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第三百四十七章 任务奖励,发财了! 下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空间里.随着徐云点下了那个[是].咻——

    原本被他握在手中的那本线装书,骤然脱离飞出,漂浮在了徐云面前.

    书封与徐云正面相对,仿佛有一个沉睡多年\刚刚醒来的灵魂在与徐云对望.

    几秒钟后.书页呼啦啦的翻动,整本书缓缓发出了金光.

    紧接着.

    这本书的右边出现了另一道相同大小的线装书虚影.几秒钟后.这道影子逐渐凝实,上头写着......

    《永乐大典·卷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五-卷二万二千八百七十六》.接着是第三册....第四册.....

    第九册.....第一百三七册.....第五百九十一册.....

    第三千三百八十二册.....直到.......《永乐大典·卷一》.

    十分钟后.

    整整11095册\22877卷的永乐正本环绕在徐云身边,四周隐隐还有钟鼓礼乐齐鸣.

    其实吧.

    在徐云穿越来的2022年,网络上偶尔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看法:

    《永乐大典》这本书的意义只在于古代,在现代它就只是个腐朽的纪念日,客观价值不大.

    这是一种非常非常狭隘且偏激的看法.

    一部华夏民族的瑰宝,绝不是精神慰藉那么简单.

    此处就多花点笔墨,好好说道说道《永乐大典》到底有没有实际价值.

    首先要说明的是一点.截止到目前.

    很多华夏古代书籍的原版都已经流失了,相当相当多的文学作品都只知其名,但不知道它的具体内容.

    如今研究华夏古代历史的第一参考文献是《四库全书》,清朝时期所编写.

    然而整部《四库全书》对于牵涉违碍的内容改动极大,并且删减了大量的内容.

    比如《三国志蜀书关羽传》载,关羽死后追谥羽曰壮缪侯.但编纂《四库全书》时.清高宗却认为壮缪是对关羽的贬低.

    故命馆臣将壮缪改为忠义,以示对其力扶炎汉,志节凛然的表彰.是不是很可笑?

    类似的例子多的很,整部《四库全书》充斥着大量的二创\曲解甚至凭空捏造.

    然而尽管如此,它依旧是目前参考文献的首选.

    而《永乐大典》则不然,它对于历史没有进行任何修改粉饰——这不仅仅是朱棣为了贴金说的大话,后世所存的几百册《永乐大典》都证明了这件事.

    光这一点,《永乐大典》就可以把《四库全书》秒到渣都不剩了.因此如果《永乐大典》面世,它将成为一套最权威的参考文献.

    当然了.看到这里,可能还有人会继续杠:"然后呢?文献有什麽用?拿来自嗨吗?"

    这就涉及到一个文化特定领域的范畴了.它叫做中华文明圈.

    这个文明圈覆盖了整个东南亚地带,属于东方文明圈的核心圈子.霓虹\棒子\交趾都算是这个圈子的辐射区域.

    然而近些年以来,本土一直在丢失中华文明圈的话语权甚至定义权.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棒子国的申遗.

    棒子国申遗的行为固然恶心,但诸位可曾想过,为什麽棒子经常可以申遗成功?

    教科文组织虽然不怎么硬,但明面上的规则还是要遵守的,不可能棒子申请了就给他们过——那样棒子可以直接入常了.

    至少在明面上,他们也是要按走流程的.

    而这个流程就是在申遗时提交的很多韩文的记录原本.

    棒子的近代史不同于华夏,虽然同样遭遇过霓虹欺压,但却没有发生过一鸦二鸦那样毁灭性劫掠的事情.

    因此在棒子国内,他们始终保留着一些古籍原本.

    比如端午祭\比如拔河\比如猎鹰\比如活字印刷\又比如百分百的中国乐器笙.......

    棒子在申请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全部都提供了对应的古籍原本.

    等咱们抗议的时候,他们直接一摊手:行啊.

    兔子你说这玩意儿是你的,那你拿出来原本或者拓印本的证据嘛.

    兔子们每到这时候就无言以对了——能用原本申请的遗产名目咱们早就申请过了.

    比如有原本记载的榫卯技术.

    早些年传闻它被棒子申请了,但实际上咱们在09年就把它拿了下来.(ihchina.cn/directory_details/11785,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网址)

    剩下的那些没有申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咱们不想申请,也不是眼光不足.

