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明治维新1-下关之战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首先燃起战火的地方是长州藩。

    长州是历史悠久的老藩,他们的藩祖是被誉为“战国第一智将”的毛利元就。

    他们家最强大的时候,曾经占了中国百分之八十的土地。

    当然,这个中国不是我们住的这个中国,而是日本中部地区,简称中国。

    元就死后,继承人是他的孙子,叫做毛利辉元,这个人总的来说一句话,心比苍天高,手比豆腐软。没什么那本事却还总想做老大。

    庆长4年(1600)的时候,日本爆发了国内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内斗战役——关原会战,由德川家康对阵石田三成,其中,石田三成所率领的西军事实上是代表当时的日本最高统治家族丰臣家的。不过,三成虽说是丰臣家的代表,但其实也就是个战场总指挥,西军的最高统帅,是毛利辉元。

    那时候请他来做西军的总大将一开始他还摆着个架子不肯来,最后石田三成承诺,一旦打败德川家康,就让毛利家成为日本第二大家族,仅次于丰臣家,这位大爷这才答应参战。

    在整场会战中,西军在战场的总人数达到将近十万人,其中,毛利本家以及毛利分家的小早川家和吉川家三家兵力就有个三四万的,但这三四万人由于毛利辉元老大的常年无能带领,在战场上不是围观就是倒戈,非但没起到正面作用,其中小早川家的小早川秀秋因为临阵背叛,倒向了德川家,最终直接导致了西军在关原战场上的失败。

    但战场失败并不意味着战役的失败,要知道,此时此刻毛利辉元自己还带了万把人驻留在大阪城内,而大阪城,则是被誉为当时“日本第一”的金汤之城,如果率众据城一战,也未必不能打败对方。

    所以,当时同在城内的大名立花宗茂,甚至辉元自己的养子毛利秀元等人都持守城决一死战的态度,可就在这关键的时刻,辉元认怂缩头了,他决定向德川家投降。

    面对前来讨饶的辉元,德川家康的态度非常明确:现在来投降?早干嘛去了?

    所以在战后,毛利家依然受到了相当大的惩罚,长州藩原本120万石的领地被削减到了30万石,一下子就穷掉了。

    从此,长州藩就恨上了幕府。

    扳着手指头算算,这仇已经两百多年了。

    虽说是因当年的辉元老大人太傻而引起的,但仇恨就是仇恨,江户幕府开幕以来,在长州藩的武士心中就有这么一个印象——是幕府破坏了我们原本美好的生活。

    倒幕的开山老祖吉田松阴,就是那地儿出来的。

    自黑船来航之后,长州主要就流行两种学说,第一叫攘夷,第二叫倒幕。

    不过,倒幕成本太高,风险太大,一旦玩过头了全国大名都跟着幕府一起来征讨那可吃不消,还不如暂时先紧跟潮流过一把攘夷的瘾来的划算,毕竟还能落下个好名声,看看人家萨摩的岛津久光,都快成全日本的超巨星偶像了。

    文久3年(1863)5月,位于下关海峡(山口县)的长州藩炮台,突然炮声大作,紧接着,就看到海面上一艘冒着烟的船狼狈的向远方逃窜,再接着,便听到了长州武士们一阵庆贺胜利的欢呼。

    那艘被打的冒了烟的船叫做篷布罗号,是一艘来自美国的商船,这天估计是开累了,正好停泊在下关海的岸边,不想莫名其妙几颗炮弹冲着自己就飞过来了,还没反应过来,几艘日本战船又围了上来,开炮的开炮,丢绳索的丢绳索,惊慌失措的美国人开足马力二话不说夺路就逃,好在机械设备比较发达,这才免去了喂鱼之灾。

    同月,一艘法国用来递送公文的邮船在从横浜开往长崎的途中,也遭到了长州藩的炮火袭击,邮船上面自备了火炮,所以一度还进行了零星的抵抗,但很快法国人就发现,这一两门的小火炮压根就不是人家几十门炮台的对手,于是船长挥舞白旗,表示投降,并且带领几名水兵下船上岸,想跟日本人交涉一下,主要目的是告诉对方,我们纯粹路过打酱油的,真的没有恶意。

    一看到船上下来人了,长州藩的武士们马上停止了开炮,纷纷端起手中的洋枪——开始放枪。

    结果是,船长受伤,水兵死了4个。

    美法两国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特别是美国,当时还处在南北战争中,南军方面也顾不上国内阶级矛盾了,直接就派出了维奥明古号军舰杀向了下关海峡。

    到了下关之后,维奥明古号就开始四处晃荡,寻找长州的船只。

    很快,就发现了长州籍军舰庚申丸,壬戊丸和癸亥丸三艘,此时此刻它们都停泊在海峡内。

    维奥明古先标准了庚申丸,一阵猛烈的炮火过后,对方被击沉。

    壬戊、癸亥两船见势不妙,立刻赶来夹攻,但又被美国舰劈头盖脑的一阵炮弹,造成了一沉一重伤的下场。

    顺便一说,这三艘军舰,是长州藩近代化海军的全部家当。

    也就是说,他们几乎所有的海上力量,被美国军舰一艘,给灭了。

    长州藩傻眼了,彻底傻眼了,攘夷攘出这种悲剧,倒还是从没有发生过的。

    敢情这外国人动起来真格,就是这么厉害啊?

