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寡妇奋斗史-第九章:买买买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接下来的几天,白天谭宁月带着小柔和小安去麦地里拔草。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不仅小麦的长势喜人,连杂草都生机勃勃地招摇起来。

    一簇一簇青青的播娘蒿,黄黄绿绿的猫儿眼草,开小白花的猪殃殃,长着圆圆花朵的刺儿菜等等,各种野花杂草都抢着和麦苗争夺养分。如果不及时除草,杂草一旦泛滥,就会影响麦苗的生长。

    古代又没有除草剂,麦垄很窄不方便用锄头,只能拿着铲子轻轻地把杂草铲去。有的杂草细细长长,不容易和麦子区分,而且贴着麦子长,这时候只能用手把它们拔掉。

    谭宁月带着小柔和小安,每天一大早就去地里,中午回来吃饭休息一会儿,下午接着干。除草这个活本身不累,只是比较繁琐,而且要一直弯腰,谭宁月第一天干下来的时候腰很疼,但过了两天就适应了。

    小柔和小安反倒比谭宁月轻松,他们个子矮也麻利,干得比谭宁月还快。

    村子不太大,地也不多,谭宁月家里只有五亩地。连着干了几天,终于把这五亩地的草都除完了。

    这次除草比较关键,因为不能让杂草把麦子压住,除完草以后,麦子很快就会长起来,那时候就不用害怕杂草了,不过还是要再除一遍草。

    除完草,地里暂时没有别的活,谭宁月带着小柔,又制作了更多的布艺产品。这次除了小包,还缝制了一些小饰品和小玩偶,比如小狗小兔子,布里面塞了棉花,又蓬松又可爱。

    谭宁月带着小柔和小安一起去集上,还去了上次卖东西的地方,谭宁月一到那里,就有两个姑娘认出了她,马上围了过来。她们又吸引了很多姑娘,大家很有兴趣地翻看谭宁月带来的东西。

    其实要说精细和贵重程度,这些布艺手工是远比不上古代那些优美的刺绣的,但是它们胜在新奇有趣,比那些司空见惯规规矩矩的荷包锦囊什么的更吸引人。

    她们看了一会儿,便纷纷掏钱购买,林家镇本就富裕,镇上的人家多是开着店铺做些买卖,手里不缺钱,年轻爱俏的姑娘们更是舍得花钱。谭宁月本着薄利多销打下口碑的原则,价钱定的也很合适。

    小柔看到她们做的东西这么受欢迎,喜出望外,马上开心地帮着递东西数钱。

    半天功夫,虽然这次带的东西是上次的两倍,但还是销售一空。铜板和碎银子陆陆续续地递到谭宁月的手中,谭宁月都仔细地放入她自己缝制的钱包中。最后,看着鼓鼓的钱包,谭宁月心里非常有成就感,比在现代时领到第一个月的工资还高兴。毕竟发工资只是一条短信和一个数字,而这可是拿在手里沉甸甸的钱啊!

    小柔和小安也一脸兴奋地望着谭宁月手上的钱包,谭宁月把钱包递到小柔说上,说:“来,你也掂掂,这是咱们今天赚的钱。”

    小柔一脸开心地双手拿着晃了几下,说:“太好了,我们有钱了!”又让小安掂了掂。

    小安把钱包递给谭宁月,谭宁月接过去小心地放好,一手拎起空篮子,一手拉着小安,说:“走,咱们去下馆子。”

    小柔虽然很开心,还是说:“嫂子,咱们还是回家吃吧,别浪费钱了。”

    谭宁月说:“浪费什么呀,吃的是心情。马上就中午了,先吃饱再说。吃完饭还得办事呢。”

    谭宁月带着两人去了一家饭庄,饭庄不太大,但看起来很干净,卖些面食和酒菜,是个实惠的地方。

    谭宁月点了他们的两个招牌菜,又要了三碗面。等饭菜都端上来,谭宁月先试了试面的味道和口感,中规中矩,有许多可以改进的地方。又尝了尝菜,火候还行,不过调料上如果多花点心思,效果会更好。

    现在正是饭点,饭庄的位置也比较好,屋子里坐的满满的。谭宁月观察众人,发现大家都吃得很开心,应该是觉得饭菜不错。谭宁月心里有了谱,对于自己的计划更有信心了。

    在外面吃饭跟自己做相比,本就有轻松的感觉,何况这是他们用自己赚的钱第一次在外面吃,更是有满足感。三人开开心心地把饭吃完,连一片菜叶子都没剩下,他们摸着饱饱的肚子,对视一眼,都笑了起来。

    谭宁月付了钱,走出饭庄,小柔问:“嫂子,还有什么事要做?”