    而是拿不出实质性的\成体系的证据.再比如至今没有真正落锤归属何方的中医.

    网络上经常有些棒子粉在洗地,说棒子其实并没有霸占中医,他们申请的是东医,各位不要误会啦思密达.....

    没错,事实确实如此.

    但背后的原因不是棒子不想霸占中医,而是他们只能拿出《东医宝鉴》来作为申遗证据.

    而如果《永乐大典》如果能现世.

    《苏沈良方》《博济方》《伤寒微旨》这些失传的\能成为体系的古籍被找到,兔子们开年就会屁颠屁颠儿的去给中医申遗了.

    甚至很多被棒子抢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咱们都可以把它申诉拿回来.

    而以上只是《永乐大典》现世后很小的一部分用处罢了.

    这还能说《永乐大典》没有客观意义\是腐朽的吉祥物,是在自嗨?显然是否定的.

    不是说《永乐大典》没办法变现成外汇\没办法造出航母或者宇宙飞船,它就没有实际价值了.

    视线再回归现实.在各册《永乐大典》全部具现后.咻——

    这一万多册古书忽然无风自动,如同拉长的DNA螺旋结构一般缓缓向上飘去.

    最后在高处消失不见.

    看着消失在空间尽头的古籍,徐云的心中丝毫没有选择将《永乐大典》现世的遗憾.

    这部奇作本就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一个国家的财富.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人有资格将它们收为己有.

    徐云就这样静静的看着这一册册《永乐大典》消失,飞向了......

    "永陵吗......."徐云喃喃自语,眼中透着期盼.

    永陵是明代十三陵之一,位于金陵阳翠岭南麓.按照《大明会典》的记载.

    永陵宝城直径为81丈,裬恩殿为重檐七间,左右配殿各九间,其规至仅次于长陵.

    虽然后世通过遥感探测显示,永陵的内部已经积水.

    但既然光环确定《永乐大典》能够现世,它便一定会完整的出土于永陵.

    徐云无比期待这一天的来临,那将是华夏寻到'根'的一天!就在最后一册《永乐大典》消失后.徐云的面前再次浮现出了一道光幕:

    [正本清源]:

    [《永乐大典》现世后可获得的增益效果,民族凝聚力+10,法度公证+10,社会戾气面-5,恶行-5]

    "正本清源吗?"

    看着面前浮现出的奖励,徐云不由摸了摸下巴.听起来好像还是个不错的加持buff?

    毕竟奖励的这四个属性,几乎都是目前社会所急缺的环节.如今网络发达,经常可以看到各种真真假假的新闻.

    有些是真实发生的社会乱象,爆出后却选择控评禁言,引得人心愤怒.

    有些则是牛鬼蛇神作妖,兴风作浪带起节奏后偷偷脱身,继续奔着下个热点而去.

    种种情况交织在一起,导致现在的网络又乱戾气又重.别的不说.

    即便是小小的网文圈里,远有《无限恐怖》的作者Z大,近有《绍宋》的作者榴弹怕水被人污蔑.

    即便最后证明清白,也很难平息事件带来的影响."希望能有点用吧......"

    随后徐云叹息一声,重新将目标放回到了面前的光球上.截止到目前,他已经开出了八个奖励,分别是:

    时空相册.思维卡套装.现实神秘彩蛋.

    甲方善解人意卡.止血明胶.MR技术.

    装有高斯手稿的牛皮袋.《永乐大典》.十四个光球,目前还剩下六个.

    接着徐云沉思片刻,点开了右边的第三个光球.啵~这一次.

    出现在徐云面前的,赫然是......另一个稍小一点的光球.徐云:"?"

    搁这儿套娃呢?只见他试探性的朝小光球伸出手,轻轻一点.

    小光球并没有像奖励光球那样破碎,而是微微一颤,仿佛坤坤在说着你干嘛......

    接着很快.徐云面前便出现了一道提示:[算力模组一号]:

    [特殊奖励,具现后为普通主处理器外形,使用后可提升人工智能1.14514%的计算能力]

    [备注:面壁者所用于的人工智能为指数成长型智能,1%算力约为21220TFlop/s,5%算力约为432678TFlop/s,10%算力约为2.3Exaflop/s]

    算力模组吗?实话实说.这个奖励倒是在他的预料之中.

