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的秘密-第14章 皮肤透露了内心的什么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第14章

    皮肤透露了内心的什么

    生活中很多事都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心理因素始终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其影响恰恰会反映为各种身体症状。当我们与他人建立联系,当我们感到热爱或憎恨,一切有意或无意的心理变化都会有所反映,而皮肤便是这些微妙变化的显示屏——脸色通红,面色苍白,鸡皮疙瘩四起,大汗淋漓。但各种施加给皮肤的外界干预,诸如化妆、文身、穿刺,以及肉毒杆菌注射、皱纹填充、美容整形,都会改变皮肤原本的自然表述。

    在医学界,心身医学与神经科学都致力于研究可测的神经过程与难以衡量的心理活动间的联系。事实上,皮肤所呈现的各种症状往往是内心世界的直接反映,看在他人眼里,便是各种磨人的皮肤病。原本保护我们的包袱皮,此时却抖露出了一切,但谁又想这样呢?

    14.1 情绪与精神官能症

    胚胎时期,皮肤与神经组织一同形成于外胚层(Ektoderm),二者紧密联系,因此情绪便会直接反映到皮肤上,正如起鸡皮疙瘩与羞愧脸红,都是无意识的行为。神经冲动(Nervenimpuls)支配着人的感受,并不会受外界气温影响,通常当我们生气或激动,害羞或兴致勃勃时,它会使皮肤血管扩张,让人面红耳赤或仅在脸部出现红斑,而操控这一整体的神经叫作交感神经系统,属于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一部分,在应付压力、忙碌、兴奋、出汗等情形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因羞赧或着急出现的面部与脖颈红斑,在皮肤细嫩透明的年轻女性身上尤为明显。顺便说一句,在男性看来,脸红的女性楚楚可人。此外,“干坏事”被抓现行时两耳发热的感觉大家都很熟悉,不必多讲。

    我们眼睛上方的那部分大脑负责人的伦理道德感,一个人如果搞砸了什么事,该部位便会立刻做出羞愧感反应。从演化生物学的角度来看,这种被触发的脸红有着警示功能,作恶者发红滚烫的耳朵表明他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懊悔,发誓以后一定改正,并接受社会行为规范,从而保证群体间的文化一致性,否则将可能被驱逐出群。反过来说,当人们注意到这一“红色警告”时,通常会因此想过去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确定是不是有人打破了规则。

    无论真实或只是猜测,根据事情的不同情况及严重程度,当周围人看到如此明显的情绪反应时,都会对此感到理解与同情,有时他们就像当事人的一面镜子:这边儿有个人很激动,他似乎为某人的言语行为感到羞愧或恼火。

    脸红是很正常的现象,肢体劳作、运动、发热或更年期,都会使皮肤血液循环加快,酒精与一些药物也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脸部突然变红,英文中称之为“flush(脸红,指简单的生理反应)”;心理原因造成的脸红则叫作“blush”,通常是因为高兴、思维高度集中、激动兴奋、愤怒、羞愧、害怕以及性兴奋(sex flush)。

    然而对一些人来说,脸红确实是一种折磨,还可能导致一种叫作“赤面恐惧症(Erythrophobie)”的心理疾病,即对脸红这一现象本身的恐惧。由此产生的巨大心理压力,甚至导致很多患者生病,陷入生活困窘,其症状表现为头脑发热、冷汗直冒、体虚、身体不适等。此时,大量的“压力荷尔蒙”皮质醇与抗炎信使会充满血液,科学家则会对信使所处的位置与疾病感染做出比较。

    来自皮质醇永远的致意

    当人感到压力时,会分泌出“压力荷尔蒙”皮质醇,给身体带来一系列副作用——由于愤怒和压力,皮肤长出痘痘;免疫力下降,更容易导致皮肤感染。然而在紧张状态下,皮质醇可不仅仅是为了折磨人,而是会帮人处理“战斗或逃跑(Fight and flight)”

    的处境:无论是过去的祖先面对野生动物,还是我们现在面对烦人的上司、税官和邻居——只要身处压力状态下,我们精密的内分泌系统便会做出反应,增加逃生概率。对于严重的疾病与伤口、分娩,身体则会发挥其更高级的应对机制,这当然少不了自体皮质醇的功劳。肾上腺是小型的激素腺体,就像是坐落在肾脏上的小针织帽,人体每天会产生大约25毫克皮质醇,没有皮质醇人会很快死亡。在压力处境下,肾上腺会分泌“压力荷尔蒙”,包括肾上腺素(Adrenalin)、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与皮质醇(Cortisol),会让血压、血糖升高,增强血液循环,装配能量,从而更好应对潜在的逃跑或战斗状况。不过,因紧张而瘫痪的消化系统则有些拖后腿。

    长期处于压力状态对身体极为有害,会给心血管循环系统造成负担,影响心理健康,降低性欲与睾酮水平,削弱斗志。

    除了真正的危险,恐惧也让人十分紧张。很多恐惧症往往都扎根于我们的内心深处,对旁人来说有时甚至难以理解。比如前面提到的身体畸形恐惧症,很多时候发生在模样漂亮、身材匀称的人身上,他们放不下对任何真实或臆想中的身体、皮肤、毛发缺陷的执念。另一种类似(毫无来由)的疾病叫作寄生虫妄想症(Dermatozoenwahn),即对幻想中的寄生虫的恐惧。

