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道法会元》的记载,天师世家早期的法术体系已经跟后世的雷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天师一系的符篆科仪法术,被称为“吁天事帝之科”,这一法术体系在道门中被认为是太上老君创造,祖天师张道陵发扬光大,后经由历代天师和道教理论家的逐渐完善,符篆派的法术广为流行并被人们所接受。事实上,“吁天事帝之科”或“事天请祷之事”在华夏古代由于受儒家思想的规制,在很多人看来这是天子诸侯的领地,所谓“天子祭天地,诸侯祭山川”,普通百姓根本没有资格涉足,如果有少、干冒天下之大不题,涉足“事天请祷之事”,要么被视为荒诞不经,要么被视为“淫祀”,将会受到政府的无情打压。应该说,天师道所提倡和实践的“事天请祷之事”,某种程度上与儒家思想为代表的精英文化的传统相制衡,使得华夏文化之流成为活水源流,源远流长。
在道教早期的“吁天事帝之科”之中已经蕴藏着雷法理论的胚芽。确切说这一理论胚芽就是“感通之理”-一一即天人感应论。按照天人感应的理论,人体是一小宇宙,跟外在的大宇宙同形、同构、同律,皆为道所生,为羔所化,因此也就具有相通相感的可能性。“吁天事帝之科”要通达天听,就必须排除各种妄念和杂念,以纯净无染的状态来感通外在的宇宙。可以说,天人感应论恰恰是道教雷法修炼思想的非常核心的理论基础之一。雷法修炼思想认为人体内的一己之杰是跟天地之炁相互感应的,人如果能控制自己体内的一己之炁,就能把握雷机,招致雷电。“天罡,心也。以心运诸炁,动阳则阳报,动阴则阴报。运转五行,常朝上帝。斡旋造化,颠倒阴阳,随机而应……七曜者,在天北斗也,在人眼耳鼻口七窍。若能关闭七窍,则七曜光芒交射,气迸浑身汗出,头脑之上亦汗炁如云,始合造化。”对此,虚靖天师张继先有诗云:“元神直捧一封书,一道寒光射太虚。径达玉京金去,玄恩星火下天街。”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