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个教育专家16年的教子手记-小事儿就是大事情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儿童教育无小事,所有的小事对孩子来说都是大事。父母在小事上有正确观念,不误导孩子,就是帮孩子打下了成就大事的基础。孩子也会以做大事的气度回报家长。

    1 女儿的“隐私”

    小小的心既要容纳一个神奇的事实,又必须承受性命攸关的保密责任,这对一个七岁的孩子来说是多么艰难和痛苦啊!

    有一天,七岁的小女儿圆圆看到电视里谈关于隐私的话题,就问我什么叫“隐私”。我说:“就是不能对别人讲的个人秘密。”她问我:“你有没有隐私?”我说应该有吧。她又问:“我爸爸有没有?”我说也应该有吧。圆圆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我心里笑了一下,没深究这个问题专家在想什么,继续擦我的桌子。片刻后,听见她低低说一句:“我也有隐私……”

    我直起腰来,认真地关照女儿:“那你可小心点,不要让爸爸妈妈知道了。”圆圆也认真地说:“我一辈子都不告诉别人,也不告诉你。”我忍住心中的笑:“连妈妈都不能告诉,看来你的隐私还不小呢。”她听出了我口气中的揶揄,不满地说:“我的隐私才不是小事呢,可大了。”我问有多大,她用双手做了一个足有房子大或天大的动作,也觉得没比出来,就不耐烦地说:“别问了,我不想说这个事了。”

    我拿着抹布进了卫生间,正洗布时,圆圆跟进来。她略带诡秘,试探地问我:“妈妈,你的隐私是什么?”我说:“我的隐私也不能告诉别人,要是说出来就不是隐私了。”她好奇心高涨,缠磨着要我讲出来。我一时找不出敷衍她的内容,就说:“你先把你的告诉我,我再告诉你。”她小嘴一噘:“不行,我的不能说。”我说:“我的也不能说。”她就开始耍赖,搂着我的腰哼哼唧唧:“告诉我嘛,告诉我嘛。”我想编个“隐私”赶快把她打发走,就说:“妈妈先告诉你,然后你再告诉我好不好?”以我对圆圆的了解,这样的交换她总是乐于接受的。但她一听,还是不能接受,无可奈何地看书去了。这倒有点让我意外,她宁可放弃听我的“隐私”,也不把自己的“隐私”讲出来。是什么事,能让一个小孩子在这样的诱惑下守口如瓶呢?

    我正奇怪着,听见她爸爸从另一个屋子走出来,逗她说:“把你的秘密对爸爸讲讲,就咱俩悄悄说,不让妈妈听见。”圆圆突然发起脾气来,两只脚后跟打着沙发:“哎呀,我刚刚忘了,你又提起来,不要提这个事了,好不好?”

    我看看圆圆发火的样子,走过去,揽住她,盯着她的眼睛问:“你的隐私是件让你一想就不愉快的事吗?”她想想,轻轻摇摇头。我又问:“那么,是件愉快的事吗?”她也摇摇头,有点沉重。我说:“如果你觉得不愉快,讲出来就会没事了。”她说:“我平时也没事。要是我上课,或者是玩的时候,或者是看书的时候就想不起来。什么时候想起来了,我就赶快想别的事。”

    我和她爸爸交换了一下眼色。

    我拿出最轻松的口气说:“咱们三个人都把自己的隐私讲出来好不好,一家人不应该有秘密。”她爸爸也来附和我的说法。圆圆看我俩的阵势,一下子从我的怀中挣脱出来,跑到离我们最远的一个角落,一边跑一边喊叫:“我不说,你们别问了!”然后受惊似的回过头看着我们。她的表情动作让我心中轻微一震,好奇心被大大地逗弄起来了。

    此后一个星期,我们一直犹豫着是否有必要搞清楚女儿的“隐私”。既害怕过分的追问伤了她的自尊心,又担心万一真有什么事需要家长帮助。我隐约感觉到,这件连父母都不能讲,但又让她在意,并且还“很大”的“隐私”是件让她沉重的事情,对她的心理有压力。我试探着又提了一次,她一觉察到我想问什么,就又立刻跑开了。这就更引起了我们的重视,我和她爸爸私下探讨了几次,总有些放心不下,就想设计个圈套,套出她的话来。

    有一天,在中午饭桌上,我们随便聊天,我对圆圆说:“我和你爸爸已经交换过‘隐私’了。”她睁大眼睛:“真的?”她看看爸爸,爸爸点点头。圆圆有些嫉妒:“就你俩悄悄说,不让我知道。”我说:“我们准备告诉你呢!”她眼睛一亮,兴奋而迫不及待地问我:“妈妈你的隐私是什么?”我就把自己的“隐私”讲了一遍。她爸爸在她的要求下也把自己的“隐私”讲了一遍。圆圆听完后,比较满意,似有言外之意地说:“你们的隐私都是好事……”我们趁热打铁:“我们一家人之间就不应该有秘密,要是我们之间都不信任,那我们还能信任谁呢,你说是不是?谁有好事,说出来大家都高兴;要是有坏事,说出来互相分担,一起解决,你说对不对?”圆圆听出了我们的用意,嘟哝说:“我要是告诉你们了,对你们也不好。”我们赶快说:“我们不怕,关键是害怕你受到伤害。”她说:“我不说就不会受到伤害,说了才会受到伤害。”我们问为什么,她迟疑片刻,忽然又不耐烦了:“我正好这两天没想这个事,你们一说,我又想起来了……”她顿时没了胃口,剩下半碗米饭没吃就下了饭桌。这使我和她爸爸也没了胃口。

    我吃完饭,没顾上洗碗,把歪在沙发上的圆圆拉起来放到膝上,严肃地对她说:“妈妈觉得,你的秘密是件不好的事,妈妈特别害怕它会伤害你,你讲出来好不好?”她默默地摇摇头。我说:“你只对妈妈一个人讲,不让别人知道行不行?”她爸爸赶快躲到卧室装睡,圆圆还是摇摇头。我说:“你太小了,很多事情还没能力自己处理,你要是有事不对妈妈讲出来,万一这件事伤害着你怎么办,妈妈不知道就没法帮助你。”

    圆圆说:“说出来才伤害我呢,不说就没事。”我问:“为什么呢?”她有些无可奈何地说:“反正就是不能说。”边说边想从我怀中挣脱出来,我以坚决的搂抱让她感到非讲不可的逼迫,同时轻轻又威严地说:“讲出来,讲给妈妈听,好不好?”

    圆圆低头沉默着,心不在焉地搓弄手中的橡皮泥,看得出她内心在激烈地斗争着。我不敢吱声,静静地等着。空气绷得紧紧的,我指望这种紧迫能把她的秘密挤压出来。她用手中的橡皮泥缓解着压力,把沉默拉长;等她觉得气氛微有松弛时,就又想挣脱;我就再把她抱得紧紧的,晓以利害的话再讲一次。在我的坚持下,她几次欲言又止,眼看着要出口的话,总在要吐出的瞬间被她又犹犹豫豫地咽回去。我想不出这个小小的人到底遇到了什么事,让她这样难以开口。她的顽强让我感到惊异。

    我们就这样一个回合又一个回合地僵持着,一个小时在不知不觉中过去。

    邻居小孩来敲门,找她上学去。圆圆从我怀中一跃而起,边说“妈妈我要上学去”边向门口跑去。我怀里一下空了,巨大的忧虑却在瞬间充满心胸。圆圆在回头向我说再见时,一定是我眼中的什么打动了她,让她觉得不忍,在这最后的瞬间,她竟突然妥协了,说:“妈妈,我晚上回来告诉你好不好?”我点点头,她“咚咚”地往楼下跑去。我先生从卧室出来,百思不得其解:“巴掌大的人,会有什么事这么神秘呢?”

    我下午去学校向她的班主任了解了一下圆圆近期的在校情况,知道她在学校很好,没什么事。但我仍然担心,甚至担心这一下午会不会发生什么事。好容易等到她放学了,我观察她情绪和平时差不多,才放心些。可我自己追问的勇气却有些丧失。圆圆那种为了成全我而要做出牺牲的样子让我感到内疚,所以我没急着问她,像平时一样和她打过招呼,进了厨房。她也像平时一样打开电视看动画片。

    晚饭前有点空闲时间,圆圆看完电视在玩。我把她叫到书房。她知道我要干什么,似乎有点不好意思,又有点无奈,倚在我腿边,犹豫片刻,看样子还是做了些思想斗争,终于说:“那件事我记在日记本上了,你自己看吧。”

    日记本上有四篇日记,每篇都夹杂着一些拼音,那是她不会写的字。她指给我记录“隐私”的一篇,全文如下:

    李文文告诉我她家有一把青锁剑和一把紫隐剑。她说:“如果你告诉了别人,青锁剑和紫隐剑就会刺你的胃。”可我还是想告诉。

    我反复看了几遍,抬起头来。

    圆圆看我有些不明白,对我说:“李文文说这两把剑三千年才出现一次。”我还是没听明白,问她是什么意思。圆圆告诉我,就是说,这两把剑三千年前在某个人家里,三千年后又在世界上出现,现在就在李文文家里。说完,她还加一句:“李文文说这两把剑特别有神力!谁知道了都不能告诉别人,一告诉,肚子就会被刺破。”

    我问:“就这事?”

    圆圆点头。

    “再没有其他事了?”

    “没有了。”她的眼神是那样纯洁而诚实。

    我禁不住轻轻嘘口气,笑起来。

    这篇日记我其实在以前无意中看到过,当时只是为女儿的天真浅浅地笑了一下,丝毫没想到这短短的文字中竟埋伏着这么大的心思。我用脸蹭蹭女儿的小脸蛋,心疼得不知该说什么。

    这件事藏在她心里已三个多月了。小小的心既要容纳一个神奇的事实,又必须承受性命攸关的保密责任,这对一个七岁的孩子来说是多么艰难和痛苦啊!我没打算以一个大人的知识嘲笑女儿的幼稚无知,倒是真切地体味到这件事让她所受到的煎熬,特别是我们的追问和害怕神剑刺破肚子的矛盾给她造成的压力。

    我问圆圆:“你信吗?”她点点头,又说:“有时候也有点不信,我就是挺害怕的……”我慢慢说:“李文文讲得像神话一样,但一切神话全是假的。神话只是故事,不是真实,所以我们根本不用相信,也不用担心,你说是不是?”圆圆点点头,眼睛忽闪忽闪的,在想什么,她忽然兴奋地叫起来:“对,妈妈,这肯定是假的!李文文说只要我一说出口,剑马上就会刺我的肚子。已经这么长时间了,这不也没事嘛。”她摸摸肚子,又自我安慰地说:“以后肯定就更没事了。”

    我心里内疚着,由于我们自己小时候太缺少童话,就总想为孩子营造一个童话世界,却忽略了童话可能招致的负面效应,看来以后得多留心,多给她补一些生活常识课,让她不要把童话世界和真实世界完全混淆。

    我这样想着,嘴里接着圆圆的话说:“来,让妈妈看看刺了胃没有?”我伸手进去抓挠她的小肚皮,圆圆笑得缩成一团。

    2 如何让孩子爱吃饭

    吃是人的一种天性,怎么可能需要费那么大力气去让孩子张嘴呢?

