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带小柔和小安去赶集的时候,谭宁月就发现小安其实是想去学堂的。小安已经八岁了,正是该去学堂的年纪,谭宁月也支持孩子们读书,要不是学堂里只收女学生,就算小柔年纪大了一点,谭宁月也想把她也送去。
可惜当时连温饱都是个问题,谭宁月只能先记在心里。现在手里攒了一些钱,足够准备送给先生的束脩以及买笔墨纸砚等文具,因此,谭宁月便决定不再耽搁。
一大早,谭宁月便带着小安去了镇上。谭宁月早就把学堂的情况打听清楚了,镇上最好的学堂是李先生开的。学堂开在就开在李先生家的前院里,李先生出身书香世家,他学识渊博淡泊名利,非常受学生们的欢迎。而且他教过的学生,无论选择什么路,绝大多数都走得很出色。
谭宁月知道这些很开心,能让小安跟着李先生读书她就放心了。但李先生收学生有自己的规矩,每一个学生都要亲自面试,若不能得到他的肯定,送再多的东西李先生都不会收。
因此,在谭宁月告诉小安自己准备让他跟着李先生读书时,小安先是不可置信又惊喜,后来却有点担心了。不过,谭宁月倒是很有信心,真正的贤者是不会拒绝良才的,谭宁月对小安很有信心。
学堂还没有正式开学,谭宁月带着东西,和小安去了后巷,请李先生家的佣人通报了。
佣人请他们去客厅等候,谭宁月打量几眼,见地方虽宽敞,但装饰清雅,毫不奢华,正符合读书人的气度。
刚喝两口茶,一位年过半百头发白了不少但精神矍铄的老人走了进来。
谭宁月和小安忙起身行礼,李先生随和地笑着说:“不用拘束,坐下说话。”
等李先生入了座,谭宁月和小安也坐下。李先生打量了一下小安,先问了些家里的基本情况。在得知小安父母双亡又失去兄长,和长嫂相依为命之后,李先生暗暗点头。不只为了这个坚强朴实的孩子,也为了在如此境地还能送孩子来读书的长嫂。
家境虽不好,人却依然有追求有坚持,受了这样的熏陶,孩子自然不会差。
李先生又问:“你想不想读书?”
小安点头,说:“想。”
李先生,说:“那么,你为什么要读书,是为了将来做官,还是赚钱?”
小安说:“我没想过做官、赚钱,我只是想识字想看书,嫂子告诉我读书是为了明理,因为读书会让自己开心,所以要读书。”
李先生微笑着点点头,看看小安,又看看谭宁月,说:“后天开学,莫误了时辰。”
小安松了口气,非常开心地谢了先生,谭宁月赶紧把放在旁边的束脩送上,谢过了先生,两人离开。
出门之后,小安忍不住雀跃起来,谭宁月看着两眼放光的小安,说:“这才是开始呢,小心以后背不完书、写不完作业,先生赏你板子吃。”
小安肯定地说:“不会,我一定把什么都做好,不让先生生气,也不让嫂子生气。”
谭宁月说:“嗯,孺子可教,走,去买东西。”
小安问:“买什么?”
谭宁月揉揉他的脑袋说:“看你,只顾着高兴了,开学了得有纸笔才能写字呢,我带你去买文房四宝。”
小安有点担心:“嫂子,咱们钱还够吗?”
谭宁月说:“够,这些钱我早就留出来了,不影响别的。”有句话说得好,再穷不能穷教育啊,先解决了教育问题,再讲其他的。
两人去了卖文房四宝的书斋,进了门,正看见江新站在一个书架前,拿着一本书翻看。
谭宁月便上前几步打了招呼,江新问:“来买什么?”
