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嘟》第二季-盗墓(上)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老山汉墓的奇葩发掘

    一般认为河南地区盗墓贼多,安徽、四川也有。堂堂的北京市,上哪找盗墓贼去?

    北京有没有大型汉墓?有。一九七几年,北京的大葆台汉墓,也是被偶然发现的。大葆台汉墓是个被盗掘过的汉墓,还出土了几千件文物。可见汉墓一旦出现,东西会非常多。但从那以后,北京是不停地建设,越来越大。

    北京有一个埋死人的地方,叫八宝山。你肯定不能去那儿盗墓,因为埋的都是1949年以后死的人。八宝这名字本来跟死亡没什么关系,可今天一说八宝山,那就跟死亡直接挂上钩了。八宝山旁边有一座山叫老山,专业考古人士专门做过勘察,认为那儿肯定没有汉墓。

    1999年,俩年轻人来到八宝山。他们手搭凉棚,看见一大墓,说没事把它挖了吧。这俩人昼伏夜出,大概挖了二十来天。挖出来的土就堆在墓旁。他们把土堆一个坟堆那么高,再换一个地方堆,为什么?因为再往上堆就比较费劲,有的是地,就把土倒在别处。二十来天下来,坟堆就一个接一个连成一片。赶上俩老太太早上锻炼,遛弯遛大发了就遛到那去了,一看说这怎么都是一个个新坟堆?老太太赶紧跑到派出所报案。警察就跟着老太太返回来了。返回来一看,说这些堆都是新土啊,拿着这个棍杵一杵都是塇的,不大像埋过人。正纳闷呢,这俩兄弟从地底下钻出来了,一下子钻警察跟前。警察看着他们俩说,你们俩干吗呢?这俩人就直接撂了,说我们俩盗墓呢。这俩人离主墓室只差六十公分。

    我见过这俩人,还给他们求过情。我说这俩人啥事没干成,能不能将来将功折过,替国家勘察?又不给工资又不买设备,手搭凉棚就把所有事都给解决了,替国家省钱啊。考古所说好,中央台说他们赶紧想办法直播。等到2000年老山汉墓最后挖掘的时候,是中央电视台直播的,只不过那个年月,只有特别酷爱文物的人才看这场直播。

    盗墓、考据与中西考古的区别

    考古跟盗墓的区别,在于它的专业化。盗墓人是没有道德的,进去就是奔着东西去,一定是找值钱的东西拿,拿了变钱,什么都不管。但考古工作者不这么认为。中国人认为的考古,跟西方人认为的考古在过去是两个概念。今天说的考古学,是西方人带给我们的一个全新概念,但中国人很早以前就有自己的考古学。我们考古学的鼻祖叫吕大临,北宋时期的一位陕西人,著作叫《考古图》;与他同时代的人,欧阳修有《集古录》;稍微后一点,有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著有《金石录》。

    当时的考古学,按今天的话说叫考据学,跟西方科学意义的考古有很大距离。中国的考古学,是用甲证乙,用乙证丙,用丙证丁,用考据的方法,以孤证不证的态度,研究文物,认定其年代和功能。西方考古学以出土为准,就是挖地下的东西,不管是谁的,挖掘出来以后,经过科学分析,或者有当时埋葬的准确记录。中国的墓葬里很多有墓志,把墓主的生平说得清清楚楚,就知道了这个时期文物的标准。文物是标形学,历朝历代都有墓葬,只要从墓葬出土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一个标准,我们参照这个标准,就很容易判断出另外一个年代的历史状态。

    真正现代意义的考古也就一百来年,最初都是英国人和美国人干的。一百年前,他们成立了考古队,去两河流域考古。当时欧洲强国组织的科学考古队,都是到别人的地界上去挖,挖完了就把人家的东西分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有一个展览,展示的是距今五千年的苏美尔文明,那些从乌尔墓里发掘到的东西,令人震惊。我每次站在那珠子面前,怎么也不能想象它是五千年前的东西。

    如果站在一个高层次的角度去看挖掘墓,不管你是盗墓还是文物发掘,我想埋藏的人,就是墓主人肯定是不高兴的,对不对?你挖他的墓,他本人肯定是不乐意的。中国历史上由于有厚葬的传统,就是不惜成本,把大量好东西埋到地底下,导致后人觊觎底下这笔财富,有机会就一定要去挖,因为确实能挖出价值连城的东西。

    妇好墓与曾侯乙墓

    1949年以来,有几个著名的墓葬,是用科学意义的考古把它挖开的。比如妇好墓,开挖时间正好是“文化大革命”结束的1976年。

    早在民国初年,安阳小屯就有大量文物出现。在器皿、青铜、玉器之外,最重要的是发现了甲骨文。在认知甲骨文之前,人们认为中国文字到金文为止了,再往前就找不着了。

    北京琉璃厂是一个商贾云集之地,有很多人最初把所谓的“龙骨”当中药卖到药铺,后来发现上面刻有符号。当时并不认为它是文字。汉字之所以优美,除了有硬笔划,如横和竖,还有软笔划,如撇和捺。撇和捺是弧线,但甲骨文中没有,因为是刀刻的,笔画都是直的。后来,学者王懿荣、罗振玉、刘铁云(刘鹗,《老残游记》作者)等人发现,甲骨上的刻痕就是一种文字。刘铁云当年买了很多甲骨,他著有一本书叫《铁云藏龟》,龟就是甲骨,有的刻在龟板上,有的刻在骨头上。