    十多年前有句非常有名的广告词“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香”,卖的是一种据说可以增强小儿食欲的口服液。该产品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赚进了第一桶金,而且是很大的一桶金,小企业迅速变成大企业,最终企业及企业创始人都名扬天下——这反证了一个令人吃惊的现象:现在,不爱吃饭的孩子太多了。

    孩子不爱吃饭在当下成了许多家长最为头疼的问题之一,我见过不少为此忧心忡忡的家长,他们为了孩子吃饭真是费尽了心思,用尽了各种方法。

    我记得圆圆一岁八个月因为肺炎住院时,同一个病房里有一个三岁的小男孩总是不好好吃饭,一小碗饭得吃一个多小时,几乎每一口都要费一番周折才能吃进去。他妈妈、爸爸和奶奶每天为孩子吃饭用尽了招数,连哄带骗,软硬兼施,一会儿承诺给他买什么东西,一会儿夸他多么好,一会儿又大声训斥要求他必须张开嘴,整个过程让人看着都痛苦。

    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想着法地折腾人,以便延缓家长对他的逼迫。他先要妈妈喂饭,让爸爸和奶奶出去站门外;妈妈刚喂两口,让妈妈出去,要爸爸进来喂。一顿饭就这样让三个大人走马灯似的不停地出出进进。他每顿饭都在提条件,不断创新着折腾人的方法。把自家人折腾完后,看到别的小朋友玩某个玩具,就要求马上给他也买那个玩具,否则不吃饭,第二天买都不行。他的父母就向别的小朋友借玩具,可每个玩具拿到手上一小会儿就厌倦了,就要换新的,他父母就不停地向别的小朋友借玩具。有的小朋友不愿把玩具给他,小男孩就更变本加厉地以不吃饭来要挟父母,他的父母于是厚着脸皮给别的小朋友做思想工作。而小男孩拿到父母讨来的玩具,不得不张嘴吃饭时,宛如对手中的玩具有仇,趁大人不提防,就要扔到地上,所以他总是搅得病房不得安宁,惹得别的孩子大哭。等我们这个病室里的玩具他都玩过一遍后,他父母就开始到隔壁儿童病房给他找玩具,又惹得别的房间的孩子大哭。

    我终于忍不住对孩子的妈妈说,孩子生病期间胃口不好,不想吃饭是正常的,大人不也这样吗?强求孩子吃饭可能对他反而不好,顺其自然比较好。这位妈妈不爱听我这样说。她说,她儿子平时就不好好吃饭,正是因为不好好吃饭,身体素质差,才经常生病。现在生了病,想恢复就得吃饭啊,要不哪儿来抵抗力呢。

    她的儿子看起来确实面黄肌瘦的。我忧心忡忡地想,他们一直这样做下去,孩子不但胃口好不起来,道德品质恐怕也要被损坏了。

    吃是人的一种天性,怎么可能需要费那么大力气去让孩子张嘴呢?

    许多为孩子不好好吃饭而发愁的家长不去思考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我国五六十年代,包括七十年代出生的孩子,哪里听说有不好好吃饭的?那个时候家里孩子多,哪个孩子需要追着喂饭?只要有吃的,哪个孩子被饿着了?八十年代以来,特别是九十年代以后,生活越来越好,为什么孩子们会不约而同地厌食?

    美国著名儿科医生、心理学家本杰明·斯巴克先生对这一问题阐述得非常清楚,他说,“为什么有那么多孩子吃不下东西?主要原因是喜欢催逼孩子吃饭的父母也不少。”[1]——这句话把事情解释得很清楚,孩子不喜欢吃饭的主要原因就是家长太在意孩子的吃饭,在这个问题上太强求了。孩子的正常食欲被当下物质和时间都比较充裕的大人好心地破坏了。

    不是现在出生的孩子天性变了,是父母都有精力来做违反天性的事了。

    斯巴克先生认为:“每个儿童生来就有一套自行调节进食数量和种类、满足正常生长发育需要的精妙的生理机制。”[2]也就是说孩子自己最清楚自己想吃什么,该吃多少。大人不要管,他就能正常发挥自己的饮食功能;而家长在这方面如果经常干涉孩子,事情就会变糟。“儿童有一种被逼急了就要顶牛的本能。吃什么要是吃得不高兴,下次见了就讨厌……催逼儿童吃饭是无益的,反而会进一步败坏食欲,使之长期得不到复原。”[3]

    我在一所小学见到一个五年级小男孩,他奶奶是某农业科学院的食品研究专家,在行业里很有名气。后来有一次和男孩的妈妈聊天,听她说她家每天晚上都做八个菜一个汤,每周的菜谱都是孩子的奶奶精心制定的,主要是根据孩子的发育来考虑,而保姆烧菜的手艺也不错。我们可以想象这种家庭条件下培养出的孩子,他的身体应该是健康出众的。

    但令人奇怪的是这个孩子和同学们比,长得又瘦又小,像个缺吃少喝的小难民;而且性情古怪,脾气暴躁,学习成绩也不太好。他妈妈说起孩子就愁得要命。

    通过和她聊天,我了解到她家庭中一些生活细节后,觉得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他们用心地把菜谱制定得非常科学,生活中对孩子也是照顾得无微不至。每天除了吃什么有规定,哪样东西吃够多少也有规定。孩子吃不到制定的标准,家长就不肯罢休,一定要想办法让孩子“完成任务”。他们的方法如果用于生产一架机器或培育一株玉米,肯定会成功,可惜他们面对的是一个有独立意识的孩子。

    当我试图劝这位妈妈在孩子的吃饭问题上不要过分追求“标准化操作”,不要在饭桌上逼迫孩子时,当妈的立即摇头说,孩子太会耍花招,说有几天如果家长不因为吃饭唠叨教训他,他就好好吃;结果他一筷子只夹一根菜,一根菜放嘴里嚼半天,一顿饭下来,其实只吃了很少的一点。这位家长突然愤愤地说:“我们现在都不管他了。”

    可从她接下来的话我才听明白,所谓“不管”,只是换了管的方式,每顿饭都给孩子单独盛出一大碗,不管他吃多长时间,都必须吃完——妈妈觉得自己已做得很够意思,不再像以前那样总因为吃饭和孩子发生冲突了。但令她气愤的是,孩子居然有时能把这碗饭一直吃到睡觉。

    我还是想劝说这位家长,让她替孩子着想一下,体会一下自己不想吃饭别人硬塞的感觉,建议她不要那样和孩子天天顶牛,允许孩子少吃一些。这位家长立即反驳说,他是个男孩子,个子长不高怎么办,全家人为这个着急死了,不多吃些怎么能长个子呢!

    我能理解她的着急,就不死心地想让她明白,孩子的情绪和进食有很大关系,只有先解决孩子的厌食问题,才能解决进食问题,而厌食的根源就是家长对孩子的吃饭太斤斤计较了。

    这位妈妈对我的话没有兴趣,在言语间表示我不懂得食品营养,不知道一个长身体的孩子每天需要哪些营养,必须达到多少量。她认为她婆婆在这方面比谁都懂,觉得不需要别人指点。

    在这样的家长面前,我无计可施了。

    有一天,我在学校午餐时观察了一下男孩。他的饭盒里东西很少,几乎没吃一口,整个午餐时间他只是做样子,用勺子拨拉几下饭,但没有一口送进嘴里。到别的同学吃饭结束后,他把所有的饭倒进垃圾桶,走出食堂。他班主任说这个孩子几乎天天这样,从不吃学校的饭。以前向他的家长反映过,家长就要求老师盯着他吃饭,并流露出对老师的责怪。老师要关照全班学生,怎么可能天天盯着他吃饭,所以现在也不对他家长讲这回事了。

    看着那孩子瘦小的身体、目光里的飘忽不定和不时流露的敌意,我心里有说不出的遗憾。家长对孩子充满了期望,不仅希望他学习成绩好,将来能上名牌大学;也希望他心理健康,能生活得幸福;同时还希望他身体健康,长得高高大大,外表出众。可单是吃饭这一件事,如果弄不对,对这方方面面就不知有多大的破坏作用。从吃饭这件事再猜测这个孩子的家长在另一些事上的做法,恐怕也是刻板而缺少对孩子理解的。唉,如果那样的话,他们的许多希望,恐怕都要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如同在学习问题上我对那些干涉过多的家长们说“不要管孩子”,往往会遭到这些家长的反感一样,在吃饭的问题上对那些斤斤计较的父母们说“不要管”的话,同样也会遭到人家的白眼。“不管”在许多父母那里真是件非常难以做到的事。原因在于他们不认为自己的“管”是多余的,也不相信这叫“干涉”,他们坚信这叫关心和指导。所以,如果有人让他不要“管”孩子,就如同让他放弃做家长的责任和权利一样难以接受。

    可事实是,如同在学习问题上越“管”越坏一样,“在吃饭的问题上同孩子斗狠比犟,父母没有不败的”。[4]

    如何让孩子有正常的食欲?这其实非常简单,就是四个字:顺其自然。

    家长在孩子的吃饭问题上不强迫不焦虑,相信孩子知道自己吃多少。孩子某一天胃口大开,什么都想吃,某一天却什么都不想吃,这都正常。从一开始你就只是注意食品的营养搭配,把应该给孩子吃的东西拿上桌子,但他吃哪一种、吃多少只是自己的事,那么孩子就不会出现厌食的情况,你在这件事上就做得又简单又成功了。

    如果孩子已出现了厌食症状,斯巴克先生在这方面给出了一些很好的具体指导,归纳他的指导,有如下内容:

    第一,家长改变态度。在孩子的吃饭问题上态度平和,吃多了不表扬,吃少了不批评,这个问题上始终平和愉快,让孩子不再因为吃饭的问题而感觉有压力。孩子拿起饭碗时心理上轻松,才有可能产生正常食欲。

    第二,如果孩子已出现了厌食症状,就不要指望他半月二十天就能恢复。家长要有耐心,这份耐心不是来自你强压焦虑的暂时的镇静,而应该来自你正确认识后彻底的坦然。孩子的恢复需要很长时间,几个月甚至几年。在这个过程中,如果父母只是由明处强迫变成躲在暗处盯梢,到一定时间终于忍不住又去唠叨孩子,那么一切都将前功尽弃。

    第三,不要在各种食物间画杠杠,不能说这个有营养要多吃,那个没营养要少吃。有没有营养要靠家长在做饭时调节。拿上桌的食品就要允许孩子自己选择。孩子不喜欢吃的食品不可以用条件来威逼,比如不要对爱吃肉而不爱吃菜的孩子说“如果不把菜吃了,就不给你吃肉”,这样的话只能让他更讨厌吃菜。不妨把话反过来说,“必须吃完肉才给你吃菜”,这样倒可能刺激他对菜的兴趣。

    第四,让孩子自己吃饭,不要喂。孩子从一岁半左右就可以自己吃饭,父母不要把辛苦用在给孩子喂饭上,只需用在收拾被孩子弄下的“烂摊子”上就可以了。经常喂饭会影响孩子的食欲,而且影响儿童手部技能和肢体技能的发育。有的三四岁的孩子养成了坏习惯,家长不喂他就不吃,喂就吃几口。这种情况要立即改变,告诉孩子以后自己吃饭。如果他不肯,就饿几顿,肯定饿不着,坏毛病几天就改了。

    第五,不要和孩子在吃饭的问题上谈条件。比如有的家长总喜欢说你要是好好吃饭,我就给你买玩具或带你出去玩,这一类的话都会对孩子吃饭造成消极影响,而且教会他用无理要求来要挟父母。

    2008年4月,我看到湖南某地方电视台一档育儿节目,谈孩子不吃饭怎么办的问题。

    电视中小男孩大约有五六岁,家长特别希望孩子长得高高的,可孩子就是不好好吃饭,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为此都很发愁。

    电视台请某大学一位教授支招,教授给出了一个“玻璃球治疗法”。就是准备一个罐子和二十颗玻璃球,罐里先放十颗玻璃球,孩子哪天吃得好就加一颗,不好就减一颗。当时孩子急于去买一张《奥特曼》光盘,但必须瓶里攒够二十颗才可以去买。

    电视台把这当作好方法呈现给观众——可这是个典型的“馊主意”,是一种畸形的诱惑——它让孩子把吃饭当成一种功利行为,教孩子拿吃饭和家长讨价还价。节目没交代操作后效果如何,但我可以断定,它最多只有一个短期“效果”,即延续到《奥特曼》买回家。接下来家长当然可以再利用孩子的新需求,向孩子提出吃饭要求。但孩子没有那么大毅力,他不会坚持的,他会很快厌倦和家长玩这种“游戏”。

