵培儒所说的,是一种完全缺乏的状态,是“罕见中的罕见”。

    他们做个项目,千挑万选协调出来的病人,结果就中奖了?

    赵培儒道:“这个解释的可能性最大,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给病人输入血浆胆碱酯酶,帮他消化麻醉药物。就这么简单。”

    杨海诚院士点点头。

    这种尝试,没有什么成本,也没有什么风险。

    而且,排除了其他可能性之后,这个本身就比“中五百万大奖”还要低的概率,反而成了最可能的情况。

    两位大佬一点头,代渊立即去为病人输入了血浆胆碱酯酶。

    ()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