    洁癖患者由于频繁清洗,皮肤严重耗损,变得粗糙干燥,有的人则会出现生殖器部位瘙痒。洁癖患者不仅把正常卫生范围内的事物看作肮脏的,还会强迫性地清洗身边的“不洁”之物。此外,洁癖症还包括“性洁癖”,认为性器官、性行为、性观念是不道德的。

    自我斗争

    作为皮肤医生,我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患者:他们的内心在苦苦追寻出路的同时,纠结的印迹却反映在了身体上。

    常见于女性。我的一个大学女同学当时患有“Acne excoriée des jeunes fille”

    ,意思是“年轻女性的剥脱性痤疮(aufgekratzte Akne der jungen Mädchen)”。每当我们准备考试时,她总是会像个洒满油酥碎末的蛋糕一样出现在我们面前。当你仔细观察她的皮肤时,会发现她脸上的痘痘并不是丘疹,而是抓破的、结痂了的红印。和我们很多人一样,她对此承认:“我实在无法把手从脸上拿开。”每一个小凸起、每一个毛孔都会被“耕作”一遍,导致皮肤破损。由于无休止地抓挠,这些伤口痊愈很慢,数月之后则会留下棕色斑痕,比普通丘疹的消失要花更长时间。

    这名女生由于压力过大,试图通过抓脸来疏导自己的紧张心理——并非针对周围人,而是她自己。咬甲癖(Nägelkauen)同样也属于这类压力释放行为,通常发生在年轻男孩身上。

    脱发问题属于十分棘手的皮肤病,有的可能出于神经功能紊乱,但对一些人来说,他们“脱发”涉及的却是字面含义——拉扯头发:将自己的长发从头皮上拽下,直到变秃;有时候仅限于某几个部位,于是很容易与炎症性斑秃混淆。只有仔细检查时,才会发现变秃的部位有新的健康短发长出,它们因为够短而幸免于难。这种脱发与发根发炎没有任何干系,而是一种叫作“Trichotillomanie(拔毛癖)”的自残行为,德文为“Haar-Rauszieh-Manie”。

    更让人伤心的是另一种自残行为,刀割:涉及的往往是年轻女性,她们会用锋利的刀刃割伤自己的小臂。女孩子们更容易出现自残行为或受虐癖,通常是因为女性生理结构更像是接受虐待的一方,于是男性则会利用自己对女性的吸引,而向其施加暴力,进行肉体折磨。这类型的自残行为通常都会留下明显的瘢痕,我的一些女患者不仅割伤了皮肤,甚至还切入到肌肉组织。对非心理学家或精神病医生来说都十分难以理解,为什么会有人如此残忍地伤害自己。4%~19%的青少年都有过划伤自己一次或多次的经历,其中大部分为女孩子,一些是同性恋男孩。

    当有人看到其他人的自残行为,或自己也想尝试时,便会认为“这仅仅是一种模仿行为”“只是跟随潮流”。但事实上,刀割往往是一种心理障碍的表达,由童年经历所引发,其原因可能是童年期经常感到被忽视,或确实被家人所忽略,造成内心缺爱,形成低自我价值感;性虐待、心理虐待、失去父母、父母间的争吵、离婚等创伤经历也会引发自残行为。这些情形下,孩子会产生受害心理,难以摆脱内心的恐惧与紧张,从而寻求刀割自残的方式来获得短暂的喘息。

    自残者往往会感觉身体不属于自己,自己只是站在一个躯壳旁,而第一次的自我伤害会“引导”他们,让他们重新感受到自我的存在,自残所产生的痛感刺激则帮他们摆脱了自我麻木感;疼痛于是也被赋予了积极、欢愉的性质。有研究猜测,某些刀割行为之所以会让人上瘾,是因为自残时大脑会释放内啡肽。很多人不断采用这种方式解压,一些人甚至会不断加大程度,导致正常的痛觉感受失调。

    自残割伤同时满足了两种需求:一方面,让自残者重新感知到了自己的身体;另一方面,为内心无法驾驭的焦躁迷惘、精神痛苦找到了发泄地,将无法捉摸到的内在压力具体化到身体痛感上,从而使自残者“有所掌控”。

    通常情况下,只有心理疗法才能打破这一恶性循环。通过与心理医生谈话,自残者可以找到痛苦的真正来源,从而以其他合理方式摆脱这种状态。

    恋爱的感觉与幸福感

    皮肤不仅会表达内心的痛苦与压力,当然还会反映美好的情感:爱让我们的两颊泛起红晕,促进男性睾酮分泌,女性雌激素分泌——对男性来说,伴随“性致勃勃”的恋爱感觉会促进胡子与体毛生长、变得浓密,但也会因此带来脱发问题,即发际线升高和秃顶;对女性来说,机体组织会充满水分,皮肤变得光滑细腻,头发光泽熠熠,还会推迟皱纹的产生。同样,一个幸福的人,他的压力荷尔蒙水平会很低,拥有健康的皮肤状况。抚摸皮肤时所产生的催产素,会让我们感到格外快乐。一个真正幸福的人,不管年龄多大,他的快乐都会很自然地由内而外散发出来,所有人都看得到他的幸福。

    kfYV3CVOqu5RygoNDVhFXYgR7MVO7+MK1n+KdMT6Vtc9XpQgYuCWHP5REKg40ddUbIZxKO3XZlXwIziPYIz09g==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