    毕竟在1850副本里,他帮助巴贝奇和阿达先后完成了逆天改命.

    不但搞出了分析机,甚至提前100年就把原始计算机都给发明了出来.

    这个做法势必会对副本的未来造成极其深远的影响,程度若是不给一个和计算机有关的奖励,未免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记忆力好的同学应该还记得.

    徐云在老苏副本结算时得到过一个人工智能...或者说人工智障,只会发个流口水的颜文字.

    后来徐云还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做咪咪.

    这玩意儿虽然可以自动成长,但每秒的增速只有.......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

    也就是徐云一整年都不断网,那个智障顶多都只能达到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的成长度.

    因此想要让它真正能帮到自己的忙,徐云显然只能通过任务奖励来进行升级.

    例如这次.

    光环提示的TFlop/s是一个单位,属于FLOPS...也就是每秒浮点运算次数的范畴.

    意思是"1万亿次浮点指令每秒",也是衡量一个电脑计算能力的标准.

    在燕京时间2022年6月1日公布的最新超算排名中.

    老美的超算超级计算机Frontier排名第一,速度为1102000TFlop/s.

    第二是霓虹的Fugaku也就是富岳,运算速度442010TFlop/s.

    太湖之光则降到了第六.天河2号位列第九.这里顺便说件很有意思的事儿.

    超算500强排名发布于2013年,以前咱们拿第一的时候,一堆舆论都是搞面子工程,西部地区还有人吃不饱饭呢云云.

    而这次老美拿了第一呢.

    就是各种牛批\天顶星科技\人类之光的buff加了上去——更离谱的是说这些话的还都是华夏人.

    有些时候比起鬼子,二鬼子要更吸引仇恨.好了.言归正传.

    按照光环的提示.

    那个人工智障似乎比较特殊,属于指数成长型智能.

    也就是每增加1%的算力比例,计算峰值会得到指数级的提升.等到了5%.它大致能达到富岳那档.

    而到了10%.便会超过Frontier两倍.

    此次光环奖励的算力是1.14514%,即便用简单的乘法来计算,它的计算峰值也有24290TFlop/s以上.

    按照超算500强的相关排名.

    咪咪大概可以排到270名左右(top500.org/lists/top500/list/2022/06/这是超算排名的网站,感兴趣的可以收藏一下)

    排在这个算力之前的是老美的Centennial,之后的则是华夏的PAI-ASystem,由中科曙光建造.

    不算很靠前.但也不至于很拉跨.

    这种算力的超算造价对外报价是5000万美刀左右,顶多6000万——毕竟光环可没在电力上优惠,只要考虑建造成本就行了.

    如果通过科大自有渠道,造价压到4000万应该不难.按照现在华盾生科的发展速度.大概在一年之后,公司就会具备建造这种超算的财力.

    所以.......

    这个奖励中规中矩吧,不是可以立刻就拿来使用的rb...咳咳,即战力.

    想到这里.徐云便暂时将心思搁到一旁.注意力重新放回到了剩下的光球上.

    唔...还剩五个.啵~

    很快.又一个光球破碎.几秒钟后.

    一个约莫有三米高\有些类似《龙珠》里特兰克斯乘坐的时空穿梭机的机械设备投影出现在了徐云面前.

    徐云见状眉头微微一掀,眼中露出了少许意外.要知道.一直以来.

    光环所给的奖励要么是承载有文字的羊皮纸或者思维小卡片,要不就是此前见到的头盔之类的小物件.

    如此巨大的投影图像,这还是徐云头一次碰到.随后他走上前,伸手覆盖到了投影上.[重力梯度仪]:

    [以热场为原理的超灵敏重力梯度仪,感知精度为10^-16m/s²,可进行完全各项同性的变化,生产难度较高]

    [图纸.jpg]"........"松开手后.

    徐云的表情隐约有些微妙.

    在看到这个玩意儿的时候他还以为是高达发动机呢,结果没想到居然会是.......

    重力梯度仪?在2022年.

    你在大街上随便找十个年轻人,问他们现在有什麽设备中国位列禁运名单,最少有七个人会和你说是光刻机.

    但鲜少有人知道.