    难怪幕府就算抗旨也要开国啊,娘的,确实够牛叉的。

    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法国人也到了。

    法国的行动就比较简单粗暴了,先是军舰站在炮台射程外一阵猛轰,把长州海边的炮台基本给毁了个干净之后,再派地面部队登陆,对民房进行烧抢。

    由于在此之前,长州藩的海军基本已经全灭,所以对于制海权这个玩意儿,自然也就和他们无缘了,一连数次的援军船,都被法国军舰上的大炮给打了回去。

    烧够抢够,法国人扬长而去。

    长州藩清醒过来了。

    攘夷是不能再接着攘了,再这么随便乱攘下去,那估计就得被外国人给灭藩了。

    不但不能攘,还得反过来学习人家外国人的先进技术。

    首先要学的,是军队。

    经研究发现,日本原有的那套军队制度已经跟当前的国际形势完全脱节了,所以藩主毛利元周决定,从外国进口先进的武器,并且改组军队,不再由单一的武士组成自己的军事力量,而是从普通的市民,农民甚至商人中选拔出合格的人才,加入军队。

    一时间,长州藩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大练兵活动,由老百姓组成的一支支军队先后冒了出来,名字也是各式各样的,比如什么应征队,八幡队,游击队之类的,这其中战斗力最强的,是一支叫做奇兵队的队伍。

    它的创建者叫高杉晋作。

    对于这个人,一般来讲认为他是什么明治维新的重要功臣,唯一可惜的就是死了早了一点之类,个人觉得其实完全没那么玄乎,其实丫就是一天性爱玩的大少爷罢了。

    他爹叫高杉小忠太,是一个年俸200石的武士,在当时这样的收入水平,类似于我们今天索尼,三菱这样公司的部门经理,应该来说是属于有钱人了。

    而且晋作还是个独子,所以从小就受到了家庭的宠爱和良好的教育,也养成了一副少爷做派。

    18岁的时候,他进入了吉田松阴的私立学校,同时也是整个学校里唯一一名有钱人家的子弟——因为松阴一直致力于平民教育,他的学校的定位一开始是主要收下级武士的孩子,可搞到最后就慢慢的变极端了,一旦知道是有钱人,便立刻拒之门外。而之所以会收下高杉,纯粹是出于一个人的极力推荐。

    此人名叫桂小五郎,后来改名木户孝允。

    然而,一年多后,校长松阴就被抓了起来,这学自然也就上不成了,此时的高杉开始四处游历,这是好听的说法,说得直白一点,就是到处晃荡然后烧家里的钱。

    文久2年(1862),高杉24岁,被藩里公派出国考察,地点是清国,也就是我们中国。

    原本的路线是从江户坐船出发然后到长崎,再由长崎过海出国。

    当时的出国考察说是说公派,但其实还是相当自由的,是由上头给每个考察组成员一笔旅费,让你自己坐船,自己出国,自己在国外的土地上乱溜达,一切费用都从那笔旅费里扣。

    高杉拿到钱之后,是一路走一路玩。才刚到长崎,还没出日本,钱就一分不剩了。

    好在随行的人多,里面朋友也多,大家东拼西凑再找了几个诸如被人劫道了没钱了之类的借口跟长州藩藩主毛利元周又解释又掩饰的,总算是又给他搞到了一笔钱,这次晋作老实了,不敢乱花了,乖乖的跟着大部队坐船来到了中国上海。

    也算他小子运气好,一到了上海就看着了热闹,那时候恰逢天平天国搞起义,上海也发起了小刀会,在目睹了起义军和清军以及外国援军的抗衡之后,晋作被震撼了,他觉得如果日本若是再这样继续下去,估计也就是第二个清王朝了——受到原有政权和外来侵略者的双重压迫,最终让国民变得苦不堪言。

    当然,感慨归感慨,让人大跌眼镜的事儿还是要继续做的。

    在回国的前戏,晋作不知道从哪儿找到了荷兰的海军方面负责人,然后擅自订购了一艘军舰,价值为2万两黄金。

    签的是毛利元周的名字。

    消息一传回去,全长州轰动了,轰动完之后,几个家老立刻去找荷兰人退单,好说歹说才算是将这事儿给摆平了。

    为此,高杉大少爷还相当的不满意,觉得自己好不容易为长州的近代化做了些贡献,居然还被这帮老头子给抹杀了。

    军舰虽说没买成,但毛利元周还是同意让晋作在藩内搞起了军政改革,之前说的奇兵队也就是这么建立起来的。

    就在长州藩如火如荼的搞起了改革准备走进新时代的时候,西南那边又出事儿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