    1976年,人们在小屯村西北平整土地时,偶然发现了妇好墓。妇好墓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座殷商时期未被盗掘的墓,出土的文物数量惊人。

    妇好是武丁的妻子,她是原配。武丁有多少个妻子呢?六十多个。这个墓葬里出土了很多重要的文物。由于是科学挖掘,数量精确到个位,出土了一千九百二十八件。里头所有的东西,都是那个时期的文化代表,而且达到了极高的水准。

    未被盗掘的大墓还有湖北出土的曾侯乙墓。曾侯乙墓出土的时间,比妇好墓晚两年。看当时出土的纪录片,情景非常壮观,水很深,当青铜器从水中捞出来的时候,我看着非常激动。在曾侯乙墓出土活环玉器之前,所有人都认为活环工艺是清代才有的,认为这种工艺是清代乾隆之后的淫巧之作。但是在春秋晚期战国早期,居然就有如此完备的活环。我印象中是十六块能衔接在一起的玉器。这是让文物界震惊的文物。记得有一年,和朋友去湖北省博物馆看这个展览,金杯、金勺、玉器、青铜器,每件都是精美至极。今天也不能完整地解释曾侯乙墓出土的这批文物,但不妨碍后人对它的深度研究。

    在春秋之前,所有的墓葬本身都没有防盗意识。我们看妇好墓和曾侯乙墓,都没有一点防备之心。盗墓成风,很大程度都是战国以后,尤其到了汉代以后,盗墓就变成一个职业了。在这之前人是有约束的,《周礼》对人的约束是非常大的。

    过去说某个人干坏事,最坏的事是掘人家祖坟,盗墓是为人所不齿的勾当。

    厚葬文化与考古

    盗掘最疯狂的时候,一定是社会秩序最乱的时候。整个社会失控,很多人就会盯住地下这份财产。这份财产本应是全民共有的财产。

    汉墓十墓九空,因为汉墓是封土的。封土是什么意思?就是堆一坟堆,你堆一坟堆你就有标志物,有了标志物,你再有防盗措施,也会被人盯死。

    由于每个墓葬的葬制不同,地理环境不同,也由于盗墓贼的身份不同,大部分被盗掘的墓中,都会有残留文物。大葆台汉墓中竟然残留了三千多件文物。老山汉墓挖开以后基本上空空如也,让所有人大失所望。

    讲考古,本意是希望今天的人知道古代人的成就,因为古代没有今天这么好的记录手段。我们很难查到古代关于当时的文化以及科学成就的记录,古代著作言简意赅,需要今天的人去解释,所以提倡科学意义的考古,是让我们知道自己的过去。我们当然想知道老祖宗的过去,但是我们想过未来的人吗?比如二百年以后的中国人,比如五百年以后的中国人,比如一千年以后的中国人,他们怎么看待我们今天的考古呢?也许那时候有更好的手段,比如现在可以想见的,打一个洞进去,只需要一个高清的摄像,把墓葬里头所有的东西都看到了,出来全息复原,不破坏历史状况。

    古人下葬的时候埋进了很多东西,这些东西有意无意地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信息。这些信息对我们去破译他生前的生活,破译历史上的标高,是有极大帮助的。

    这是一个钩形的东西。首先可以猜出来,它中间穿过去的东西应该是个硬物,换句话说,有可能是一根木头,而不是一根绳。从壁孔就可以做出这个判断。第二,从它的形象来看,它一定要钩住一个东西,显然不是兵器。前面有一个兽头,这个头肯定不是龙,但它的身子有龙身的感觉,瘦长,蟒身。

    年份大约在春秋时期,它身上的这种绞丝状的纹理,跟当时的很多玉器非常接近。

    这个只能定名于钩,它有可能是一个车饰,在车上用的。今天,生活非常方便,导致我们对生活中的很多细节浑然不觉。古人对生活中的任何一个方面,感受都会比我们强烈。比如,古人出门时最愿意拿一根绳子,有一根绳子就能解决很多问题。

    这个钩是干什么的呢?我查了很多书也说不清楚,也很少有这类东西,我只是觉得这个形状非常美。从态势上讲,它应该是以这样的一个姿态呈现,就是中间有一根硬杆。

    老说“史海钩沉”,我们当然希望有这样一个钩,能把历史上所有我们不明白的东西,都钩出来让大家看一看,但实际上我们能力非常有限,连这样一个钩的本来功能都说不清楚,怎么能够史海钩沉呢?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