    这个方法不仅不会从根本上改变孩子的厌食问题,反而让孩子在以后玻璃球总是难以攒够的挫败中,更加痛恨吃饭这个事。

    有的家长并不逼迫孩子,但经常有不良语言暗示,也会导致孩子厌食或偏食。

    我的一个朋友,她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总是一脸焦虑地当着孩子的面向别人抱怨说孩子不好好吃饭。我多次提醒她不要这样说,即使想说,也要背着孩子,别让孩子听到了。但她一直不在意,或者是形成了习惯,总不自觉地当着孩子的面唠叨孩子不爱吃饭这类话。她的孩子现在已十多岁了,胃口一直不好。

    我还听另一个朋友说,她儿子小时候原本是喜欢吃羊肉的,但她丈夫不喜欢吃羊肉。后来有两次家里做了羊肉,孩子正要吃时,爸爸无意中提醒说“那是羊肉”,言外之意是“你肯定自己会吃吗”。孩子在这种口气中捕捉到了父亲对羊肉的排斥,感觉到父亲的口气是说“那东西挺难吃的”,以后就再也不肯吃一口羊肉了。

    所以当孩子表现出不爱吃饭或不爱吃某种东西时,你千万不要说出这件事,更不要因此教训他,也不要急于找替代品。就装作不知道,该让他吃什么,就把什么东西拿来,甚至要找机会故意用语言来暗示他很喜欢吃这个。比如当着不爱喝牛奶的孩子的面对别人说:“我儿子什么都爱吃,不挑食,一口气可以喝下一大杯牛奶。”

    圆圆大约五六岁时,我带她回姥姥家,她受我大哥的孩子、她的豆豆姐姐的影响,也变得不吃羊肉了。回到自己家后,我做了羊肉她不吃。我不管她,也没说什么,假装没注意这个问题,毫不在意地接下来该做羊肉继续做。我做了两次羊肉水饺,她吃之前总问是什么肉,我告诉她羊肉,她就不吃了。我给她另弄点吃的,没说什么。

    我知道她爱吃肉酱面,接下来我就用羊肉炒了肉酱。以前吃肉酱面从没用过羊肉,圆圆这次也就没问我什么肉,吃得很香。吃完后,我才装着对先生说,今天家里没有猪肉了,就用羊肉做肉酱,真好吃。圆圆听我这样说也许有些不愿意,可饭已经进肚里了,没办法,只好接受了。

    我还买了半成品的烤羊肉串,回家来用微波炉烤得满屋飘香。她爸爸说,吃这么香的肉串,得喝口酒,我也说好长时间没吃肉串了,真香。圆圆经不起这诱惑,终于拿起肉串大吃起来。

    最后还要提醒家长注意的是,尽量少让孩子吃零食。孩子饭量本来小,吃些零食往往就饱了,上了饭桌自然没食欲。

    还有家庭气氛是否轻松,父母关系是否和睦,也影响孩子的胃口。此外,儿童妒忌兄弟姐妹或其他周围的孩子,感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或受到其他消极情绪影响,也会出现厌食症状。做父母的应该在这些方面多留心。

    一个朋友打电话来,说她上幼儿园的孩子不爱吃饭,她给在乡下的婆婆打电话诉苦,婆婆满不在乎地说“饿他两天就行了”。这句话让做儿媳的很不高兴,说当奶奶的怎么能说出这种话。我笑了,说如果你向我请教,我也是这句话:不信饿他两天试试看!

    当然,不一定真要饿孩子两天,但这句话传达的洒脱的理念,的确是个法宝,能让孩子“吃饭就是香”,效果肯定会超过那种口服液。乡下的婆婆一定是从自己丰富的经验悟出了这个绝招。

    3 睡觉不怕吵 学习不怕吵

    无菌舱里培养不出体格健壮的人,靠消灭周围正常声音来成全学习的做法也没有道理。在一个正常环境中备受打扰的孩子,他在安静的环境中同样容易受到打扰,真正打扰他的不是那个声音,是他寻找声音的习惯。

    这些年不时地去看刚生了宝宝的亲戚、朋友或同事,发现不少人总是非常小心地呵护着婴儿的睡眠。说话声音压得低低的,把电话线也拔掉了,生怕有什么动静吵醒孩子。家长爱子心切可以理解,但这样做是错误的,可能正是给孩子将来的睡眠制造麻烦。

    我很庆幸在圆圆出生前读到一本《新育儿百科全书》,这本书非常好,是美国一位著名儿科医生、儿童心理学家写的。当时也买了另外几本“国产”育儿书,看完后,觉得这本“进口”书的育儿观处处追求“自然”,却又科学客观,很合自己胃口。比如在婴儿睡眠这个事上,我当时看到的“国产”书里都讲孩子出生后,应该尽量给他一个安静的环境,让孩子有良好的睡眠。而这本书里却是这样写的:

    “家里有些动静,一般不会影响孩子睡觉。父母在房间里走动不用蹑手蹑脚,说话也不必悄声细气,否则孩子习惯了寂静的环境,突然听到一点声音反而容易惊醒。无论婴儿还是儿童,只要平日习惯了家里的一般嘈杂声和说话声,即使有客人来访谈笑,或收音机、电视机打开着,甚至有人走进他们的卧室,他仍然可以睡得很香。”[5]

    短短一段话让我受益匪浅。

    这段话提醒我,孩子的睡眠完全可以和大人的正常活动做到两不打扰,一个略有噪音的环境还有利于养成孩子睡觉不怕打扰的好习惯。所以圆圆出生后,我们该干什么干什么,说话声、电视音量平时多大还是多大。而床上这个小婴儿也确乎表现出不怕打扰的样子。她满月时在照相时的表现,更加深了我的这种印象。

    当时我家还没有相机,圆圆过满月时就从外面找个人来家里给她照相。摄影师来了,这个小婴儿正睡着。因为摄影师接下来还要到另外一家人那里拍照,不愿等,我们就决定把孩子弄醒。

    我先轻摸她的脸蛋,用平常的声音喊她醒来,结果没反应。

    于是把小被子揭开,一边活动她的四肢一边用稍大的声音跟她说话,她还是不理睬。

    她爸爸在旁边说,抱起来应该就醒了。我把她抱起来,拍拍她的屁股和背,左拍右拍,好像都拍在别人身上,她的头靠在我胸前睡得更香了。

    大家觉得又奇怪又好笑,连摄影师也说真是奇怪了,怎么叫不醒呢。然后我们又用手轻挠她脖子处痒痒肉,她只是头和脖子微微扭动一下,脸上还出现一个浅浅的微笑,鼻息均匀,继续她的美梦。

    最后,姥姥使出绝招,拿来一块毛巾给她擦脸,又湿又凉的毛巾擦到她粉嫩的脸上,可小家伙仅仅是鼻子微微地皱了一下,然后面目恬淡,神情泰若,更加自我地酣睡着,就是不醒来。

    这样折腾了近半个小时也没把她弄醒,没办法,我们只好让摄影师先到别人家照,返回来再给我们照。可摄影师走了还不到十分钟,圆圆醒来了,她先是扭动一下身体,睁开眼睛,然后小嘴一咧,哭起来,要吃奶了。我们真是又气又笑——也太自我了吧。

    这件事让我们发现,孩子岂止是“不怕打扰”,简直是“特别地不怕打扰”。因为一般情况下人们没有必要把一个正在熟睡的婴儿叫醒,所以这个现象也不容易被发现。从那以后,我们就更不担心有什么声音能吵着她了,而她也确实能在任何声音里睡得香甜。

    事实上,圆圆稍大一些后是很容易被叫醒来的。从她一岁多开始,我们几次因为赶火车,需要半夜起来,我只要轻轻一叫她,她就能醒来,不哭不闹的,非常乖巧。但在平时,她却总是睡得很沉,只要这个声音不是专门叫她,就吵不着她。她的耳朵好像有特别的功能,能把无关的声音过滤掉。

    她两岁左右时,有天晚上我和她爸爸在临睡前因为一件什么事大声争辩,当时圆圆和我们在一个屋里,已睡着了。我们开始还担心把她吵醒,但发现她睡得很踏实,根本没有被打扰的迹象,于是声音越来越高,痛快地吵了一架。父母掀起一场声音的疾风暴雨,圆圆却始终像在摇篮曲中睡得那么香甜。

    有一些婴幼儿,他们睡觉好像确实怕吵,这种情况,除了个别特别敏感的孩子,一般是在出生后前几个月的时间里惯出坏毛病了。还有一些婴儿在头三个月里会发生腹部绞痛,这也会导致他们突然惊醒啼哭,而大人经常误以为他们是被吵醒了。无论哪种情况,家长也不应该娇纵他睡觉怕吵的习惯,应想办法让他逐渐适应生活噪音,学会睡觉不怕吵。

    一个简单的生理问题如果一直被错误地解决,最后可能会变成一个心理问题。

    我听一位读研究生的女孩子说,她宿舍有一位室友,睡觉特别怕吵。宿舍四个人,尽管其余三人一直小心,这位室友总是抱怨宿舍的人弄出动静吵得她睡不好;当另外三人都不在宿舍时,她抱怨走廊里有人说话吵到了她;到半夜走廊里没人时,她也会睡不踏实,因为窗外还总会不时传来什么声音。她的睡眠问题似乎只有做鲁滨逊才能解决。

    可以想象这个女孩给同宿舍的人带来很多麻烦,而最痛苦的是她自己。据说这个女孩的妈妈也是睡觉特别怕吵,在这方面就从小呵护她。可这呵护不是给孩子造福,而是给她带来可能一生甩不掉的麻烦。

    就像对睡眠环境常有“安静”要求,人们也习惯于在学习环境上要求安静。但也正像适当的噪音有助于良好睡眠习惯的养成,适当的噪音也可以培养孩子们在学习方面的抗干扰能力。所以在孩子学习环境方面,也不应该过分追求安静,以免物极必反。

    现在一个比较麻烦的倾向是,在学校里或家庭里,我们总在尽力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除了课堂以“安静”作为审美标准,以喧闹为坏现象,甚至连小学的活动课也要求孩子们不出声。这方面经常是做得太过了。

    我在北京某小学看到,每天放学前的活动时间被称为“管理班”时间,这个时间原本是让孩子们自由活动的,可实际上它变成了自习课。每班都有一个老师管着孩子们,一旦哪个孩子说话,就要被老师大声训斥。有的班纪律不好,老师就要不停地声嘶力竭喊叫或敲击讲桌以维持“秩序”——学校里这种从早到晚求安静的现象其实非常普遍,从我上小学时就这样,现在似乎更变本加厉。

    圆圆上小学二年级时下午开始有了自习课,老师不总是跟在教室里,大部分时间由班干部维护秩序。圆圆当时是班长,老师要求她管好自习课的纪律。孩子们已被管了一天了,这个时间好不容易没有老师管束,哪里肯听小班长的话,自习课总是乱哄哄的。圆圆管了这个,那个人又开始说话,尤其她自己埋下头刚写了一点作业,教室里一下就乱了套,她又得重新站起来维持纪律。教室里的声音往往大得淹没她的声音,圆圆就得大声喊叫,才能重新让教室里安静一小会儿。

    这种做法根本不符合圆圆的天性,而老师又总是要求她对自习课的“纪律”负起责来,这让她左右为难。过了一段时间,她居然写了个“辞职报告”,要求辞去班长的职务,想当文艺委员。我问她为什么,她说文艺委员不需要在自习课上管人。事情把孩子逼得连“官”都不想当了!

    小学是儿童的活动场所,孩子的天性就是活泼好动。嘈杂到底怎么了,它真能妨碍到谁的学习吗?不少教育工作者都形成了“安静癖”,甚至这种癖好已到了伤害儿童的地步。

    我听一个朋友说,她儿子所在小学创建“文明校”,创建活动中有个项目是搞“无噪音走廊”。就是下课不许孩子们在走廊里大声喧哗。学校天天派小干部们在走廊里巡视,抓喧哗者。小干部们把握不好标准,经常是哪个孩子一不留心说话声音稍大就被记下来,就要扣班里的分。结果各班主任们为避免扣分,下课把学生关在教室,不让学生到走廊中,谁想上厕所先在教室里排队,一个上完回来另一个再上。听说这个学校的走廊确实很安静,经验还被推广到别的小学……

    在“无噪音走廊”里成长的孩子,他所感受到的,实质是学校教育的野蛮。这样一种创建“文明校”的活动,能让孩子们心底生长出什么样的“文明”呢?