    在另一个比较小的冷门领域,同样有个壁垒级的禁运设备存在,它的禁运程度甚至还超过了光刻机.

    没错.就是重力梯度仪.

    所谓重力梯度仪,是一种测定重力场垂直梯度的仪器.它的工作原理很简单:

    地球表面上正常重力垂直梯度会随纬度和高度的变化而有微小的变化,另外地形的起伏也会引起梯度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只要测量出相关梯度,就能获得很多的地形数据.

    注意.

    这里的梯度可不是指9.8m/s^2的那个数值.

    而是指每个物体在地面不同位置上会产生的重力梯度值.

    所以这玩意儿一开始的时候呢,只是被用于山区勘测,找找露天资源统计统计植被覆盖率啥的.

    可随着科技的发展,重力梯度仪就越来越显示出它的特殊性了.因为当精度达到某个级别后.

    它不但可以测量地质结构\为研究地震提供资料,同时还能探查出地底的矿物资源.

    再然后.它便被扩展到了军事领域.以咱们本土为例.

    大家都知道,咱们国家版图广袤,海岸线相当漫长,海域面积自然也宽阔无比.

    因此一直以来呢.

    有些贼人就会经常投放一些探测器到咱们的海里头,去偷偷摸摸的采集各种信息.

    有些是漂浮探测器,偶尔会被渔民同志们捕捞到换成奖金.有些则是潜入式探测器,周期性的在海底巡逻.

    这种情况找起来就不太好办了.比如去年的八月份.

    当时第七舰队的"塔尔萨"号濒海战斗舰"基德"号驱逐舰以及来自第七舰队司令部机动排爆第5小队,组成了水面行动群.

    它们在热点海域进行了水面作战\水雷对抗\反潜作战等作战行动演练.

    从太平洋舰队公布的演练现场画面可以看到.

    海对面出动了舰载直升机,向海里投放和回收了这些"神秘装备".而这些装备最终被证实是一批无人潜航器,名为"剑鱼".

    主要功能是对潜艇进行搜索\识别和跟踪,再通过内部天线将获取的目标潜艇信息传送给反潜飞机.

    在咱们周围的海域中,这种潜航器数量难以清点.

    但如果有了高精度的重力梯度仪,那么只要把它发射上天空,就可以做到高效率高精度的探测器搜索.

    当年老鹰打老萨的时候就装备了梯度仪,什麽导弹基地啊雷达阵列啊直接就被显示到了飞机上.

    目前精度最高\并且被用在实战的重力梯度仪出现在13年前.2009年3月27日.

    欧空局发射了一枚GOCE卫星,上头便装备了一架迄今为止精度最高的重力梯度仪.

    它的感知精度在10^−12m/s²,也就是一万亿分之一的重力加速度精度.

    这啥概念呢?

    大致就是如果把它放在一艘万吨巨轮上头,它可以感受到一片雪花落到船上时产生的加速度.

    同时在3分钟内,它对相同物体加速度计距离的测量误差平均值不超过1埃格斯特朗——埃格斯特朗是用来衡量原子半径的单位,1埃格斯特朗是0.1纳米.

    这台机器只要挂在南海上空,水深在2000米以上的探测器分分钟就能给你锁定出来.

    所以一直以来.

    重力梯度仪都属于绝对禁运的设备,禁运程度甚至超过了光刻机.这句话真不是夸张.早先曾经介绍过.光刻机这玩意儿虽然禁运,但并不是完全没办法买到它.

    目前国内大部分购买光刻机的方式是这样的:

    国内公司和IMEC合作,由IMEC先从ASML应用材料买设备,用完5年后符合了瓦森纳协议要求,便再转卖给国内企业.

    也就是说如果你要买,现在可以买到一台2017年的光刻机.

    这也是为啥中芯国际那台光刻机会被扣住的原因——它是在2018年定至的.

    可重力梯度仪呢?别说2017年了.1997年的重力梯度仪你都买不到.

    目前国内所有的重力梯度仪都是自产自研出来的,其中有着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

    比如黄大年教授,一位立下过惊天功劳的国之栋梁.

    1992年的时候,黄大年教授获得了全国30个公派出国名额中的一个.

    在"中英友好奖学金项目"的全额资助下,他被送往了英国利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4年后.

    他以第一名的好成绩从英国利兹大学毕业,获得地球物理学博士学位.

