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天下:第四野战军征战纪实-轻取广州城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余汉谋东拼西凑了十五万人马守广州。邓华准备打硬仗,结果扑了个空。陈赓笑道:“这跟老虎赶鸡一样,真没意思。”广州也呆不住了,李宗仁匆匆飞重庆。

    8月24日,国民党国防部给广州绥署主任余汉谋下了一道命令,要他纠集广东所有兵力,巩固粤北,确保广州,并策应白崇禧作战。

    余汉谋翻出家底看一看,存货还有不少,大约可以支撑一段时间。这时候,他手下还有正规军三个兵团、十个军、二十八个师,听起来还挺能唬人。这些部队是标标准准的杂牌,有福州逃来的胡琏的12兵团六个师,有江西逃来的方天指挥的12兵团四个师,有刘安琪的21兵团六个师,有陈济棠指挥的60、63两个军,加上余汉谋嫡系39、109军,再加上一些杂牌部队,总兵力还能凑够十五万。

    十五万,人数不算少,可大都是败军将士,士气不高,战力不强。加上广州国民党政府又要撑面子,把这十五万人分布在广东大片土地上,这点兵就又显得势单力薄了。

    这些部队究竟能支撑多久呢?别说余汉谋没数,恐怕蒋介石也没数。余汉谋想着北面还有白崇禧挡着,也就把调子唱得很高。

    9月9日,中共中央军委在给四野和二野一部的作战指示中已明确指出:

    “无论湘南之敌被歼与否,白崇禧将要令其主力退至广西,背靠云、贵,面向广西北部和东部,与我相持。如广东问题不能早日解决,迅速地歼灭白匪,解放广西则不可能。为此,陈赓、邓华两兵团应于湘南战役开始后,即向广东进军。第一步进至曲江、翁源之线,然后视情况攻夺广州。我陈、邓两兵团应争取在10月下半月占领广州,保证年底能修复粤汉铁路。陈赓兵团预计于11月份深入广西,配合四野主力寻找白匪作战。”

    两天后,四野根据军委意图下达作战计划。

    陈赓三个军、邓华两个军、两广纵队,林平纵队等二十二万人,由第二野战军第4兵团司令员陈赓统一指挥,与湘南作战同时,开始向广东进军。

    又过两天,东线兵团召开了由叶剑英、陈赓主持的作战会议,作出如下作战方案:全线部队争取9月下旬赶到粤赣边境集结,然后分三路进军。4兵团为右路,第一步取曲江,尔后以一部主力直插三水,断广州之敌西逃之路,主力沿粤汉路南下。15兵团为中路,以一部主力迂回英德,协同4兵团作战,兵团主力直插广州。两广纵队及林平纵队为左路,负责切断广州与潮州、汕头间的联系,协同中路取广州。

    至此,广东战役一切准备就绪。

    9月24日,15军打下南雄后,兵团主力在南雄等地隐蔽集结。预定10月9日从东西南三面围攻曲江,取曲江后,14军南进三水,断敌西逃之路,兵团主力直取英德。43军先取翁源,尔后出一个师助4兵团取英德。尔后包围广州。

    10月2日,14军奔俘泉,13军奔曲江东北地区,15军西进。43、44军以广州为目标攻击前进。左路军开始向广州与汕头运动。

    余汉谋一看共军来势凶猛,似受军阀本性的驱使,首先想到的也是自己的嫡系。他急忙把自己的39军南调英德地区集结,仅留一个63军在曲江地区。好像他也感觉到这么做有点像一个后爹一样,对63军不公,又对63军下一道命令,要他们沿粤汉路节节抵抗,沿途破坏交通。

    这无疑等于说:“你们也可以伺机逃命,后爹决不追究。”

    10月6日,4兵团14军占了乐昌,13军占了仁化,43军逼近翁源。

    63军军长刘栋才看一看地图,北面、东面共军离自己只有六七十公里,心一想:此时不走,更待何时。他当即下令弃城南逃。

    6日夜,13军占领粤北重镇曲江。

    此消息传到4兵团司令部,陈赓司令员笑道:“这跟老虎赶鸡一样,真没意思。”

    本来还准备从三面包围曲江,打一个硬仗,把胳膊都抡圆了,谁知一拳打在一团空气里,实在没意思。

    余汉谋一听到这个消息,真是有苦难言。照此下去,还防守个屁。反正蒋委员长已躲到台湾隔海观虎斗去了,广州又有李代总统坐镇,出了问题与自己无关。自己的本钱可不能这么快就掏出来送给人家,他下令英德地区的部队积极收缩,准备撤向广州。