    教育应该为培养孩子的习惯而工作,不应该追求表面的整齐和迎合某些消极癖好。在学习环境方面,既不需要故意制造喧闹,也不需要过分追求安静,顺其自然才是最好。学习环境如果符合儿童的天性,孩子能自然形成学习上的抗干扰能力,他们在这方面有惊人的生长力。“学习不怕吵”和“睡觉不怕吵”事实上是同一个问题,可以有相同的解决思路。

    请看这所小学是如何做的——

    孩子们在学校里是如此自由,每天想上什么课都是孩子们说了算。这所学校从不以“干扰别人”这样的原因制止孩子们做自己想做的事,所以在它的图书室里,有人看书,有人唱歌,有人朗读,有人画画。在一般人看来,这里可是够喧闹的,但实际上孩子们却是互不打扰,各干各的,自得其乐。学校这样做的目的,正是为了培养孩子们的抗干扰能力,目的是让孩子们学会“无论周围怎么嘈杂,都能够立刻集中精力”![6]

    这所学校让孩子们感到快乐,每个孩子放学后都不想离开,第二天早晨又想早早到校。它招收的学生都很平常,甚至有些是身体有残疾或被别的学校开除的,但学生们经历过这样的小学教育后,最后却几乎个个成才——这就是那本很有名的《窗边的小豆豆》写到的学校:巴学园。它存在于七十多年前的日本,创办者是日本教育家小林宗作先生,他的教育思想在今天看来仍非常先进,值得推崇。

    在家庭中,家长们当然应该尽量给孩子提供一个安静的不被打扰的学习环境,但这方面也是正常就好,不要太苛求了。如果家长在这方面太用心,甚至表现出焦虑,不但没有好效果,反而有坏作用。

    我曾经遇到过一位邻居,她住在我的楼下。大约在圆圆读初中时,她的女儿正要高考。当时圆圆要参加二胡考级,由于上住宿制学校,只能每个周末回家时练琴。结果只要圆圆的二胡声一响,楼下就开始敲暖气管。开始我们不以为是针对我们来的,因为那个楼虽然隔音不太好,但谁家有什么声响,仅仅是隐约听到,那音量根本影响不到自己。后来又反复几次,我们才确信那个声音就是制止圆圆练二胡的。

    我后来在电梯里遇到一些邻居,从他们的言谈中知道这位母亲抱怨别人家的声音影响了她女儿的学习,所以总敲暖气管,甚至“登门拜访”过一些人。大家在心里可能也觉得她做得有些过,不过人们还是很支持孩子高考,都自觉地减少了家里的各种声音。

    圆圆不能在晚上练二胡了,只能在周六上午、即那女孩去学校上课时练。那段时间也听不到邻居家弹钢琴的声音了,只是不时地听到楼下敲暖气管的声音,看来影响他家孩子学习的声音是消灭不尽的。我当时就替这个高三的女孩担忧,家长响亮地敲打暖气管,其实是不断地提醒孩子这里有噪音那里有噪音。整天竖起耳朵搜索噪音,能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吗?

    令人遗憾的是那个女孩真的没考上大学,我知道的结果是她又复读了。

    当然也有可能是孩子自己不想学习,找借口说别人吵着她了,这种情况下,家长更不能助长孩子的坏毛病。

    无菌舱里培养不出体格健壮的人,靠消灭周围正常声音来成全学习的做法也没有道理。在一个正常环境中备受打扰的孩子,在安静的环境中同样容易受到打扰,真正打扰他的不是那个声音,是他寻找声音的习惯。

    孩子成长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家长不可能为孩子营造出每一种理想的生长条件。培养孩子适应环境的能力,就等于为他提供了能随身携带的好环境。

    圆圆读高中时,她姥姥来我家,总担心电视声音会吵到她的学习。我们就一次次地告诉她姥姥没事,您什么时间想看电视就去看。

    我们说的是真心话,只要不把电视机搬到圆圆的屋里,她把小屋门一关,根本就不受任何事情打扰。我们一直有意无意地培养她的抗干扰能力,在她上小学时甚至怂恿她边看电视边写作业。

    高考前两个月,在距离我家不到一百米处,一幢新大楼开始动工。大型车辆因为白天不能进市区,晚上才可以驶进。所以每到晚上十一二点,外面就开始传来大卡车的轰鸣声,钢筋石块的装卸声,工人们操作时的叫喊声,一直得持续到凌晨三四点。和我们一个楼上另有两位考生,他们的家长去找过工地,但没什么结果。北京市好像有规定,高考期间居民楼附近的工地不许夜间施工,但那个工地一晚都没停歇。施工单位只是不断地在居民楼里张贴道歉告示,希望人们谅解。

    我和她爸爸心里也有些着急,但想想施工单位有他们的难处,觉得去找他们也没什么效果。我们在家里所能做的,就是避免提醒,而不是去抱怨。

    我们在圆圆面前从没提到一句关于工地的噪音的话。观察到她每天心态平和,猜测她可能压根就没注意到这个问题,我们也假装什么事都没有,丝毫没有流露出对噪音的焦虑。

    那一阶段圆圆的睡眠也很好,这可能也得益于她从小养成的睡觉不怕吵的习惯。高考前圆圆说自己怎么感觉不到很紧张,是不是不在状态啊。考试结束后,她惊奇地说怎么考试就过去了,也没失眠一次。

    直到这时,我们才敢问她是否受到外面工地的打扰。圆圆在我们的提醒下才发现外面的工地开工了,她说这些天有时候感觉到外面噪音很大,但没顾上在意,没发现它有这么吵。

    家长应该给孩子积极的影响,让孩子学会和周围的环境和谐相处,而不是处处苛责,处处想改造。

    带着这样的想法来看“噪音”,它们就不再是噪音——邻居家里传来的电视声、吵架声,汽车在路上的行驶声和喇叭声,工地上机器的轰鸣声——它们是城市天籁,我们实在没有必要被这些声音困扰。

    在很多类似的小问题上,都可以有这样一种坦然的态度,由此解决的则可能是个大问题。

    与其说“睡觉不怕吵”是个生理问题,不如说在某种程度上它也是个教育问题。

    4 不怕小动物

    不要让孩子有“怕”。不怕小动物,也不怕“大灰狼”,不怕“警察”,不怕“鬼”——道理都是一样的。

    很多人都惧怕某种小动物,那是一种痛苦的体验。没有惧怕或惧怕不深的人,体会不到那种折磨。

    我非常害怕一种小动物,不光怕活物,也怕图片,甚至连文字也害怕。原本很喜欢看电视《动物世界》,就因为偶然在镜头上看到这种小动物,从此后就再也不敢看这个节目了。即使节目讲毫不相干的其他动物,也不敢看,怕万一遇到。所以在这里写到这个问题,都不能写出这个小动物的名来,否则这篇文章也写不下去。

    我知道这很病态,但克服不了。它不是毅力的事,就像人不可能靠毅力治愈疾病一样。

    我曾在大学里选修过一门心理咨询课。有一节课就是讲如何克服惧怕小动物。老师采用的是“脱敏疗法”,让我们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害怕的那个东西在很远很远的地方,然后让它一点点地慢慢地往自己跟前移。每当感觉害怕时,就停顿一小会儿,让自己适应一下,能接受了再往前移。

    一些同学通过这个方法,慢慢地觉得自己害怕的某种小动物不那么可怕了,可以接受了。只有几个人做不到,我就是其中之一。因为我根本不能接受那个东西的存在,更不要说让它往近处移,只要视线中有一点影像,就吓得赶快把眼睛睁开了。

    用心理学来治疗我的恐惧看来比较难。我常想,如果这个问题放在我幼年时代解决,也许会容易得多。

    我仔细回想惧怕的根源,觉得可能和我母亲也怕这种小动物有关。

    我依稀记得我很小的时候,我妈妈突然看到这种小动物时那种惊恐的神情。当她发现我也害怕这种小动物时,就很注意保护我不被吓着。比如哥哥要是拿这种小动物玩具来吓我,妈妈就会批评他说:“你不知道妹妹怕这个吗?”这对我可能也是个心理暗示。

    不管什么原因,既然已被种上这样的恐惧,并深为此事苦恼,那我就希望我的孩子不要有这类困惑。尤其女孩子,容易害怕什么,这方面我们就很留心,尽量让圆圆什么都不怕。

    我带着她观察和欣赏各种小动物,玻璃箱里的蛇,土坯下的潮虫,甚至欣赏蜘蛛。

    本来我有些害怕蜘蛛,但怕得不太厉害,可以忍受,为了让圆圆不害怕,就硬着头皮和她一起观察,最后甚至大着胆子用手去抓。我表面上总是做出一点都不害怕,甚至是喜欢的样子。而对于我最害怕的那个小动物,则多次让她爸爸领着她去看。

    她爸爸在和圆圆一起看时,故意以欣赏的口气谈论它,暗示这个小动物多么可爱。

    不知是遗传还是受到过我某种表情的暗示,圆圆第一次看到这个小动物时,似乎也有些要躲的意思。经过爸爸的引导,她慢慢就接受了。现在她一点都不害怕这种动物,也不害怕别的小动物。有些小动物她不喜欢,但最多是不用手去抓它们,不需要忍受任何惧怕的痛苦。

    这方面我得出的几条经验是:

    第一,大人害怕什么,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尤其是孩子小时候。比如圆圆小时候我从来不让她知道我怕那个小动物。在给她讲故事时偶然会在书上遇到。要是按以前的样子,我会吓得一下子把书扔掉。但为了不吓着圆圆,就硬是忍下来了,找个借口赶快翻过这一页就是了。爸爸领着她去看那个小动物时,我只是假装去做别的事,不让她知道我是因为害怕才不过去一起看。等她长大些后才知道我害怕那种东西,那也就影响不到她了。

    第二,如果孩子已表现出害怕什么,要创造机会让他慢慢接触那个东西,一点点接受,如果能想办法让他接受了第一次,以后就会越来越容易。我记得我小时候有一次差一点要接受那个小动物了,因为几个小朋友都在玩它,我也开始有些兴趣了,但当时没有人鼓励我,就在我快要接受时被人提醒,你怕这个,别玩了。

    第三,不要出于保护孩子而强化他对某种东西的恐惧,只要转移注意力就可以了。比如孩子表现出对某种东西害怕时,不要以怜爱的口气安慰孩子说“不要怕,我们不怕它”,这种安慰是一种无意识的奖赏,让他觉得害怕是应该的。大人这时应该用轻松的口气谈别的事,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他觉得家长没在意他的恐惧,这样他就会觉得自己的恐惧可能没必要。

    第四,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对别人说他怕什么东西。大人的这种议论会更加强化他的恐惧心理。

    好像有一种说法,在所有消极感受中,比如悲伤、焦虑、压抑等,惧怕是最折磨人的。人生“无怕”也是一种难得的境界,这需要从童年开始,从具体的小事上开始。

    不要让孩子有“怕”。不怕小动物,也不怕“大灰狼”,不怕“警察”,不怕“鬼”——道理都是一样的。

    5 如何让孩子自觉地少看电视

    要尽可能减少环境中的诱惑,而不是劝说孩子去抵抗诱惑;要用“人性”来体恤孩子,而不是用“神性”来要求孩子。我认为每个孩子都是非常懂得感恩的,如果家长在和他的相处中很体贴他,他也会反过来以他的“懂事”和“听话”回报家长。

    台湾作家李敖尖锐地说:“电视是批量生产傻瓜的机器。”他的话不是没有道理。

    据研究资料显示,人在看电视时的脑电波和睡眠时的脑电波非常接近。坐在电视机前,大脑无须主动去反应任何问题,身体也是一种松懈状态,这对大脑和身体正处于发育时期的少年儿童非常不利。