    后来因为工作需要,他加入了英国国籍——根据后来某退休部委领导的采访可以确定,黄教授的'退国籍'是经过组织批准允许的,因为当时的水下隐伏目标不允许华夏人进组.

    2009年底,黄教授回国.

    后来他担任了华夏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第九分项"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研至与实验"的首席科学家,成功研究出地面电磁探测系统\固定翼无人机航磁探测系统\地壳1号万米超声钻探装备等多个尖端技术装备.

    09年的时候.

    华夏的重力梯度仪精度处在第四梯队,泰国掌握的技术都比咱们先进.

    而2017年华夏的重力梯度仪,已经赶到了第一梯队的中游.

    现如今咱们航母上头的重力梯度仪,几乎全都是黄教授当时领队立下的项目.

    奈何可惜的是......天妒英才.

    2016年11月29日凌晨,黄大年教授晕倒在出差途中.

    回到长春,单位强至安排他做了检查,可还没出结果,他又跑去燕京出差.

    等他再次从燕京回到长春,便接到了一张住院通知:胆管癌.2017年1月8日,黄大年教授救治无效去世.

    享年58岁.在那之后.

    华夏的重力梯度仪便几乎停滞不前,没多少成果产出,在最近五年又被拉了一个身位.

    当然了.既然提到了黄大年教授,这里就顺便辟个谣.

    网上经常有一些涉及黄教授的文章会提到这么一回事:

    2010年,正是因为黄教授的出手,海对面组织的'金色眼镜蛇'演习才会后退100海里.

    而实际上呢.

    黄教授在2009年才回到的华夏,那时候还处于很多人的质疑中呢,压根就没参与这么回事......

    有些人的贡献已经足够了,没必要为了博眼球而再去进行夸大,这是对人物本身的不尊重.

    话题再回归原处.

    眼下华夏的重力梯度仪正处于停滞状态,而自己得到了这么一台重力梯度仪.......

    想到这里.

    徐云在感慨的同时,眼中不禁露出了一道思色.这个奖励毫无疑问是个好东西.

    10^-16m/s²的感知精度,绝对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但问题是.......这么个军用设备,要怎么才能合乎逻辑的拿出去呢?

    要知道.

    这玩意和华盾生科目前的画风截然不同,找不到哪怕一丝一毫的重合点.

    像此前的MR技术啦\凝血明胶啦,算力模组啦,都是符合华盾生科现有或者未来的发展方向的——大不了等上一年半载罢了.

    还有此前的吡虫啉和微粒轨道,也可以用灵光一现来解释.可重力梯度仪却不一样.这玩意儿即便你等个两年三年,也很难解释清楚它的来路.

    灵光一现的说法就更别提了,即便是宋徽宗那智商都不会信."那该怎么办呢......."徐云皱着眉头思索了好几分钟,依旧毫无头绪.

    于是他只能暂时把这个念头抛到脑后,继续将注意力放到了面前的光球上.

    14个光球,如今只剩下了......四个.

    看着这四个光球,徐云一边从左往右点数,一边哼起了一首歌:"我们阿森纳,是不可战胜的~~"

    他前后这样哼了两遍,手指最终停到了从左往右的第二个光球上.啵~光球缓缓破碎.

    片刻过后.

    一块大概普通平板大小\通体黑色的金属板浮现在了徐云面前.徐云伸手一握,发现金属板的材质很轻盈.与此同时.

    相关的解释再次出现在了他面前.[小型生物电池]:

    [一种特殊的新型电池,依靠内部细菌发电,干燥环境下细菌会处于休眠状态,加入葡萄糖液后会被唤醒并且进行呼吸作用,过程中释放电子与质子,电池的硝酸银阴极就会补捉这些电子产生电流,可用于简易小型发电]

    [图示.JPG]".......小型生物电池?"

    徐云用手指轻轻敲了敲这块金属板外科,嘴中轻轻的啧了一声.

    原先他以为这次最快能够投产的奖励应该是止血明胶,但如今看来似乎定义下的有些早.

    微生物发电.这是一个2022年很常见的科学概念.

    这项技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10年,英国植物学家马克·皮特发现了一个情况:

    有几种细菌的培养液能够产生电流,于是他以铂作电极,放进大肠杆菌或普通酵母菌的培养液里,第一个细菌电池就这样在他手中"出生"了.

