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争霸天下-第502章 封爵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崇祯微微颔首后说道:“赏罚分明,将士才会卖命,此等赏赐功臣,足矣显示皇恩浩荡,望文武百官都能以偏头关诸军为范。”

    “臣等谨听圣令。”群臣道。

    崇祯继续说道:“自我登基以来,天灾人祸不断,犹以建奴为朕之心腹大患,然我军屡战屡败,逢此大捷理应献俘宣功于四方,鼓舞我军民士气,着令礼部筹备献俘之事!”

    “吾皇圣明!”

    崇祯继续说道:“此番大捷全应三边诸军奋战所致,有功者理应重赏,但是奋战杀敌而战殁者也该重恤。然鉴于府库空空,朕特从内府拔掉白银十万两,重赏诸军。另诸部有功者,贤良有才者,皆因擢升重用。还有大捷大功之人赵泽朕封其为伯。此等之事,皆交于内阁和吏部、户部、兵部、礼部一一办理。”

    崇祯朝的朝廷上终于获得了鲜有的一件喜事,退朝回去的各部官员情不自禁脚底都带风。

    *****

    “什么?朝廷让我等有功之臣,赴京献俘?”

    赵泽听到了这个消息笑得一跳。

    杨嗣昌满脸喜色地望 了一眼焦源薄,两人相视而笑。继续对赵泽说道:“对!我和焦公闻知此等天下喜事,驿马都不用派了,两人亲自来告知你这个喜讯。”

    赵泽愣了愣之后问道:“献俘不过就是走走过场,宣扬一下战功国威,哪是什么天大的喜事。”

    焦源薄笑着说道:“沛霆此事你就不懂了,此战你是主角,献俘之事,我和杨大人已经商议过了,到时候你还是主角。你想啊!到时你金戈铁马,领军押俘,文武百官纷纷让道,献俘于午门,到时天下何人会不知你之威名。何人不摄于你之军威,这看似午门一过,其实受用无穷。”

    赵泽嘿嘿地笑道:“这人怕出名,猪怕壮,我这太威风了可不好吧!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啊!”

    焦源薄拉着长脸道:“你小子还真是矫情,如此千载难逢的机会,别人做梦都想不到,你反倒是弄得不情愿一样,别装了。”

    赵泽沉默了一会儿道:“两位军门这真的不是我矫情,我装。而是我考虑的是我献俘自然能够威风一下,但是自此之后,我就能了一个特殊的象征,赫赫战功与军威所在,但是这样的一个象征要是放在敌人的眼中,他们会怎么想,就像豪格在我们眼中一样,自然要拼尽全力将他生擒。对于敌人也如此,战场上自然会找掉一切机会将我消灭。我出名之后,再做何事,哪有想此时方便,就算平日中到哪都是焦点,都有无数双眼睛在看着,看似得了名声,其实是得了累赘,这正是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啊!所以我觉得你们应该另选他人比较好!”

    “不得慕虚名以处实祸。”

    赵泽这种切身分析,确实是说的两人无话可说,杨嗣昌和焦源薄同时沉吟了一会儿。

    赵泽趁机瞄了一眼杨嗣昌道:“杨大人,乃是出身名门,文采更是天下皆知,四海之下,说起杨大人的威名,谁人不知,谁人不晓,我看不如就杨军门你去了,这名声已经多这一点不多,少这一点不少。况且你还是宣大总督,三镇总帅,此次由你献俘更是名至实归。”

    “我去?”

    杨嗣昌冷冷地吭了一声。

    赵泽连忙说道:“对,就大人您去啊!”

    杨嗣昌当即喝声问道:“赵将军在当初偏头关鏖战的时候,本督有一事不名,还请指教一二。”

    “军门何时不知,你尽管直说。”赵泽想也没有想的就回答道。

    杨嗣昌走到桌前端起了一杯茶水,轻呷了两口后,冷漠地说道:“当初你带兵夺取了偏头关之后,明明知道多尔衮就在河对岸,偏头关危险并非解除,为何又分兵东进,去寻多尔衮决战啊!以至于头尾皆失,我大军差点惨败。”

    赵泽想也没想地说道:“当初我以为炸开黄河上面的冰层之后,多尔衮就无法渡河,为了不让豪格涂炭我大明生灵,所以就迫不及待的领军东进,寻求豪格决战。”

    杨嗣昌双手一摊,说道:“结果呢?豪格与你简单接战之后,豪格直接率领大军绕过你军西进。多尔衮绕过黄河而南下,我偏头关守军差点全军覆没,我军差点功亏一篑。以赵将军的脑袋,应该绝对是想得到多尔衮是不会这样轻易的放弃偏头关的,你之所以不顾全大局分兵东进,我想不需要我说,你也明白。”

    杨嗣昌满口皆是火药味,赵泽怎么会闻不出来,终究是姜还是老的辣,自己为了抢功东进,差点贻误战机,以至大败,这么轻易就被他识破。赵泽惊讶的嘴巴张得大大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杨嗣昌冷冷了吭了一声后道:“别给脸不要脸,让你去你就去。若是再如此狗坐轿子不识抬举,小心我借此事到圣上面前参你一本。”

    赵泽赶紧陪着笑脸笑嘻嘻地说道:“军门不要把话说的这么绝嘛!末将听你之言,去还不成。”

    “这才像话!”

