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早会由向东台长主持,对于《华夏鉴宝》晚上的首播,他非常重视,不过却没给太大压力,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更没让导演立啥军令状,要到多少多少收视率才合格。 不过结束之后,来到了剧组办公室,和大伙闲聊了一会。 节目整体进度他一清二楚,成片也看过,挺不错的。 但,绝对不是那种可以爆火,成为现象级的节目,毕竟本质还是科教。 不给压力,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节目还没播出,电视台投资的成本已经回来不说,还大赚了一笔。 既然不用考虑收益问题,那就放权,让专业的人完成专业的事。 他作为领导,勉励几句说些好听的,比指手画脚来的要强。 一整天,办公室里气氛宁静中带着些紧张,杜鹏下午没事过来串门,看出了有些凝重。 导演时不时起身走出去抽烟,编导对着电脑走神,其他人说话聊天也是细声细气,仿佛有看不见的重担在肩头。 不稀奇,辛苦了那么久,今晚见分晓,谁也不希望看见节目扑街。 包括肖一若也是一样。 只是,收视率这玩意儿,真不好说,具体能到多少,看命。 现在的人,就算知道有这个节目,并且有兴趣想看,也不一定会守在电视机前,重播收看的渠道太多了。 肖爸爸说过,他年轻的时候,除了电视,晚上基本没有别的娱乐,就是所有人围坐在电视机前,等待电视剧的开始,那会,广告都觉得有趣。 肖一若是传媒大学毕业,对于电视发展史自然了解不少,三十多年前,一部九集的电视剧创造了99%的收视率,成为永远的神话。 当然,这是有特定条件的,那会是文化沙漠,电视台少,没有别的娱乐,结合了天时地利人和才能有的奇迹。 现如今,只要过一,都算是相当成功。 不过有一点没变,无论如何,也不管是电视剧还是节目,肯定要优秀,说白了得好看,否则,半路被砍不是啥稀奇事。 而且国内和国外不同。 拿电视剧来说,一部剧比如四十集,都是全部拍完之后,再拿到各个电视台叫卖,一轮二轮三轮播放权,要是触及雷区,或者演员突然犯了啥事,损失惨重。 其他国家更多的是采用边拍边播的模式,剧本都是只写好后边两到三集。 好处是可以收到观众的想法,临时更改,有回头的余地。 缺点是要遇到什么突发状况会有赶不上进度的危险。 各有各的长短处。 电视节目不像电视剧那般灵活,主题基本是不变的,尤其科教类,总不能这周说的是古玩,下周立刻换个题材,估计死的更快,只要多数人喜欢,那便没问题。 没有强制,下班时间到了,想在电视台呆着或是回家都行。 肖一若想了想,还是决定回家。 虽然时间不长,他感觉到了,主持人和剧组之间有距离。 咋说呢,吃饭唱歌等活动经常有人组织,不过,却鲜少喊他或者郑秋曼,好像不只是自己所在的组内是这个情况,其他节目也差不多,也有例外,但不多。 刚出办公室,给杜鹏打了个电话,节目首播他准备一块过去家里。 等了一会,见他下了楼,开上车往回赶。 去了几趟燕京,和那儿的交通相比,东安简直是天堂,不管怎么堵车一小时之内基本能到家。 两人特地没吃饭,买了些个卤味小吃啥的,又拎了几瓶啤酒。 家里马上要开始装修,冰箱几乎是空的,也有些凌乱。 住了好几年,东西挺多的,父母前几天上来了一趟,搬走不少。 “哟,你这是被打劫了么?” 杜鹏绕了一圈,他看着既熟悉又陌生的环境感叹,到处空空如也,家徒四壁。 屋里就剩下沙发,电视,卧室中也只保持了基本睡觉的物品。 