    谭宁月说:“咱们去买东西。”

    先去买了些菠菜种子和辣椒种子,回去就能撒到菜园里种上,春天正是吃菠菜的时候。在调料铺子里打了酱油和醋,买了一点油,又买了些调料和干辣椒、生姜、大蒜。除了用来调味,还可以把蒜瓣在水里泡发芽之后种到土里长成蒜苗。以后可以做蒜苗炒肉,美味又下饭。

    谭宁月寻思着有了这些,起码做菜就有味了,还缺什么以后再慢慢添置。

    带着这些,又去买了碗盘。古代用的是瓷碗,谭宁月买不起那些精致的细瓷碗,就挑了四对做工还不错的粗瓷碗和四对盘子,她觉得家里不会来多少客人,这些就足够他们用了。又买了一把竹筷子,和几个刷碗用的丝瓜。

    谭宁月把碗和盘子用干草小心地包起来放在篮子里自己提着,让小柔提着酱油和醋,小安拿着其它的东西,三人慢慢地往回走。

    回到家,谭宁月把酱油、醋和调料等拿到厨房,各安置在合适的地方。一时间,原本很空的厨房显得丰富了不少,变得像一个厨房的样子了。又烧了热水,把新的碗盘和筷子放在锅里煮了两次,把旧的换掉。新物品新气象,人看了心情也舒爽。

    收拾好厨房里的事情之后。三人拿上种子,走到翻过土的菜园里。谭宁月划好种菠菜和辣椒的地方,和小柔一起把种子仔细均匀的撒到土里埋上。谭宁月又去村里的井里打了水,小安负责浇水。

    古代不仅没有自来水,家里也没有井,只在村头打了一口井。幸好离谭宁月家并不太远,有时候谭宁月去挑水,有时候小柔去,连小安都在她们不知道的时候出去半桶半桶的往家挑。谭宁月觉得,虽然生活有不方便的地方,但只要一家人齐心协力和和气气地过日子,就没什么可计较的。

    自从洒下种子之后,小安每天都要跑过去看好几次,念叨着怎么还不发芽还不发芽啊。他一有空就想去浇水,谭宁月哭笑不得地阻止了他好几次,跟他说再浇水就要把种子给淹死了他才罢休。

    几天过去,小安终于兴奋地跑过来说:“嫂子,姐姐,长出来了,长出来了!”谭宁月和小柔便放下手中的活计,也去菜园里看,稚嫩的菜苗在阳光下非常可爱,谭宁月笑着说:“过些天我给你们做菠菜汤、凉拌菠菜、菠菜炒鸡蛋,对了,该买小鸡了。小鸡一时也不能下蛋,下次从集上买点鸡蛋先吃着。”

    又赶集卖了两次手工活,买了鸡蛋,又买了小鸡和小羊羔,开始比以前更加热闹忙碌了。现在野草长得很旺,每天给小羊割草吃就行了。小鸡也能吃一点切碎的青草,但还是要吃点小米等粮食。

    谭宁月和小柔小心地照顾,小鸡和小羊都开始长大,变得健壮起来,他们才开始放心。

    这期间,周氏和王氏来过几次,不管是软磨还是硬泡,说来说去,还是劝谭宁月改嫁。不管她们怎么说,谭宁月只是淡淡地听着,就是不答应改嫁,周氏已经有点急躁了,王氏还能沉得住气。

    谭宁月不理会她们,她现在劲头满满,一心一意地做自己的事,老娘忙着努力奋斗脱贫致富呢,没空搭理你们。

    再过几天就是小柔的十二岁生日,以后就是大姑娘了,谭宁月在卖完了手工活之后,特地带着小柔去了布庄,让她挑了喜欢的花色,准备拿到裁缝铺里给她做一身新衣服。

    谭宁月看着小安,有些歉意地说:“小安,等嫂子再赚些钱,就给你也做新衣服。”

    小安说:“我不要,有钱了先给嫂子买。”

    谭宁月揉揉他的脑袋,说:“好,到时候咱们一起买新衣服穿。”

    到小柔生日这天,谭宁月让她把新衣服穿上。做了鸡蛋面,炒了一盘肉,还买了一条鱼红烧了,又炒了两个青菜,把菜都端上桌,三人围着桌子坐下。

    小柔一直看着谭宁月为她忙活,此时面对丰盛的饭菜,感动地看着谭宁月说:“嫂子,谢谢你。”

    谭宁月说:“一家人客气什么,来,祝小柔生日快乐天天快乐。没有酒,咱们就一起干一口汤吧。”

    三人笑着端起汤碗碰了碰,一人喝了一大口汤,开始吃饭。

    吃完了饭,谭宁月说:“今天不让你干活,你去找你的小姐妹玩吧,别晚了吃饭就行。”

    正好也不忙,小柔就开开心心地出去了,谭宁月拿出手工活开始缝制。

    过了半天,小柔回来了,她低着头,走地很快,样子有些不自然。

    虽然她极力掩饰,谭宁月一眼就发现她哭过了,而且新衣服上有土印子,衣襟上还裂了一道口子。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