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妃娘娘每天都在变美-第65章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密妃娘娘每天都在变美第65章

    太皇太后虽然疼爱蜜菀, 但她更疼爱太子胤礽。即使她再宠爱蜜菀,也不可能允许蜜菀在乾清宫生下孩子。

    否则,一旦蜜菀所生的两个孩子之中有一个是小阿哥, 那么, 这个小阿哥在乾清宫出生, 身份自然要比其他阿哥们更加贵重。

    如此一来,反而会将太子胤礽陷入十分尴尬的境地,也会令太子胤礽与蜜菀所生的小阿哥之间产生隔阂, 不利于兄弟之间和睦相处。

    太皇太后担心的事情,康熙自然也想到了。与太皇太后的想法不谋而合,康熙也并没有打算让蜜菀在乾清宫产子。

    倒不是因为康熙嫌弃产房血污不吉, 而是因为康熙看重太子胤礽,并不打算让后宫之中任何一个小阿哥的待遇越过太子去。

    但是,康熙又不希望蜜菀在慈宁宫产子。虽然康熙知道在慈宁宫有太皇太后照顾蜜菀, 蜜菀的安全定然无忧。可是,康熙还是希望在蜜菀怀孕与产子的时候,陪在蜜菀身边的人是他, 而不是太皇太后。

    因此, 康熙便以担心太皇太后操心劳累为由, 委婉的拒绝了太皇太后让蜜菀在慈宁宫产子的提议,命人在储秀宫后殿为蜜菀布置了产房, 而且亲自为蜜菀挑选了背景干净、忠诚可靠的接生嬷嬷, 让接生嬷嬷早早的住进了储秀宫的配殿, 以便在蜜菀提前发动之时, 这些接生嬷嬷可以随时为临产的蜜菀接生。

    太皇太后见蜜菀最近几次来慈宁宫向她请安的时候, 每次都要情不自禁的望着苏麻喇姑出一会儿神, 太皇太后想起蜜菀曾经和她说起过, 她的娘亲与苏麻喇姑的容貌十分相似,便知道蜜菀一定是想念她的娘亲了。

    太皇太后倒是十分理解蜜菀的心情。像蜜菀这样从小被父母娇宠着长大的小姑娘,年纪轻轻便从江南远嫁入宫,心里一定十分想念父母。

    尤其现在蜜菀怀有身孕,两三个月后便要临产,心里自然会更加想念自己的娘亲,希望娘亲能够入宫陪在她的身边。

    按照皇宫里的规矩,妃嫔们怀有身孕六个月之后,便可以请皇上下旨恩准自己的母亲入宫陪伴,直到妃嫔产子出了月子之后,再送母亲出宫回家。

    太皇太后想起康熙竟然直到现在都没有下旨接蜜菀的娘亲入宫陪伴蜜菀,都有些看不过去了,觉得康熙实在是不会疼人。

    太皇太后向康熙问起此事,康熙表面上以江南路途遥远、蜜菀的母亲又是汉人身份为由,称不宜让蜜菀的母亲入宫陪伴蜜菀产子,却并未将实情告诉太皇太后。

    他总不能对太皇太后说,孙儿由于重视菀菀,还特意在菀菀家中安插了眼线,因此几个月前孙儿便已经知道了菀菀的母亲黄氏身患重病,危在旦夕。

    孙儿虽然派了太医带着皇宫里各种珍稀名贵的药材立即前往苏州府救治黄氏,经过几个月的治疗之后,黄氏的病情亦终于有所好转,但是黄氏的身体现在依然十分虚弱,根本禁不起舟车劳顿,更加无法入宫陪伴菀菀,所以孙儿才没有对菀菀提起这件事情,以免菀菀伤心难过。

    康熙之前花费许多心思才让太皇太后相信他对蜜菀并不大上心,营造出如今太皇太后与蜜菀和谐相处的局面,康熙觉得他如果这样对太皇太后说,那么他费心营造的局面就要毁于一旦了。