    学龄前经常看电视的孩子和经常阅读的孩子相比,上学后智力差异明显。

    因为儿童早期是智力启蒙的最佳机会,而智力发育需要获得不断的信息刺激。电视是被动的、生活化的活动,孩子能从电视上了解到一些东西,但和阅读相比,它对儿童的智力刺激作用很小,所以智力启蒙效果也很小。用电视启蒙而不注意阅读启蒙,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还有习惯的问题。孩子从小长时间地在电视前待着,容易形成离开电视就无所适从的状态;任何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事情,对他来说都有困难,都提不起兴趣。这种惰性会迁移到学习上,使他对学习这种需要主动意识和意志努力的活动望而却步。

    一般来说,圆圆想干什么我们都不会阻拦,唯独在看电视这个事上,曾对她控制比较严。

    但这“控制”从没有被她察觉,因为我们基本上没对圆圆说过“别看电视了”这样的话,也没给她规定每天只能看几个小时电视,更没有强行关闭过电视。所以就她个人的体验来说,没觉得家长在这件事上管过她。相反的是,我们的一些行为看起来倒像是纵容。

    比如在她上小学时,电视剧《还珠格格》火爆一时。本来我家很少看连续剧,我觉得看连续剧太浪费时间。这种观念从小就影响着圆圆,她一般情况下不会主动要去看一个连续剧。《还珠格格》刚播出时我们不知道,她在学校听同学们说这个很好看,就回来找到这个节目,一看就被吸引住了,里面的主角小燕子让她着迷。

    电视剧每晚放三集,从七点半到十点,而这个时间原本是圆圆写作业、练二胡、读小说的时间。按她的习惯是每天回家先写作业,再练二胡,然后读小说或玩耍,九点半睡觉。现在,到电视剧开的时候,她一般刚写完作业,等到电视剧放完了,已经过了平时睡觉的时间,二胡肯定是不能练了,小说也没时间看了。

    小说暂时不看倒没什么事,她刚学二胡不久,必须天天练。我心里有些着急,这时很自然地想到建议她每天少看一集电视剧。但这个念头马上被否定了,她那么喜欢看,剧情一环扣一环,今天看完了等不到明天,怎么能忍心让她每天少看一集呢。况且,就算我忍心,强行让她少看一集,她也不可能在那个时间有练二胡的心,没有心怎么能练好呢?

    其实圆圆自己也着急。看电视的时候她很陶醉,等到看完了,却发现已经没有练二胡的时间了,她也很内疚。但以她当时的意志力,她还做不到主动要求少看一集。

    我开始动脑筋去想一个解决办法。

    经过斟酌,我和圆圆商量,能不能以后回家先练二胡,然后再写作业。也就是说,电视剧开始之前练二胡,练完二胡后电视剧差不多就要开始了,然后一边看电视一边写作业——我这个建议在许多人看来真是疯了,怎么可以教唆孩子一边写作业一边看电视,孩子最怕的是学习不专心,他们应该从小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我是这样想的:小学生的作业其实多半是体力活,他们在完成作业时并不需要动用多少脑力,不需要深入思考,孩子们只要调动一部分注意力就可以完成作业;而看电视本身又是件不需要付出任何努力就可完成的事。写作业和看电视这两件事都比较简单,应该可以同时进行。这是一心二用,但并不影响什么,如果说有些影响,也并不严重,总体权衡还是个好办法。

    圆圆一听我的建议,非常乐意,这样她就可以把写作业和练二胡这两个最当紧的事情都完成,又不耽误看电视。由于家长的信任,孩子心里没有任何不自在,她果然把这几件事协调得很好。电视剧开始之前先练二胡,然后边看电视边写作业。

    事实上,在电视剧播放过程中,圆圆总因为看得太投入忘了写作业,但只要一插广告或片头片尾曲时,她就会赶紧抓住时间写一些。她写作业的速度因此明显加快了。同时她也更懂得利用学校的时间。为了晚上回家看电视方便,她在学校就尽量利用各种零散时间,回家后见缝插针地写一些,作业都能完成。

    大约是隔了几个月或是一年的时间,电视台开始播《还珠格格》第二部,圆圆又开始了一个看电视的“狂欢期”。我记不清她每天回家后具体时间是如何安排的,因为我已无须在这些事情上插手或过问,只记得她电视剧一集不落地看了,作业该写的都写了,二胡也天天练,还买了和剧本配套的全部《还珠格格》书,好像有一二十本,电视剧结束前这些书也都看完了。

    一些家长可能会担心地说:“我的孩子不听话,如果我这样放开了,他就会完全管不住自己,他就会总是边写作业边看电视,看了一部又一部,这肯定是要影响学习成绩啊。”

    我理解这些家长的担忧,这些家庭中的孩子似乎很不懂事,很不自觉。我想对这些家长说的是,不要孤立地看待一件事和一种现象,孩子“不自觉”的形成原因有多方面,它多半反映了家庭中有积淀已久的教育问题。最主要的,就是遇到什么事情时,家长在处理方式上充满强权作风,不注意体贴孩子的情绪、面子、能力、愿望等,多是采用直接告知的方式来教导或批评孩子。比如数落孩子看电视时间太长,强行关电视,要求孩子回房间学习等。

    采用这类处理方式的家长应该想一想,关了电视,就关了孩子看电视的愿望了吗?让他离开电视坐到书桌前,他就是去学习了吗?如果不是出于自觉自愿,不仅当天的学习谈不上用心,接下来明天后天他也不想去好好学习。他看电视的愿望在压抑中更被强化,他的内心在看与不看间充满矛盾和痛苦——这样不是在教育孩子,只是一再损伤他的自觉和自信。

    请相信孩子是一棵禾苗,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对他最有好处。

    孩子身上原本有一种积极的自我完善的天性,如果一种“控制”对他的个性及意志没有损伤,而是帮助他更好地适应一些事情,他就会在这种适应中更加健康地发展自己的天性,并在体内生长出“自我控制”的力量——这就是孩子“懂事”“自觉”的来源。

    所以,我的“纵容”只是疏导,疏导也是控制的一种,它是一种不让孩子难受的控制。圆圆没有为看电视的事情苦恼过,在我家里从未发生过因为看电视和孩子相冲突的事。

    还记得圆圆上初中时,电视台播了一个叫《嫁到非洲》的连续剧。说的是一个上海的女孩子和一位非洲留学生相恋,她冲破种种阻碍,跟随小伙子到了非洲,然后在非洲经过一个由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这个故事很特别,我俩在一个周末无意中看到,然后一起被吸引了。那个电视天天放两集,但圆圆当时住校,只能在周末回来看两次。我发现她眼里流露出遗憾,而当时我们也没有设备把电视录下来,于是就赶快想办法,告诉她我把周一到周五的内容用文字记录下来,她周末从学校回来就可以知道误过的剧情了。

    虽然不希望她看连续剧,可一旦看开了,我就理解她希望看下去的心情,将心比心,大人看一个连续剧,中间被突然打断也很不舒服,孩子肯定也一样。于是我天天一边看电视一边在本上记,每个情节,人物对话,甚至一些场景,我都尽量记录下来。圆圆周末回来先从本上“看”几集,再跟我坐在电视机前看。两种“看”加起来,一集没误。

    我这种做法在圆圆看来很正常,她已习惯我的种种“纵容”之法,但她从来不会利用我的纵容。总的来说,圆圆对自己该在什么时间看电视、什么时间不看掌控得很好。尤其随着年级升高,她越来越懂得如何珍惜时间,更不会让电视无端地浪费自己的时间。

    少看电视的行动如果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做起,实现起来则容易得多。而且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家长如果在孩子小时候纵容他无度地看电视,实际上是在给孩子制造一个大麻烦。

    我家的电视机也天天打开,看的时间却不长。一般情况下是晚饭前后看,饭后我们各自有自己的事情要做,电视就关了。这件事做得并不严格,比较随意,偶尔遇到很想看的电视,也会花不少时间去看,但不养成天天在电视前耗着的毛病。总的来说我家看电视的时间比大多数人家少得多,人们谈论的热播电视剧我们大多数都没看过。圆圆从小受这种影响,很自然地形成了“电视不能无节制地看”这样一个观念,一般的节目她是不会去看的,除非是特别喜欢的。

    不少家长在孩子年幼时一般不计较孩子看多长时间电视,随意让孩子跟着老人从早到晚地看电视,甚至有的人嫌孩子打扰,就用电视机哄孩子。只是等到孩子上学后,有了作业和考试,才开始和电视争夺孩子。

    如果孩子在上学前习惯了“看电视”这个事,没有发展出其他兴趣,上学后突然被限制看电视,他会非常不适应。他的习惯突然被管制,他的享受突然间变成错误。他本来每天活得自由自在,大人突然要求他“自觉”“努力”,可他无从去寻找这个东西,只好“不自觉”“不努力”。无论他表面如何和家长顶牛,他内心其实是很为此痛苦的。

    我把这样的观点对一些家长讲了,不少人不以为然。

    一位家长说:“我那个孩子,才不会为这个事痛苦呢。他总是找借口从他学习的屋子里跑出来,然后找借口在电视机前多待几分钟,哪怕是几秒。比如来茶几上取一个苹果,削皮时那叫一个慢。好容易削完了,我让他回屋里吃,他就慢吞吞地站起来,倒退着回他的屋,就为了多看一眼电视。他哪里痛苦啊,多看一眼电视他乐死了。”

    这位家长这么表面化地看问题,她不知道孩子倒退着回屋时,内心多么痛苦,更不知道这痛苦是如何来的,也不想探究如何帮助孩子解决这个痛苦。这真是让人感到遗憾。

    家长为什么不可以改变一下方法,用策略来攻孩子的心呢?

    我在写这篇文章时正好收到一个朋友的电子邮件。她说有一次晚饭后她儿子又一直看电视不去写作业,她正要像老样子下命令时,脑子一下闪出我曾经对她说过的“欲擒故纵”。于是咽下要出口的话,把遥控器递到儿子手里,和颜悦色地对孩子说:妈妈不看了,你啥时不看了,就帮妈妈把电视关了。说完她离开客厅,回到卧室看书。她儿子那一瞬间有点吃惊,但马上很高兴地说好,接过遥控器——这以前可是妈妈不敢交给他的东西。当妈的刚进卧室时还有些担心,她没想到的是不到五分钟,就听到儿子把电视关了。孩子还从卧室门探进头来,看到妈妈正捧着一本书在读,相信妈妈没生他的气,就调皮而愉快地说:“妈,我写作业去了。”这位朋友说,以前总是因为看电视的事批评抱怨孩子,没想到自己稍一改变方法,孩子就有相应变化。看来是自己以前用错了方法。

    在控制孩子少看电视方面,我认为正确的做法是,在他很想看的时候让他心安理得地去看,不要让孩子一边看电视一边觉得有负疚感,但平时家里要尽量少开电视,家长自己在看电视上做到节制,以身作则,用行动产生说服力,而不是用语言。

    最糟糕的情况是,家长自己整天在客厅里看电视,孩子从自己的书房里跑出来想看一会儿,却遭到训斥。理由是:我是大人了,工作一天很辛苦,并且现在不需要学习,可以晚上看电视;你是孩子,需要好好学习,需要完成作业,所以不应该看电视。

    这样的道理听起来没错,孩子也无法反驳,但这种说法造成的效果非常不好,你实际上是在告诉孩子:电视是一项特权享受,我已经有资格享受了,你还没有资格,你只有好好学习,将来才能获得这样的资格。

    这种感觉让孩子觉得他和大人不平等,他意识到了大人的强权,他也意识到了“学习”和“享乐”是对立的。他理性上知道应该去学习,可是天性中的享乐愿望又让他非常想看电视。这种矛盾让孩子不舒服,不舒服感如果经常刺激他,就会慢慢激发他对看电视的渴望和对学习的厌烦。

    关于家长少看或不看电视,我对一些为孩子看电视而头疼的家长建议过,不少人表示这一点难以做到,有的是管不住自己,有的是管不了配偶,有的是不好意思让家里老人委屈,总之电视就是不能不开,也不能少开——如果这样,就没招了。连家长们做起来都有难度、都不想做的事,为什么要求孩子能做到呢?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家长的行动比言语更有说服力。要尽可能减少环境中的诱惑,而不是劝说孩子去抵抗诱惑;要用“人性”来体恤孩子,而不是用“神性”来要求孩子。我认为每个孩子都是非常懂得感恩的,如果家长在和他的相处中很体贴他,他也会反过来以他的“懂事”和“听话”回报家长。