肖一若把吃食放在茶几上:“下星期装修,一点点收拾,要不太累。” “装修时间可不短,你总不能天天住电视台吧,太不方便了。” “我和领导说了,腾了间宿舍,先对付三个月。” 杜鹏很是羡慕,电视台有宿舍,条件还挺不错,都是单身公寓,但入住有条件,必须得工作三年以上才有资格申请。 肖一若算是特殊照顾,几年几年住不可能,三个月,没啥问题,其他人也不会有太大意见,毕竟他未来可期。 “哎,我买件稍微贵点的衣服都得斟酌考虑半天,你连房子都搞定了,”杜鹏端起碗:“采访一下,年纪轻轻就有了套豪宅,什么感想。” 肖一若想了想:“现在还好,主要环境熟悉的不行,真没啥特别大的精神跳跃,最大的差别是,都不要房租,但是房产证上写的是自己的名字。” “不愧是家里有地的男人。”杜鹏打开电视,找到了东安卫视:“那有没有结婚的打算?” “孤家寡人,结个蛋,对象都没呢,而且,我好像没啥信心当个好丈夫。” 两个聊了半天,对于来来还是充满信心。 七点五十五分,广告里已经带着节目名称,杜鹏继续羡慕,都是钱啊,首播能有这么多赞助商,后边的路多好走。 八点钟,节目正式开始。 片头拍的很漂亮,镜头在竹林里缓缓掠过,配上空灵的萧声,一直向前,跨过小溪,经过草地,最后到了个木屋前头。 大门打开,肖一若穿着个大褂看着镜头露出微笑一抱拳,侧过身做了个请的手势,便看到屋里郑秋曼身着旗袍,优雅地坐在那,轻轻摇着羽毛扇。 随后,镜头一转,里头就是间古玩展览室,各种奇珍异宝,琳蓝满目。 看完之后,最后在正堂的上方给了个特写,《华夏鉴宝》。 画面一阵模糊后,镜头切到了棚内,掌声随之响起。 “这片头可以啊,”杜鹏拿着个鸡腿这三十秒内没动嘴:“你们还去了竹林拍外景?” 肖一若摇摇头:“我俩没去,是棚内实景加绿布,竹林小溪好像是在哪个村取景。” “可以问问,要是有了女朋友,去那野营估计不错。” “实景估计有差距,不过应该还行。” 节目是肖一若主持的,按理说,头个节目播出,应该会很高兴,很激动。 仔细感受,发现心如止水,颇为淡定。 杜鹏倒是看得有滋有味,不晓得是一口酒一口肉吃的舒坦,还是的确感兴趣。 录制的那天他只呆了半小时便离开,实际拍摄和剪辑出来效果也完全不同。 “你一点都没被郑秋曼压过气势诶。”杜鹏指着电视里的肖一若:“张导有说过,新人主持不容易出彩,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不晓得什么时候插话,找不到适当的时机。 你俩配合的蛮好,有来有往,一点都看不出才合作。” 肖一若扯了张纸擦了擦手:“毕竟古玩方面郑老师不太懂,我占了优势,关于专业方面的话都是我的份额。” “哦,你说她是花瓶。” “我可没有,”肖一若斜了他一眼:“郑老师还是很努力的,最近一直在恶补相关知识,学无止境呢。” 两人边看边聊,群里也很是热闹,大伙都在畅所欲言。 编导开了个盘,一人五十块钱,猜收视率,肖一若见着了,发了个红包,选了个0.88%,比较吉利。 谁赢了,也不会单纯地把钱拿走,后边会请大家吃个饭。 看的出,众人信心满满,最低的也有0.6以上,导演更是豪气地喊出了破1的目标。 破一基本不大可能,放眼这几年,除非是晚会刚好遇到周一,常规节目天花板是在0.87。 多数电视台周一周五都是在播电视剧,好的节目收视大概0.5%左右。 看到朋友圈的红点,肖一若顺势点开,看了眼后笑了。 老妈发了张电视的照片:我儿子。 没有过多言语,但能看的出自豪和夸耀之情。 老爸,叔叔伯伯们纷纷在下头留言,把肖一若好一通夸奖,看的都有些脸红。 同学群里他没有刻意去炫耀,不过好友在里头发了照片,羡慕少不了的。 刚毕业没多久转正,还能主持正式节目,天胡开局。 