    因此。康熙尽管让太皇太后以为他对蜜菀不够疼爱,甚至还教训提点了他几句,也没有告诉太皇太后他未接黄氏入宫陪伴蜜菀产子的真正原因。

    康熙这个月来一直命人收拾布置储秀宫,如今眼见蜜菀的身孕已经八个月了,康熙终于对内务府的成果给予了认可,并且命钦天监择了一个良辰吉日,才亲自将蜜菀送到了储秀宫。

    储秀宫初建之时名为寿昌宫,是始建于明代的宫殿,为后妃居住之所,是内廷西六宫之一。

    储秀宫位于咸福宫的东面,翊坤宫的北面。储秀宫为单檐歇山顶,面阔五间。在檐下斗栱、梁枋上皆饰有苏式彩画。正殿的东西配殿为养和殿和缓福殿,均为面阔三间,硬山顶殿阁。后殿丽景轩面阔五间,为单檐硬山顶殿阁,后殿丽景轩的东、西配殿分别名为凤光室和猗兰馆。

    储秀宫前殿的庭院中,有两棵苍劲高大的古柏,在台基下的东西两侧分别设有一对铜龙和一对铜鹿。储秀宫外檐油饰采用的是色泽淡雅的苏式彩画,题材有花鸟鱼虫、神仙故事、山水人物等,储秀宫的门窗皆以质地优良的楠木制成,上面雕刻着“万福万寿”和“五福捧寿”的花纹,尽显皇家宫殿的尊贵与典雅。

    储秀宫的前殿古朴典雅,待转到后殿的庭院之中,竟又是另一派温婉秀丽的旖旎风光。

    后院不止种植着许多珍稀名贵的花草与几样蜜菀喜欢的果树,还搭了秋千架、建了莲池种了荷花,如此一来,一年四季此院都有鲜花盛开,都有新鲜水果可以食用,竟然像极了蜜菀在苏州府拥有的那座小庄子的布置。

    蜜菀惊讶的望着眼前的一切,看着既熟悉又陌生的桃树、橘子树和樱桃树,看着那座与她家中的园子那座一摸一样的花瓣形莲池,渐渐红了眼眶。

    蜜菀红着眼睛的望着康熙,“皇上,这些……都是你命人布置的吗?竟然与菀菀在苏州府家中的院子十分相似呢!皇上命人将储秀宫的后院布置成这副模样,一定花了许多心思吧?”

    康熙揽着蜜菀的肩膀,笑着解释道:“朕之所以能将储秀宫的院子布置成这样,还是参考了菀菀的许多想法。

    菀菀兰心蕙质、心思灵巧,布置的庄子虽然不是富贵之家用银钱精心雕琢堆砌而成的精致的好,却能巧妙的利用自然风光,庄子里的每一处景致皆浑然天成,处处皆透着一股写意与洒脱,令人心旷神怡、乐而忘忧,只恨不能常居于此,偷得浮生半日闲。

    只是由于储秀宫的位置与周围的环境所限,到底不如菀菀布置的庄子自然写意,有许多刻意为之的人工雕琢之气,终究是与菀菀庄子上的风光差了一层,不像菀菀的庄子里的景致那样浑然天成。

    朕想着虽然这里布置得不及你的小庄子,但至少也与你曾经住过的家里有六七分相似之处。朕希望这样的景致可以少许慰藉菀菀的思乡之苦,也希望菀菀以后在储秀宫生活的每一天都能像从前在家中的时候一样开心快乐。”

    蜜菀听着康熙的话,只觉得心里涌起一阵暖流,缓缓的流入四肢百骸,使她整个人都温暖了起来,这种温暖与夏季的燥热不同,是如此的舒适,令她的心中感到一种久违的宁馨与安稳。

    小胖橘和桂花糕也非常喜欢这个院子。小胖橘慢悠悠的迈着猫步,神情高傲的巡视着自己的新家;桂花糕则一直兴奋的在院子里飞快的跑来跑去,不停的转圈圈撒着欢,丰盈蓬松的尾巴一直欢快的摇个不停。

    蜜菀见小胖橘和桂花糕也喜欢这里,被它们欢快的情绪所感,也情不自禁的露出一抹柔和的浅笑。

    蜜菀仰头望着康熙,柔声道:“皇上为菀菀布置的储秀宫,菀菀很是喜欢。小胖橘和桂花糕也很喜欢。谢谢皇上!只不过……”

    蜜菀疑惑的看了看那座精巧别致的花瓣形状的小莲池,疑惑道:“皇上,那些果树和秋千架倒还罢了,都是菀菀庄子上有的东西,可是,这座莲池是菀菀家中的园子里才有的,皇上却并不曾去过菀菀家中,又如何能知道这座莲池的模样呢?”