    电视如美食,本身没什么错,但享用要有节制。我们在教育孩子时,要想办法让他学会有节制地吃东西,而不是把美食锁进冰箱,惹得他总想瞅个空偷吃几口。

    家庭教育中,在任何事情上,家长和孩子都不要形成这种猫捉老鼠的关系。不要让孩子因为“听话”或害怕家长才不看电视,要培养他的理性和上进心,让少看电视成为孩子自觉自愿的选择。

    圆圆上大学后,有一次我问起她,是否感觉我们对你看电视有过限制。

    她说没有啊,你们从来不管我呀。她的记忆中甚至尽是我们的纵容。除了不说什么,还经常和她一起看动画片,比如《米老鼠和唐老鸭》《机器猫》《鼹鼠的故事》等都是我们在一起看的。

    我又问她是怎么做到有节制地看电视的,她说不知道,好像没有有意识地约束过自己。她又想想说,觉得看电视也挺好,不过一直有一种感觉,觉得不应该花太多的时间在那上面。看电视还不如看小说有意思,有时间的话,她宁可读一本小说或杂志。

    从幼儿期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也是防止他患上电视瘾的好办法。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喜欢阅读,他的智力就会发育得更好,他会更容易发现别的有兴趣的事。同时他的思想会更成熟更理性,他知道事情的轻重缓急,不会舍得让电视浪费自己的时间。

    有的家长不赞成孩子从小阅读,认为小孩子应该活得轻轻松松的,太早让他读书很累,应该等他长大了再去阅读——有这种想法的家长,一般来说他自己不喜欢读书,把阅读看成件劳累的事。他不知道孩子是多么容易受到书的诱惑,一个心智开始萌动的孩子,他捧着一本书时表现出的如醉如痴,甚至超过看电视。孩子是在阅读中成长,还是在电视机前长大,其所形成的智力差距和智慧差距是巨大的。

    如果说在看电视问题上我“控制”了圆圆,不如说一直是在用“培养”的思路来解决问题——不去控制孩子的身体动作,而是想办法引导她的心;不满足于孩子表面上的服从,而是让好习惯成为孩子内在的一部分——这才叫教育,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吧!

    6 永远正确的家长最失败

    “永远正确”的家长放下自我中心念头,他不是降低了自己,而是推开生命的另一扇窗户,阳光会照进来,洒满孩子和自己的世界。走出永远正确的幻境,就是开始走出失败的厄运。

    一位朋友电话告诉我一件事:我们共同认识的一位熟人的孩子因重度抑郁几年不愈,被迫从大学退学,现在住进精神病院。这个消息让我吃惊,但并不意外。我们都知道这个孩子是怎样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这些年,看着孩子在父母制定的各种完美的规矩、期望和严格要求中艰辛地活着,每况愈下,有时会忍不住劝告这对父母:也许要改变的是家长自己。换来的总是他们的惊讶和生气。

    听朋友说,现在,我们认识的这位熟人痛苦地到处跟人说,她刚知道孩子父亲的一个叔叔有神经病,孩子的病是遗传……

    养育孩子是一件时间跨度长、问题层出不穷的事情,一旦有问题,必定意味着有一个问题根源。如果家长相信过失肯定不在自己这里,那唯一的过失者就是孩子自己,他的问题只来源于他自己,他天生有问题。这样,家长就成了受害者、无辜者。

    2010年,某音乐学院大学生药家鑫开车撞人致对方轻伤,却下车将受害人连扎八刀,致其死亡。其手段之残忍、心态之畸形令人惊讶。据媒体报道,他在法庭上提及父母对他管教严厉,尤其从4岁开始学钢琴后,父母经常为练琴的事殴打他,甚至把幼小的他关在地下室进行惩罚。我想,他之所以在法庭上陈述这些,应该是他已意识到自己问题的出处。病态的教育必会导致病态的结果,药家鑫成长的过程就是心理畸变的过程。长期以来的苛求、责难、体罚,在明处培养出一个会弹钢琴的大学生,暗处却制造出一个心理和道德变态者。虽然在事发时他已是成年人,法律上自负其责,与父母无关,可谁能说他的残忍和不可理喻与他的家长无关?

    但在“药家鑫案”发生后,他父亲对媒体这样说:“我们夫妻俩为他倾注了毕生的心血,他却以自己的行为彻底摧毁三个家庭。我们对他的恨,远远大于任何人。将来法律怎么判他,都是他应得的。”

    药父和前面提到的我的熟人,作为家长,他们有一点是相同的:孩子出现问题,与他们无关,他们自己从来没有错,错的是孩子自己。我们不能说药父在故意说假话,只能说,他的思维方式,只能让他这样想,这样说。

    像药父一样的父母现在其实并不在少数,他们分布在各文化层次中。由于他们永远正确,所以他们不需要学习,他们既不需要被教育,也不需要去改变,更不需要去反思。反思意味着自我质疑和自我分析,这与他们的永远正确的自信是相悖的。当孩子出现问题时,他们会不遗余力地在孩子身上或其他地方,如学校、教师、社会、基因、遗传等方面找出原因,花再多的力气,也在所不惜。

    但是,上帝似有不公,永远正确的父母,总是一群最失败的家长。其中原因,分析起来很简单。

    首先,生活总有种种矛盾出现,如果父母从来没错,犯错的就只能是孩子。一个孩子经常领略自己的失败和窝囊,他会慢慢地形成一个稳定的认识:自己不行。

    其次,父母永远没有错,孩子就看不到认错的榜样。虽然他经常被要求认错,而他学到的正是“我从来没有错”,渐渐养成爱自己的想法超过爱一切的固执习惯。

    第三,永远正确的家长总是不停地给孩子各种建议和要求,孩子没有思考的机会,尝试精神和判断力一点点萎缩,慢慢变成一个成年的幼儿,以一棵藤存在而不能以一棵树站立。

    “永远正确”的家长古今中外一直有,但在当下,更成为一种愈演愈烈的社会现象。

    例如,媒体经常有对问题青少年的报道,在明明白白讲出家教的症结后,结尾处却总是掉转枪口,把批评的矛头指向孩子,家长的过失总被轻轻一带而过,甚至完全抹去。

    还有一种情况,现在儿童和青少年心理问题很多,神经官能症成为高发病,抑郁症、多动症、自闭症……各种症状被一样一样地推给遗传或基因,这使问题陷入更难解决的境地。对此,著名社会心理学家A·阿德勒早已指出,把儿童心理问题推给遗传或天性这种宿命论的抬头,总是发生在人们想要逃避责任时。

    这种现象以前有,现在更甚,将来也还会有。

    科学史上有一条重要法则“假设有某个对立方能永远处于强势地位,那么世界的秩序就将遭到毁灭”。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永远正确的家长最具破坏性。虽然不是有意而为,他们对孩子的爱也不必怀疑,但一个孩子培养得好不好,从来不单纯是目标的问题,更是方式的问题。教育方式决定了,父母之爱可能是一座花园,也可能是一间牢狱。

    教育的真正准备是完善自己。知不足者好学,学然后知不足。

    从为人父母那天起,面对一个完美、独立、有无限潜能的生命,让自己变成一个力图自我完善的谦卑者,而不是荣升为一个没有过错、不可以被指责、具有完全操控权的君主。

    没有人能成为一架精密仪器,没有过失的家长是不可想象的。父母之爱应该是水。上善若水,如水的爱,一定包含着适时的自我调整、自我改变,它至纯至真至善至美。

    “永远正确”的家长放下自我中心念头,他不是降低了自己,而是推开生命的另一扇窗户,阳光会照进来,洒满孩子和自己的世界。走出永远正确的幻境,就是开始走出失败的厄运。

    7 开“提意见会”

    孩子身上有什么问题,家长当然需要让孩子知道,要帮他完善。但如果直接说,孩子多半不愿意接受,甚至会不高兴。所以,“提意见会”的价值不在于改造孩子,在于让孩子郑重其事地获得表达权,并且感受到交流方式的重要性。

    孩子身上有什么问题,家长当然需要让孩子知道,要帮他完善。但如果直接说,孩子多半不愿意接受,甚至会不高兴。这很正常,大多数成年人不也是这样嘛,别人在指出我们缺点的时候如果不顾说话方式,我们也会下意识地反驳。同时,在和孩子相处中,父母自己有什么不妥,自己很难发现,这就容易导致家长不知不觉地陷入一错再错的境地。

    在我女儿圆圆小时候,大约从她三四岁开始,我家每周开一次“提意见会”,不仅较好地解决了这两个问题,而且还有额外的收获。

    平时我对圆圆的一些小毛病尽量不说,能接纳的就接纳,不能接纳的暗暗帮她矫正,比如她小时候吃饭响声大,我就和她爸爸提前沟通好,然后在饭桌上说:“爸爸,你吃饭声音有些大了,要注意点啊。”爸爸假装刚发现这个问题,不好意思地笑笑,赶快收敛吃相。圆圆听到了,看到了,自然会控制自己的吃饭声。问题当然不可能一次改掉,待下次我再发现她吃饭声有些大时,我就又提醒她爸爸,“爸爸,你今天吃饭声音又有些大了。”一段时间后,圆圆的这个毛病就消失了。

    但有的问题没这么简单,做示范用处不大,孩子意识不到其中的规则,就需要明确指出来。比如东西最好不随意乱放,不随意打断别人的讲话等。我最初是直接告知的,发现她有抵触,或不以为然,就考虑要改变一下方式,让她能心悦诚服地接受。

    有一天,我问圆圆:如果你脸上不小心蹭了一块黑,但你自己不知道,那么你希望别人告诉你,赶快把它擦掉,还是希望别人不告诉你,但别人都能看到,只是自己看不到?圆圆说希望告诉。我说对,然后又问她:可是,如果有的人不愿意这样,别人告诉他,他却不高兴,不承认自己脸上有黑,也不擦干净,这样好不好?圆圆说不好。

    我亲亲她的小脸蛋,宝宝说得对,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缺点,就像脸上有黑一样,自己不知道,别人能看见。如果有人能给我们提意见,告诉我们哪里做得不好,需要改正,这就像给了我们一面镜子一样,能让我们自己变得越来越好。你说,提意见是不是一件很好的事?

