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宣也将自己手里的画作凑到眼前仔细观看。
却见上面画着一个个的框框,每个框框里又画了几个黑色的象虫子一样的东西。
“这上面画的东西,朕也没看明白,还是由你为诸位稍加解释。”李文宣对付雪吩咐了一句。
“是。”
付雪直起身来,将画拿在手上,转身面向众位大臣。
然后将画作高高举起,用手指着左上角第一个框框。
“这画作的观看顺序要从这里开始,然后向下。”她象个耐心的小学老师一般,对着一众全神贯注的大臣开始讲解起这收割流程图。
“第一个框里就是收割的第一步。诸位看到没有,这些黑色象虫子的东西就是一个个的人,看他们的手里是不是都拿着镰刀......”她一边指着画里的内容,一边讲解。
这一下,大家才搞明白,原来她画的那些黑黑的“虫子”居然是庄稼汉。
“第二个框里,就是第二组人,打个比喻吧,就好象是军队里排在第二列的士兵,他们负责把第一列士兵割好的捆扎起来。”她又将手指向第二个方框。
“接下来,是第三个框,这一组人负责将捆好的粮食装上农车。”
“第四个框里......”不等付雪说完这句,已经有官员看明白了,接嘴道,“另一组人负责将粮食运走。”
“嗯!不错!”付雪满眼赞许,对着这位悟性极高的官员点了点头。
“本来人手就不够,一个人就能做完的事,还要分成几步,交给这么多人去做,这不是更抢收不完了吗?”另一位官员当场提出了质疑。
所有官员也都纷纷点头表示同意这位官员的说法。
“是啊,看来王妃深居闺阁,未见过耕作之事,所以才会奇思妙想,画出这些不切实际的东西来。”连一向沉默的太傅,都看不过眼,大声的表达着自己的看法。
“这个办法根本行不通,反而会更加误事。”户部尚书将下面的意见归拢之后,向皇上进言道。
“付雪,你怎么说?”李文宣虽然见识过付雪的能力,但对于她所画的方法,也是不敢贸然采用。
“行不行得通?试试不就知道了?”付雪眉头一挑。
“这么明显的事情,还用试?依下官看,就不必为此浪费时间了吧!”一位官员立即跳出来反对。
其他的官员也纷纷表示,没有试的必要。
没想到这帮官员竟对付雪的方案如此排斥,竟连一个偿试的机会都不愿给她,李文宣的眉头微微皱起,
“诸位可有其他更好的办法?”付雪此时郎声问道,清脆的声音划破整个大殿。
“这......”众位官员顿时哑口无言。
“既然如此,那付雪恳请皇上准予付雪以一个时辰为限,将两种方法作个比对。若是付雪的方法不应验,付雪愿意接受皇上任何的惩罚!”
付雪将牙一咬,对这一群老顽固死磕起来。
“一个时辰,也误不了大事!”李文宣当即果断的下旨。
付雪得到恩准之后,便召集了一批熟练的农民,分成两组。
第一组就以平常的收割方法,各自为阵的单干。
第二组,就按照生产线的方法,每人只负责当中的一个流程。
两组人员放到两块相同大小的田里,同时开始收割。
结果很快便有了,用付雪的方法,收割粮食的速度提高了一倍有余。
大家对这个结果都感到十分的诧异,不明白当中是什么道理。
于是大家纷纷虔诚的向付雪求教当中的奥妙。
“很简单,四个字:‘熟能生巧’。”付雪没法跟这群读古书的人解释,什么是“团队协作”“流水化作业”“工作效率”这些专业术语,只能模糊的说了一句。
“原来如此!”一品大员率先领会过来,捋着胡子转着脑袋,连连称妙。
其余的官员也不甘落后,也都为付雪的方法拍手叫起好来,一时之间,如同“众星拱月”一般,将付雪围在当中,毫不吝啬他们的溢美之词。
被他们弄得有些缺氧,付雪嘴角扯起无可奈何的弧度,与众人虚与委蛇,“付雪也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没想到真能奏效。这一切并非付雪功劳,而是上天对我大周的眷顾。”
“既然试过此法有效,那就立即推及全国。”李文宣当即下令。
这种全新的收割方法,极其有效,增收的粮食,在上下一心的努力下,终于如期收割完成。