    康熙却并未告知蜜菀实情,只是冲蜜菀眨了眨眼睛,低声在她耳边道:“菀菀与其关心朕究竟是如何知道那座莲池的模样的,倒不如仔细看看那座秋千架的位置好不好?毕竟,那座秋千架以后也是菀菀常用的东西,它的位置也要菀菀觉得舒心才行。”

    蜜菀微微一愣,康熙暧昧的语气瞬间便令蜜菀想起了乾清宫寝殿之中龙床旁边的暗格里那本《春宵秘戏图》。蜜菀想起那本书中所绘制的与秋千有关系的种种脸红心跳的画面,顿时羞红了一张俏脸。

    蜜菀暗忖道:亏她之前还以为康熙只是按照她庄子里秋千的模样命人在储秀宫后院也修了一个秋千,为的是慰藉她的思乡之情,却没想到康熙竟然还存了这样的心思?真是羞死人了……这让她以后还如何能像以前那样开开心心的荡秋千呢?

    康熙带着蜜菀看完院子里的景致以后,便牵着她的手带她走进了殿内。丽景轩的殿门由上好的楠木制成,上面雕刻着万字锦底、五蝠捧寿、万福万寿等吉祥如意的图案,在窗户上亦饰有万字团寿纹。

    丽景轩殿内装饰得十分精巧华丽。在明间正中设地屏宝座,宝座后面放置着五扇紫檀嵌寿字镜心屏风,在宝座上方悬挂着“大圆宝镜”匾额。在东侧设有花梨木雕、碧桃纹裙板玻璃隔扇,在西侧设有花梨木雕、玉兰纹裙板玻璃隔扇,分别将东西次间与明间隔开。

    在东次、梢间以花梨木透雕缠枝葡萄松鼠纹落地罩相隔,在东次间南边设有紫檀木炕,北部设有紫檀木翘头案及桌椅,案上摆着蜜菀在家中用惯的文房四宝,另有康熙命内务府为蜜菀添置的笔墨纸砚。翘头案后面的墙上挂着蜜菀的琵琶,右侧还放着她的古琴。

    在翘头案与桌椅的左边设有一个紫檀木雕花书架,蜜菀从家中带来的所有书籍皆分门别类、整整齐齐的摆放在上面,书架上还摆放着康熙御赐的一些珍稀名贵的古玩玉器,整个书架看上去既有文人墨客的清雅脱俗,有不失皇室贵族的富贵与华美。

    在东梢间的南部亦设有紫檀木炕,在西次、梢间放着一道花梨木雕葡萄松鼠纹边框内镶大玻璃的隔扇相隔,西次间南北两侧皆设有紫檀木炕,而西梢间作为暖阁,便是蜜菀居住的寝殿了。在西梢间的南边设有紫檀木炕,北边放置着华贵的寝床。

    寝床为雕花小叶紫檀三进床,竟然与蜜菀从前在家中睡的床有些相似,只是所用的木料与上面的雕花刻纹都要更加名贵精致许多。床上铺着香色的锦被与藕荷色的床幔,所用的都是蜜菀喜欢的颜色。

    康熙担心蜜菀挺着肚子不宜久站,只拉着蜜菀的手陪着蜜菀在丽景轩中转了一圈便将她扶到主位上坐下,命储秀宫的宫人们按照宫里的规矩向蜜菀行了大礼,正式见过了蜜菀这位主子。

    按照蜜菀的位份,如今她除了素心和樱儿两位近身伺候她的大宫女以外,还可以有四位粗使宫女和两个小太监伺候着。

    虽然康熙不曾对蜜菀明言,但是这六个宫人亦是他命梁九功从内务府精心挑选出来的。为了保证蜜菀的安全,这些宫人们的家世背景早就已经被康熙命人查得一清二楚,就连他们的祖上三代和九族亲眷都没有放过。

    这些宫人除了家世背景干净以外,都是忠厚本分、办差得力之人。将这样的宫人放在储秀宫中伺候蜜菀,康熙也觉得比较放心。

    康熙告诉蜜菀,如今她便是储秀宫的一宫主位,是这些宫人们的主子了。这些宫人们的名字如果有她听着别扭或是不喜欢的,便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为这些宫人重新取个名字。

    蜜菀觉得遮四位宫女元霜、碧彤、紫菡、叶菱和两位小太监安平与高晏的名字起的都挺好,因此并没有给他们重新赐名。

    元霜、碧彤、紫菡、叶菱这四个宫女和安平与高晏两个小太监当日得知自己被内廷总管梁九功选中伺候备受皇上宠爱的密嫔娘娘的时候,心中皆万分欢喜,甚至觉得必定是他们家的祖坟上冒了青烟,因此才会有这样的好事落到他们的头上。