谭宁月拍一下小安,说:“小安后天就要去跟着李先生读书了,过来给他买文房四宝。”
谭宁月觉得现在自己的感觉就像那些跟人炫耀我孩子考上了什么什么大学的大妈一样。
江新看看谭宁月暗暗欢喜的样子,又看看在一旁乖巧的小安,笑了笑,说:“那很好,恭喜了。”
谭宁月道了谢,江新说:“我帮你们选吧。”
谭宁月立刻开心地答应了,她对这些没有研究,有人帮忙正好。
书斋老板刚才准备过来招呼谭宁月,见江新和谭宁月说话,便没有走上前。
这时候老板听见江新的话,说:“这个人啊,整天在我这里拿书看不给钱就算了,还挡我的财路,真是一点好处都没有。”
话虽是抱怨的话,语气却是带笑的,老板三十出头的年纪,长得粗犷威武,看来跟江新很熟的样子。
江新一边挑选,一边淡淡地说:“我不是说过,你什么时候去医馆看病,我都免费给你治,是你自己不去的。”
老板说:“呸呸呸,你少咒我,我体壮如牛力大如山,一口气活到一百岁,绝不光顾你的破医馆。”
江新说:“你不去光顾是你的事,我却要来光顾你的。”
老板说:“你要来就来吧,可是你也给点钱啊。”
江新向谭宁月说:“你看这人,张口闭口都是钱,就算整天被书香熏着也掩盖不住身上的铜臭。”
江新一向话不多,能跟这个老板调侃几句,可见跟老板关系真的不一般。
谭宁月笑笑,说:“可能是书香只染到了皮肤上,没进到骨子里吧。”
江新笑一下,说:“说得不错。”
老板见一向很少跟女人接近的江新对谭宁月挺亲切,不由多看了谭宁月两眼。
选好了东西,谭宁月去付钱,老板说了价钱,比谭宁月预想的低很多。谭宁月有点不好意思,跟老板说:“老板,您该留就留啊,别不好意思。”
老板手一摆,说:“有啥不好意思的,我是要跟你们学着多点书香少点铜臭呢。”
江新说:“知错能改很好,你成全他吧。”
于是,谭宁月付了钱,谢过老板和江新,带着小安离开了。
谭宁月走后,老板立刻凑到江新身边,贼兮兮地说:“不寻常啊不寻常。”
江新说:“什么?”
老板说:“你竟然对这个女人摆出那么和蔼可亲的嘴脸,而且还是个小媳妇,我说你平时怎么都不理那些大姑娘呢,原来你有喜欢人妻的特殊爱好!我跟你说挖人家的墙角可不好啊。”
江新白他一眼,把书拿上,一声不吭地走了。
留下老板托着下巴在那里念叨:“人妻啊人妻……”
小安要去上学堂是好事,又因为得到江新的帮忙,买笔墨纸砚省了些钱,谭宁月决定去买肉回来庆祝。
买了肉和一些吃食,谭宁月带着小安回去,事情办得顺利,两人都很轻松,不一会儿就回到了家。
小柔在家等着,一会儿觉得自己的弟弟肯定没问题,一会儿又害怕先生规矩多选不上弟弟,一个人在那纠结得不行。
听见敲门声时,小柔赶紧过去开门,连声问:“怎么样,怎么样,先生收小安了吗?”
谭宁月把手里的肉晃了晃,说:“这是用来庆祝的。”
小安也晃晃手里的文具,说:“嫂子刚买的,后天就该用了。”
小柔放了心,帮着接过东西,说:“太好了,弟弟,你以后一定要争气啊。”
小安点头。谭宁月却没多说,虽然对他们来说上学不容易,但她对小安却没有什么要求。读书,不是只有出了让别人认可的成绩才算成功才算有意义。读书没有什么成功和失败,只要自己喜欢读书,就是成功的,就是有意义的。
吃了午饭,小柔去洗碗,谭宁月开始给小安缝书包。
谭宁月问:“小安,你想要个什么样的书包?”
小安说:“什么样的都行,嗯,要一个能多装书的吧。”
谭宁月说:“那还不简单,比一般的书包做得大一点就行了。”
谭宁月给小安做了一个样式朴素稍大一点的书包,以后就让他陪着小安上学下学,陪着小安一点点把知识装进脑海。
小柔也过来看小安的文具和书包,谭宁月问:“小柔,你也想识字吗?”
小柔说:“哎,我都这么大了,而且女孩又不能去学堂。”
谭宁月拿出另一份文具,递给小柔,说:“这是你的。”
小柔惊奇地问:“嫂子,你给我这些干什么,都给小安留着用吧。”
谭宁月说:“你不能去学堂,但依然有法子识字读书,小安每天回来可以把他学的东西教给你,我也可以教你。”
小柔感激地接过来,说:“谢谢嫂子,我……”
小柔红了眼眶,她没想到谭宁月还想着自己,原本只是偷偷地在心里羡慕小安,现在却能如愿以偿,真的太开心了。
谭宁月说:“谢什么,应该的,很快大家就都是文化人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