    接着到了1984年.

    一种能在外太空使用的微生物电池在海对面诞生,其燃料为活细菌以及宇航员的尿液.

    因此一直以来,微生物电池都被视作一种很有前景的未来能源,比如说给汽车提供动力等等.

    但截至到2022年.

    微生物电池依旧是个偏理论的技术,即便是实验室的最高功率也才0.66毫瓦/平方厘米.

    因为它的难点实在是太多了.

    例如微生物燃料电池和普通电池一样,由生物阳极与化学阴极构成.

    由于这两部分目前都存在比较大的问题,导致整个电池的功率密度\电流密度,较比较成熟的燃料电池体系差距悬殊.

    不用工程菌的话.

    一个标准的mfc双室电池——铁氰化钾阴极,碳布电极,130ml双室,产生的电势能有500mv都是非常优秀的的结果了.

    而一个普通的南孚7号电池则是......1.5v.

    所以这么低的电压产业化起来非常困难,顶多用来做污水处理.

    但在污水处理这块,厌氧发酵产甲烷的工艺却已经相当成熟,效率比微生物燃料电池高多了.

    所以说句实话.

    想要将微生物电池突破到可以作为常规动力的层次,难度恐怕不比MR技术小多少.

    但另一方面.

    如果眼界不放那么高,只是像光环显示的这样,把这项技术生产出一个小型便携电池,给手机\笔记本\剃须刀\震动棒之类的小型设备充充电.......

    那么它的难度就无疑要小很多了.

    虽然发电菌种的选择\还是保存室的至备,亦或是捕捉电子的效率都是待解决的问题.

    但这些并不是无迹可寻.例如发电菌种.

    目前在这方面使用的大多都是奥奈达湖杆菌或者哈夫尼希瓦氏菌,理论上只要慢慢去按照条件实验筛查就行了.

    反正做这事儿的是裘生又不是他,累点也无所谓,咳咳......

    外加有光环奖励提供的部分关键节点协作,这项技术徐云有信心在短时间内完成突破.

    而微生物发电恰好也符合化盾生科的研究方向,突破后甚至可以不需要冷却期就无缝上线.

    某种意义上来说.

    这个金属板,应该是徐云迄今为止得到的最符合量产条件的设备.看来光环是真觉得自己是个穷逼了.......

    随后徐云将金属板收起,脸上逐渐变得郑重了起来.如今在他面前,只剩下了三个光球.不.

    应该是.....两个光球.因为三个光球之中,必然有着那个东西.

    与此同时.徐云的心中毫无征兆的冒出了一股预感:

    除了可以确定奖励的那个光球之外,剩下的两个光球里......存在的恐怕都不是技术类的奖励.只见他沉默片刻.

    将手指戳向了最右侧的那个光球.啵~~

    随着一道比此前光球多一个波浪号的声音响起.徐云的面前忽然出现了一本厚重的英文书籍.

    这册书籍大概五厘米厚,长一尺,宽半尺,书名叫做......《classicalphysics》在看到这本书的瞬间,徐云便明白了它的来历.

    毕竟在过去的整整一年里,他可没少和它接触过.随后徐云轻叹一声,将它拿到了手里.[《经典物理》]

    [艾维琳·艾斯库从不离身的书籍,曾经让希尔芙感受过知识的力量,别看它有些像是某个笨蛋作者因计算错误而拿来凑数的纪念品,某些情境下或许会有大用]

    [备注:可添加撞角或者铁链,以理服人才是王道]果然.

    这就是那本艾维琳自见面开始,便时刻抱在怀里的《经典物理》.徐云又随意的翻动了几下书页.

    书中除了印刷的文字外,还有不少艾维琳娟秀的随笔感悟,字迹看上去很舒服.

    虽然比起此前的诸多奖励,这本书几乎没有任何价值可言.但对徐云而言,这却是一个珍贵异常的宝物.

    十多分钟后.

    徐云将这本书收好,手指伸向了.......左边的一颗光球.啵~

    光球应声而碎.......注:

    通宵码字日万了三天,除了倒垃圾一步没出过门.

    不是吊大家胃口或者断章,而是手速已经极限了,月末最后一天,大家有票的请投给我吧,想冲8000票.....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