    要知道在后宫之中,虽然同样都是奴才,可是由于跟的主子不同,在宫里的地位和获得的好处也截然不同。

    密嫔娘娘如今如此受宠,就连密嫔娘娘所养的猫儿、狗儿都比别人养的小猫、小狗尊贵,吃的东西比皇宫里不受宠的主子吃的都好,只要他们能够伺候好密主子,自然少不了他们的好处。

    康熙陪着蜜菀在储秀宫用过晚膳之后,便要回乾清宫南书房去批阅奏折。

    蜜菀身在陌生的储秀宫,虽然康熙命人将这里布置的与她曾经住过的家中颇为相似,可蜜菀看到康熙要离开储秀宫的时候心里依然觉得有些不安。

    蜜菀拉着康熙的衣袖,小声问道:“皇上今晚批阅完奏章之后,还会回储秀宫陪菀菀一起安寝么?”

    菀菀已经习惯了皇上的怀抱,不想一个人睡……

    可是,最后这一句心里话,蜜菀只在心里想了想,并没有将它宣之于口。

    康熙却从蜜菀的眼底看出了蜜菀对他的依恋和不舍,一向冷硬的心肠顿时一片柔软。

    康熙将蜜菀拥入怀中,低头轻轻吻了吻她的脸颊,柔声安抚她道:“菀菀如今身在储秀宫,朕批完奏折自然要回储秀宫陪菀菀安寝的。

    但菀菀也不必一味等着朕回来一起安寝,菀菀若是觉得困了便让素心和樱儿伺候着你先睡,省的菀菀若是睡得完了,两个小家伙又在你的肚子里面闹得你睡不着了。”

    蜜菀听见康熙说他一会儿批阅完奏章以后,还会回储秀宫陪她一起安寝,顿时露出了一抹开心的笑脸。

    蜜菀主动拉着康熙的手,语笑嫣然的对康熙道:“皇上早去早回,菀菀在丽景轩中等着皇上回来。”

    康熙望着这样的蜜菀,忽然觉得在他和蜜菀之间仿佛有一条看不见的线,将他的心和蜜菀紧紧的拴在了一起。

    那一次,康熙离开丽景轩的时候,感受到蜜菀在他身后用依恋的目光望着他的背影,忽然觉得心中比以往更多了一份沉甸甸的牵绊。

    今日,康熙不止按照钦天监测算的良辰吉日命宫人们为蜜菀迁了宫,而且还亲自将蜜菀送到了储秀宫的丽景轩。这件事情在后宫之中闹得沸沸扬扬,成了后宫妃嫔和宫人们关注和议论的焦点。

    虽然后宫之中的妃嫔娘娘们对于康熙亲自送密嫔前往储秀宫丽景轩皆多少有些吃醋嫉妒,但众人位妃嫔们一想到备受康熙宠爱的密嫔终于搬离了乾清宫寝殿,心里不免觉得十分欢喜。

    往日有容貌冠绝后宫的密嫔整日与皇上一起住在乾清宫的寝殿之中,皇上整天看着密嫔那张精致俏丽的芙蓉面,就连看女人的眼光都被养得比从前高了许多,眼睛里哪里还能看到其他妃嫔们的好处呢?

    如今老天爷开了眼,皇上终于下旨命密嫔迁往储秀宫的后殿丽景轩居住,乾清宫的龙床总算是空出来了。

    这往后的日子里,究竟谁能够拔得头筹,在密嫔入宫之后第一个被皇上翻牌子,得到为皇上侍寝的机会,就要凭借各人的本事和手段了。

    也难怪后宫之中的众位妃嫔嫔们皆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想要得到康熙的恩宠,只因自从去年年末康熙南巡带着蜜菀回宫之后,便没有翻过其他妃嫔的绿头牌,也没有再入后宫前往任何一位妃嫔的寝殿与她们同寝。

    在许多妃嫔们的眼里,蜜菀明明怀有身孕不能为康熙侍寝,却还被康熙留在乾清宫寝殿之中伴驾数月,这已经是对她极大的恩宠了!

    正所谓风水轮流转,也该轮到其他人为皇上侍寝,分得一些皇上的宠爱了!