肖一若被好几个人艾特,不好意思装死,发了个大大红包,同学们心满意足。 大伙心里有数,肖一若估计是目前来说混的最好的,甚至比毕业几年的学长学姐也不遑多让。 不过,想让他帮忙基本不大可能,说到底,还是个新人主持,能照顾好自己就不错了,其他地方根本说不上话。 以前的好哥们直接打来了电话,一番瞎扯后问起学校请他回去做演讲的事。 在东广,肖一若可是名人。 刚毕业拿下了金话筒大奖,成为了学弟学妹的榜样,成了学校的骄傲。 肖一若和学校方面交涉过,把时间定在了一月份,就是放假之前去一趟,大四的很多已经在找工作或是实习中,他的经历无疑是最有用,且特别励志。 学校也没啥要求,让他总结一下进入东安到现在的一些大小事,分享经验。 听说,学生们都挺期待,准备了不少问题。 相比于那些大佬,肖一若是活生生身边的案例,有更多学习的价值。 至于发言稿,他还没写,对于这些事,肖一若不算特别积极,觉得好累好麻烦。 每次看到编导开会时长达上百页且无限套娃的ppt,他都觉得工作真不容易,得花多长时间才能做完这些东西。 “哇这人发财了,一沓子连环画就值几十万,我小时候好像看过,哎,可惜不知道珍惜。” 杜鹏看的很投入,一惊一乍,见到值钱的物品,丝毫不掩饰心中的羡慕之情。 连二维码出现的时候,也忙不迭地拿出手机扫一扫,美其名曰支持自家节目,万一中奖了呢。 综艺节目一般九十分钟,科教类的节目四十五到一小时不等。 这可是有讲究的。 首先,便于电视节目标准化生产,种类繁多的电视节目必须遵循一个适应播出市场的制作标准。 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控制。 其次,是和受众观赏心理有关。 燕视做过调查,如今人均日观看电视时间大概在14.9分钟,如果只收看不同频道,最多不超过15个,被称之为“双15现象”。 因此,基于15分钟收视时长的相对稳定性,可以将这一时长视为电视节目的板块设计和节目编排的基本依据,节目时长设计最好为15分钟的倍数。 当然了,这只是概论。 如果节目精彩,就算俩小时,也会看的意犹未尽,看完后回味无穷,然后等待下一期。 如果节目一般,大概看个两分钟,便转台了。 质量才是吸引观众提高收视最关键因素。 《华夏鉴宝》作为科教类型的半综艺形式,可以学习的很多。 这么多年,类似题材的不少,过于严谨,观众不太喜欢,受众会大打折扣。 怎么提高趣味性,就得靠主持人,嘉宾都是专业人士,既能坚定,还能逗乐的比较少。 肖一若其实压力蛮大的,编导导演不止一次地和他说要注意调节气氛,所以没事的时候,会去看看网上的段子,没准啥时候就能用上。 一个小时的节目很快过去,结尾的时候,还宣布了录制时瞒着选手们的规则。 另外,还在官网设置了投票渠道,每队会选出一位人气最高的选手。 比如民间队八字胡老板在队内人气最高,他等于得到了观众的庇护,如果在比拼中失败,不会吃到淘汰票。 做此环节的原因很简单,一来是增加和观众的互动,让他们有参与感。 二来也是为了收视。 那么多选手,总有一些表现非常优异,得到观众的喜爱,万一被淘汰,对于节目组来说是个损失。 老妈的电话掐着点打了过来,对着肖一若一通夸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不是所有父母,都有机会在电视上看见自家孩子侃侃而谈,诶,就是骄傲,就是开心。 挂断电话,深吸了口气,他点开了群聊,收视马上会发布。 (感谢帝无泪老板5000点打赏,感谢缘总,南哥500点打赏) \f\t\n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