    自8日起,陈赓开始改变作战方针。既然是老虎入了鸡群,还犹豫什么,大踏步南进就是了。

    13军暂留曲江,14军、15军直逼英德。43、44军也朝广州进行强行军。

    此时正逢连日的滂沱大雨,道路泥泞不堪,部队吃不到热饭,因为没有干柴生火,又睡不好觉,就在这种情况下,士气一点都没减,各部队每天都要向前推进一百华里以上。9日晨,15军先头部队已逼近英德了。

    李宗仁一见这种情况,急得抓耳挠腮,他万万没想到,这两道防线竟这么不堪一击。

    他抓起电话要通了余汉谋,发了一通脾气,最后说:“你要再不放一枪,就别怪我要换别人指挥了。”他知道自己的桂系主力在衡宝间处境也不妙,因此也没说要余汉谋学习他们桂系。

    余汉谋也为共军的推进速度吃惊,照此下去,恐怕前脚伸进广州,后脚就被解放军拖在城外斩断了,布防都来不及,就是逃命也不是这种逃法,最少也应该抵抗它一家伙,掩护主力早两天进广州城。想到这里,他下令39军两个师与50军两个师,在广州以北一百公里的正面,组织一道防线,真枪真刀干它一下。

    这个布置正中南下解放军下怀。一两天听不见一声枪响,干部、战士早憋坏了。陈赓当即下令全线突击。

    9日晚,15军夺占英德车站,10日突破敌防御右翼,守敌91师仓惶南逃。

    10日,43军先头部队127师,以一天一夜八十公里的急行军奔袭佛岗。11日拂晓,守敌307团还在睡梦中,已被包围。

    这时,团长正在三姨太床上,一见副官,劈头盖脸骂道:“什么共军,不是做梦吧,共军还在英德、翁源,离这儿还有一百多两百里呢……”话没说完,他就听到一阵枪响。他忙穿好衣服,出去布置城防。

    11日16时,127师发起总攻。19时30分,佛岗被攻破,307团被全歼。

    团长站在俘虏队伍里,看着浑身泥泞的解放军战士,感到像是在做梦。可这分明不是个梦,小楼门口自己的三姨太正扭着腰肢用一个又一个媚眼调戏一个十六七岁的共军战士。他不愿再看下去,骂一声“婊子”,低头朝院外走。

    307团被歼,敌人赖以屏障广州东北面的阻击线已彻底崩溃。

    余汉谋一看这阵势,连电报、电话都懒得打了。一切都听天由命吧。

    守敌一见这种情况,都开始自谋生路。

    13日,14军攻占清源,43军攻占花县。14日,131师攻占增城。

    至此,广州之敌从广九路东逃之路被切断。四野和二野南下大军从东、北两面逼近广州。这两方面的敌人,除109军一部逃往潮州、汕头外,其余残敌均缩回广州。

    这时,广州已经成为一座兵城。

    13日,广州之敌开始撤退,一部乘舰南逃海南岛,主力顺西江逃雷州半岛。国民党政府仓惶迁住重庆。

    14日,李宗仁交待完留守政府的工作,乘专机飞往重庆。

    这已是一年中,他第二次告别首都了。这一回,他没有了上一次的多情善感,没有在广州城上空盘旋与这个城市诀别。

    他能在重庆呆多久呢?

    毛泽东感到能做个“算命先生”,为余汉谋预测一下未来,十分惬意。故地重游,陈赓触景生情,不由得感慨万千:“江山犹如故,昔人何在哉!”

    毛泽东听说白崇禧主力被歼后,这两天对广州的战局也十分关注。10月12日上午十一点多,他起了床。坐在床边抽完一支烟,忽然想起该给陈、邓兵团提个醒了。

    已经好几天没有起草电文了,他觉得应该写得准确一些,甚至要写出一点预见性。一个月前他估计广州10月下半旬可以拿下,现在看来还提前实现了。他感到能做一个算命先生为余汉谋预测一下未来十分惬意。

    他活动活动筋骨,坐在桌前写下了一页龙飞凤舞的电文:“如敌守广州,我军可能在广州地区求得歼灭敌有生力量时,陈、邓两兵团则猛烈攻击,夺取广州。但请陈、邓注意,要以必要的力量先直出广州、梧州间,切断敌向广西的逃路,不使广州敌逃到广西去集中。如查明广州一带之敌向广西逃路,陈赓兵团应不停留地跟踪追击。”