    于是,众位妃嫔们皆有着自己的筹谋和打算自不必说,敬事房的太监总管倒是很很的发了一笔财,收红包收得手都有些发软了。

    于是,当晚康熙在南书房批阅奏折的时候,便看见敬事房的小太监托着一盘,将妃嫔们的绿头牌呈到了他的面前。

    康熙皱了皱眉,看了一眼托盘之中的众位妃嫔们的绿头牌。

    只见托盘之中,除了贵妃钮钴禄瑾瑜的绿头牌放在正中最显眼的位置以外,惠妃纳喇茹芸、宜妃郭络罗毓秀、德妃乌雅玥凝、定嫔万琉哈雅芙、平贵人赫舍里怡萱的绿头牌皆放在比较显眼的位置。

    就连贵人郭络罗芙敏和庶妃佟佳云绮的绿头牌放置的位置都比从前显眼了许多。而在这些绿头牌之中,自然不会有已经遇喜怀有身孕的蜜菀的绿头牌。

    康熙勾了勾唇角,深邃的凤眸之中闪过一抹不屑的神色。康熙看得出来这些绿头牌摆放的位置并非完全按照妃嫔们的位份高低排列,应该按照的便是这些妃嫔们给敬事房太监的赏银多少排列的位置吧。

    康熙从前便知道皇宫之中凡是那些有品级的、掌管一摊事务的太监和宫女们,时常有人会借由办差之便,收取一些红包和好处。

    而后宫之中的妃嫔们为了争宠,也时常会给有司的太监和宫女们一些红包和赏银。但只要不闹出大事,康熙并不会花费心思去管后宫之中的这些琐事。

    康熙挥了挥手,并未翻任何一位妃嫔们的绿头牌,而是直接叫去,集中精神批阅完奏章之后,便按照与蜜菀的约定,回到了储秀宫的后殿丽景轩。

    康熙原本以为这个时辰蜜菀应该已经早就睡熟了,却没想到他回到丽景轩的时候,蜜菀不但没有安寝,反而在带着素心和樱儿一起用刚刚从桃树上摘下来的桃子做桃子酱和紫苏桃子姜。

    小胖橘和桂花糕也没有睡觉,反而围在蜜菀身边打转,好奇的瞪着大眼睛看着蜜菀做桃子酱和紫苏桃子姜。

    蜜菀看见康熙回来,顿时眼前一亮,放下手里的桃子便迎了上去,莹白如玉的小脸儿上满是欢喜的笑容,“皇上,你终于回来啦!”

    康熙见蜜菀漂亮的大眼睛都有些红血丝了,便知道蜜菀此时已经很困了,康熙撇了一眼桌子上切到一半的桃子,一把将蜜菀抱了起来,大步向床榻走去。

    康熙突如其来的举动吓得蜜菀惊呼一声,紧紧的抱着康熙的脖子,小声道:“皇上,菀菀的挑子酱和紫苏桃子姜还没有做完呢,小胖橘和桂花糕还在等着吃菀菀做的桃子酱呢……”

    康熙目光柔和的望着蜜菀,低声笑道:“朕现在都已经回来了,菀菀还做什么桃子酱和紫苏桃子姜?如今夜已经深了,朕陪菀菀一起睡觉去,明天若是菀菀还有兴致做桃子酱和紫苏桃子姜,再继续做也不迟。”

    蜜菀俏脸一红,小声嘟囔道:“菀菀刚才真的正在做桃子酱和紫苏桃子姜,并不是在等皇上……”

    蜜菀忽然顿了顿,咬着嘴唇显出懊恼的神色。

    她刚才为什么要说那样奇怪的话,倒像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似的!

    康熙见蜜菀如此说,更加觉得蜜菀懊恼的小模样十分可爱。

    康熙低声在蜜菀耳边说道:“朕知道菀菀刚才不是在等朕回来,但朕却是特意为了菀菀提早将奏折批完,赶回丽景轩陪菀菀一起安寝的。因此,朕在菀菀心里怎么也应该比桃子酱和紫苏桃子姜重要吧?