    杨嗣昌瞟了他一眼后,自己又回到了刚才的椅子上坐下。

    见两人说完,一直在津津有味品茶的焦源薄亲切的对赵泽说道:“沛霆,此番大捷,我还听说了,朝议准备封你为伯,准备在你献俘的时候宣布……”

    “封伯?”

    “真的?”

    焦源薄话还没说完赵泽就激动着差点跳了起来。

    杨嗣昌鄙夷的瞟了他一眼道:“叫你献俘出头,你推三阻四,不愿抛头露面,说是不能名声在外,这封伯如此大事,名声少的了吗?怎么不见你推三阻四。”

    赵泽笑哈哈地说道:“军门这是两码事,怎么能视为一样,献俘只不过是一阵虚名而已,不要也罢。但是封伯这是切实利益啊、日后我子孙世袭罔替与国同休,我这样拼命抓豪格,这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有这么一天。”

    “够了,够了,好好按照我们说的办就行,日后好好为朝廷效力,封侯封公,日后都可期。”

    杨嗣昌看见他封伯的高兴劲,心中有点不耐烦了,封爵在明朝并非能够轻易得到之事,如此殊荣,竟然就落在了一个愣头青的头上,让每个人不觉心中有种酸溜溜的感觉。

    赵泽赶紧端立两人面前恭敬地说道:“末将谨听两位军门教诲。”

    杨嗣昌展了一下眉毛道:“好了废话少说,你准备一下三日之后,就打算进京献俘。”

    赵泽惊讶着张着大嘴巴道:“为何如此紧急,我这里大战刚了,死伤将士都需要抚恤,诸事如麻。一时我等实在是走不开啊!可否宽延数日。”

    杨嗣昌大声喝道:“圣上已经等不及了,所以让我们尽快进京,皇令如山岂可推三阻四,有什么商量的余地。”

    赵泽只好灰溜溜的应了一声“遵命”。

    “事情我俩已经交代清楚了,现在大战刚完,不知你这儿诸事如麻,我们各处都是一样,我们该走了。记住我交待的事情,千万不可懈怠。”

    说完杨嗣昌和焦源薄就转身而去,赵泽亲自送了他们一程,一直到离平虏十里多远的时候,才转身回去。

    赵泽前脚刚走,焦源薄就对杨嗣昌悄悄地问道:“杨大人,方才我觉得沛霆话说的没错,不得慕虚名以处实祸,献俘之后,他就会成为我大明军威的一种象征,以后办事定会处处为难。所以我觉得从长远来看,他说的并没错,为何杨大人不代替他呢?你为三镇总督此时更是当仁不让。”

    杨嗣昌叹了一口气道:“焦公你怎么还不明白,此等千载难逢的美事,若是放在二十年前,我血气方刚之时,我断然谁也不让,我之所以让与他,是因为我们已经老了,再多此虚名已经无意,不如将这些机会让给年轻人,倘若数十年,数百年之后,世人提及偏头关大捷,谁又会忘记我等这些参与之人,所以功名且让给他们年轻人吧!赵泽说的也没错,他得虚名,日后定不然如现在之般随意,但是我为什么执意要他去了,就是像借此机会给他一个虚名来约束,让他制度自己的担责,知道他身上带着大明的军威……

    焦源薄听完如醍醐灌顶一般,拍了拍自己的脑袋谦虚地说道:“你看啊!我这人老了这脑袋都像浆糊一般,越来越不管用了,如此简单道理,我却连一二也不知。”

    杨嗣昌看一眼远处愁云孤雁,自言自语地说道:“年轻人嘛!就该给一点压力他,他才知道进步。”

    送完了杨嗣昌和焦源薄之后,赵泽是春风得意马蹄疾啊!飞也一般的向着自己家而来。此时的徐氏正和玉荷一起做不久后的春衣,赵泽进门就对着徐氏高兴地大喊道:“娘刚才,杨军门和焦军门来到平虏告诉我,儿子我将被封伯,还会赴京献俘。”

    “封伯!”

    徐氏听到这个消息差点喜晕过去,手上不留意,缝衣针将自己手狠狠的扎了一下,他既然浑然不知疼,带着喜极而泣的泪眼问道:“儿的这可是真的?”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