    圆圆说是,显然,她一下就理解了“提意见”的意义,目光清澈,神情平和。于是我和她商量,以后我们一家三口要互相提意见,并且建议每到周末,全家人开一次“提意见会”,互相说说各自有什么需要改正的缺点,这样我们每个人的缺点就越来越少了。我俩商量好后,又去问了爸爸,爸爸也觉得是个好主意,特别赞赏。这事就这样定下来了。

    圆圆表现出简直迫不及待地要开会了,小小的人可能是怕自己脸上有黑吧。掰掰手指还有两天才是周末,就对开会这件事更加期待。

    从此,“提意见会”成为我家的例会。我们开始时是先给爸爸提,再给妈妈提,最后给圆圆提。到后来就采用猜拳的方式决定谁先提。还特意准备了一个本子,把互相提的意见记录下来。到下次开会时,看看小本子,总结一下各自的改正情况。

    我们观察到给圆圆提一个什么意见后,她偶尔会不安。我们就会告诉她,爸爸小时候也这样,或这方面妈妈小时候也做得不好。再讲讲我们当初是如何克服的,举个例子或讲个故事。这样既安慰了她,又给她指出了改善的方向。

    儿童尚处于心理无序期,对很多事没有把握,其实心底经常会不自信。所以在指出孩子的不足时,最好把自己和孩子置于一个平等的对话平台上,友好地和孩子交流,让孩子心理放松。要忌讳居高临下的批评,也不能简单地要求孩子听话、乖。

    “听话”和“乖”是我们传统的育儿审美心理,在一个小环境中,某些教师或家长很容易自封为权威,在儿童面前忽略自我约束的意识,使最需要民主和平等的关系,完全变成了统治与服从的关系。只是,由于习俗使然,很多人意识不到批评一个孩子“不听话”或“不乖”时,成人已变得多么不讲理。

    观察我们周围的情况可以发现,不少妈妈只爱婴儿期的孩子。孩子在两三岁前,几乎是完全的被动体,父母被孩子的可爱感染,柔情似水,对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充分享受着做父母的快乐。可一旦孩子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自主意识萌发后,父母就会觉得孩子处处触犯家长的期望和规则,变得不听话了,不可爱了,于是家长眼睛里开始流露出厌烦的神色。不少家长挂在口头的一句话就是“孩子越大越不好带,越来越不听话”。

    依孩子的天性,他们其实都想变得完善,想表现得更好,孩子会本能地讨好父母。但如果在沟通中体会的是压力和不尊重,孩子逆反情绪就会被激活,以更加“不听话”来守卫自由意志和尊严。也有一些孩子走向另一个极端,彻底放弃个性,内心不产生任何主见,变成一个天真可爱的提线木偶。不管哪种情况,都会导致孩子情绪淤积,无法建立良好的内在秩序感,思维紊乱,甚至行为怪异。

    看过一个冷笑话。某家有一位特别听话的儿子,父母说东儿子不往西,为此深得父母喜欢,令邻人羡慕。有一天,家里失火,慌乱中父母先跑出来了,儿子还在屋里,不见出来。妈妈大喊:“儿子,失火了,快往外跑啊!”屋里传出儿子的回答:“妈妈,你说出门必须穿戴整齐,我在穿袜子呀……”妈妈急得跺脚,“儿子,都失火了,还穿什么袜子,不用穿了,快往外跑吧!”过了片刻,儿子还没出来。妈妈又高喊:“儿子啊,你到底在干什么?快出来呀!”里面传出儿子微弱的声音:“妈妈,我在脱袜子呢……”

    培养一个只会“听话”的孩子是可悲的,可是,不去矫治孩子身上的一些坏毛病,或矫治不得法,也是问题。那么教育是否总可以找到有效的路径呢?回答基本是肯定的。

    在我们和女儿的相处中,不是没有困惑,而是有了困惑后,努力去想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绝不以牺牲孩子的自尊或面子去简化自己作为家长的劳动。

    我发现,无论给圆圆提什么建议,只要拿到“会上”说,她一般都能心平气和地接受。一是她已有心理准备,二是父母也拿出了接受意见的诚意,为孩子做了榜样。

    并不是说她的什么毛病,只要我们一提出来,就能马上改善。但我们不会因此抓小辫子,她的什么毛病,提一次没用就提两次,两次还没用,就换个说法,从正面说说她越做越好的部分,让孩子知道自己在改善着。实在不行,就接纳,把问题交给时间。我的孩子不必完美,如果有问题时间也不能解决,那我们就珍爱她的这个缺点吧。

    所以,“提意见会”的价值不在于改造孩子,在于让孩子郑重其事地获得表达权,并且感受到交流方式的重要性。圆圆从小到大和别人说话时,总是非常得体,既诚恳又有节制,总是让人感到舒服,“提意见会”应该也功不可没。

    应该说,我和她爸爸从“提意见会”中的收获更大,我们非常庆幸有这样一个机会,从孩子的视角反观自己,发现自己作为家长的不足之处。孔子说过,“父有诤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意思是,如果家长能倾听自家孩子的意见,就不会做出错误的举动。老人家在三千年前就提醒过我们的教育箴言,在今天仍然如此实用。

    “理性态度的第一个特征就是反省在他者的背景下如何看待自己。”[7]如果说作为家长我们做得还算不错,“提意见会”则是很好的校正器之一。我们深信,任何年代,任何国度,纯美的孩子都是家长最好的镜子,值得家长万分珍惜。

    事实是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犯再犯的某种毛病,“提意见会”的力量不可能大到让我们变得完美。但我们从提意见会上知道自己在别人的眼里原来也是有毛病的,自己的一些做法原来别人也不认可,之后就变得对别人更加宽容。

    每一次的提意见会,其实也是一个亲子共处的美好时光,我们围坐在一起,吃着水果或点心,说着话,其乐融融,有时严肃有时开玩笑,有表达的畅快,也有收获的愉悦,所以圆圆每周都挺向往开“提意见会”。偶尔我和她爸爸忘了,她就会及时提醒我们,该开提意见会了!

    “提意见会”甚至让我和先生之间的感情更上了一个台阶。孩子小的时候,我们也年轻,各自身上都有不少需要完善的地方,在夫妻相处中也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在每次的提意见会中,我俩彼此也会很自然地把对对方的想法提出来,这让我们多了一个了解对方的渠道,也达成了更多的谅解。

    这件事我们坚持的时间并不长,在我的记忆中大约只有一两年的时间,这一两年也并非每周都去做,只在开始阶段周周都做,后来就越做越少,慢慢不了了之。到圆圆更大一些,偶尔谁想给谁提个建议,就会说应该再召开一次提意见会了,但这多半是开玩笑,并没有真的再专门找时间坐下来开会。

    作家梭罗说过,“我们天性中最优美的品格,好比果实上的粉霜一样,是只能轻手轻脚才得保全的。”孩子就是一枚水嫩的果子,需要我们爱护着成长。谁不知道讲道理、发脾气最简单?谁又见过哪个孩子是通过父母单纯地讲道理、发脾气变得越来越完善的?

    “我所知道的最快乐的家庭,是那些父母不说教而对孩子绝对诚实的家庭。恐惧在那些家庭不存在,父亲和儿子是伙伴,爱也可以在那里滋长。在另外一些家庭中,爱却被恐惧压倒,矫饰的尊严和强求的敬重使爱缥缈无踪,强迫的尊敬永远暗示着恐惧。”[8]

    杜威认为,纯粹的外部指导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不能强加给儿童什么东西,或迫使他做什么事情,忽视这个事实,就是歪曲和曲解人的本性。成人的规则和控制可能立即见效,但却使儿童后来的行动失去平衡——后果就是儿童更容易受一些坏习惯的影响,他会不自觉地采用回避或欺骗的手法来平衡自己。所以控制欲强的成人,错误就在于缺少对受控制儿童发展倾向的预见性。[9]

    不愿意和孩子平等对话的家长必须意识到这一点,“因为我们没有勇气面对自己赤裸的心灵,所以我们就变成道德家。”[10]而教育的美好境界是“有心无痕”,并不是说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说,而是要做得得体,让孩子心理上有自由感。

    我同意这样的比喻:一个真心乐意给儿童自由的家长应该像一个仆人一样,精心地为主人提供餐饭,但并不规定主人吃什么吃多少;默默地为主人擦干净浴室,并不规定主人什么时间洗澡。他为主人提供种种帮助,而不去支使和强迫主人去做什么。他不去打扰主人的生活,在主人需要时,却能及时出现。

    主仆比喻无关家长和孩子在家中的地位,更不是意味着“仆人”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当牛做马地照顾孩子。只是说明家长应保有怎样一份尊重儿童的、得体的态度。儿童实际上非常温顺,是带着友好出生的。如果父母在和孩子相处中善于倾听,有变通性,孩子就不会固执。不曾见识过“暴君”的儿童不会变成“暴君”,领略过优秀“仆人”品质的儿童学到的正是“仆人”身上的好品质。

    记得圆圆三四岁时,我带她回我母亲家。母亲做了一种糖酥饼,圆圆非常爱吃,小小的人,吃了整整一个。那个饼油糖放得非常多,我不愿意她多吃,她再要时,我掰了很少一点给她,告诉她这个不能多吃,开玩笑说“今天已经吃得够多,再吃眼睛就绿了”。圆圆一口把那一小块饼吃下去,明明还想吃,却十分配合地拍拍小手说,“那就等眼睛红了再吃吧。”

    住了几天,要离开时,姥姥给她拿了一包糖块,她兴致勃勃地倒在炕上清点,约有二十块。我不愿意她路上吃糖太多,建议她不要拿那么多。圆圆想一想,从袋里拿出一块留下。我母亲对我的建议不以为然,嗔怪地说,干吗不让孩子都拿走?然后对圆圆说,都拿走吧。圆圆回答说“留下一块吧,我妈妈说不要全都拿走。”一副大度样。小小的人,既要平衡各方意见,又有变通性,大家都被她逗笑了。

    圆圆小时候极少哭闹,总是非常快乐,我们从没觉得带孩子是一件令人烦躁的事。在任何事情上我们都不和孩子拧着来,也不用没有价值的妥协搞乱她的意识,当我们力求把事情做得美好可爱时,事情往往也就变得简单了。孩子的心境总是清亮的,她不需要用哭闹这样的武器来保卫自己,她的世界里没有威胁,所以她总能坦然地沟通和表达。

    开“提意见会”是我们和孩子相处的一个小小的侧面,也是我们整个亲子关系的反映。待孩子长大了,就成为我们记忆中美好的回忆。

    8 让孩子成长得更安全些

    一个孩子,从小长到大,安全是头号大事。如何保障儿童安全,就应该成为全社会,尤其是家长和教师最要注意的一件事。

    前几年从报纸上看到一则报道,一个北京初中女生,在上学的路上遇到一个妇女向她打听一个什么事,她没听清楚这个女的问的是什么,但她内心肯定是想帮她的,就反问那妇女是什么问题。那妇女表现出焦急,说一下说不清,上车再说吧,不由分说就把这个女孩推进旁边停着的一辆面包车上。结果这个女孩子被人贩子卖到河北农村,当时她才十三四岁,直到六、七年后,她已二十岁才侥幸逃出来回到家中。她的同学们都风华正茂,在上大学,而她只有初中文化程度,在农村生了一个孩子,身心俱损。这件事可以说毁了这个女孩的一生,读来真是让人心痛不已。

    分析许多儿童意外伤害事件,绝大多数是由于轻信或疏忽所致。所以安全教育工作也应该从这两方面来做。

    首先是防轻信的教育。这方面最好的办法是多向孩子展示相关事件,丰富孩子的经验,即经常把相关案例讲给孩子。像上面提到的女孩子,如果她曾在其它地方听说过类似的拐卖事例,可能就不会那样顺从地上车了。

    我在带女儿的过程中,只要看到任何安全方面的事件报道,都会讲给她听。别人的经历也可以让自己获得一定的生活常识。虽然我们一直致力于让孩子感受世界是美好的,周围的人是可爱的;但我们也不失时机地把生活的另一面适当呈现给孩子,让她知道世界上也有贪婪、谎言、暴行等阴暗面。

    小孩子是那样纯真,他们多半只从故事中知道有“坏蛋”这样一种人,现实生活中根本不知道这些人就可能活动在自己身边。我知道,圆圆就像所有的小朋友一样,心地纯洁,生活中很难遇到遇到一个“坏人”,所以他们可能会以为坏蛋就是像电视上那种,一眼能看出来,从而对所有遇到的人都怀有善意,没有提防心。

    生活真是最好的教材,她8岁时,我带她去上海玩,有幸见识了两个骗子,这给圆圆上了很好的一课。

    我们来回都是乘火车。去的时候,对面卧铺是一个看起来体面的中年男子,他操着上海普通话,很客气地和周围几个人攀谈起来。他说他是上海某单位的办公室主任,对上海很熟。因为当时我们没预订旅馆,上海也没有认识人,准备下车找旅馆,我就顺便向这个人打听一下住在什么地方交通方便,且能找到价格合适的旅馆。他就给我说了一个旅馆名,说又干净又便宜。我问他怎么走,他说正好和他走的方向一致,下车可以同打一辆车,他把我们带过去。我虽然心里微微有一丝担心,但看这人不像坏人,而且觉得大白天的,即使他是坏人也没什么好怕的;而对于各种骗术,我也有提防。所以就向他表示感谢,同时想人家应该就是单纯地想帮助你,自己不该随便怀疑别人。

    下火车后,在出租车等候点上了一辆出租车,他告诉司机去什么地方,我没听清。汽车走进闹市,越来越繁华,我也就越来越放心了。大约半小时后,他说他到了,要先下车。车一停下来,他推开车门就下车,没有再嘱咐司机往什么地方开。我赶快问他,接下来我去那个旅馆该怎么走,他用手随便往前面一指说,“再走没多远就到了”。我还想再问得明白些,他已赶快关了车门,头也不回地匆匆走了。司机问我去哪里,我告诉他那个旅馆名,司机说没听说过,他对这一带挺熟悉的,前面没有那人说的旅馆。于是我明白了,我遇到个蹭车的。