    所以,现在菀菀不要再去想制作桃子酱和紫苏桃子姜的事情了,只想着一会儿如何好好陪朕一起安寝便是了……”

    蜜菀见康熙已经看穿了她的心思,心里又是甜蜜、又是害羞,将小脸儿埋在康熙的肩膀上,说什么也不肯抬头了。

    蜜菀娇羞可爱的模样惹得康熙愈加心动,若非蜜菀此时腹中怀有龙胎不宜为他侍寝,康熙都想将怀中的小姑娘压在床榻上狠狠的占有,让她的眼里心间皆被他占据得满满的,再也无暇去想什么桃子酱和宠物猫了……

    虽然康熙的脑子里有许多暧昧的想法,但当康熙看到蜜菀困倦已极的模样,顿时什么也不忍心对她做了。康熙动作轻柔的将蜜菀放在床榻上,命素心和樱儿伺候蜜菀洗漱更衣。

    蜜菀的确已经十分困倦了,连眼皮都已经有些睁不开了。蜜菀躺在康熙温暖的怀抱中,闻着康熙身上熟悉的气息和味道,便觉得十分心安,很快便迷迷糊糊的睡了过去。

    康熙此时软玉温香抱满怀,难免有些心猿意马,这会子倒是有些睡不着了。康熙闻着蜜菀身上清新甜美的果香,忽然想起一件事。

    蜜菀身上的体香与水果清新甜美的味道十分相似,但除了他和太皇太后已及近身伺候蜜菀的两位宫女素心和樱儿知道这件事情以外,其他人只以为这是蜜菀日常所用的熏香,并不知道这种味道其实是蜜菀身上与生俱来的体香。

    对于康熙而言,他并不希望蜜菀身上含有体香一事被宫中众人知道,成为后宫众人茶余饭后议论的对象,他希望蜜菀身上的所有优点与好处都只有他一个人知道。

    因此,康熙经过一番仔细琢磨之后,做了一个决定。明天他便要吩咐内务府在储秀宫的庭院与丽景轩中放置数个瓷缸,里面放入各种时令水果,一年四季皆不间断。

    如此一来,储秀宫与丽景轩之中便会时时刻刻飘荡着清新甜美的果香。宫中众人便会觉得蜜菀身上的果香是这些水果熏出的味道,便不会发现蜜菀身带体香的秘密了。

    于是,第二天蜜菀上午起身的时候,便发现储秀宫与丽景轩中多了许多盛满了新鲜水果的果缸。

    蜜菀惊讶的问素心:“皇上命人拿来这么多的新鲜水果,都是给我吃的吗?”

    素心笑着向蜜菀解释道:“主子,皇上命内务府的太监们搬来这些果缸和水果的时候,特意嘱咐了储秀宫的宫人们,这些果缸和水果都是为主子熏屋子的,如此一来,储秀宫和丽景轩之中便会处处都是主子喜爱的果香了。

    皇上还说这些果缸里的新鲜水果会定期更换,换下来的那些水果主子可以拿来随便赏赐给储秀宫的宫人。

    奴婢们知道皇上的旨意之后,都为主子高兴呢!奴婢们还从来不曾见过皇上这样宠爱任何一位妃嫔,主子可真是有福气呢!”

    蜜菀望着眼前的几个果缸摆放得满满当当的新鲜水果,在心里暗自感叹道:用水果熏屋子,没想到康熙竟然能够想出这样的办法!

    只不过,这个办法她怎么觉得有些莫名的熟悉呢?而且,为什么她总是觉得这件事情不像是康熙能够做出来的事情呢?

    无论蜜菀心中有何疑惑,竟然康熙已经下了旨意,这件事情便这样定了下来。于是,蜜菀搬到储秀宫丽景轩的第二天,储秀宫用盛满新鲜水果的果缸熏屋子这件事情再次成为后宫嫔妃和宫人们关注和议论的热门话题。