但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因粮食产量太大,以至于粮仓存放不完。
付雪又提议,将多余的粮食卖到邻国,置换铁矿石。
置换所得的铁矿,用来打造兵嚣装备,以增强军事实力。
北方一直滋扰多年的流寇,见大周国力日盛,也不敢妄动,大周边彊出现了开朝以来少有的安定景象。
付雪和李文宣为此都十分欣慰,宜妃也为太上皇当时禅让之举开始认同。
而付雪的两个孩子转眼已至周岁。
李文宣特意选在这一天,大宴群臣,普天同庆,既为付雪庆功,也为孩子庆贺一周岁生辰。
庆功宴上,李文宣端起酒盏,向群臣说道,“这数月以来,我大周粮食增产,边彊安定,全仗在座列位臣工,齐心协力,为大周百姓谋福祉。”
说罢他将酒水一饮而尽。
付雪正端着酒,不知如何是好,却听李文宣一面向她投来担忧之色,一面说道,“王妃是一介女流,恐不胜酒力,便免了罢。”
其他朝臣也点头称是,也劝付雪不必饮酒,只各自端起桌上的酒盏,仰头饮尽。
而付雪身侧的李宏,则是一直低垂着头,似乎整个魂魄游离在外,木讷的端着酒,自顾自的饮了起来。
付雪此时突然站了起来,从怀里摸出一个黄色的绢布,对李文宣大声请道,“太上皇曾经与付雪作过约定,若付雪能够一年之内将大周的粮食如来就产三成,就准许付雪离宫,过普通人的生活。”
这突如其来的一番话,令兴致盎然的各位官员都怔在当场。
随后,一番窃窃之语在座席当中四散开来。
各种声音汇集成一个意思:
堂堂大世子妃,居然不愿留在宫中,自愿回到民间,过普通人的生活?
这个女人的脑袋是不是出问题了?
“拿过来。”李文宣双目牢牢的盯视着付雪宠辱不惊的脸宠,沉声下令。
黄绢在李文宣的手里展开,他眉心紧蹙,看了很久。
然后,他眸色一沉将黄绢翻转,将有字的一面呈现在众人面前。
“众位卿家,此绢的确是太上皇亲笔所书,上面也加盖了玉玺。朕便依照太上皇的旨意,准许付雪离宫。”李文宣大声的下令。
众位大臣虽然对付雪此举十分惊诧,但却碍于有太上皇亲笔印信为证,便不敢发出任何反对之声。
“谢皇上成全。”付雪伏跪在地,大声的谢恩。
然后她缓缓起身,重新坐回李宏的身边,此时她留意到,李宏握着酒盏的指关,已因用力过度而泛白。
这个细节,令付雪心里顿时一阵惊慌。
宴席结束之后,付雪迫不急待,匆匆收拾了细软,趁着色夜,让贴身宫女带着两个孩子,随自己一同往宫外赶。
眼看着就要跨出这深宫的第一步,却听闻后面响起沉沉的脚步声。
付雪心下更加的惊恐,急急的回过头,向来人望去。
却见来者不是别人,正是自己心心期盼的李文宣。
他身着明黄的龙袍,也从酒席之后匆匆赶来,随他而来的还有一队宫廷侍卫。
付雪的眼中立即噙上了泪,但她生生咽了回去。
此时的他已是大周朝的皇帝,是大周权威的象征!
断不能因为与一个有夫之妇的私情而受世人诟病,令大周皇室蒙羞。
转念间,李文宣人已风风火火赶到了眼前。
他的眸中是万般无奈和千般的不舍,伤痛之意尽显。
“你和孩子......今夜便走?”他的声音哽咽,眼眶已是泛起潮红。
“是。”付雪蒙上暗尘的眸子牢牢锁定在李文宣的脸上。
两人之间是久久的沉默。
“路途遥远,这些侍卫便一路护送你母子三人,以策安全。”李文宣目光戚戚,双手紧握成拳。
“谢皇上顾虑周全。”付雪弯身埋头作礼,一滴清泪毫无声息的落到地面。
继而她迅速的转过身去,带着孩子和一众人,头也不回的向着宫殿外踏步而去。
望着她果绝离去的身影,李文宣的眼睛渐渐模糊......
迈出宫门之外,付雪的泪再也止不住,夺眶而出。
“王妃,你怎么了?”身侧心细的宫女体贴的问道。
“没什么?风大,可能吹了些沙子进眼睛。”她浑身颤颤,咬紧牙关,从嘴里挤出这一句。
然后,她甩了甩头,将手一挥,“走快一点!”
同时,心底隐隐浮起一丝担忧:李宏,他会这么轻易的放过自己? 【紧急通告】最近经常发现打不开,请记住备用站【求书帮】网址: m.qiushubang.com 一秒记住、永不丢失!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