    圆圆开始没明白怎么回事,这里明明没有那个旅馆,那人为什么要说有呢。到我们终于又七弯八转地找到一个合适的旅馆住下后,她终于明白了,问我那个人是不是瞎编个旅馆名,只是想白坐车。我笑笑说,你说对了。

    然后我和圆圆讨论了一下这件事,觉得这件事本身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但设想了一下这里面存在什么样更大的风险,如果遇到了应该怎么办;然后又分析我们怎样做,就可以从一开始避免这些风险,以后出门如何防范这种盲目带来的损失等等。

    我当时有些气愤,说了句“难怪人们说上海人精明”,突然发现自己太极端了,我这样说,不仅让圆圆产生“上海人不好,上海人都很不像话”的印象,也影响她对这个城市的亲近感,在接下来的几天中,这种情绪恐怕会影响她的游玩。

    于是我又说,哦,精明其实是个褒意词,真正精明的人是要用他的聪明做好事,做大事。你看上海这么繁华,就是因为这里有很多人把精明用在正道上,用在做正事上。这个人的行为只能叫小聪明,一辈子也就这点出息了。全国哪里都有这种耍小聪明的人,他们永远不可能成为一个地区的代表。上海也肯定好人多,你看那出租车师傅就很好是不是,这旅馆里的人也很好。

    圆圆听我这样说,对这件事也就释然了。我想,这件事我们一点损失没有,还有收获。

    在安全教育上,家长应该拿捏好度,既不要让孩子轻信,也不要让孩子觉得外面的世界多么可怕,更不能进行吓唬教育。否则,在为孩子提供一层保护时,有可能在他们心头裁下与世界不相融合樊篱。

    比如有的幼儿园给孩子进行防性教育,讲如何“防狼”,由于老师过度夸大防犯性,使得孩子回家都不敢让妈妈亲吻,也不敢让爸爸抱。这样就物极必反了。

    不要让安全教育破坏儿童对世界的信任,成人在尽到保护责任的同时,要尽量为孩子营造一个让他们能无忧无虑地信任别人、信任生活、信任世界的气氛。如果一个人总是感觉活在危机四伏中。他的身体可能是安全的,但他的心会有很重的不安全感,这其实也是一种损失。

    在上海的一周,圆圆玩得非常高兴。走之前我们一起去火车站买车票,又遇到一件事,又上一课。

    我们正在通往车站广场的一条路上走着,一个小伙子从我们身边匆匆走过,急忙赶路的样子。他从后面裤兜里取什么东西,带出一个钱包来,掉在地上,但他并没发现,还在往前赶路。我和圆圆赶快冲那小伙子喊,他好像没有听见,还在不回头地往前走。圆圆看喊不住那小伙子,下意识地要弯腰捡起钱包追过去,我脑袋里一闪念,一下拉住她。钱包看起来厚厚的,落地的声音应该挺大,而且我们这样高声地喊他,他不可能听不到——但是,也许他真的不知道——我拉着圆圆赶快追住他,告诉他钱包掉了,我们指指后面十多米处地上的钱包。他这才站住,看我们一眼,有仇似的,什么也没说,返过身拿上钱包,径直往马路对面去了。

    圆圆被他搞懵了,不明白他为什么连谢谢也不说。我告诉圆圆,这是个真正的骗子。然后和她一起回忆我们曾在报纸上看到过的各种骗术,有的和这个类似。骗子用一只钱包作诱饵,设一个圈套在里面,等你捡了钱包,他就会用已设计好的方法,要么骗你一笔钱,要么敲诈你一笔钱。我们总结,各种骗局尽管形式不同,但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利用人的贪欲。

    以前我给圆圆讲防骗都是纸上谈兵,通过这次见识,她是真正有些防骗经验了。我问她以后再遇到别人掉了东西怎么办。圆圆说那也不能不管,说不定有的人是真的丢了东西,还是要提醒他,但不能自己亲手去拿那个东西。我夸她说得对。

    我一直担心圆圆以前没见过真骗子,会把骗子脸谱化,真遇到了也没有防范心。现在正好,这两人外表看起来都没问题。所以我问她,开始看到这两个人时,有没有觉得他们是骗子。她说没有。我对圆圆说,没有一个骗子或坏蛋是有标志的,他们和常人一样,甚至有时让人觉得他是好人,所以,在不知底细的情况下,心里还是要对一些人和事有防范心理。

    上海之行的这两件事虽然都不是什么好事,但它与那几天参观游览的自然博物馆、古埃及文明展、金茂大厦、外滩等一样,都成为我们此次旅游值得记忆的内容,丰富了我们的旅行,我想它们对圆圆尤其重要。

    从上海回来不久的一件事,让我想起来又害怕又庆幸。很欣赏圆圆的悟性,也非常感激她的敏感。我想也许是上海之行真的让她学到东西了。

    那天是周六,我像平时的周末一样带着她到二胡老师家学习。学完出来后,我们都想去厕所,就如往常一样朝路过的一家宾馆走去。

    那家宾馆不太大,我们以前也去过几次它的卫生间。宾馆生意总是不错,常人来人往的;它一楼大堂虽然不小,却没有卫生间,公共卫生间在二楼,所以我们每次去都需要跑到二楼。那个卫生间有些偏僻,但灯光很好,也挺干净。

    这一天,我们走到宾馆大门口时,就觉得和平时不太一样,大门关着,里面黑黑的。推门进去,整个大堂很暗,没有灯,而且空无一人。我们惊讶地向四周看去,不知这里怎么了。再向各个方向看一遍时,才注意到角落里的一只沙发上坐着一个人,他正眼神冷漠地盯着我们。我奇怪地问他这里怎么了,他说“准备装修,不营业了”。我说我们不是来住宿,是想上趟卫生间。他冷冷地看我们一眼,然后用手向上一指说“在上面呢”。看样子这人是在这里看门,我向他道过谢后,领着圆圆往二楼走去。

    整座楼静悄悄的,楼梯也没有灯,很暗。我们刚踏上两步台阶,圆圆忽然拉住我说,妈妈别上去,咱们快离开这里!她这低低的一句话,一下点中了我心底的不安,我心里抖了一下,瞬间冒出一身冷汗,转身拉着她就往外走。我看那个人站起来在看我们,我对他微笑一下,边走边指着大门说:“她爸爸在门口等着,他可能也想上厕所。”

    顾不上看那人什么反应,我拉着圆圆快速地往门口走,尽量把步态放平。当我们终于跨出那个大门时,安全感才一下把我们包围。

    什么事也没发生,也许我们去了卫生间也什么事都没有。但确实是太冒险了,即使过了很长时间,我每每想到这件事,总是忍不住有些心惊胆战,而且非常自责,不知自己当时为什么那么糊涂,那么大意。同时也万分感谢我的宝贝小圆圆,一个只有8岁的孩子,居然有那样一份警觉,我从心底佩服她。

    生活就是最好的课堂,每一种经历都是财富。我们要让孩子更多地感受生活的美好,也应该让他们知道生活还有阴暗面,还有危险。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

    在儿童安全问题上,坏人固然是威胁,但“疏忽”却经常是比“坏人”更可怕的魔鬼。所以,所谓“安全教育”工作的核心,应该是成年人如何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即受教育的第一对象不应该是孩子,而应该是成年人。

    因为纵使我们教给孩子全部防性侵知识,当孩子孤立无依地面对一个色狼时,也是无济于事的。纵使孩子把防踩踏条例背得滚瓜烂熟,也无法在蜂涌倒下的人群中不受到伤害。只有成人把安全工作做到了,孩子才会真正安全。

    就拿近几年发生在校园里的踩踏事件来说,每个事件本来都可以避免,发生的诱因全部是成人责任心的淡泊或一时的疏忽。

    我一个朋友告诉我这样一件事,孩子所在小学可能是暑假刚对教学楼进行了装修,有一台电锯不知何故到开学时还没拉走,电锯齿轮锋利,钢板棱角尖锐,被放置在教学楼外一处偏僻的草地上。这地方平时没人去,似乎不会对孩子们形成威胁。而家长平时只是把孩子送到校门口,不进校园,所以她开始并不知道这回事。

    重返校园的孩子看到草地上多出那样一个新奇玩艺儿,就下课后都跑过去摆弄这个东西。老师发现后进行了制止,警告孩子们说以后不许去那里玩,危险。但淘气也是儿童的天性,越是不让玩的东西,孩子们越想偷偷跑去玩,结果一些孩子被老师抓住罚站。我这位朋友就是从儿子被罚站这件事上,才了解到学校有这样一个隐患,于是赶快去找校长。

    校长解释说施工队的人马上要来搬,她已通知他们了。但这件事拖了一个多星期才解决。其间家长多次给校长打电话,校长开始还解释,到后来生气了,训家长说,你电话打得太多了,能出什么事呢,这不是好好的吗?家长在无望中想向上一级主管部门投诉,却不知电话该打到哪里,只能一再告诉自己的孩子千万别去玩那个。结果当然令人庆幸,什么事也没发生,只能说,孩子们很幸运,这位校长她也很幸运。

    所有家庭或校园中的意外伤害都是某种漫不经心的后果。成年人不肯多想一步,孩子的危险就多一分。

    当然,大部分校长和老师不会像这位校长一样没有责任感,不会在安全问题上如此麻痹。但校长再负责,也毕竟难以顾及到太多的细小问题。尤其很多幼儿园和中小学的老师比较年轻,确实也考虑不周全。而家长在孩子的安全问题上可能想得更周到,心思更细。所以我认为,学校的安全工作如果能让家长全面参与,让家长们经常来校园里看一看,亲自参与一下孩子们的校园生活,注意观察哪些是安全隐患,学校的安全工作就会做得更好。

    同时,学校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保证家长们看到问题后,投诉有门。我不止一次听家长们说,他们看到学校存在某种问题,不知该找谁。找校长,经常找不到,或找到了,一但遇到校长推诿或不作为,问题就得不到解决。

    所以,学校应该把分管安全的校长的电话或邮箱公布出来,让每个家长知道,让家长参与学校的安全工作,这样可大大降低管理疏忽造成的事故。我曾参加过一所民办学校,校长年轻有为,学校办得也很好。走进教学楼,最醒目的地方就公示着校长的电话号码,以及学校各项工作负责人的姓名及电话。就这一个细节,我就知道这所学校错不了。

    如果家长和老师,以及全社会的人在儿童安全教育上都不是止于倡导,而是俯下身切实地落实,以细密的心思努力为孩子们提供一块美丽而安全的田野,孩子们才会获无忧无虑地奔跑的尽情和幸福。

    注释:

    [1](美)本杰明·斯巴克,《新育儿百科全书》,翟宏彪等译,今日中国出版社,1989年第1版,426页。

    [2](美)本杰明·斯巴克,《新育儿百科全书》,翟宏彪等译,今日中国出版社,1989年第1版,429页。

    [3](美)本杰明·斯巴克,《新育儿百科全书》,翟宏彪等译,今日中国出版社,1989年第1版,427页。

    [4](美)本杰明·斯巴克,《新育儿百科全书》,翟宏彪等译,今日中国出版社,1989年第1版,429页。

    [5](美)本杰明·斯巴克,《新育儿百科全书》,翟宏彪等译,今日中国出版社,1989年第1版,177页。

    [6](日)黑柳彻子,《窗边的小豆豆》,赵玉皎译,南海出版公司,2003年1月第1版,167页。

    [7]陈嘉映,《哲学科学常识》,东方出版社,2007年2月第1版,40页。

    [8](英)A.S.尼尔,《夏山学校》,王克难译,南海出版公司,2010年5月第2版,106页。

    [9](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旭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第2版,32页。

    [10](英)A.S.尼尔,《夏山学校》,王克难译,南海出版公司,2010年5月第2版,204页。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