    按照太医院院使孙之鼎的诊断,蜜菀由于腹中怀有双胎的缘故,极有可能会在七月份便会提前临产。康熙提前为蜜菀安排好了一切,为蜜菀随时临产做好了一切准备。

    可是,不知是蜜菀福泽深厚的原因,还是康熙将蜜菀照顾的太好的缘故,蜜菀竟然一直到八月都未曾出现任何临产的征兆。

    眼见再过几日便是八月十五中秋佳节了,蜜菀又想亲自动手做些月饼,给康熙和太皇太后、皇太后和几位太妃们送过去,还可以留一些她爱吃的口味自己吃。

    然而这一次,康熙说什么也不允许蜜菀再亲自动手做月饼了。在康熙看来,临近足月的蜜菀由于腹中怀有两个龙胎的缘故,肚子已经大的有些吓人。

    尤其蜜菀在怀孕之后一直只长胎不长肉,纤细的四肢更加显得浑圆的肚子十分硕大,与蜜菀娇小玲珑的身材十分不协调。

    尽管蜜菀的肚皮依旧白白嫩嫩的,连一丝妊娠纹都没有,但康熙依旧觉得蜜菀的肚子实在被两个小家伙儿撑得太大了,实在是太过辛苦了一些。

    康熙一想到蜜菀夜里睡觉的时候早就已经无法仰卧,只能侧着身子睡觉,连翻身和起床的时候都要别人搀扶才能做到,心里便觉得万分心疼,恨不得让蜜菀肚子里的两个小家伙赶紧乖乖的出生,也好让蜜菀少受一些辛苦。

    由于蜜菀腹中的两个龙胎已经足月,随时都有可能发动产子,因此,康熙便不允许蜜菀参加明日他在乾清宫举办的中秋节家宴了,只让蜜菀好好在储秀宫中静养安胎,以备随时临产。

    蜜菀并不介意是否能够参加康熙在乾清宫举办的中秋节家宴,但十分喜爱中秋节这个节日的蜜菀早就已经吩咐素心和樱儿在储秀宫内准备好了各种过中秋节的东西,打算明日好好在储秀宫中过一个中秋节。

    蜜菀为了第二天好好过节,因此前一天特意睡得早了一些,打算好好的养养精神。没想到子时刚过,蜜菀便被一阵阵规律的阵痛给疼醒了。

    蜜菀惊讶的发现原本应该惊慌失措的她心里其实却一点都不紧张。蜜菀自己还默默地观察了一会儿,确定她此时已经开始了规律的阵痛以后,方才轻声唤醒了康熙。

    由于孙之鼎诊断称蜜菀这几天随时都有可能临产,因此,康熙已经接连几日没有睡踏实过了。蜜菀才刚刚轻声地唤了一句,康熙便立刻醒了过来。

    康熙望着蜜菀,见她似乎已经醒来有一会儿了,便关切的询问道:“菀菀怎么这会儿醒过来了?可是身上有哪里不舒服吗?是不是腿又抽筋了?要不要朕给你揉揉小腿?”

    蜜菀轻轻的摇了摇头,浅笑着对康熙道:“皇上,菀菀的腿并没有抽筋,只不过,菀菀觉得咱们的两个小宝贝已经有些等不及了,打算立刻出来和咱们见面了。”

    蜜菀脸上柔和的浅笑和平静无波的语气令康熙愣了一会儿才明白蜜菀刚才话中的含义。

    康熙心中顿时一凛,立即坐起身子震惊的望着蜜菀,“你的意思是……你现在马上就要生产了?”

    蜜菀皱着眉头忍过一阵阵痛,方才对康熙解释道:“皇上,菀菀现在已经开始有些腹痛了,但却并不算严重。加上菀菀又是头一次产子,应该不会很快生生下孩子们……”

    原本蜜菀临产,康熙应该十分担心,但蜜菀此时过于平静的态度又令康熙怀疑蜜菀是不是感觉有误?

    康熙想着蜜菀之前又没有生过孩子,也许她弄错了误以为自己即将临盆也大有可能,若非如此,蜜菀此时又怎会这般平静?

    康熙如今早就已经有了许多位皇子和公主了。康熙虽然不曾亲眼看过妃嫔们临产之时刚刚发动的时候是何种模样,但他却曾经在产房外听过赫舍里氏凄厉的哭喊,因此,康熙知道女人产子便如同在鬼门关前走一遭,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正因为如此,康熙才会怀疑蜜菀此时并未临产。

    但此事关系到蜜菀和腹中两个龙胎的平安,康熙自然对此事十分重视,不敢有丝毫马虎大意。

    康熙立即唤来素心,命她去将接生嬷嬷传来丽景轩为蜜菀检查,又吩咐梁九功前往太医院将太医院院使孙之鼎、太医院左右院判周平和徐瀚皆传到储秀宫候旨。

    接生嬷嬷得了康熙的通传,连忙赶来丽景轩为蜜菀检查。检查之后,接生嬷嬷发现蜜菀还真的是马上便要生产了。

    ※※※※※※※※※※※※※※※※※※※※

    感谢在2020-07-08 17:39:47~2020-07-09 16:56:2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无乐染长安 6瓶;雪夜微光、小白喵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