    接到毛泽东及军委电示后,四野及东路兵团当即做出新的部署,分兵两路,一路取广州,一路插向西南堵敌退路。15兵团负责解放广州,4兵团负责截击敌人。

    邓华接到任务后,立即做出攻占广州部署。他估计敌人为了掩护广州之敌撤退和对市区施行破坏,可能会在东北郊的龙眼洞地区依托山地,以一部兵力阻我军前进,决定43军除以一部先夺取白云山、五雪岭等山头阵地外,主力沿广花公路向广州市区攻击前进。44军则分成两路,一路沿广增公路,一路沿广九铁路攻击前进。各部攻入市区后,即抢占码头和珠江铁桥,注意歼敌指挥机关。

    13日早上,蒋介石在台湾觉得该出来指手划脚一番了。桂系主力被歼大部,这已成为历史,庆幸也罢,惋惜也罢,最终总要付诸行动,那么,应该让李宗仁自动退出历史舞台了。他当即给余汉谋发了个电报,要余汉谋保持实力,逃往海南经营。

    余汉谋得到圣旨后,匆忙一布置,自己先去了湛江。刘安琪兵团开始向珠江口撤退。留下的部队负责破坏。14日下午,残敌开始纵火焚烧仓库,炸毁珠江铁桥和其他建筑物。一时间,广州又变成一座火城。

    广州地下党电台及时上报了这一消息。

    广州是广东省省会,华南第一大城市,水陆交通十分便利,不能眼睁睁看着广州成为一座废都。

    邓华司令员即下达了强行军的命令。

    128师先头部队十一个小时跑步前进了七十五公里,在广州北面黄沙车站,将未及逃走的二千余人一举歼灭。师主力接着攻入市区,44军先头,132师同时从东面攻入市内。

    14日晚9时,广州全部解放。

    两日后,4兵团陈赓司令员来广州重游故地,睹物生情,不由得感慨万端。二十五年前,他在这座城市里读完了黄埔一期课程。这座城市,留给他多少美丽的回忆呀!

    蒋校长何在?

    先云大哥在天之灵,我陈赓选择了军人最合适的方式重新回到这个城市了。

    十昼夜奔袭。103师起义。陈赓风趣地说:“师兄打赢了师弟,师弟跟着师兄走。”蒋介石用文明拐杖敲着路旁小松树,喃喃自语道:“这是天意呀!”胡琏兵团海上漂泊。

    15兵团解放广州时,4兵团由广州以西日夜兼程向南猛追,平均每天前进六十公里。

    15日22时,攻占粤桂水陆交通要冲三水市,迫敌美械装备师103师起义。

    16日,李成芳军长在西南镇设宴款待103师营以上干部。18日,陈赓司令员又在广州市可伦布大餐城宴请103师师长曾元三、副师长陈一匡、参谋长牟龙光等人。当陈赓知道陈一匡和牟龙光是黄埔校友时,风趣地说:“师兄打赢了师弟,师弟跟着师兄走。”

    17日,14军在高要以北歼敌70军军部,并俘虏了一千多人。

    15日,15军占领佛山。

    自17日开始,敌21兵团、13兵团和39军残部开始向阳江、阳春方向撤退。

    4兵团即令40、42师为右路,43、44师为左路,展开追击。

    至23日,42师攻占阳春。

    此时,逃敌已溃不成军,完全丧失了斗志,相互开枪夺路事件屡有发生。

    经过十昼夜的追赶,10月23日夜,4兵团终于将敌21兵团39、50、70、23军残部抓住。

    到25日,敌50军组织三个师突围不成时,才发觉共军主力已经赶到。

    25日黄昏,发起对被围之敌的攻击。

    战斗到26日中午,该地区四万余人全部被歼。50军、23军、70军、39军的番号从此在国民党的军队序列中已不再存在,109、32、63军也只剩下一些苟延残喘的力气了。

    蒋介石得知这些消息,用文明拐杖敲着路旁的小松树,喃喃自语道:“这是天意,这是天意,这是天意。”1925年,陈赓曾救过他的命,谁想到二十四年后的今天陈赓会这样待他。这究竟是谁之过?

    整个战役中,潮州、汕头地区的胡琏兵团因觉自身难保,始终没敢西进一步。

    观望到24日,胡琏知道大陆已无他的立足之地,他发电给蒋介石,申明自己四面楚歌的困境,请蒋委员长指示。蒋介石知道胡琏一个兵团已无战力,不如撤到台湾或海南去,就电令他从海上撤走。胡琏部当日即乘船离开大陆,漂向南海去了。

    到29日,广东战役宣告结束。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